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接著,閻寶航和李志剛去張繼處。想不到,還沒等他們說什麼,張繼就先開了腔:“張學良劫持統帥,大逆不道,姑念他擁護中央不無功績,國民政府將予特赦,交軍事委員會管束。”張繼給閻寶航傳遞了一個信息:張學良將軍從此失去了自由,東北軍失去了統帥。閻寶航敏銳地意識到,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了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必須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善後,以利於全國統一抗戰的實現;二是如何保障張學良的生命安全,使其儘快恢復自由。從這個時候起,閻寶航便開始了營救張學良的行動。
事不宜遲。閻寶航首先想到要去上海與宋子文、宋美齡商談。出發前,他曾對李志剛交代說:“我今晚乘車去上海找宋子文和宋美齡商談,你在這兒把未交到的信設法交到。”這時,何應欽突然來電話,請李志剛去。閻寶航覺得自己的行蹤不宜泄露,恐生阻礙,不應該對李志剛說出去上海的事情。但又一轉念,不管怎樣,由他去吧!
蔣介石回到南京後,不僅大禹村一號門前盯梢的警察撤了,跟蹤閻寶航的“尾巴”也沒了蹤影。但閻寶航這次從西安回到南京,從何應欽處出來就已發現又有人跟蹤他了。他便徑直到達新運總會。這裡的一批東北青年知道閻寶航回來了,都來看望他。又得知他要去上海,大家便共同商量閻去上海的辦法,為了保密,連夫人高素桐也不知道閻寶航將赴上海。考慮到緊張的局勢,為保證他的安全,大家決定將他護送到上海宋子文處。
閻寶航一見到宋子文,便憤慨地質問道:“事情變了,你們的保證落空了。東北軍、西北軍將領堅決要求非放回張學良副司令不可,你們有什麼辦法呢?”宋默然。接著,閻寶航把在南京見到何應欽的經過和談話講給他聽,明確表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善後問題,絕不可打仗的態度;必須保證張學良將軍的生命安全等等。宋子文表示贊同閻寶航的意見,他同時建議閻寶航去奉化和蔣先生談談。他操起電話和宋美齡通了電話,回頭對閻說:“蔣夫人也同意你去奉化見委員長。”閻寶航說:“我一個人去能有什麼用,你們對這件事負有道義上的責任,不應該推開不管。”宋子文說:“就請李石老(李石曾)陪你去好吧!”他即刻用電話邀來李石曾。李了解此行任務後表示同意,但他同時堅持要宋子文同去。宋不好再加推脫,三人立即驅車到虹橋飛機場,乘宋子文自用飛機飛向奉化。
蔣介石從西安返回南京後,委員長脫險的“號外”鋪天蓋地。南京、上海等地竟出現狂歡的場面。這並不單是對他個人的崇拜,而是受“抗日有望”的鼓舞。半陶醉半清醒的蔣介石請辭行政院長和軍委會委員長職務。國民黨中央慰留之,給假一個月,蔣遂到奉化來了。
此時,在飛機上的閻寶航深以張學良的生命為慮,曾向宋子文、李石曾提出:“應該向蔣建議,把張副司令接到奉化,一則以安東北軍、西北軍將領之心,二則能藉助於張副司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善後問題。”宋、李二人均表示同意他的建議。
到奉化後,三人吃過午飯,宋子文忽然向閻寶航道別:“閻先生,你同李石老在這兒,我要回上海去,有必要時我再來。”說罷告辭。
既然來了,未見到蔣介石怎麼就回去了呢?閻寶航感到十分詫異。李石曾輕聲地對他說道:“讓他回去吧,剛才蔣公館來電話,說蔣先生不見他。”很久以後,閻寶航才知道,張學良被終身監禁,是宋子文的終身遺憾。據說,他曾向蔣介石表示,他要離開中國,並將公開宣布蔣介石的背信棄義。儘管如此,閻寶航對宋子文的表現尚感不滿,他說:
可以推想,宋子文自己對這件事尚有一點責任感,又鑑於西安方面堅決要求他履行“諾言”,見蔣時可能還要爭論,至少這樣做來敷衍搪塞一下,也算說得過去。而蔣介石決心扣張學良不放,拒絕接見宋子文是勢所必然的。
蔣介石拒絕會見宋子文後,當天深夜卻將李石曾叫去。李石曾趁機建議將張副司令接來奉化,蔣說他早有此意。李又問:“蔣先生是否知道閻先生也來了?”蔣答:“知道。”李問:“見不見他呢?”蔣答:“我身體不好,派布雷去見他罷。”李不便再問,便起身告辭。蔣又說:“你知道閻寶航怎麼言語挑撥呢?”李不知所問何意,未能回答,蔣揮手讓其辭出。
李石曾把蔣介石“閻寶航怎麼言語挑撥”的話說給閻寶航聽時,閻寶航恍然大悟。
問題還是出在李志剛身上。那天,閻寶航與李志剛從何應欽處走出來,回到中央飯店,又有何公館電話請李志剛去。何應欽一向敵視張學良,對張學良的親信慕僚的態度也自然十分惡劣。他與閻寶航吵翻之後,深知閻寶航是個通天的人物,萬一自己惡言傳到蔣介石耳朵里,與他不利。於是便把李志剛請到公館,大加慰勉。李志剛便大有受寵若驚的感覺,把閻寶航這次去西安的情形訴說了一遍。李志剛說,西安傳說南京有人將派飛機轟炸西安。閻先生到西安後,和東北軍、西北軍將領晤談時曾說,在蔣被扣時,南京是戲中有戲,他是指何部長企圖將委員長炸死,然後勾結日本來繼續反共擴大內戰。李志剛還把閻寶航將去上海,並同宋子文去面見委員長的事告訴了何應欽。李志剛走後,何應欽立即給蔣介石打電話,來個惡人先告狀,大講閻寶航在西安為張學良申冤,大肆挑撥各方面與委員長的關係,並提醒蔣介石不要上當。蔣公拒絕與閻寶航會見,看來何應欽先發制人的辦法頗為有效。
事不宜遲。閻寶航首先想到要去上海與宋子文、宋美齡商談。出發前,他曾對李志剛交代說:“我今晚乘車去上海找宋子文和宋美齡商談,你在這兒把未交到的信設法交到。”這時,何應欽突然來電話,請李志剛去。閻寶航覺得自己的行蹤不宜泄露,恐生阻礙,不應該對李志剛說出去上海的事情。但又一轉念,不管怎樣,由他去吧!
