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德川家的歷史,咱們將專設章節來講解。需要提到的是,桃山時代封在東海道的諸侯主要有——
伊勢國:岡本宗憲、古田重勝、瀧川雄利;
志摩國:鳥羽·九鬼嘉隆
尾張國:清州·福島正則、可兒才藏;
三河國:吉田·池田輝政、岡崎·田中吉政;
遠江國:濱松·堀尾吉晴、掛川·山內一豐、有馬豐氏;
駿河國:駿府·中村一氏;
甲斐國:甲府·淺野長政;
伊豆國、相模國:屬於德川家康。
到了江戶幕府時代,則只剩下尾張的德川(御三家之一)、相模小田原的大久保,這寥寥數家而已。
●十二章、戰國的名將·關東篇(上)
所謂的“關東”,並不屬於古代“五畿七道”之劃分,在律令制下,習慣上將三關(伊勢鈴鹿關、美濃不破關和越前愛發關)以東的東日本全土,都稱為關東地區。到了室町時代,以關東管領鎮守鎌倉,把甲斐、伊豆、相模、武藏、安房、上總、下總、上野、下野、常陸十州作為其管轄領地。到了江戶時代,去除甲斐和伊豆,將剩下的德川家康之起家根本,稱為“關八州”——也就是我們即將談到的“關東”地區。
【夢與現實】
德川家康的關八州,主要是從北條氏手中奪得的,而北條的領地,直接來源於舊關東管領上杉家族。上杉氏作為輔佐鎌倉公方的執事,實際上是關東各州諸將的主人。上杉氏的主要支系有山內、犬懸和扇谷三家,世由山內和犬懸輪流繼承關東管領之位,應永二十四(1417)年,犬懸上杉氏憲滅亡,山內上杉遂得以獨霸。可是好景不長,1454年,享德之亂爆發,公方與管領在關東廣袤的土地上互相攻擊,1457年,將軍足利義政派遣足利政知接管關東(堀越公方),十州正式分裂。
前面,咱們已經提過了北條早雲的“三島神社瑞夢”,早雲吞並關東的第一個目標,正是堀越派。1491年4月,足利政知去世,早雲趁機攻入堀越,追放政知之子茶茶丸,並僅用三十天時間就平定了伊豆一國。
早雲施政清明,課稅較輕,深得領民的歡迎。當時關東諸國的稅率,法定是五公五民,早雲改為四公六民,另外每戶多繳一錢作為公益。他還明確規定了米價——百文一斗二升,並規定田一反(日本古代土地面積單位)課稅五百文,畑(旱地)一反課稅一百六十五文,即平均每反田要繳米六斗,這對當時的農民來說,負擔要減輕很多。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北條氏的滅亡。
享德之亂後,關東諸侯紛起,關東管領上杉氏離開鎌倉,在武藏和上野諸國轉戰。1504年,早雲與扇谷上杉朝良、駿河今川氏親聯合,進攻以武藏為根據地的關東管領山內上杉顯定。1510年,上杉顯定在攻擊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上杉謙信之父)的戰爭中敗死,早雲遂轉頭指向昔日的盟友——相模守護上杉朝良,六年後基本平定相模。
北條早雲半生戎馬,不近女色,直到五十出頭,才娶了小笠原氏,並在兩年後產下長男氏綱。又兩年(1489年),次男氏時誕生,小笠原氏去世;翌年,早雲於六十歲高齡續娶葛山氏為正室,並得到了三男長綱——也即戰國時代最長壽的武將北條幻庵。
1519年,早雲去世,長子氏綱繼位。其實伊勢氏冒充平的名門北條氏,並以北條的鱗形為家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記錄,是在氏綱當政的大永二(1522)年。為了和源平合戰時代的北條氏作區別,這一族習慣上被稱為“後北條氏”或“小田原北條氏”。
氏綱的目標,是廣大而富庶的武藏國,1524年,他攻克江戶城,次年攻克岩槻城。1526年,他的後台、姑表兄弟今川氏親去世,從此駿相的關係日益惡化。1537年,氏綱進攻駿河國,史稱“河東一亂”;次年,他又聯合足利晴氏,與里見義堯、足利義明的聯軍開戰,揭開了“國府台合戰”之序幕。
1541年氏綱歿,二十六歲的北條氏康繼承家督。古語有云:“將門不過三代”,而北條氏在第三代氏康的領導下,卻達成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勝利。這裡,首要一提的,就是與“嚴島”、“桶狹間”並稱為“日本三大夜戰”的“河越之夜戰”。
【河越夜戰】
天文十四(1545)年,北條氏康駿河出陣,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憲政、副關東管領扇谷上杉朝定,趁機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為號召,聯絡關東各諸侯兵馬八萬,號稱二十萬,包圍了被後北條氏攻克不久的河越城。
河越守將,乃是後北條第一名將,以“地黃八幡”為旗印的北條綱成。綱成本姓福島,是今川氏轄下遠州土方(一說高天神)城主福島正成之子。正成在與甲斐武田信虎的合戰中陣亡,家臣們保護其子前往小田原依附北條氏綱,氏綱以女妻之,准其拜領北條姓,列為一門眾,並賜“綱”字,遂稱北條綱成。綱成有子,拜領氏康之康字,名為北條康成,後改賜氏字,成為北條氏繁。戰國時代,以苗字賜人,上字、下字區別很大,北條氏繁等於已經完全被後北條家列為一族待遇了。他也是毫不遜色於父親的名將,後來天文二十年進攻上州平井城,他身著尊勝陀羅尼母衣,揮舞沉重的鐵棒,衝鋒陷陣,敵軍無不望風而逃。
