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隔不久,北齊的工匠們力爭上遊,居然獨立地造出了自己的珍珠裙。

  不過,高緯儘管好色,可也有挑錯眼的時候。

  他母親那裡常有佛門人士留駐。一日,有兩尼姑走在路上,竟然湊巧被高緯碰到了。高緯見她倆長得眉清目秀,很是可愛,不禁心潮起伏,便要召過來臨幸。可尼姑們果然是佛門子弟,很是清高、倔強,誓死不從。

  那只能霸王硬上弓了。褲子一扒開,竟然是男的——和尚呀!

  這下高緯全明白了:老媽的需求真他媽旺盛!

  這兩小和尚繼續招供:他們只是跟主子來的,主子是曇獻和尚。這曇獻常出入胡太后臥內,是胡後的姘夫。這和尚在自己圈子裡,已得到“太上皇”的雅號——太后的床上密友,當然是太上皇了。

  高緯這時才知道,他媽背地裡又給他找了個爹,居然還是個和尚。其實這也不怪。自從高湛死後,和士開成了胡太后床上唯一的安慰;可和士開又被高儼一刀砍了,可胡太后還是如狼似虎的年紀,總缺不了男人。

  而和尚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了。佛門子弟,出入宮中,總是容易的多。

  受此刺激後,高緯把那些和尚全部殺光,和胡太后更加疏遠,兩人也互相提防。可胡太后的風流之事還沒完結——高湛的綠帽子多得數都數不清,容日後再敘。

  高緯寵信的女人很多。到最後,他的三千寵愛集中到了一個叫馮小憐的侍婢身上。兩人坐則同席,出則並馬,完全是誓同生死的如膠似漆狀態。

  整個國家的財富,高家幾代人積累下的家底,都在高緯手上無盡揮霍。大興土木、濫封濫賞的破事,這些他父親所有的毛病他都有,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高湛只寵一個,已是民怨沸騰,國力耗盡;而高緯寵的可是一群,其中的昏亂可想而知。而這群人個個窮奢極欲,胡作非為,對朝政橫加干涉,

  而國內的胡漢之爭也更加殘酷,鮮卑人直接叫囂:“漢狗使人很不耐煩,只能殺掉!”而漢人也在暗中積蓄力量,力爭擴大實力。國家實力在內耗中愈加走弱。

  可高緯對這些都不管不顧,他還是彈著他最心愛的琵琶(估計是和士開這高手教的),唱著自己的《無愁》之曲(他自己創作的)。排場很大,周圍跟著唱和的侍從多至百人。整個宮廷上下,全是和諧一片的氣氛。而他也由此得名——“無愁天子”。

  無愁之曲四處飄揚,而黑雲也籠罩在北齊昏沉的天空上。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297

  及時行樂——無愁天子的幸福生活

  斛律光之死

  這是否過於杞人憂天呢?

  高湛當政時,也是內政混亂,軍事實力不濟北周,可還不是取得邙山大捷,讓北周元氣大傷?!

  那時北齊有護衛它的鋼鐵長城——段韶、斛律光、高長恭三員大將。可今日呢,在北齊內亂不息的同時,護衛它的鋼鐵長城也在自我焚毀。

  高湛比他兒子聰明的地方在於,不懂之處他從不干涉——對於軍事,他是完全依賴、信任段韶和斛律光的。這也是他當政之時雖危機四伏,卻始終和北周雙強對峙的原因。

  而高緯卻明顯缺乏這種智慧,他自我毀滅的能力讓人望塵莫及。

  最先倒下的是老將段韶。

  不過,段韶沒遭黑手,屬於自然死亡。這位七十多的老將,在高歡起家之時便已緊緊跟隨。戎馬一生的他,一直忠心耿耿,為高家站了一輩子崗。他一生最出彩之處在於:在并州打得北周和突厥聯軍落花流水,在洛陽讓北周的二十萬大軍折戟沉沙。

  有他在,北周只能虎視眈眈,卻不敢跨越雷池。

  第二個倒下的是年富力強的斛律光。他沒有段韶的幸運,是死於非命,而且牽連到了整個家族。他的被殺,並非一個簡單的功高震主的故事。

  在戰場上,斛律光是一流的頂級高手。若去問北齊的士兵:爾等最願跟隨哪位將領?答案必定只有一個:斛律光。

  緣由在於他打仗幾乎沒輸過,史書如此記載“自結髮從軍,未嘗敗北。”就是說,自從斛律光穿上這身盔甲,便從未打過敗仗。這略有點吹噓的成分,起碼,斛律光年輕時還是被侯景教訓過。斛律光打仗的風格和他父親很像,穩紮穩打,在戰場上把居安思危奉為金科玉律,一旦有風吹草動,連盔甲都日夜在身。這樣的將領,很難讓敵方抓到漏洞。

  他從不打無把握之仗。跟了這常勝將軍,便是保命立功的保障,士兵自然樂意。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這位軍令如山的將軍,也愛兵如子,並不是鐵板著臉治軍。即便底下士兵犯了重罪,至多也是打個半死,以示懲戒,不是選擇乾脆的手起刀落。

  一上戰場,他身先士卒;一有功勞,他卻推給手下。甚至為了給士兵爭取犒賞,他連皇帝也得罪了——他自己當時還一無所知。

  若是你,你還會挑選別的將領賣命嗎?

  而這位讓士兵人見人愛的將領,也是讓敵國最為畏懼的人。此時的北周,在英明皇帝宇文邕的帶領下,正上下蓄勢待發,準備吞沒北齊。可惜對於斛律光,北周君臣毫無辦法。

  一提到斛律光這個名氣,不知會讓敵國多少人,心頭油然而生寒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