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方:

  在牂柯郡的平夷縣(今天貴州懷仁一帶),有劉備親任的庲降都督李恢坐鎮。所謂“庲降都督”,屬於劉備的發明創造,用以鎮壓南中地區,最初由南郡人鄧方擔任,鄧方死後,由南中土著、益州郡籍的李恢接任。在未來南中動盪的日子裡,此人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東方:

  巴地首府江州,由年輕的巴郡太守、江州都督費觀鎮守。費觀是旅蜀江夏人,他是劉璋的女婿,也是劉備重點拉攏的對象,年紀輕輕就坐到了太守和都督的位置。劉禪即位後,又給了他都亭侯的爵位,並將之前劉璋掛的振威將軍頭銜也賞給了他,使這位三十來歲的將領一下子顯得重要非凡。

  至於最東線的永安,則由託孤大臣李嚴以尚書令、中都護的名義負責。新皇帝另外給了李嚴都鄉侯、光祿勛的頭銜,並讓他假節,使李嚴成為川東地區最高軍事長官。

  另外獲得重大升遷的將領還有兩位,其中一位便是帥得掉渣,但官運一直很差的趙雲。他在新皇帝手下獲得了跳躍式的重用,從雜號的翊軍將軍直升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另拜永昌亭侯。曾有學者認為,劉備先前之所以一直不升趙雲的官,就是要留給兒子重用,這樣趙雲才會買新皇帝的帳,筆者個人還是蠻喜歡這種說法的。

  另外一位獲得升遷的將領,則是低調到有些神秘的陳到,他是劉備的貼身衛隊長,追隨劉備近三十年,一直沒得到像樣的提升,劉禪即位後一口氣把他提拔到護軍、征西將軍的位置,並讓他留在永安,協助李嚴防守。

  在以上的這些武將中央,坐鎮的則是諸葛亮和他的內閣班底。

  建興元年(劉禪年號),諸葛亮封武鄉侯,揭開了其執政的大幕。他的丞相辦公室正式成立(開府治事),辦公室主任(丞相長史)一職由南陽人王連擔任,此人乃旅蜀荊州人的大佬,很多人都是透過他的介紹而進入政府任職的。負責國家人事的東曹掾則由零陵人蔣琬擔任,廣漢人李邵為西曹掾,主管府內的人事。另外,擔任府中參軍的是馬謖和廖化,閬中人馬忠為門下督,丞相主簿則是南陽人宗預。

  這就是“後劉備時代”或“武侯時代”的蜀漢軍政布局,新皇帝、新人事、新將領、新氣象。

  當然,還有新危機。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牂牁太守朱褒起兵造反,益州郡大族雍闓、越嶲夷王高定紛紛響應,雍闓還綁架了益州太守張裔,送給孫權做見面禮,表示歸附,並發兵攻打最西南方的永昌郡。

  孫權也任命劉璋的兒子劉闡為益州刺史,坐鎮於益州和交州交界處,圖謀益州的野心表露無遺。

  既然東吳動手,曹魏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不過這回曹魏不用武鬥,而是改為文攻,幾位名士級的曹魏重臣,如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等紛紛寫信給諸葛亮,闡明“天命人事”,希望諸葛亮能知進退,趁此機會帶領蜀漢歸降曹魏。

  諸葛亮讀了這些勸降書,並沒有一一回復,而是以公開信的形式,臭罵了這些人一通,讓天下人見識到了蜀漢新當權者的氣魄。

  信的一開頭就把這些名士損了一頓,諸葛亮說:“當年項羽據有中原,也有帝王的樣子,但因為他德行不佳,最終還是失敗了。曹魏今天也是一樣,就算今天不垮,將來也必定會垮,就算將來不垮,也總有垮的一天。你們這幾個老傢伙倚老賣老,甘心當偽政府的筆桿子,就像當年陳崇、張竦拍王莽的馬屁一樣,將來也必得報應!”

  痛快!

  諸葛亮在第二段擴大了攻擊範圍:“當年光武帝以數千老弱殘兵,在昆陽大破王莽四十萬大軍,正所謂‘據道討淫,不在眾寡’。曹操仗著有點小聰明以及數十萬大軍,也只能救張郃於陽平關,最後卻喪師損眾,鎩羽退出漢中,他這才知道自己是撈不著皇位了,所以還沒回到許都就自個兒把自個兒給憋屈死了,留給他那放浪又不爭氣的兒子曹子桓篡位。所以,即便你們這幾個老傢伙有蘇秦、張儀的詭辯本事,想要以滔天之詞詆毀先賢,也不過就是賣弄文采、耍筆桿子,大丈夫所不為也!”

  淋漓!

  最後諸葛亮義正詞嚴道:“軍誡曰:‘萬人必死,橫行天下’,當年軒轅氏以數萬人,便能統治天下,更何況如今我們有數十萬人,‘據正道而臨有罪’,又豈是你們曹魏可比的?”

  當真是大義凜然、氣勢恢宏!

  在諸葛亮眾多流傳後世的作品中,這篇名為《正議》的公開信,並不能與《出師表》相提並論,但筆者個人卻相當喜歡。《正議》中那大剌剌的反擊態度,尤其最後那一句“據正道而臨有罪”,更是正氣凜然,擲地有聲。或許小說家就是受了這篇文章的影響,才杜撰出“諸葛亮罵死王朗”的經典情節。

  未來十五年,諸葛亮都將以這樣的氣勢支撐著蜀漢政權一路走遠。劉備的人生已經落幕,現在是屬於你的時代了,諸葛亮!

  此時已是公元223年7月,故事便在這裡打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