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1386年10月議會召開的時候,國民情緒憤慨激昂,瀕臨叛亂。議員們的抱怨和申訴狀連篇累牘。英格蘭的外交政策萎靡不振。王室財政危機四伏,人們越來越質疑麥可·德·拉·波爾經營王室資金的能力。岡特的約翰怒氣沖沖地離開了英格蘭,因為他在蘇格蘭戰役期間提出的建議都遭到冷遇,而且有傳聞說,內廷騎士們在陰謀刺殺他。據說,在海峽對岸的斯勒伊斯,查理六世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檣櫓鋪天蓋地,猶如森林,這是史上針對英格蘭的最宏大的入侵艦隊。討伐蘇格蘭失敗之後,議會對收到的建議置之不理。有人給理查二世發去了一份不尋常的備忘錄,其中包括了這樣不祥的暗示:理查二世應當“招賢納士,尋找有地位、德行正直篤實和有榮譽感的人來輔佐自己,與之交好,並避開奸佞小人;他若是這麼做,必將贏得莫大的利益和榮耀,爭取到民心和愛戴。但如果他反其道而行之,就會發生與之相反的局面,他本人和他的王國都將遇到極大危險”。國王對這份備忘錄的回應沒有被記載下來。但議會召開時也有人向他提出類似請求,他的答覆被記錄在案,非常簡潔但很能說明問題:“國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議會曾經批准的少量賦稅收入也被白白浪費了,國王雖然身無分文,卻將他的朋友德·維爾再次擢升為愛爾蘭公爵。他獲得了在愛爾蘭的全部軍政大權,正式與理查二世的叔叔們平起平坐。德·維爾是第一個異姓公爵。第一代蘭開斯特公爵(格羅斯蒙特的亨利)至少還是愛德華三世的遠房堂兄。人們很難不把德·維爾的飛黃騰達與加韋斯頓獲得原先專屬於王室的康沃爾伯爵領地相提並論。
參加1386年10月所謂“美妙議會”的人們都很清楚,國家正處於領導力的危機中。議會剛剛開幕,議員們就發起了唇槍舌劍的攻擊。薩福克伯爵麥可·德·拉·波爾站在全體議員面前,宣布開幕,並宣示國王入侵法蘭西的計劃,平民代表高聲疾呼,發出怨言。他們直截了當地指責薩福克伯爵將國王的財政管理得一團糟,將錢花在議會沒有核准的用途上去,聽憑英格蘭海軍年久失修,拒絕援救在根特的英格蘭盟軍,辜負了他們,導致根特被勃艮第公爵吞併。他還被指控貪污腐化,為了一己私利挪用王室收入。薩福克伯爵被當作國王身邊所有奸臣的典型。平民代表要求撤銷他的職務,以瀆職和疏忽等多項罪名對其加以彈劾。在此事解決之前,他們不肯繼續議會的議程。
這時國王露出了真面目。理查二世已經結婚,還曾率軍征戰過。平民代表的放肆令他大發雷霆,他拒絕到威斯敏斯特開會,還從埃爾特姆莊園發信來說,他不會僅僅因為議會的要求,就解僱哪怕只是一個御廚幫傭。為了從中調解,他的叔叔(新晉格洛斯特公爵)伍德斯托克的托馬斯和伊利主教托馬斯·阿倫德爾被派遣到埃爾特姆,與國王當面商談。
他們發現,國王大呼小叫、咄咄逼人。他們嘗試對他曉之以理,卻遭到訓斥。編年史家亨利·奈頓記載了他打聽到的這次對話的細節:格洛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對理查二世說,如果國王“由於自己不負責任的決心”拒絕參加議會,那麼議會有權在四十天後自行解散。理查二世聽了之後暴跳如雷。他的叔叔和主教顯然觸及了他內心深刻的偏執狂(無疑是他幼年的經歷催生了這種偏執狂)。“我早就知道,我的子民和平民議員圖謀不軌,企圖犯上作亂,”他吼道,“面對這等威脅,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尋求我的親戚——法蘭西國王的支持和幫助,鎮壓我的敵人。我寧願向他臣服,也不願意屈服於自己的臣民。”
法蘭西的入侵艦隊就在不到100英里之外的地方,格洛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簡直不敢相信國王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法蘭西國王是陛下的頭號敵人,也是王國的最大敵人。”他們與理查二世擺事實、講道理,哀求他“想一想陛下的祖父愛德華三世國王,以及陛下的父親愛德華王子,如何以他的名義,一輩子披荊斬棘、歷經千難萬險,無論酷暑還是寒冬,不知疲倦地辛勞,去征服法蘭西王國……請陛下謹記……不計其數的人在那場戰爭中面對死亡,平民又是如何毫不吝惜地捐贈自己的物資和財產以及無法計數的財富,去維持那場戰爭”。最後,格洛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隱晦地提及了愛德華二世被廢黜的事情(“陛下的臣民……有一項古老的法律,遺憾的是,不久以前還動用過”),才平息了理查二世的發作,迫使他承認,他的政府需要改革。
理查二世受到這樣的恫嚇,才最終來到威斯敏斯特。在那裡,他屈辱地目睹“美妙議會”免除了麥可·德·拉·波爾和財政大臣約翰·福德姆爵士的職務,並組建了一個任期一年的委員會,負責審計王室財政、控制國庫並掌控御璽和國璽。實質上,它將政權完全從理查二世手中剝奪了。十九歲的國王一下子又變成了無計可施的小男孩,他的王權實際上已經被罷免了。他那驕傲的、年輕的心幾乎無法忍受這一切。
