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荷花勝地是該市的西湖,湖面面積大約1萬畝,其中3000畝生長天然荷花,湖中心是座700畝的小島,上面也布滿荷花,被譽稱為“中國荷花之鄉”。瀋陽以荷花和音樂表演歡迎天下來客,西湖所在地的居民與世界四方賓朋交上了朋友。 據說荷花節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動力,舉辦花節的新民市為此贏得的招商引資項目已達千餘項,總資金達20多億元 。如果錯過了北方的瀋陽荷花節,請別著急,更適於荷花生長的氣候炎熱的廣州,有另一個更加盛大的荷花盛會等著你。盛夏時節,在烈日和雨水交織之下,廣州多個著名的荷花清池迎來了荷花爭相怒放的勝景。最著名的的荷花產地是番禺水鄉,那裡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中長滿荷花,是一片花香百里的荷塘繁盛景象。同屬南方的桂林荷花節規模不算大,但是我的相機也為開放在奇峰怪岩之下的“向日紅花”留下了不少珍貴照片。在舉辦花展的公園裡,21個荷塘布滿了各樣品種的荷花,我見到1.5萬株盆栽荷花共計280個品種。我對桂林有特別感情,1989年當我第一次訪問中國時,到達廣西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桂林。據說荷花不但美麗讓人欣賞,而且具有極高的吃用價值和非凡的醫療功效,尤其有趣的是壯陽。 蓮子和蓮莖,都是上佳的營養品。 荷花茶據稱屬於“素”茶,猶太教徒來到中國不妨品嘗一下,也許這是參加荷花節不可忘記的又一個理由。雲南 中國的花卉王國我在這裡提到的不再是花卉節,也並非愉快的賞花之行,雖然我們涉及的是中國的“花卉王國” 雲南。雲南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號稱植物王國和天然大花園,是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基因庫。這裡生長著大約2500種野花,其中大多數是稀有品種。 這個中國的“花卉王國”,現在已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最大花卉生產和出口基地。根據有關資料,從2005年到2010年,全省花卉生產面積由24萬畝增至63萬畝,花卉總產值從50億元增至232億元,出口總額從5000萬美元增至1.5億美元。鮮切花產量高達60.5億枝。雲南一位副省長在一份材料中說到,近年來雲南花卉業發展很快,該省鮮切花的出口量居全國首位。看到這份材料我感到十分高興,因為以色列在雲南花卉業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腳色。 雲南省人民政府和以色列合作組建的“中以花卉培訓中心”,自2000年在昆明成立以來,為加快提高雲南花卉的種植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技術含量 , 促進雲南花卉業上規模、上檔次發揮積極作用。不揣冒昧地說,我本人在以上方面作出過應有貢獻。我多麼希望為中國的大花園增添一份色彩,將以色列花卉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融入到中國花卉事業的發展當中。可惜我在任職過程中的一次行動遭致挫折, 雲南花卉專業人員派赴以色列的培訓計劃在最後一刻胎死腹中。我曾安排雲南省派出一個 30人團組到以色列實習花卉栽培技術。派出人員從花卉種植行業中選拔,主要是進行花卉種植新技術的專業培訓,目標瞄準不同國家的外部市場。培訓內容包括幾個方面:花卉種植場實習,大學和高級研究院所聽課,並由農業部花卉技術推廣方面的專家陪同到各地花卉農場參觀訪問。我事先徵得了農業部、有關院校以及許多農場的同意,並對雲南來的申請人逐個面試和確定了合適人選,經過幾個月準備之後最終定下了出訪日期。但是就在出發之前三天,以色列發生一起恐怖事件,一些人遇害身亡,雲南當局通知我取消項目的計劃行程。以色列和雲南花卉王國的鮮花合作事業方興未艾,我相信,今後這方面的更多活動定會成功。

  43 多姿多彩的節日文化

