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蔡京拜相有四起四落,由於他的關係網牢不可破,每次下台後總有人幫助他東山再起。他執政期間搞得民怨沸騰,民謠“打破筒(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反映了百姓對他的憎惡和不滿。後來他死在前往貶所的路上,天下人還都認為太便宜他了。
為什麼賈似道被稱為“蟋蟀宰相”
賈似道(1213~1275),字師憲,台州(今浙江臨海)人。他憑藉姐姐賈貴妃的裙帶關係當上了官,並且屢屢升遷。
景定元年(1260)賈似道乘蒙古兵撤退的機會殺死了一百多人,然後隱瞞自己與忽必烈議和的真相,向朝廷謊稱大捷。理宗大喜,把他召到了臨安。賈似道入朝後,排擠掉左丞相吳潛,並把吳潛的親信全部逐出了朝廷。從此,賈似道就開始專斷朝政,直至去世,達十七年之久,尤其在度宗在位期間,賈似道的實際權力遠遠大於皇權。
咸淳元年(1265)三月,賈似道上章辭職,暗地裡卻讓京湖安撫制置使呂文德謊報蒙古兵已經攻來,把智力低下的度宗嚇得魂飛天外,一個月里八次派人專程去迎他回朝。度宗一直稱賈似道為“師臣”,並特許他人朝不用拜見禮,甚至退朝時度宗還要站起來目送他走出金殿。度宗的無能更滋長了賈似道的氣焰。
賈似道身為宰相,卻置國家社稷於不顧,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每天的朝政大事,都由書吏把文書抱到他的葛嶺私第,他自己放在一邊不管,整日與姬妾花天酒地,卻讓門客廖瑩中和翁應龍去處理政事,自己只是在最後畫個押了事。有個親戚來到他家,怕打擾賈似道的玩興,就先站在府門前向裡面看了看,正好賈似道看見了,馬上就把他捆起來扔進了火里。有人來看到賈似道正和群妾趴在地上鬥蟋蟀,就開玩笑地說:“這也是軍國大事嗎?”此後,人們就常用“蟋蟀宰相”來指代賈似道。
賈似道雖然不認真處理政事,但事無巨細都要經過他批准才能實行。李芾、文天祥、陳文龍、陸達、杜淵等人都因為觸犯賈似道而受到了責罰。於是,官員們都爭著賄賂他以謀求高官,有個叫陳奕的竟然把他的玉匠當成哥哥一樣對待,想以此來接近賈似道。賈似道也怕自己的行為受到人們的譴責,就用盡手段拉攏名士,對太學生施以小惠,企圖從輿論上恢復聲譽。
咸淳四年(1268)襄陽被圍後,賈似道每次上疏都假惺惺地請求派自己去前線,背後卻指使台諫上奏章讓皇上把自己留在朝中。呂文煥告急,賈似道又請求行邊,朝中大臣認為這樣不合適。監察御史李旺等人認為高達可以去救援襄陽,賈似道卻說:“如果用高達,怎麼安置呂文煥呢?”李旺等人出來以後嘆息道:“呂文煥有地方安置了,朝廷卻要面臨危難了!”由於賈似道對襄陽的戰事掉以輕心,久久不去救援,呂文煥終於被迫投降,賈似道竟然還厚顏無恥地說:“我好幾次都想去前線,先帝總是不答應,如果早點兒讓我去,事情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
襄陽失守後,長江中游防線迅速崩潰,元兵馬上就會攻到臨安。這時,朝廷已經陷入混亂,賈似道也亂了方寸,勉強湊了一支軍隊出師應戰,但已經於事無補了。元軍南下激起了朝中大臣長久以來對賈似道的不滿,王爚面見太后說:“本朝有很多權臣禍國殃民,但都沒有嚴重到賈似道這種程度!”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賈似道被貶為高州團練副史,路上被押解他的會稽尉鄭虎臣殺死。
為什麼賈似道被稱為“蟋蟀宰相”
賈似道(1213~1275),字師憲,台州(今浙江臨海)人。他憑藉姐姐賈貴妃的裙帶關係當上了官,並且屢屢升遷。
景定元年(1260)賈似道乘蒙古兵撤退的機會殺死了一百多人,然後隱瞞自己與忽必烈議和的真相,向朝廷謊稱大捷。理宗大喜,把他召到了臨安。賈似道入朝後,排擠掉左丞相吳潛,並把吳潛的親信全部逐出了朝廷。從此,賈似道就開始專斷朝政,直至去世,達十七年之久,尤其在度宗在位期間,賈似道的實際權力遠遠大於皇權。
咸淳元年(1265)三月,賈似道上章辭職,暗地裡卻讓京湖安撫制置使呂文德謊報蒙古兵已經攻來,把智力低下的度宗嚇得魂飛天外,一個月里八次派人專程去迎他回朝。度宗一直稱賈似道為“師臣”,並特許他人朝不用拜見禮,甚至退朝時度宗還要站起來目送他走出金殿。度宗的無能更滋長了賈似道的氣焰。
賈似道身為宰相,卻置國家社稷於不顧,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每天的朝政大事,都由書吏把文書抱到他的葛嶺私第,他自己放在一邊不管,整日與姬妾花天酒地,卻讓門客廖瑩中和翁應龍去處理政事,自己只是在最後畫個押了事。有個親戚來到他家,怕打擾賈似道的玩興,就先站在府門前向裡面看了看,正好賈似道看見了,馬上就把他捆起來扔進了火里。有人來看到賈似道正和群妾趴在地上鬥蟋蟀,就開玩笑地說:“這也是軍國大事嗎?”此後,人們就常用“蟋蟀宰相”來指代賈似道。
賈似道雖然不認真處理政事,但事無巨細都要經過他批准才能實行。李芾、文天祥、陳文龍、陸達、杜淵等人都因為觸犯賈似道而受到了責罰。於是,官員們都爭著賄賂他以謀求高官,有個叫陳奕的竟然把他的玉匠當成哥哥一樣對待,想以此來接近賈似道。賈似道也怕自己的行為受到人們的譴責,就用盡手段拉攏名士,對太學生施以小惠,企圖從輿論上恢復聲譽。
咸淳四年(1268)襄陽被圍後,賈似道每次上疏都假惺惺地請求派自己去前線,背後卻指使台諫上奏章讓皇上把自己留在朝中。呂文煥告急,賈似道又請求行邊,朝中大臣認為這樣不合適。監察御史李旺等人認為高達可以去救援襄陽,賈似道卻說:“如果用高達,怎麼安置呂文煥呢?”李旺等人出來以後嘆息道:“呂文煥有地方安置了,朝廷卻要面臨危難了!”由於賈似道對襄陽的戰事掉以輕心,久久不去救援,呂文煥終於被迫投降,賈似道竟然還厚顏無恥地說:“我好幾次都想去前線,先帝總是不答應,如果早點兒讓我去,事情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
襄陽失守後,長江中游防線迅速崩潰,元兵馬上就會攻到臨安。這時,朝廷已經陷入混亂,賈似道也亂了方寸,勉強湊了一支軍隊出師應戰,但已經於事無補了。元軍南下激起了朝中大臣長久以來對賈似道的不滿,王爚面見太后說:“本朝有很多權臣禍國殃民,但都沒有嚴重到賈似道這種程度!”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賈似道被貶為高州團練副史,路上被押解他的會稽尉鄭虎臣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