伊勢國:岡本宗憲、古田重勝、瀧川雄利;
志摩國:鳥羽·九鬼嘉隆
尾張國:清州·福島正則、可兒才藏;
三河國:吉田·池田輝政、岡崎·田中吉政;
遠江國:濱松·堀尾吉晴、掛川·山內一豐、有馬豐氏;
駿河國:駿府·中村一氏;
甲斐國:甲府·淺野長政;
伊豆國、相模國:屬於德川家康。
到了江戶幕府時代,則只剩下尾張的德川(御三家之一)、相模小田原的大久保,這寥寥數家而已。
●十二章、戰國的名將·關東篇(上)
所謂的“關東”,並不屬於古代“五畿七道”之劃分,在律令制下,習慣上將三關(伊勢鈴鹿關、美濃不破關和越前愛發關)以東的東日本全土,都稱為關東地區。到了室町時代,以關東管領鎮守鎌倉,把甲斐、伊豆、相模、武藏、安房、上總、下總、上野、下野、常陸十州作為其管轄領地。到了江戶時代,去除甲斐和伊豆,將剩下的德川家康之起家根本,稱為“關八州”——也就是我們即將談到的“關東”地區。
【夢與現實】
德川家康的關八州,主要是從北條氏手中奪得的,而北條的領地,直接來源於舊關東管領上杉家族。上杉氏作為輔佐鎌倉公方的執事,實際上是關東各州諸將的主人。上杉氏的主要支系有山內、犬懸和扇谷三家,世由山內和犬懸輪流繼承關東管領之位,應永二十四(1417)年,犬懸上杉氏憲滅亡,山內上杉遂得以獨霸。可是好景不長,1454年,享德之亂爆發,公方與管領在關東廣袤的土地上互相攻擊,1457年,將軍足利義政派遣足利政知接管關東(堀越公方),十州正式分裂。
前面,咱們已經提過了北條早雲的“三島神社瑞夢”,早雲吞並關東的第一個目標,正是堀越派。1491年4月,足利政知去世,早雲趁機攻入堀越,追放政知之子茶茶丸,並僅用三十天時間就平定了伊豆一國。
早雲施政清明,課稅較輕,深得領民的歡迎。當時關東諸國的稅率,法定是五公五民,早雲改為四公六民,另外每戶多繳一錢作為公益。他還明確規定了米價——百文一斗二升,並規定田一反(日本古代土地面積單位)課稅五百文,畑(旱地)一反課稅一百六十五文,即平均每反田要繳米六斗,這對當時的農民來說,負擔要減輕很多。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北條氏的滅亡。
享德之亂後,關東諸侯紛起,關東管領上杉氏離開鎌倉,在武藏和上野諸國轉戰。1504年,早雲與扇谷上杉朝良、駿河今川氏親聯合,進攻以武藏為根據地的關東管領山內上杉顯定。1510年,上杉顯定在攻擊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上杉謙信之父)的戰爭中敗死,早雲遂轉頭指向昔日的盟友——相模守護上杉朝良,六年後基本平定相模。
北條早雲半生戎馬,不近女色,直到五十出頭,才娶了小笠原氏,並在兩年後產下長男氏綱。又兩年(1489年),次男氏時誕生,小笠原氏去世;翌年,早雲於六十歲高齡續娶葛山氏為正室,並得到了三男長綱——也即戰國時代最長壽的武將北條幻庵。
1519年,早雲去世,長子氏綱繼位。其實伊勢氏冒充平的名門北條氏,並以北條的鱗形為家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記錄,是在氏綱當政的大永二(1522)年。為了和源平合戰時代的北條氏作區別,這一族習慣上被稱為“後北條氏”或“小田原北條氏”。
氏綱的目標,是廣大而富庶的武藏國,1524年,他攻克江戶城,次年攻克岩槻城。1526年,他的後台、姑表兄弟今川氏親去世,從此駿相的關係日益惡化。1537年,氏綱進攻駿河國,史稱“河東一亂”;次年,他又聯合足利晴氏,與里見義堯、足利義明的聯軍開戰,揭開了“國府台合戰”之序幕。
1541年氏綱歿,二十六歲的北條氏康繼承家督。古語有云:“將門不過三代”,而北條氏在第三代氏康的領導下,卻達成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勝利。這裡,首要一提的,就是與“嚴島”、“桶狹間”並稱為“日本三大夜戰”的“河越之夜戰”。
【河越夜戰】
天文十四(1545)年,北條氏康駿河出陣,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憲政、副關東管領扇谷上杉朝定,趁機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為號召,聯絡關東各諸侯兵馬八萬,號稱二十萬,包圍了被後北條氏攻克不久的河越城。
河越守將,乃是後北條第一名將,以“地黃八幡”為旗印的北條綱成。綱成本姓福島,是今川氏轄下遠州土方(一說高天神)城主福島正成之子。正成在與甲斐武田信虎的合戰中陣亡,家臣們保護其子前往小田原依附北條氏綱,氏綱以女妻之,准其拜領北條姓,列為一門眾,並賜“綱”字,遂稱北條綱成。綱成有子,拜領氏康之康字,名為北條康成,後改賜氏字,成為北條氏繁。戰國時代,以苗字賜人,上字、下字區別很大,北條氏繁等於已經完全被後北條家列為一族待遇了。他也是毫不遜色於父親的名將,後來天文二十年進攻上州平井城,他身著尊勝陀羅尼母衣,揮舞沉重的鐵棒,衝鋒陷陣,敵軍無不望風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