  要說過節,世界上大概沒有哪個民族有著比中國人和猶太人更多的節日了。我發現中國的節日不但和猶太民族一樣多,而且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典故,都紀錄著民族的奮鬥經歷和精神性格,往往十分美麗。有的甚至習慣和含義相同。我像喜愛猶太人節日一樣,喜歡中國的節日。春節人潮我在中國一年之中要過三個新年:一月一日的公曆新年;一般在公曆二月的中國農曆新年 春節;一般在公曆九月的猶太人新年。中國人過年,是全家一年下來難得的全家團聚的日子,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團圓飯,同時懷念家庭里已經逝去的親人。和猶太人的新年只有一天過節不同,中國人的新年一過就是十天半個月,大家歇息在家,串親訪友。中國朋友告訴我說,他們過年的食品是非常講究的,不但在一年之中最為豐盛,而且每種食品都有含義,例如年夜飯是必定上魚的,在中國話里“魚”與“余”諧音,表示豐足有餘。我還發現,新年伊始家家都擺上時令的鮮花,像水仙和碧桃。新年的花市熱鬧非凡,特別是暖和的南方城市像廣州。鮮花象徵健康,和諧,象徵事業興旺。我們猶太人常說:“請用鮮花和我打交道”,意思是說:如果給我鮮花,就不會拿槍對我。廳堂里、桌面上擺放鮮花,傳達出濃濃的親情和友誼。中國人還習慣在除夕打掃庭院,住家裡外清理得乾乾靜靜,迎接來年一個全新的面貌。大年初一到初三是不許掃地搞清潔的,這使我聯想起我們猶太人過逾越節,也是在節日之前將屋子徹底清掃乾淨,家具都要搬動,所有角落不能放過。孩提時期,逢到這幾天特別忙碌和高興,我們稱之為“革命的日子”。在中國過年那些天,城市裡街道上人山人海。我在任公使4年,但只有兩年在北京過年,就是為了躲開這四下里的人潮。記得第一年過年,我們以為逮著了機會,有時間去看看平常沒到過的北京一些景點了。誰知我們想錯了,出到門外,只見到處是行人,道路被汽車堵得嚴嚴實實,一打聽才知道,不光北京本地人,許多外省人也攜家帶口到北京過年來了,而且他們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在天安門廣場南頭,主要是外地來的人們排成長龍,耐心等待著進入毛主席紀念堂瞻仰偉人的遺容。第二年我們以為情況會有不同,還留在北京,但等到的還是一樣的熱鬧景象。於是第三年和第四年我們只好離開北京到了外地,雖然還是擁擠,但畢竟是換了地方,有了新鮮感。中秋賞月在中國,除了春節,要算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了。每到中國農曆的八月十五,正當一年之中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家戶戶闔家團聚在一起賞月,備足節日的食品月餅和生果茶水,邊吃邊飲,仰頭觀望夜空中銀盤般明亮的滿月,講述那有關月亮的許許多多美麗傳說。這是月亮的節日 。世人以為,是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代表人類第一個登上了月球,但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早在幾千年以前,中國的嫦娥姑娘就已經成功奔月了。嫦蛾姑娘的丈夫后羿,才藝驚人,接連射下九個太陽。光是這個故事,我就讀過六個版本。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故事,像“月亮老人”,“吳剛獻酒”,“玉兔”等等。我喜歡這許多美麗的傳說,但我以為最有趣的還是其中關於抵抗蒙古人統治的故事。據說當年漢人在月餅里埋藏字條,將起義時間的信息傳遞到各家各戶,最終一舉拿下被蒙古人占領的城市。這是多麼智慧的戰略思想!月餅傳信發動起義的故事,和猶太人歷史有某種共同之處,猶太人為了發動起義反對羅馬人,曾經以點火為號。多少民族為了推翻異族統治而用盡各種機智舉行起義,中國人和猶太人以其月餅和烽火而聞名於世。這是我在中國經歷次數最多的一個節日,總共四次,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習俗。我看人們在月光底下吃月餅,或者頭戴花環四處遊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