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勞動解放社的首要活動是:把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譯成俄文,在俄國傳播科學社會主義;批判民粹主義理論,從馬克思主義觀點出發研究和闡述俄國社會的重大問題。

  勞動解放社把翻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及其戰友的最重要著作視為在俄國傳播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事業,繼1882 年《共產黨宣言》俄文版問世之後,80 一90 年代由勞動解放社翻譯出版的有《僱傭勞動和資本》、《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哲學的貧困》、《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路易·波拿巴的霧月18 日》、《論俄國的社會問題》(當時用的書名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論俄國》)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其中有些俄譯本出版時還附有這兩位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的傳略。馬克思恩格斯曾專門為他們著作的部分俄譯本寫了序言。普列漢諾夫也為一些譯本作序或作注,以使俄國讀者更容易領會這些著作的思想。

  普列漢諾夫和他的同志們認為,出版工人讀物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手段,因此,勞動解放社一成立就著手準備出,版《現代社會主義叢書》,其宗旨是介紹馬克思主義,闡明俄國當前迫切的社會政治任務。1884 年,又開始醞釀以介紹西歐各國工人運動為主的《工人叢書》。勞動解放社成員努力著述,尤其是普列漢諾夫,寫出了一系列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奠定了俄國馬克思主義流派的基礎。

  1883 年和1885 年,普列漢諾夫所寫的《社會主義和政治鬥爭》、《我們的意見分歧》作為《現代社會主義叢書》的兩種先後出版。這兩本小冊子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批判了民粹主義,揭示了小資產階級空想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之間的根本區別。普列漢諾夫認為,俄國自農奴解放以來就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1861年改革意味著引進商品市場和工資勞動,俄國已經處於工場資本主義體系中,並且越來越資本主義化。隨著俄國將進入工廠生產階段,無產階級將成為民主革命的領導者。為此,革命知識分子應儘可能迅速地組織工人政黨,以便領導無產階級首先推翻專制制度、實現民主和自由,然後建立起無產階級的專政。他指出,俄國革命運動必須依靠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把俄國革命者“從當時的政治和實踐的矛盾”的迷宮中領出來的“引路之線”;馬克思的歷史觀“包括人類的整個文化史,只有在它們一般地不能成立時才不能應用於俄國”。恩格斯在收到查蘇利奇寄去的《我們的意見分歧》一書後,對勞動解放社的理論活動十分讚賞,他寫道:“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俄國青年中有一派真誠地、無保留地接受了馬克思的偉大經濟理論和歷史理論,並堅決地同他們的前輩的一切無政府主義的和帶有一點斯拉夫主義的傳統決裂。如果馬克思能夠多活幾年,那他本人也同樣會以此自豪的。這是一個對俄國革命運動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進步。”

  勞動解放社成立不久,普列漢諾夫在1883 年秋草擬了《社會民主主義‘勞動解放社’綱領》。在收到國內社會民主主義者的修改意見後,於1885 年完成了綱領的定稿,即《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綱領草案》。其要點是:工業無產階級是唯一能夠獨立地爭取社會主義的階級;無產階級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把勞動群眾從資本的壓迫下徹底解放出來;實現這一目的的前提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把生產的一切手段和產品轉變為社會所有;社會民主主義者的首要任務是組織革命的工人政黨,等等。普列漢諾夫把這個綱領視為對科學社會主義觀點的闡述,而且提出了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理論、戰略和策略問題。儘管綱領草案還沒有徹底擺脫民粹主義的影響,並在某些方面留有德國社會民主黨哥達綱領的痕跡,對拉薩爾主義作了妥協,但它對於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1894年,普列漢諾夫來到英國。他在倫敦經常與恩格斯會面,並向恩格斯表示:“我認為,我畢生的任務就是宣傳您和馬克思的思想。”而恩格斯也對普列漢諾夫的天才作了高度評價,說他“不亞於拉法格,甚至不亞於拉薩爾”。恩格斯曾對查蘇利奇說:“我認為只有兩個人理解和掌握了馬克思,這兩個人就是:梅林和普列漢諾夫。”在倫敦的幾個月中,普列漢諾夫利用恩格斯的豐富藏書和不列顛博物館的各種資料,寫了一本闡明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和理論根源、批判自由主義民粹派的唯心主義觀點的著作。這本書於1895年以別爾托夫的筆名在彼得堡出版,書名為《論一元歷史觀的發展》。

  當時,自由主義民粹派指責馬克思主義具有宿命論的毛病,說它判決一切國家,包括俄國,要永久忍受資本主義的痛苦,認為馬克思主義“在哲學上是站不住腳的”。普列漢諾夫對此回答說:“辯證唯物主義並不判決任何國家走任何道路,它不指出對於任何民族在任何特定時間的共同的和‘當然的’道路;任何特定社會的往後發展永遠是決定於其內部的社會力量的互相關係。”他指出,馬克思正是據此在70 年代對俄國的發展問題得出了有條件的結論:如果俄國繼續走它在1861 年走上的道路,它將按照西歐各國的先例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它一旦倒進資本主義懷抱以後,就不得不和其他民族一樣服從資本主義的不可動搖的規律。馬克思的俄國學生根據對俄國現代內部生活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俄國將繼續沿這條道路前進。“沒有根據可以使人希望俄國將迅速拋棄其在1861年後走上的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