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但是,聯合國最高權力機構,常任理事國反映了羅斯福的現實主義理念,一票否決權,按照權利實力大小,大國說了算,一票否決,到今天都是這樣。那麼當時羅斯福就是說要建立一個全世界廣泛的國際組織,這個國際組織比較是全世界範圍內,有效的決議必須幾個強國做出,於是他提出“四警察委員會”。“四警察委員會”,蘇聯、英國、美國、中國是“四警察委員會”的成員,這就是今天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雛形。最後邱吉爾,因為畢竟大英帝國衰落了,“小胳膊弄不過大腿”,就和他還是同意了羅斯福的四警察委員會的方案。
第三,在如何處置德國問題上,他提出一個三分法。這個三分法就是在處理分割德國問題上,美國、蘇聯、英國、沒有分歧,都同意。如何處置,如何分割,分歧大了。邱吉爾提出,把德國的東部給蘇聯,德國的西南部給美國,英國占領德國的西北部,為什麼?因為德國的西北部是德國的工業區和重要港口的所在地,占領這一地區有利於英國戰後恢復經濟,經濟的恢復,所以說這個邱吉爾,他總願琢磨明天的事情,他的算盤打得精。但是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美國也不干,蘇聯也不干。美國提出要國際共管,就是德國的工業區比如魯爾,魯爾工業區,要國際共管。國際共管,邱吉爾不干,於是,答應給英國30億美元的貸款,所以同意我給你30個億美元的貸款,這樣邱吉爾才接受了美國的方案。這是在如何處置德國問題上提出的三分法。
第四,就是邱吉爾在太平洋的戰爭的參戰問題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在太平洋有許許多多的殖民地,但是在戰爭中相繼被日本占領了,那麼邱吉爾就希望通過太平洋戰爭,企圖重返太平洋。但是美國這個時候不同意。美國是在戰爭中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的,整個一部美國政治史就是美國的擴張史,從美國建國開始進行大陸擴張,然後美西戰爭,1898年的美西戰爭開始進行海外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從海外擴張向全球擴張,登上全球霸主的一個轉折。那麼這個時候美國要充當世界的領導者了,你想在我的飯碗裡,分一杯羹不行,所以說羅斯福堅決不干,後來杜魯門也不干,不讓他參加。那麼太平洋戰爭後期,基本上是美國人自己打的。總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作為英國政治家的邱吉爾,為維護日益衰敗的大英帝國的遺產真是處心積慮,盡了他自己所能盡的一切努力。然而帝國之衰敗是江河日下,已經不可挽回了,他的許多想法遠遠的落後於新的格局。所以他的老朋友羅斯福講,講什麼呢?他說邱吉爾每天會產生100個想法,但只有4個是有用的。那麼,一生信奉權力政治的邱吉爾,面臨著昨日黃花的帝國輝煌,真是無奈,也無助了。所以晚年的邱吉爾,他自己不得不承認,他說我曾經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到頭來都是一場空。他自己的原話,那麼邱吉爾的同胞英國人認為,邱吉爾是一個只會領導,不會跟隨的政治家。只會領導,不會跟隨的政治家,跟不上潮流。二戰結束之後,新的國際格局帶給邱吉爾的是那麼多地不適應,儘管他戰後一度再次重新當選為英國首相,但是在新的國際格局之下,他處理國務活動,遠遠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時期,處理國務活動那麼得心而應手了。
邱吉爾一生有許許多多的夢想,對過去愛做夢,那麼對未來,他也冷靜,他也有清晰而冷靜的思考。他一生中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名詞,許多新詞至今仍然有用,比如Cold War冷戰就是他創的,比如Summit Meeting峰會,至今我們還在用呢,什麼西方首腦在什麼地方舉行峰會,比如英美的特殊關係Special Relationship,特殊關係這是他創立的,創造的。他願意想問題,願意思考問題,包括他對自己的一生也看得太清楚了,他是英國自君主立憲以來,51個首相當中最有爭議的一個。所以他說在我身後歷史會出現許許多多關於我自己的著作,後人會對我的一生進行反覆地置疑,進行反覆地分析,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未來的世界留下一些後果,但是他願意想問題,願意對未來進行預測,包括老年的時候,所以說,別人寫莫不如我自己先寫吧。於是,為了讓世人真正地認識自己,他搶在別人面前,出了長篇的《回憶錄》。
