第57頁
泉州是福建的大城,又是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這樣的地方,王潮本是求之不得,現見當地軍民這樣歡迎他,實在是喜出望外,於是打出弔民伐罪的旗號,將部隊開到泉州城下。圍城圍了一年多,王潮率軍開進了城內。
福建觀察使陳岩承認了既成事實,任命王潮為泉州刺史。有了泉州,王潮有了一個很不錯的根據地,他收編了泉州軍,又平定了狼山的山大王薛蘊,極大地擴充了實力。擁有如此的實力,他開始打量起福建的其他地方。
福建的政治中心在福州,陳岩駐節於福州。陳岩病卒後,他的女婿范暉自稱留後,接過了政權。早就對福州感興趣的王潮,立即抓住這天賜良機,先表示了不承認的態度,然後命令王審知帶領軍隊進攻福州。
福州城高牆厚,加上守軍配備精良,戰鬥力強,王審知攻了很長的時間,犧牲了大批將士,也沒有任何進展。他吃不住了,要求大哥讓他撤退。大哥的回答是不許。他請求大哥親赴前線,並增以援軍。大哥的答覆是:“等你的兵與將全部戰盡了,我自會前來!”
這是道死命令,不容商量的死命令,王審知被逼到了絕境。兵法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沒了任何退路的王審知,親自上陣督戰,發起一次又一次的強攻。一年之後,城內終於食盡,守軍殺了范暉,開門出降。
消息傳來,王潮從泉州移治福州。此時,他已擁有福建五州,唐昭宗任他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接到任命,他授王審知為副使。
王審知生相雄壯,高鼻方口,喜騎白馬,軍中呼為“白馬三郎”。他當上第二號人物後,對大哥依然百依百順,從不計較個人的委屈。有時,他犯有過失,被嚴厲的大哥大加捶撻,受打後,臉上沒一點怨色。因其能幹,有度量,又識大體,王潮對王審知賦予了最大的信任。他病重臥床不起後,竟然捨去自己四個兒子不用,讓王審知主持了軍政事務。
王潮謝世後,王審知接替了兄位,唐廷封他為琅琊郡王。梁太祖在開封登基,晉封王審知為閩王。
將政治中心設在福州的王審知,對梁太祖的晉封之恩,投桃報李,以朝貢的形式,把梁朝認作宗主。時江、淮地區被與梁朝敵對的楊行密所占據,陸上交通斷絕,貢使只得轉道海上,從福、泉二州起航,至山東登、萊二州靠岸,再前往開封。海上風浪大,貢船容易出事,被傾覆者十有三四。儘管代價非常大,然王審知始終盡著這份義務。
在政權內部的人事安排上,為人謙和的王審知禮賢下士,重用流落福建的唐士大夫王淡、楊沂、徐寅等人,以期用他們的文化提高當地的文化,用他們的政治識見來建設政府。
王審知還興學辦校,盡力培養當地人才。
福建地力有限,王審知利用多港的地理優勢,積極發展海上貿易,吸引各地客商前來經商。他的侄子王延彬為泉州長官,把海上貿易搞得紅紅火火,人稱“招寶侍郎”。
最可稱道的,是王審知的為政表現,他反對奢侈,帶頭過儉樸生活,以為官吏的表率;用才德兼備者為官,改善與民的關係;廢除嚴刑,輕徭薄賦,努力給民眾創造休養生息的環境。王審知當政三十年,一境安然。民眾喜歡這個統治者,有一年,風雨雷電在海邊黃崎劈出一個天然港口,人們認為這是王審知的德政所致。
在五代十國這段歷史時期中,王審知是和其他君主有著最大區別的統治者。他的特點是天性比較溫厚,以溫厚被兄長王潮破除規矩地定為繼承人,又以溫厚取得閩地的人心。他能打仗卻不太喜歡打仗,崇尚文化,崇尚德政,崇尚和睦,崇尚儉樸,崇尚老百姓能過上安定日子的社會,別具一格地將福建營造成為亂世中的一個“小桃源”。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王審知亡,長子王延翰(嗣王)繼位。
次年,後唐發生巨變,王延翰以《史記·閩越王無諸傳》為依據,建國稱王,然仍用唐年號。他選了許多美貌的民間女子為妃,然被其性妒的正妻崔氏在一年之中害死了八十四人。王審知養子王延察長期與王延翰不和,另一子王延鈞又因對所授官職不滿,兩人串聯一氣,此年年底,各以所部兵攻進福州,殺王延翰。事後,王延鈞(太宗)得立。
王延察雖在此事上有過一番推讓,然很快又與新主發生了衝突,長興二年(公元931年),以兵擊王延鈞,失敗被殺。
次年,王延鈞因向後唐求尚書令位不得,斷絕了朝貢。他好鬼神,聽信道士陳守元之言,建寶皇宮,避位讓兒子王繼鵬主事。長興四年(933年)復位稱帝,以閩為國號,改元龍啟,定都福州,並以福州為長樂府。
閩地侷促,國用不足,國計使薛文杰以察陰事羅致富人罪,籍沒其財以供君主用。王延鈞好女色,且喜男風,製作九龍帳,以為淫樂。
王延鈞淫,兒子王繼鵬也淫,淫得亂倫,淫得父子相仇。永和元年(935年),王繼鵬發動政變,殺了王延鈞。
王繼鵬(康宗)立後,欲以敵國禮和後晉相處,使者遭到囚禁。他尊崇道教,道士陳守元、譚紫霄等借子虛烏有的“寶皇”之口,對他傳達天命。他殺父登位,從而對宗室及功臣大加猜忌,大加誅戮;為增加錢財,竟讓寵臣以空名堂碟賣官。禁軍將領連重遇出於自保,於通文四年(939年)發動兵變,王繼鵬狼狽出逃。
福建觀察使陳岩承認了既成事實,任命王潮為泉州刺史。有了泉州,王潮有了一個很不錯的根據地,他收編了泉州軍,又平定了狼山的山大王薛蘊,極大地擴充了實力。擁有如此的實力,他開始打量起福建的其他地方。
福建的政治中心在福州,陳岩駐節於福州。陳岩病卒後,他的女婿范暉自稱留後,接過了政權。早就對福州感興趣的王潮,立即抓住這天賜良機,先表示了不承認的態度,然後命令王審知帶領軍隊進攻福州。
福州城高牆厚,加上守軍配備精良,戰鬥力強,王審知攻了很長的時間,犧牲了大批將士,也沒有任何進展。他吃不住了,要求大哥讓他撤退。大哥的回答是不許。他請求大哥親赴前線,並增以援軍。大哥的答覆是:“等你的兵與將全部戰盡了,我自會前來!”
