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我喜歡乾淨,收拾得乾乾淨淨,買幾樣家具,也算是個人家,我自己也過兩天清氣日子。蛋兒這個娃兒機靈,就是不愛說話。等他大了,他有本事了自己蓋。不過就是蓋了房子,暫時也不會回去。
甜甜真是懂事,我一般不說她。十四歲出來,一直在電子廠干。她不願在這兒,說冬天太冷了,想到廣州去看看。我不行,我離不開她,在這兒,是個親人。我這個廠還行,我不想走。她在這兒,就是因為我。
我也不花錢,來這些年,就出去吃過一次飯,還是廠里同事請的。我捨不得,想著任務大,原來得花錢給他治病,我是想著他能好,盼一年盼一年,盼個這。死了也好,我也清氣一下。
蛋兒今年都十歲了,才上小學二年級,在咱們城裡上寄宿班。成績差得很,就不進教室,不寫字。坐不住,在班裡發急,都說有多動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前段時間,寄宿班的老師來電話,說語文、數學考了30分,拼音啥也不會。學費貴得很,半年2600元。現在一個月才放一次假,我給他奶奶打電話說,多到城裡看他幾趟,給他買點好吃的。想著沒爸了,可憐巴巴的。蛋兒我有虧欠,有幾年我都沒回去,沒有管過他,現在還是管不了他。
今年春節我是不想回去,這十一剛回去過,再回去,太花錢了。又想著蛋兒咋辦?我和他姐都不回家,他肯定心裡不美。走著說著。
雲姐在敘說的時候,甜甜一直坐在雲姐旁邊,也不說話,就那樣聽著媽媽講。我問甜甜,你還記得你媽不在家過年嗎?甜甜笑著說,可記得,老覺得她不在家過年,想著叫她回來,她不回來,我那時候都知道她是生我爸的氣。
我說:“雲姐,你得過個星期天,學著逛逛商場什麼的,也給自己買件衣服。”
雲姐笑起來:“我又不出門,穿啥都一樣,我是一到商場頭都暈。”
“你還年輕,將來還要嫁人呢!”
雲姐的臉“騰”一下紅了,說:“嫁啥人,我是不嫁了,伺候人夠了,我就想清氣。再說,我都老太婆了。”
“俺們那兒都是我這年齡的,老太婆了。”這是雲姐剛才在講述她們車間情況時隨口說出的話,她真的把自己看作是“老太婆”了。雲姐,1971年出生,40歲,典型的70後。在城市,關於70後的敘事才剛剛開始,剛剛進入歷史的視野。
無論做什麼,說什麼,雲姐都還是笑笑的。但是,那不是平和、安靜的笑,她的笑有一種懦弱、擔心和害怕,她甚至連對自己的哥哥都有一種過分的感激,她覺得她不配兄長的關懷,因為她太過貧窮,因為她的生活不夠體面。她現在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夠加到班。她高興加班,因為只有加班,她一個月才能掙到兩千多塊錢。所以,從下午六點下班到晚上九點鐘,那三個小時,是她幹活最舒暢的時候。
我讓雲姐帶我到她的工廠去參觀一下。她說,現在的這個工廠肯定不讓進,管理很嚴,但可以去以前的廠區看一看。沿著村莊外面的一條河,上橋,過一條灰塵漫天的公路,在公路邊,一個有著鐵門的廠子,那就是乾燥劑廠。門口兩隻大狼狗朝我們狂叫,看見雲姐,往後退去,它們還認識雲姐。雲姐帶我走進空蕩蕩的車間。所謂車間,其實就是一個簡陋的敞開式的操作間。一排像攪拌機那樣的圓筒橫著,筒旁邊有一個像水管一樣的彎曲管子,還有一個手柄什麼的。旁邊是幾堆堆得很高的袋子,這袋子就是製作乾燥劑的原料。她站在筒面前,給我演示她如何工作。空蕩蕩的簡陋的車間,沒有任何意味,沒有任何生機,也沒有任何色彩。雲姐說,這個車間其實還好些,新車間是全封閉式的,人完全被關在裡面。我想像著機器開動的時候,瘦小的雲姐站在漫天粉屑裡面的情景。我無法想像,因為這車間如此敞開,那粉屑是要飛到外面,飛到公路上,飛到天空中去的。
