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在這裡感受到的不只是生活接待上的溫暖,而且是人格上的尊重,是兩個國家和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順帶說一下,我們有幸到青島附近的著名旅遊景點蓬萊觀看難見的奇景:海市唇樓。這是一種奇特的光學現象,在海面上出現其他一些地方的影像,你可以看到高樓、街道、甚至是走動中的行人。如果回頭望去,你也會看到同樣的景象。這不是幻覺,是真實的光學現象,我甚至用照相機紀錄下來了。我把照片拿給別人看時,他們以為我是在什麼城市拍照的圖像,我告訴他們這是在海面上,大家都不敢相信。 山東,青島,從自然景色到風俗人情,就是如此神奇美麗和充滿魅力。留下鏡頭和心中的記憶父親在他的回憶錄中詳細描寫了他當年生活過的黑龍江小鎮的情況,並說他喜歡拍攝人物,也喜歡拍攝風景和各種不同的建築。假如現在父親能聽到我的聲音, 我多麼想對他說,我也像父親當年那樣,喜歡街頭巷尾隨便逛逛,和路人聊聊天,照照相。他當年見過的許多事物依然如故,沒有多大變化,不像北京或者上海。我指的是我到過的貴陽一類的地方,也和父親當年住過的北方小城一樣,你可以在街邊小攤隨便買到你所需要的東西,蔬菜、茶葉、衣服鞋帽、鍋碗瓢盆等等,應有盡有。你可以在街邊找個地方理理髮,修理一下自行車和皮鞋,甚至到路邊開個小鋪面的土醫生那裡看病,這樣的鋪面叫做“診所”。父親在書中談到,他特別喜歡中國飯菜,比照他的記述,中國的烹調特色和食品種類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依然沒有太大變化 。逛街的時候,我從不放過品嘗美食的機會,煮包米、烤紅薯和各種包子烙餅,一概收入腹中。 他提到的烈性酒叫“漢扎”,使我聯想到我熟悉的茅台。我是個業餘攝影愛好者,我繼承了我父親的生前愛好。中國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任何一個人只要愛慕這裡的人民,沉醉於這裡的山川景色和花草樹木,眷戀於她的歷史遺蹟,無不為之動情。有多少景象和事物透射出這個神奇國度的歷史和文化風采!假如你愛好攝影,或者你是個專業攝影師,你愛中國,你會感到有機會來到中國是多麼幸運。我高興地說,作為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我確實非常幸運。 在中國度過的時光,讓我有機會見識許多有趣的地方和人物, 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拍照機會,我隨身攜帶的相機留下了無數個有關中國的珍貴鏡頭。我拍下的照片有風光,有人物,有生活場景。不久前我在以色列舉辦過一次個人攝影展覽,專門展出這些年來在中國各個地拍下的照片,好幾百人前來參觀,其中包括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的人員。這在以色列攝影界算是不小的一件盛事,我為自己也為我的父親感到驕傲。 我也像父親一樣,最感興趣的還是人物題材。我專門印製了一本照相畫冊,收集了我多年來拍攝的中國兒童照片,自視為自己的得意作品,給話友和我的其他中國朋友看了,都連聲說好。但是說實在的,有限的畫冊是收不盡我那數不清的朋友們的形象的,他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不在乎我們相互認識不認識、熟悉不熟悉,也不在乎他們是否曾經進入我照相機的鏡頭, 就像我上面談到的小榮、計程車司機或者海景酒店的經理們,但他們一概留在我的心中。 我們萍水相逢,卻感情互通。

  46 我認了個中國干閨女

  山東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有著特別緣分的省份。不但有上面談到的原因,對父親的懷念和對青島的熱愛,還因為這方土地給了我們一個中國干閨女,我們和這裡結下了家庭般的親情。我們的中國干閨女來自 山東另一個美麗城市 濰坊。濰坊 中國風箏之鄉濰坊稱為“中國風箏之鄉”, 每年4月20日舉辦風箏節 , 世界各國人士帶著他們的風箏傑作,來這裡和他國的朋友一同競技,爭取頭獎。我們三次到這裡參加風箏節。濰坊到處是濃濃的節日氣氛,街道兩旁懸掛著彩色燈籠和飄帶,歌聲和樂曲聲響徹大街小巷,眼光所到之處都是各式各樣彩色斑斕的風箏。風箏比賽開賽的前一天晚上,在可容納萬名觀眾的體育場舉行開幕式,有盛大的表演活動。歡樂的參演者載歌載舞,來自世界各國以及中國各省市的風箏競技者代表隊列隊行進, 似乎是在為第二天的競賽進行最後熱身和充分準備。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濰坊一次風箏節開幕式上,市黨委書記致開幕詞的時候提到他的朋友歐慕然和夫人也到場。第二天在比賽場上我身邊圍過來一大群新聞記者,追問誰是市委書記的朋友。濰坊的風箏博物館,收集了世界上最多的風箏展品,其中有不少非常出色的著名作品。博物館展出的照片,紀錄了濰坊國際風箏節的發展歷程,觀眾可以看到國家領導人會見競賽獲獎者以及各國貴賓來訪的盛況。其實北京也有風箏節,這是我參加過濰坊風箏節之後才知道的。記得我的一位北京朋友聽說我去過濰坊看風箏比賽,頗不以為然,他說:“你住在北京,竟然不知道北京也有國際風箏節,而且放風箏在北京已有悠久的歷史?”第二年我的確留下來參加北京的風箏節,果然名不虛傳,那盛況絲毫不減濰坊。我有什麼話好說呢,濰坊和北京的風箏節各有千秋,風箏愛好者碰巧於四月間來到中國,看風箏的機會盡可以任君選擇。我們的英文翻譯不過我更鍾愛濰坊。山東省濰坊市給了我們一個中國的干閨女,他的名字叫趙紅,我們叫她海倫(Helen)。 濰坊因此近在我和我夫人的心上。2001年我和夫人應邀到山東參加蔬菜展銷會和濰坊風箏節,趙紅是我們的陪同人員之一,為我們當翻譯。她當時在濰坊市政府的外事辦工作,英語講得不錯,訪問期間給過我們許多幫助,我們都很高興和十分感謝她。看得出來,她這般努力工作不單是因為這是她的任務,而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滿腔熱情。訪問期間趙紅告訴我,她申請到以色列參加一個培訓班學習,正在等待答覆。我問她,以色列大使館是否接到她的申請表格並且通過電話和她接談過,她說是。我主管這項工作,秘書收到申請表格以後都將初步合格的上報給我,再由我通過電話接談以獲得直接印象。接談是為了考核申請人的英語水平,了解他能不能跟上培訓課程,同時也判定對方是否確實從事有關專業,避免有人藉此機會出國旅遊。參加培訓要在以色列逗留一個月,而且到全國各地考察實習,全部費用由以色列負擔,能有這樣的機會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對北京來的申請人,我要面談,至於對外省市的申請人,考慮到來一趟北京不容易,我一般通過電話接談。接談過後,我會在申請表上註明我的意見,如果我表示同意,申請通常就算通過和獲得批准了。 從濰坊回到北京以後,我讓秘書把趙紅的申請表拿來看,果然我批了個同意的意見,這讓我十分高興。接著我接通耶路撒冷以色列外交部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電話,詢問趙紅是否在批准名單之列。對方回話說,我報上去的申請人數超過了預定名額,但是還可以考慮融通。我一般往上多報幾個名額,盡力爭取中國方面的申請人全部得到批准,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我都如願以償了。不用說,趙紅最終赴以色列參加培了訓班,成功完成了學習作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