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這時又有王琳的舊部挺身而出——他的老部下朱瑒冒死上奏,言辭極為懇切,渴盼能將王琳下葬壽陽。最終,朝廷為其義舉感動,答應了他這個非常過份 的請求。
朱瑒立即趕赴壽陽,將王琳屍首合為一處。壽陽的八公山下,王琳舊部雲集,一個特殊的葬禮在此舉行。這個在異國他鄉漂泊十幾年的人,在地下,又和自己的舊部,好好地歡聚了一會。這是場生者與死者的聚會,前來祭奠的人,竟達數千之多。
可朱瑒覺得這還不夠:本朝只能允許下葬王琳,卻不能給他任何的榮譽。而王琳是為北齊王朝而死的,所以一定要在北齊那裡爭取一個更隆重的葬禮和追贈。可這難度很大,一個官員跑到敵對國家去,給自己的老上司要求榮譽,這太荒唐了吧?人家憑什麼給你?
朱瑒有信心,憑的就是王琳身上的兩個字——忠義。
反正朱瑒這小子就趁機跑到北齊,為王琳討要榮譽去了——為一個死人叛國了。最後,又有五義士真的將王琳的棺材冒死送到了鄴城。押一個活人,都不容易,何況上千里地送一具屍體到敵對的國家,這一路的艱辛可想而知。
如此折騰一番,王琳,終於在北齊獲得了一個更為風光的葬禮。他得到的諡號是“忠武王”。很是恰如其分,但讓北齊來頒發的確有點怪。
一個人在自己風光無限的時候,大夥替你賣命,並不為奇:他們可能有求於你。可在你陷入囹圄的時候,還是有人替你賣命,有點意思了:他們可能是為了一句承諾。可你死了,為了給你增添點虛幻的榮譽,還有人願意為你冒上殺頭的風險,那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王琳,不白來人世這一趟。生時,有人替他赴死;困時,有人為他求生;死後,依然有人替他出生入死。這一生知足了。在朋友、敵人,直至異族主子眼裡,他都是頂天立地的。他生來就是那種人:你只能仇視他,尊敬他,卻不能鄙視他。
在這個背叛成為流行病的叢林世界裡,還有王琳和他的兄弟恪守了這兩個——忠和義,為這塊爾虞我詐的天地里增添了一抹亮色。你我也該心滿意足了吧。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290
南方的堅守——陳朝的艱難崛起
在王琳這裡繞了個彎,而陳家人的故事還得繼續。
自從侯安都和周文育的聯軍被王琳大敗之後,陳霸先基本按兵不動了。他明白一時半會已消滅不了王琳了。往後的歲月里,兩人大張旗鼓的正面交鋒幾乎沒有,而是選擇了拉扯幫手,籠絡那些搖擺不定的地方割據勢力。
侯安都和周文育兩人都算命大,竟然靠空頭的許諾賄賂王琳的太監,從而逃出生天,極其狼狽地逃回建康後依然得以重用——陳霸先缺不了他們。
不過,對這兩員愛將未來的命運,陳霸先早有所料。當初宴會之時,周、侯兩人在陳霸先面前爭功。陳霸先沒表態,倒是慎重告誡周文育:周侯交不擇人,即便身處險境,也不設防他人。非全身之道!——意思便是,老周你要防小人。不然怎麼死你都不知道。
最後還是被陳霸先不幸言中。
周文育再次披掛出征,結果在戰場上輕信他人,被人出賣,死於非命。失去這個左膀右臂,陳霸先很是傷心,聞訊當日舉哀,異常厚愛。提醒的話,他早說過了,可還是這樣的結果——性格果然決定命運。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有認識到並改變自己性格弱點的人才能成大事!
