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守城名將韋孝寬,身處河東前線,不知吃了斛律光多少的虧:三天兩頭內,不是新築的城堡被搶了,便是招來的士兵被掠殺了。這讓韋孝寬很頭疼,很沒有面子。可正面相逢就是打不過,非常無奈。

  不過,韋孝寬也是智慧超人:戰場上短兵相接,我雖然吃虧,但我可以在戰場以外打贏你。對,真正的“決勝於千里之外”。

  最後的結果是,斛律光的確陷在了韋孝寬設計的陷阱里。

  而對於宇文邕而言,斛律光便是壓在胸口的一塊巨石,讓他闖不過氣來。要是,這道難以逾越的障礙被早日掃除,他會是何等地歡欣鼓舞!對,一定要舉國歡慶。

  任何將領都有他的毛病,可斛律光卻唯獨例外。段韶花錢非常大手大腳,高長恭會蓄意斂財(故意的),唯獨斛律光對錢不感興趣。他從不貪財,儘管家門顯赫,可家財幾無,真正地兩袖清風。

  他為人正直,不結黨營私,幾乎沒有壞毛病。

  可沒有毛病卻是他最大的毛病。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298

  及時行樂——無愁天子的幸福生活

  要知道,這是貪墨成風的北齊,當別的權貴都選擇豪取強奪時,那麼你一人的特立獨行就會成為眼中釘。而斛律光的問題更嚴重,他不僅自己廉潔奉公,他還越俎代庖,去干涉別人的好事。

  穆提婆是皇帝跟前的紅人。高緯一時高興,要把晉陽的一大塊良田(能養馬千匹,肯定不是小數目)賞賜給他。可惜,穆提婆這塊快到手的良田卻不翼而飛了。

  緣由是斛律光提出了反對意見——“這田,自神武帝(高歡)以來,就是用來收割糧草飼養戰馬,以備軍國之用的。賜給穆提婆,以後誤了戰事怎麼辦?!”

  一樁好事就這麼黃了。

  穆提婆從此對斛律光更加恨之入骨。上回他去斛律光家提親,被拒之門外了。如今,又被橫加阻撓丟了大塊良田,這梁子算是結大了。

  而得罪穆提婆,幾乎就等於得罪了圍繞在高緯身邊的整個小人群體。眾口鑠金,斛律光的確是惹禍上身了。

  穆提婆雖然跟皇帝親近,可腦子笨,整人的功夫一般,至多是逮著機會說壞話而已。而另外一人,斛律光本得罪不,可是,他還是得罪了——當朝的瞎子宰相祖珽。

  祖珽是個傳奇。他是漢人,一生中大起大落多回。他曾被高湛寵信,後失寵被打入地牢。結果,他在地牢里瞎了雙眼。很多人都以為他註定一生沉淪的時候,他又東山再起了。

  那時的他眼前一片漆黑,而仕途卻光明無限。

  因為朝廷又改天換日了:太上皇駕崩了,高緯真正地當了皇帝。高緯算是知恩圖報,讓祖珽回了朝廷。原來,祖珽當年曾幫過高緯的大忙,勸高湛傳位給高緯,自己直接當太上皇。這便是說,沒有祖珽的力勸,可能就沒有高緯今天的安穩。

  祖珽回了朝,經歷了九死一生後,他依然想在朝政上出人頭地。他活得更加明白了,投奔了奶媽陸令萱,頓時勢傾朝野。斛律光很正直,很瞧不起這種賣身求榮的行為,非常厭惡。

  而祖珽掌控的是整個朝政,連有關的軍國信息都常隱瞞著斛律光。斛律光愈加生氣,經常在背後詛咒:“盲人入,國必破矣!”

  結果,這話也被祖珽竊聽去了。

  祖珽在官場上是老油條了,被人陷害過,也陷害過別人。混官場的,總比在戰場上舞刀弄槍的人,要複雜很多。雖然祖珽眼睛瞎了,可腦子卻很清醒。讓他在政鬥中設計整倒斛律光,是輕而易舉的事。

  這時,北周的韋孝寬估計也聽到了風聲,連忙創作了兩首童謠:“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 “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舉。”

  這得解釋一番。“百升”是斛的意思,“明月”是斛律光的字,“長安”借指北周政權。這話把斛律光吹得一塌糊塗,幾乎與日月同輝,罩住整個天下了。

  第二句里的“高山”代指高家,而“槲”和斛諧音,代指斛律光。這話更狠,暗藏殺機,意含斛律家族取代高家之意。

  韋孝寬很奸詐,派了間諜把這話傳到了鄴城。時隔不久,鄴城小兒皆會吟唱此曲。天真的童謠是最狠的,最殺人不見血的武器。

  這“進口”的童謠馬上被祖珽捕風捉影到,讓人稟報了高緯。由於祖珽和陸令萱在一旁添油加醋,膽小的高緯心慌了。他又諮詢身邊的韓長鸞,結果韓長鸞倒是秉公處理,說應無此事。

  斛律光逃過一劫。

  可殺人的利劍已經舉起,祖珽怎能善罷甘休?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299

  及時行樂——無愁天子的幸福生活

  他又再次前往高緯跟前挑唆。高緯膽小如鼠,他只相信那些與他朝夕相戲的群小,對其餘之人多是疑心重重。而斛律光,他是早有過疑心的。儘管當時高儼造反,是斛律光力挽狂瀾,讓他轉危為安。

  可那件事卻一直壓在高緯的心頭,讓他很難釋懷。

  那是不久前,斛律光得勝歸來,所帶軍隊卻沒有停駐,一直逼往鄴城。高緯忙派使去遣散軍隊。但斛律光的想法很單純:部下這回立功甚大,還沒得到皇上的賞賜。等賞賜了,再散不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