蔣介石回到南京後,不僅大禹村一號門前盯梢的警察撤了,跟蹤閻寶航的“尾巴”也沒了蹤影。但閻寶航這次從西安回到南京,從何應欽處出來就已發現又有人跟蹤他了。他便徑直到達新運總會。這裡的一批東北青年知道閻寶航回來了,都來看望他。又得知他要去上海,大家便共同商量閻去上海的辦法,為了保密,連夫人高素桐也不知道閻寶航將赴上海。考慮到緊張的局勢,為保證他的安全,大家決定將他護送到上海宋子文處。
閻寶航一見到宋子文,便憤慨地質問道:“事情變了,你們的保證落空了。東北軍、西北軍將領堅決要求非放回張學良副司令不可,你們有什麼辦法呢?”宋默然。接著,閻寶航把在南京見到何應欽的經過和談話講給他聽,明確表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善後問題,絕不可打仗的態度;必須保證張學良將軍的生命安全等等。宋子文表示贊同閻寶航的意見,他同時建議閻寶航去奉化和蔣先生談談。他操起電話和宋美齡通了電話,回頭對閻說:“蔣夫人也同意你去奉化見委員長。”閻寶航說:“我一個人去能有什麼用,你們對這件事負有道義上的責任,不應該推開不管。”宋子文說:“就請李石老(李石曾)陪你去好吧!”他即刻用電話邀來李石曾。李了解此行任務後表示同意,但他同時堅持要宋子文同去。宋不好再加推脫,三人立即驅車到虹橋飛機場,乘宋子文自用飛機飛向奉化。
蔣介石從西安返回南京後,委員長脫險的“號外”鋪天蓋地。南京、上海等地竟出現狂歡的場面。這並不單是對他個人的崇拜,而是受“抗日有望”的鼓舞。半陶醉半清醒的蔣介石請辭行政院長和軍委會委員長職務。國民黨中央慰留之,給假一個月,蔣遂到奉化來了。
此時,在飛機上的閻寶航深以張學良的生命為慮,曾向宋子文、李石曾提出:“應該向蔣建議,把張副司令接到奉化,一則以安東北軍、西北軍將領之心,二則能藉助於張副司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善後問題。”宋、李二人均表示同意他的建議。
到奉化後,三人吃過午飯,宋子文忽然向閻寶航道別:“閻先生,你同李石老在這兒,我要回上海去,有必要時我再來。”說罷告辭。
既然來了,未見到蔣介石怎麼就回去了呢?閻寶航感到十分詫異。李石曾輕聲地對他說道:“讓他回去吧,剛才蔣公館來電話,說蔣先生不見他。”很久以後,閻寶航才知道,張學良被終身監禁,是宋子文的終身遺憾。據說,他曾向蔣介石表示,他要離開中國,並將公開宣布蔣介石的背信棄義。儘管如此,閻寶航對宋子文的表現尚感不滿,他說:
可以推想,宋子文自己對這件事尚有一點責任感,又鑑於西安方面堅決要求他履行“諾言”,見蔣時可能還要爭論,至少這樣做來敷衍搪塞一下,也算說得過去。而蔣介石決心扣張學良不放,拒絕接見宋子文是勢所必然的。
蔣介石拒絕會見宋子文後,當天深夜卻將李石曾叫去。李石曾趁機建議將張副司令接來奉化,蔣說他早有此意。李又問:“蔣先生是否知道閻先生也來了?”蔣答:“知道。”李問:“見不見他呢?”蔣答:“我身體不好,派布雷去見他罷。”李不便再問,便起身告辭。蔣又說:“你知道閻寶航怎麼言語挑撥呢?”李不知所問何意,未能回答,蔣揮手讓其辭出。
李石曾把蔣介石“閻寶航怎麼言語挑撥”的話說給閻寶航聽時,閻寶航恍然大悟。
問題還是出在李志剛身上。那天,閻寶航與李志剛從何應欽處走出來,回到中央飯店,又有何公館電話請李志剛去。何應欽一向敵視張學良,對張學良的親信慕僚的態度也自然十分惡劣。他與閻寶航吵翻之後,深知閻寶航是個通天的人物,萬一自己惡言傳到蔣介石耳朵里,與他不利。於是便把李志剛請到公館,大加慰勉。李志剛便大有受寵若驚的感覺,把閻寶航這次去西安的情形訴說了一遍。李志剛說,西安傳說南京有人將派飛機轟炸西安。閻先生到西安後,和東北軍、西北軍將領晤談時曾說,在蔣被扣時,南京是戲中有戲,他是指何部長企圖將委員長炸死,然後勾結日本來繼續反共擴大內戰。李志剛還把閻寶航將去上海,並同宋子文去面見委員長的事告訴了何應欽。李志剛走後,何應欽立即給蔣介石打電話,來個惡人先告狀,大講閻寶航在西安為張學良申冤,大肆挑撥各方面與委員長的關係,並提醒蔣介石不要上當。蔣公拒絕與閻寶航會見,看來何應欽先發制人的辦法頗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