周文育被言中了,而侯安都也跑不了。
對於這位愛將,陳霸先的點評是:傲誕而無厭,輕佻而肆志。簡而言之,陳霸先預言,侯安都遲早會在他的傲慢無禮和貪得無厭上摔一重跟頭。
不過,判斷雖然靈驗了,陳霸先卻看不到這一天了。此時的陳霸先,已沒了當年圖謀王僧辯和抵抗北齊的那種銳氣了。一輩子靠冒險起家的他,在稱帝之後,已變得顧慮重重。的確如此,賭桌上,都是那些兩手空空的人賭徒賭紅眼的,而富甲天下的人怎還捨得自己的尊貴之身?
而衰老也無情地成了他的束縛,現在的他更希望日子安穩一些。
和王琳對立的僵局維持了一年多,陳霸先離世了,五十七歲。和劉裕、蕭衍這些開國的皇帝很像,陳霸先也是簡樸到骨子裡的人,連皇宮裡用的都是瓦器、蚌盤這些不起眼的餐具。陳霸先這一輩子夠了,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是他的奮力一搏,才讓南方政權存活了下來。是他拯救了這個唯一的漢人政權,儘管還是風雨飄搖。
陳朝是個很小的,很短命的王朝。不過,它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家姓氏和國號一致的正統王朝。如我們所知,唐朝皇帝不姓唐,卻姓李;宋朝皇帝不姓宋,卻姓朝。而宋齊梁的皇帝,姓的卻是劉或蕭。
只有陳霸先敢把自己的姓氏當成國號。
陳霸先這輩子什麼事都搶在前,霸在前,可繼承人的工作做得落在最後頭了。雖然生了六個兒子,可輪到他當皇帝時卻只剩下了一個——陳昌。就這唯一存活的一個也被扣押在西魏。當時,西魏只是許諾放了他,卻一直扣留著盼望奇貨可居,由於再加上王琳阻隔在中間就更沒盼頭了。
看來,他未竟的事業,註定不能讓他的兒子完成。可他走了的時候,連個像樣的遺詔都沒有,連繼承人都沒明確指定。按理說是陳昌,可這怎麼可能呢?讓一個身在異國的囚徒來主宰這個患難叢生的國家?
朱瑒立即趕赴壽陽,將王琳屍首合為一處。壽陽的八公山下,王琳舊部雲集,一個特殊的葬禮在此舉行。這個在異國他鄉漂泊十幾年的人,在地下,又和自己的舊部,好好地歡聚了一會。這是場生者與死者的聚會,前來祭奠的人,竟達數千之多。
可朱瑒覺得這還不夠:本朝只能允許下葬王琳,卻不能給他任何的榮譽。而王琳是為北齊王朝而死的,所以一定要在北齊那裡爭取一個更隆重的葬禮和追贈。可這難度很大,一個官員跑到敵對國家去,給自己的老上司要求榮譽,這太荒唐了吧?人家憑什麼給你?
