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劉備聽了這個消息,正中下懷,便隨法正入川。劉璋自到涪縣(今四川綿陽縣)和他相見,給了他許多兵馬,還給了許多糧餉財帛,讓他鎮守白水關(在四川昭化縣西北)。
曹操本來準備進攻張魯,還沒有進兵,西北涼州軍閥韓遂、馬超等人反叛了。曹操親自西征,雖然把他們打敗,然而進攻張魯之事,卻亦因此而未能實行。
公元212年,曹操又自己帶兵去攻孫權。劉備就對劉璋說,孫權差人來求救,我和他本來是互相唇齒的,不得不去救。請劉璋再借一萬名兵和軍資器械,想要東還。劉璋給了他四千名兵,其餘的東西都減半發給。張松聽到這個消息,著急了,寫信給劉備說,大事垂成,何可舍之而去?張松的哥哥張肅見他如此私通外敵,怕他連累於己,便把他舉發了。劉璋便收斬張松,發命令給各關的守將,叫他們不得再和劉備往來。
劉備就以這個為藉口發作。劉備趁白水關守將楊懷、高霈來見,把他們拘留起來,進了白水關,把關中的兵都收編了,而將其家屬留作人質,進據涪縣。劉璋派兵抵禦,都非敗即降。劉備進圍雒縣(今四川廣漢縣),這雒縣是劉璋的兒子劉循守的,到底利害切身,守了一年,直到公元214年夏天才破,劉備就進攻成都。劉璋自知無力抵抗,守了幾十天,就投降了。
至此,曹操占據中原,孫權占據江東,劉備占據西南的三國鼎立形式,基本形成。
獻帝禪讓,大漢落幕
曹操的南征,在赤壁之戰中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破產後,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曹操回到許昌後,開始鞏固自己的地位。公元213年,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這一年,曹操親率四十萬大軍,南征孫權。第二年正月,曹軍進攻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守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到濡須口抵禦曹軍。二軍對峙一個月,都占不到便宜。曹操見孫權帶兵頗有一手,自己難以取勝,就撤軍北還。
公元215年,曹操見劉備已經占領益州,而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下一步必然是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五月,攻克河池,斬氐王竇茂;七月,曹操大軍來到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救逃跑到巴中。曹操進軍南鄭(漢中首府),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投降曹操,於是漢中被曹操占領。
公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地位在諸位諸侯王之上,可以使用皇帝專用的旒冕、車服、旌旗、禮樂等。此時的曹操雖然在名義上還為漢臣,實際上已經和皇帝沒什麼區別了。公元217年,曹操冊封長子曹丕為魏太子。
公元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並允諾重新結為姻親。
公元218年,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對峙,曹軍多次擊退劉軍。到了七月,曹操親率大軍來到關中,坐鎮長安,指揮漢中戰局。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駐紮在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老將黃忠殺死,曹軍大敗。於是曹操親率大軍來奪取漢中,但是劉備堅壁不出,曹軍與劉軍相持數月。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於是曹操就放棄漢中。
公元219年夏天,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于禁率兵前往救樊城。八月,關羽乘洪水泛濫之機,擒于禁,斬龐德,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當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坐大,對自己構成威脅,於是改變了與劉備聯手抵禦曹操的戰略,改向曹操稱臣聯盟,命呂蒙襲擊荊州,抄了關羽後路。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將領將軍潘璋、朱然殺死。
曹操在孫權殺死關羽,取得荊州後,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也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曹操把孫權的來信給內外群臣看,說:“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爐子上烤啊!”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勸曹操做皇帝,但曹操不願意,說:“如果天命真的在我這裡,就讓我做周文王吧。”
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的正月,一代梟雄曹操在洛陽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曹操死後,世子曹丕襲爵為魏王。漢獻帝天真地以為,曹操一死他就可以親政了。沒想到曹丕比曹操更心急。曹丕在曹操死後不久,就讓人捏造出種種祥瑞,說漢代氣數已盡,將由魏來代替。當年十月,曹丕命華歆帶士兵進宮,脅迫獻帝讓位。獻帝慌忙跑到中宮,曹皇后聞聲而出,看見獻帝慌慌張張的樣子,忙問出了什麼事。獻帝說:“你哥哥要奪走我的帝位啊!”曹皇后不相信,於是繞過獻帝,走到華歆面前開口就罵。曹皇后是曹丕的親妹妹,所以華歆等人也不敢怎麼樣,只好暫時撤退。