下雨了,大的雨滴“撲撲”地滴落在地面上,把厚厚的灰塵砸起老高。膠州這邊的灰塵很厚,很細,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想像中的海濱地方,應該是蔚藍的大海,整潔乾淨的青石路,沒想到和中原的梁莊更相似。坐在小麵包車裡面,雲姐和她的女兒送我,灰色的天空下,雲姐的紅毛衣鮮亮亮的,格外搶眼。她緊緊靠著女兒,仿佛一個迷失的孩子,從身體到精神,都沒有任何力量,完全依賴別人。她十八歲的女兒勇敢地迎接著媽媽的身體,支撐著她。還好,親愛的雲姐,她有一個女兒。
這村落里最後的房屋
必須承認,我一直都想逃跑。逃跑,趕緊回去,回到明亮的、乾淨的、溫暖的和舒適的城裡。在進到光亮叔那低矮陰暗的房間,霉味撲面而來的一瞬間,我就有想逃跑的衝動,這是每到一個地方的第一衝動。我悄悄盤算著回去的日子,原計劃待七天,也許四天也可以,甚或,三天、兩天也可以?無非就是看看工廠,聽光亮哥談談,一天不就完成了嗎?在這兒住一夜不就行了嗎?
其實,每次出行,我都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並且,越到最後,越沒有勇氣。我越來越拖延出行的時間,害怕出行,害怕行程的開始。我在琢磨,為什麼會如此?當然首先有懶惰的成分。並且,走得越多,這種懶惰、躲避的心態越明顯,這跟我最初的預期相差很遠。我原來以為我會像戰士一樣,愈戰愈勇,愈跑愈帶勁。因為我對我所做的事情充滿探索和思考的興趣,因為我看到越來越多我不知道的人生。但是,我卻越來越失去勇氣,越來越覺得迷惘和厭倦。是的,厭倦。這種厭倦的感覺如此清晰和強大,以至於每次我都需要很大勇氣才能再次走出家門。
甜甜真是懂事,我一般不說她。十四歲出來,一直在電子廠干。她不願在這兒,說冬天太冷了,想到廣州去看看。我不行,我離不開她,在這兒,是個親人。我這個廠還行,我不想走。她在這兒,就是因為我。
我也不花錢,來這些年,就出去吃過一次飯,還是廠里同事請的。我捨不得,想著任務大,原來得花錢給他治病,我是想著他能好,盼一年盼一年,盼個這。死了也好,我也清氣一下。
蛋兒今年都十歲了,才上小學二年級,在咱們城裡上寄宿班。成績差得很,就不進教室,不寫字。坐不住,在班裡發急,都說有多動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前段時間,寄宿班的老師來電話,說語文、數學考了30分,拼音啥也不會。學費貴得很,半年2600元。現在一個月才放一次假,我給他奶奶打電話說,多到城裡看他幾趟,給他買點好吃的。想著沒爸了,可憐巴巴的。蛋兒我有虧欠,有幾年我都沒回去,沒有管過他,現在還是管不了他。
今年春節我是不想回去,這十一剛回去過,再回去,太花錢了。又想著蛋兒咋辦?我和他姐都不回家,他肯定心裡不美。走著說著。
雲姐在敘說的時候,甜甜一直坐在雲姐旁邊,也不說話,就那樣聽著媽媽講。我問甜甜,你還記得你媽不在家過年嗎?甜甜笑著說,可記得,老覺得她不在家過年,想著叫她回來,她不回來,我那時候都知道她是生我爸的氣。
我說:“雲姐,你得過個星期天,學著逛逛商場什麼的,也給自己買件衣服。”
雲姐笑起來:“我又不出門,穿啥都一樣,我是一到商場頭都暈。”
“你還年輕,將來還要嫁人呢!”