朱瑒有信心,憑的就是王琳身上的兩個字——忠義。
反正朱瑒這小子就趁機跑到北齊,為王琳討要榮譽去了——為一個死人叛國了。最後,又有五義士真的將王琳的棺材冒死送到了鄴城。押一個活人,都不容易,何況上千里地送一具屍體到敵對的國家,這一路的艱辛可想而知。
如此折騰一番,王琳,終於在北齊獲得了一個更為風光的葬禮。他得到的諡號是“忠武王”。很是恰如其分,但讓北齊來頒發的確有點怪。
一個人在自己風光無限的時候,大夥替你賣命,並不為奇:他們可能有求於你。可在你陷入囹圄的時候,還是有人替你賣命,有點意思了:他們可能是為了一句承諾。可你死了,為了給你增添點虛幻的榮譽,還有人願意為你冒上殺頭的風險,那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王琳,不白來人世這一趟。生時,有人替他赴死;困時,有人為他求生;死後,依然有人替他出生入死。這一生知足了。在朋友、敵人,直至異族主子眼裡,他都是頂天立地的。他生來就是那種人:你只能仇視他,尊敬他,卻不能鄙視他。
在這個背叛成為流行病的叢林世界裡,還有王琳和他的兄弟恪守了這兩個——忠和義,為這塊爾虞我詐的天地里增添了一抹亮色。你我也該心滿意足了吧。
章節目錄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後三國風雲 290
南方的堅守——陳朝的艱難崛起
在王琳這裡繞了個彎,而陳家人的故事還得繼續。
自從侯安都和周文育的聯軍被王琳大敗之後,陳霸先基本按兵不動了。他明白一時半會已消滅不了王琳了。往後的歲月里,兩人大張旗鼓的正面交鋒幾乎沒有,而是選擇了拉扯幫手,籠絡那些搖擺不定的地方割據勢力。
侯安都和周文育兩人都算命大,竟然靠空頭的許諾賄賂王琳的太監,從而逃出生天,極其狼狽地逃回建康後依然得以重用——陳霸先缺不了他們。
不過,對這兩員愛將未來的命運,陳霸先早有所料。當初宴會之時,周、侯兩人在陳霸先面前爭功。陳霸先沒表態,倒是慎重告誡周文育:周侯交不擇人,即便身處險境,也不設防他人。非全身之道!——意思便是,老周你要防小人。不然怎麼死你都不知道。
最後還是被陳霸先不幸言中。
周文育再次披掛出征,結果在戰場上輕信他人,被人出賣,死於非命。失去這個左膀右臂,陳霸先很是傷心,聞訊當日舉哀,異常厚愛。提醒的話,他早說過了,可還是這樣的結果——性格果然決定命運。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有認識到並改變自己性格弱點的人才能成大事!
周文育被言中了,而侯安都也跑不了。
對於這位愛將,陳霸先的點評是:傲誕而無厭,輕佻而肆志。簡而言之,陳霸先預言,侯安都遲早會在他的傲慢無禮和貪得無厭上摔一重跟頭。
不過,判斷雖然靈驗了,陳霸先卻看不到這一天了。此時的陳霸先,已沒了當年圖謀王僧辯和抵抗北齊的那種銳氣了。一輩子靠冒險起家的他,在稱帝之後,已變得顧慮重重。的確如此,賭桌上,都是那些兩手空空的人賭徒賭紅眼的,而富甲天下的人怎還捨得自己的尊貴之身?
而衰老也無情地成了他的束縛,現在的他更希望日子安穩一些。
和王琳對立的僵局維持了一年多,陳霸先離世了,五十七歲。和劉裕、蕭衍這些開國的皇帝很像,陳霸先也是簡樸到骨子裡的人,連皇宮裡用的都是瓦器、蚌盤這些不起眼的餐具。陳霸先這一輩子夠了,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是他的奮力一搏,才讓南方政權存活了下來。是他拯救了這個唯一的漢人政權,儘管還是風雨飄搖。
陳朝是個很小的,很短命的王朝。不過,它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家姓氏和國號一致的正統王朝。如我們所知,唐朝皇帝不姓唐,卻姓李;宋朝皇帝不姓宋,卻姓朝。而宋齊梁的皇帝,姓的卻是劉或蕭。
只有陳霸先敢把自己的姓氏當成國號。
陳霸先這輩子什麼事都搶在前,霸在前,可繼承人的工作做得落在最後頭了。雖然生了六個兒子,可輪到他當皇帝時卻只剩下了一個——陳昌。就這唯一存活的一個也被扣押在西魏。當時,西魏只是許諾放了他,卻一直扣留著盼望奇貨可居,由於再加上王琳阻隔在中間就更沒盼頭了。
看來,他未竟的事業,註定不能讓他的兒子完成。可他走了的時候,連個像樣的遺詔都沒有,連繼承人都沒明確指定。按理說是陳昌,可這怎麼可能呢?讓一個身在異國的囚徒來主宰這個患難叢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