瓦茨拉夫四世是波西米亞國王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之子,於其父去世後繼承了在波希米亞和德意志的頭銜。儘管他事實上已經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但他從未加冕為皇帝。直到他被諸侯廢黜為止,瓦茨拉夫的頭銜一直是“羅馬人民的國王”。股囊(codpiece)為歐洲古時男子褲子的一部分,是襠部的一個布蓋或囊,以保護陽具。蘭利的埃德蒙是後來的約克王朝的始祖。格羅斯蒙特的亨利是前文講到的第二代蘭開斯特伯爵亨利的兒子。亨利三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一世和第一代蘭開斯特伯爵埃德蒙(綽號“十字背”)——分別是愛德華三世與格羅斯蒙特的亨利的祖父。背叛與傷痛
議會曾經批准的少量賦稅收入也被白白浪費了,國王雖然身無分文,卻將他的朋友德·維爾再次擢升為愛爾蘭公爵。他獲得了在愛爾蘭的全部軍政大權,正式與理查二世的叔叔們平起平坐。德·維爾是第一個異姓公爵。第一代蘭開斯特公爵(格羅斯蒙特的亨利)至少還是愛德華三世的遠房堂兄。人們很難不把德·維爾的飛黃騰達與加韋斯頓獲得原先專屬於王室的康沃爾伯爵領地相提並論。
參加1386年10月所謂“美妙議會”的人們都很清楚,國家正處於領導力的危機中。議會剛剛開幕,議員們就發起了唇槍舌劍的攻擊。薩福克伯爵麥可·德·拉·波爾站在全體議員面前,宣布開幕,並宣示國王入侵法蘭西的計劃,平民代表高聲疾呼,發出怨言。他們直截了當地指責薩福克伯爵將國王的財政管理得一團糟,將錢花在議會沒有核准的用途上去,聽憑英格蘭海軍年久失修,拒絕援救在根特的英格蘭盟軍,辜負了他們,導致根特被勃艮第公爵吞併。他還被指控貪污腐化,為了一己私利挪用王室收入。薩福克伯爵被當作國王身邊所有奸臣的典型。平民代表要求撤銷他的職務,以瀆職和疏忽等多項罪名對其加以彈劾。在此事解決之前,他們不肯繼續議會的議程。
這時國王露出了真面目。理查二世已經結婚,還曾率軍征戰過。平民代表的放肆令他大發雷霆,他拒絕到威斯敏斯特開會,還從埃爾特姆莊園發信來說,他不會僅僅因為議會的要求,就解僱哪怕只是一個御廚幫傭。為了從中調解,他的叔叔(新晉格洛斯特公爵)伍德斯托克的托馬斯和伊利主教托馬斯·阿倫德爾被派遣到埃爾特姆,與國王當面商談。
他們發現,國王大呼小叫、咄咄逼人。他們嘗試對他曉之以理,卻遭到訓斥。編年史家亨利·奈頓記載了他打聽到的這次對話的細節:格洛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對理查二世說,如果國王“由於自己不負責任的決心”拒絕參加議會,那麼議會有權在四十天後自行解散。理查二世聽了之後暴跳如雷。他的叔叔和主教顯然觸及了他內心深刻的偏執狂(無疑是他幼年的經歷催生了這種偏執狂)。“我早就知道,我的子民和平民議員圖謀不軌,企圖犯上作亂,”他吼道,“面對這等威脅,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尋求我的親戚——法蘭西國王的支持和幫助,鎮壓我的敵人。我寧願向他臣服,也不願意屈服於自己的臣民。”
法蘭西的入侵艦隊就在不到100英里之外的地方,格洛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簡直不敢相信國王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法蘭西國王是陛下的頭號敵人,也是王國的最大敵人。”他們與理查二世擺事實、講道理,哀求他“想一想陛下的祖父愛德華三世國王,以及陛下的父親愛德華王子,如何以他的名義,一輩子披荊斬棘、歷經千難萬險,無論酷暑還是寒冬,不知疲倦地辛勞,去征服法蘭西王國……請陛下謹記……不計其數的人在那場戰爭中面對死亡,平民又是如何毫不吝惜地捐贈自己的物資和財產以及無法計數的財富,去維持那場戰爭”。最後,格洛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隱晦地提及了愛德華二世被廢黜的事情(“陛下的臣民……有一項古老的法律,遺憾的是,不久以前還動用過”),才平息了理查二世的發作,迫使他承認,他的政府需要改革。
理查二世受到這樣的恫嚇,才最終來到威斯敏斯特。在那裡,他屈辱地目睹“美妙議會”免除了麥可·德·拉·波爾和財政大臣約翰·福德姆爵士的職務,並組建了一個任期一年的委員會,負責審計王室財政、控制國庫並掌控御璽和國璽。實質上,它將政權完全從理查二世手中剝奪了。十九歲的國王一下子又變成了無計可施的小男孩,他的王權實際上已經被罷免了。他那驕傲的、年輕的心幾乎無法忍受這一切。
瓦茨拉夫四世是波西米亞國王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之子,於其父去世後繼承了在波希米亞和德意志的頭銜。儘管他事實上已經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但他從未加冕為皇帝。直到他被諸侯廢黜為止,瓦茨拉夫的頭銜一直是“羅馬人民的國王”。股囊(codpiece)為歐洲古時男子褲子的一部分,是襠部的一個布蓋或囊,以保護陽具。蘭利的埃德蒙是後來的約克王朝的始祖。格羅斯蒙特的亨利是前文講到的第二代蘭開斯特伯爵亨利的兒子。亨利三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一世和第一代蘭開斯特伯爵埃德蒙(綽號“十字背”)——分別是愛德華三世與格羅斯蒙特的亨利的祖父。背叛與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