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有了這樣的想法。

  當時,長安有一個名叫西門君惠的道士。這名道士告訴擔任王莽衛將軍的王涉:

  ——書上預言,漢將復興,而寫在預言書上的名字居然是國師公劉秀!

  預言——讖,是何等被當時人們所深信,遠超乎今日我們的想像。《漢書》作者班固是極為優秀的人物,而連他都對預言深信不疑。

  如前所述,這個時代頗多同名同姓之人。王莽被滅,漢復興後,確實有一個叫劉秀的人登基。但那是於昆陽攻破王莽軍的南陽劉秀,而不是國師公劉秀。

  ——預言果然沒錯!

  連正史作者也如此認為。

  聽到這件事情,王涉立刻找國師公劉秀、大司馬董忠以及居司中職的孫伋等人進行密謀。

  ——舉兵弒殺王莽!

  這是政變。而唯有如此,他們才能證明自己並非王莽黨羽,自己及家族的性命才得以保住。

  但這個共同謀議卻因孫伋中途畏怯密告而消息走漏。

  國師公劉秀和衛將軍王涉自殺而亡,董忠則被捕遭殺。

  王涉與王莽有堂兄弟關係。

  軍隊在外連連大敗,大臣在內策謀政變。

  年近七十的王莽已到心灰意冷的地步,每日過著沉湎酒色的生活。他喜歡吃鮑魚,日日以之下酒。他對政事壓根兒已不關心了。

  大司空崔發對王莽進言道:“往昔國有大難時,人們都哀哭祈求避難。尚請皇上對天號啕大哭,以求神助。”

  王莽遂率領群臣來到南郊,對天號啕大哭。王莽本身當然是失聲痛哭,而群臣卻也哭得異常厲害。實際上,群臣之所以如此,是皇帝答應褒賞哭勁特別大的人予以郎職的緣故。

  群臣莫不如喪考妣般地痛哭不已。由於與升官有關,他們怎能不哭得死去活來呢?

  因此而升為郎的人,為數多達五千餘。

  王莽似已發瘋了。

  “我不怕數百萬大軍攻打過來。因為我有‘威斗’!”

  他緊抱“威斗”,齜著牙笑著。

  “威斗”是以北斗七星為形,類似鞋拔子的東西,長約六十公分,以五色藥石和銅做成。

  據傳,威斗的效能在於將之揮起時,連百萬大軍都會跪伏其靈威之前。對於這一點,王莽是深信不疑的。

  “大膽叛徒,非給你們顏色看不可!”

  一會兒在南郊舉行號泣比賽,一會兒抱著威斗痴笑——王莽的腦子確實已出了毛病。

  更始帝則命令居丞相司直之職的李松攻打長安。李松一路上得到人們的響應。

  武關一個名叫鄧曄的人開關迎入李松軍隊,鄧曄部將王憲則帶領軍隊向長安進軍。

  王莽釋放囚犯為兵卒,並令皇后之父史諶指揮這個囚犯部隊。但這樣的軍隊根本不可能發揮力量。而且生性吝嗇的王莽發給將兵的軍餉微乎其微。

  更始軍渡過渭橋,挖掘王莽祖墳,焚燒其棺及堂廟,最後攻入長安城。

  王莽在燃燒的宮殿內到處逃竄。他死命地抱著“威斗”不放。但再怎麼揮動它,更始軍根本就沒有跪伏。

  “天生予德,漢兵如何於予!”

  他一邊逃竄,一邊如此大聲喊叫。

  這話意思是說:我是受天命成為天子的有德之人,漢之更始軍能拿我怎樣!

  這樣的自負簡直令人發噱。王莽這時的精神大概已陷入錯亂狀態了吧?

  更始軍士兵猛然攻向王莽。殺死王莽是大功一件,日後會被封為侯乃是一定的事情。

  士兵們殺死王莽後,不但把他的肉剁碎,更把骨頭砍成碎片。這是因為大家多少都想搶到部分屍體的結果。搶奪時曾經展開自相殘殺的場面,因此而喪命者達數十人之多。

  王莽的首級被送到宛城後,在當地梟首示眾。

  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史書如此記述當時的情形。意思是說:憎恨王莽暴政的民眾,以木棍棒打被梟首的王莽首級,並且割下其舌頭將之煮食。

  第一個攻入長安的王憲自稱為漢大將軍,將城中王莽之數十萬軍隊收編其麾下。結果,王憲起了這樣的念頭——

  由老子來做天子,有何不可呢?就決定這麼幹了!

  王憲遂把王莽的後宮女人歸為己有,並把天子旗幟豎立在自己的寢室前——他是以東宮為寢室的。而且他取得表示天子身份的傳國之璽後,並沒有把它交出。

  王憲好像過於得意忘形了。

  李松於進入長安後,立即逮捕王憲,將之處斬。

  更始軍陶醉於勝利當中,但在取得天下前,險惡的權力鬥爭已展開了。

  更始帝委實是個不成材的人,唯一的好處是容易操縱。在幕後操縱他的眾人,遂為爭取主導權而展開爭鬥。

  更始軍中最為顯要的是於昆陽、宛城兩役立功的劉縯、劉秀兄弟。其中劉縯尤為更始軍中的佼佼者。

  佼佼者容易成為小人的眼中釘。有劉縯這等能幹果敢的人在,對其他人來說是非常礙眼的事情。

  劉縯部將——被稱為三軍之冠的劉稷,向來就對更始帝被立之事極為不服。

  ——我主劉縯是真正漢之皇族,才是有資格被立為天子的人!更始帝劉玄是個來歷不明的雜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