這是道死命令,不容商量的死命令,王審知被逼到了絕境。兵法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沒了任何退路的王審知,親自上陣督戰,發起一次又一次的強攻。一年之後,城內終於食盡,守軍殺了范暉,開門出降。
消息傳來,王潮從泉州移治福州。此時,他已擁有福建五州,唐昭宗任他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接到任命,他授王審知為副使。
王審知生相雄壯,高鼻方口,喜騎白馬,軍中呼為“白馬三郎”。他當上第二號人物後,對大哥依然百依百順,從不計較個人的委屈。有時,他犯有過失,被嚴厲的大哥大加捶撻,受打後,臉上沒一點怨色。因其能幹,有度量,又識大體,王潮對王審知賦予了最大的信任。他病重臥床不起後,竟然捨去自己四個兒子不用,讓王審知主持了軍政事務。
王潮謝世後,王審知接替了兄位,唐廷封他為琅琊郡王。梁太祖在開封登基,晉封王審知為閩王。
將政治中心設在福州的王審知,對梁太祖的晉封之恩,投桃報李,以朝貢的形式,把梁朝認作宗主。時江、淮地區被與梁朝敵對的楊行密所占據,陸上交通斷絕,貢使只得轉道海上,從福、泉二州起航,至山東登、萊二州靠岸,再前往開封。海上風浪大,貢船容易出事,被傾覆者十有三四。儘管代價非常大,然王審知始終盡著這份義務。
在政權內部的人事安排上,為人謙和的王審知禮賢下士,重用流落福建的唐士大夫王淡、楊沂、徐寅等人,以期用他們的文化提高當地的文化,用他們的政治識見來建設政府。
王審知還興學辦校,盡力培養當地人才。
福建地力有限,王審知利用多港的地理優勢,積極發展海上貿易,吸引各地客商前來經商。他的侄子王延彬為泉州長官,把海上貿易搞得紅紅火火,人稱“招寶侍郎”。
最可稱道的,是王審知的為政表現,他反對奢侈,帶頭過儉樸生活,以為官吏的表率;用才德兼備者為官,改善與民的關係;廢除嚴刑,輕徭薄賦,努力給民眾創造休養生息的環境。王審知當政三十年,一境安然。民眾喜歡這個統治者,有一年,風雨雷電在海邊黃崎劈出一個天然港口,人們認為這是王審知的德政所致。
在五代十國這段歷史時期中,王審知是和其他君主有著最大區別的統治者。他的特點是天性比較溫厚,以溫厚被兄長王潮破除規矩地定為繼承人,又以溫厚取得閩地的人心。他能打仗卻不太喜歡打仗,崇尚文化,崇尚德政,崇尚和睦,崇尚儉樸,崇尚老百姓能過上安定日子的社會,別具一格地將福建營造成為亂世中的一個“小桃源”。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王審知亡,長子王延翰(嗣王)繼位。
次年,後唐發生巨變,王延翰以《史記·閩越王無諸傳》為依據,建國稱王,然仍用唐年號。他選了許多美貌的民間女子為妃,然被其性妒的正妻崔氏在一年之中害死了八十四人。王審知養子王延察長期與王延翰不和,另一子王延鈞又因對所授官職不滿,兩人串聯一氣,此年年底,各以所部兵攻進福州,殺王延翰。事後,王延鈞(太宗)得立。
王延察雖在此事上有過一番推讓,然很快又與新主發生了衝突,長興二年(公元931年),以兵擊王延鈞,失敗被殺。
次年,王延鈞因向後唐求尚書令位不得,斷絕了朝貢。他好鬼神,聽信道士陳守元之言,建寶皇宮,避位讓兒子王繼鵬主事。長興四年(933年)復位稱帝,以閩為國號,改元龍啟,定都福州,並以福州為長樂府。
閩地侷促,國用不足,國計使薛文杰以察陰事羅致富人罪,籍沒其財以供君主用。王延鈞好女色,且喜男風,製作九龍帳,以為淫樂。
王延鈞淫,兒子王繼鵬也淫,淫得亂倫,淫得父子相仇。永和元年(935年),王繼鵬發動政變,殺了王延鈞。
王繼鵬(康宗)立後,欲以敵國禮和後晉相處,使者遭到囚禁。他尊崇道教,道士陳守元、譚紫霄等借子虛烏有的“寶皇”之口,對他傳達天命。他殺父登位,從而對宗室及功臣大加猜忌,大加誅戮;為增加錢財,竟讓寵臣以空名堂碟賣官。禁軍將領連重遇出於自保,於通文四年(939年)發動兵變,王繼鵬狼狽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