雲姐的臉“騰”一下紅了,說:“嫁啥人,我是不嫁了,伺候人夠了,我就想清氣。再說,我都老太婆了。”
“俺們那兒都是我這年齡的,老太婆了。”這是雲姐剛才在講述她們車間情況時隨口說出的話,她真的把自己看作是“老太婆”了。雲姐,1971年出生,40歲,典型的70後。在城市,關於70後的敘事才剛剛開始,剛剛進入歷史的視野。
無論做什麼,說什麼,雲姐都還是笑笑的。但是,那不是平和、安靜的笑,她的笑有一種懦弱、擔心和害怕,她甚至連對自己的哥哥都有一種過分的感激,她覺得她不配兄長的關懷,因為她太過貧窮,因為她的生活不夠體面。她現在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夠加到班。她高興加班,因為只有加班,她一個月才能掙到兩千多塊錢。所以,從下午六點下班到晚上九點鐘,那三個小時,是她幹活最舒暢的時候。
我讓雲姐帶我到她的工廠去參觀一下。她說,現在的這個工廠肯定不讓進,管理很嚴,但可以去以前的廠區看一看。沿著村莊外面的一條河,上橋,過一條灰塵漫天的公路,在公路邊,一個有著鐵門的廠子,那就是乾燥劑廠。門口兩隻大狼狗朝我們狂叫,看見雲姐,往後退去,它們還認識雲姐。雲姐帶我走進空蕩蕩的車間。所謂車間,其實就是一個簡陋的敞開式的操作間。一排像攪拌機那樣的圓筒橫著,筒旁邊有一個像水管一樣的彎曲管子,還有一個手柄什麼的。旁邊是幾堆堆得很高的袋子,這袋子就是製作乾燥劑的原料。她站在筒面前,給我演示她如何工作。空蕩蕩的簡陋的車間,沒有任何意味,沒有任何生機,也沒有任何色彩。雲姐說,這個車間其實還好些,新車間是全封閉式的,人完全被關在裡面。我想像著機器開動的時候,瘦小的雲姐站在漫天粉屑裡面的情景。我無法想像,因為這車間如此敞開,那粉屑是要飛到外面,飛到公路上,飛到天空中去的。
下雨了,大的雨滴“撲撲”地滴落在地面上,把厚厚的灰塵砸起老高。膠州這邊的灰塵很厚,很細,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想像中的海濱地方,應該是蔚藍的大海,整潔乾淨的青石路,沒想到和中原的梁莊更相似。坐在小麵包車裡面,雲姐和她的女兒送我,灰色的天空下,雲姐的紅毛衣鮮亮亮的,格外搶眼。她緊緊靠著女兒,仿佛一個迷失的孩子,從身體到精神,都沒有任何力量,完全依賴別人。她十八歲的女兒勇敢地迎接著媽媽的身體,支撐著她。還好,親愛的雲姐,她有一個女兒。
這村落里最後的房屋
必須承認,我一直都想逃跑。逃跑,趕緊回去,回到明亮的、乾淨的、溫暖的和舒適的城裡。在進到光亮叔那低矮陰暗的房間,霉味撲面而來的一瞬間,我就有想逃跑的衝動,這是每到一個地方的第一衝動。我悄悄盤算著回去的日子,原計劃待七天,也許四天也可以,甚或,三天、兩天也可以?無非就是看看工廠,聽光亮哥談談,一天不就完成了嗎?在這兒住一夜不就行了嗎?
其實,每次出行,我都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並且,越到最後,越沒有勇氣。我越來越拖延出行的時間,害怕出行,害怕行程的開始。我在琢磨,為什麼會如此?當然首先有懶惰的成分。並且,走得越多,這種懶惰、躲避的心態越明顯,這跟我最初的預期相差很遠。我原來以為我會像戰士一樣,愈戰愈勇,愈跑愈帶勁。因為我對我所做的事情充滿探索和思考的興趣,因為我看到越來越多我不知道的人生。但是,我卻越來越失去勇氣,越來越覺得迷惘和厭倦。是的,厭倦。這種厭倦的感覺如此清晰和強大,以至於每次我都需要很大勇氣才能再次走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