曹操本來準備進攻張魯,還沒有進兵,西北涼州軍閥韓遂、馬超等人反叛了。曹操親自西征,雖然把他們打敗,然而進攻張魯之事,卻亦因此而未能實行。
公元212年,曹操又自己帶兵去攻孫權。劉備就對劉璋說,孫權差人來求救,我和他本來是互相唇齒的,不得不去救。請劉璋再借一萬名兵和軍資器械,想要東還。劉璋給了他四千名兵,其餘的東西都減半發給。張松聽到這個消息,著急了,寫信給劉備說,大事垂成,何可舍之而去?張松的哥哥張肅見他如此私通外敵,怕他連累於己,便把他舉發了。劉璋便收斬張松,發命令給各關的守將,叫他們不得再和劉備往來。
劉備就以這個為藉口發作。劉備趁白水關守將楊懷、高霈來見,把他們拘留起來,進了白水關,把關中的兵都收編了,而將其家屬留作人質,進據涪縣。劉璋派兵抵禦,都非敗即降。劉備進圍雒縣(今四川廣漢縣),這雒縣是劉璋的兒子劉循守的,到底利害切身,守了一年,直到公元214年夏天才破,劉備就進攻成都。劉璋自知無力抵抗,守了幾十天,就投降了。
至此,曹操占據中原,孫權占據江東,劉備占據西南的三國鼎立形式,基本形成。
獻帝禪讓,大漢落幕
曹操的南征,在赤壁之戰中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破產後,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曹操回到許昌後,開始鞏固自己的地位。公元213年,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這一年,曹操親率四十萬大軍,南征孫權。第二年正月,曹軍進攻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守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到濡須口抵禦曹軍。二軍對峙一個月,都占不到便宜。曹操見孫權帶兵頗有一手,自己難以取勝,就撤軍北還。
公元215年,曹操見劉備已經占領益州,而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下一步必然是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五月,攻克河池,斬氐王竇茂;七月,曹操大軍來到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救逃跑到巴中。曹操進軍南鄭(漢中首府),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投降曹操,於是漢中被曹操占領。
公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地位在諸位諸侯王之上,可以使用皇帝專用的旒冕、車服、旌旗、禮樂等。此時的曹操雖然在名義上還為漢臣,實際上已經和皇帝沒什麼區別了。公元217年,曹操冊封長子曹丕為魏太子。
公元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並允諾重新結為姻親。
公元218年,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對峙,曹軍多次擊退劉軍。到了七月,曹操親率大軍來到關中,坐鎮長安,指揮漢中戰局。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駐紮在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老將黃忠殺死,曹軍大敗。於是曹操親率大軍來奪取漢中,但是劉備堅壁不出,曹軍與劉軍相持數月。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於是曹操就放棄漢中。
公元219年夏天,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于禁率兵前往救樊城。八月,關羽乘洪水泛濫之機,擒于禁,斬龐德,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當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坐大,對自己構成威脅,於是改變了與劉備聯手抵禦曹操的戰略,改向曹操稱臣聯盟,命呂蒙襲擊荊州,抄了關羽後路。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將領將軍潘璋、朱然殺死。
曹操在孫權殺死關羽,取得荊州後,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也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曹操把孫權的來信給內外群臣看,說:“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爐子上烤啊!”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勸曹操做皇帝,但曹操不願意,說:“如果天命真的在我這裡,就讓我做周文王吧。”
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的正月,一代梟雄曹操在洛陽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曹操死後,世子曹丕襲爵為魏王。漢獻帝天真地以為,曹操一死他就可以親政了。沒想到曹丕比曹操更心急。曹丕在曹操死後不久,就讓人捏造出種種祥瑞,說漢代氣數已盡,將由魏來代替。當年十月,曹丕命華歆帶士兵進宮,脅迫獻帝讓位。獻帝慌忙跑到中宮,曹皇后聞聲而出,看見獻帝慌慌張張的樣子,忙問出了什麼事。獻帝說:“你哥哥要奪走我的帝位啊!”曹皇后不相信,於是繞過獻帝,走到華歆面前開口就罵。曹皇后是曹丕的親妹妹,所以華歆等人也不敢怎麼樣,只好暫時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