這就是邱吉爾,1965年初,年已91歲高齡,並且得了老年抑鬱症的邱吉爾終於走上了他人生的盡頭。他一生倔強,一生堅強,但這一時刻,生命對於他來講,太脆弱了。1965年1月9號,邱吉爾突然拒絕了他一生離不開的兩大嗜好,雪茄和香檳,病情惡化了,那麼1月24號,大英帝國這位鬥士邱吉爾不幸逝世,終年91歲。
蒙哥馬利
(上)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大英帝國的鐵血雄獅,他決不後退的吼聲,響徹歐洲大陸。這是一朵綻放在北非沙漠中的名將之花,他拯救了一支瀕臨絕望的軍隊。這是一位捕捉沙漠之狐的神奇獵手,他的名字讓對手聞風喪膽。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英軍將領,伯納德。蒙哥馬利。
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把這樣一個身材瘦小,外表斯文的將軍與這些顯赫的戰功聯繫起來,也很少會有人想到,這樣一個叱吒二戰風雲的名將竟然曾經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學生。那麼,蒙哥馬利的成長曆程究竟如何,一個劣等生怎樣成就為一代名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駿博士將為我們再現這位英國名將特殊的童年和他非比尋常的為將之道。
第三,在如何處置德國問題上,他提出一個三分法。這個三分法就是在處理分割德國問題上,美國、蘇聯、英國、沒有分歧,都同意。如何處置,如何分割,分歧大了。邱吉爾提出,把德國的東部給蘇聯,德國的西南部給美國,英國占領德國的西北部,為什麼?因為德國的西北部是德國的工業區和重要港口的所在地,占領這一地區有利於英國戰後恢復經濟,經濟的恢復,所以說這個邱吉爾,他總願琢磨明天的事情,他的算盤打得精。但是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美國也不干,蘇聯也不干。美國提出要國際共管,就是德國的工業區比如魯爾,魯爾工業區,要國際共管。國際共管,邱吉爾不干,於是,答應給英國30億美元的貸款,所以同意我給你30個億美元的貸款,這樣邱吉爾才接受了美國的方案。這是在如何處置德國問題上提出的三分法。
第四,就是邱吉爾在太平洋的戰爭的參戰問題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在太平洋有許許多多的殖民地,但是在戰爭中相繼被日本占領了,那麼邱吉爾就希望通過太平洋戰爭,企圖重返太平洋。但是美國這個時候不同意。美國是在戰爭中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的,整個一部美國政治史就是美國的擴張史,從美國建國開始進行大陸擴張,然後美西戰爭,1898年的美西戰爭開始進行海外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從海外擴張向全球擴張,登上全球霸主的一個轉折。那麼這個時候美國要充當世界的領導者了,你想在我的飯碗裡,分一杯羹不行,所以說羅斯福堅決不干,後來杜魯門也不干,不讓他參加。那麼太平洋戰爭後期,基本上是美國人自己打的。總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作為英國政治家的邱吉爾,為維護日益衰敗的大英帝國的遺產真是處心積慮,盡了他自己所能盡的一切努力。然而帝國之衰敗是江河日下,已經不可挽回了,他的許多想法遠遠的落後於新的格局。所以他的老朋友羅斯福講,講什麼呢?他說邱吉爾每天會產生100個想法,但只有4個是有用的。那麼,一生信奉權力政治的邱吉爾,面臨著昨日黃花的帝國輝煌,真是無奈,也無助了。所以晚年的邱吉爾,他自己不得不承認,他說我曾經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到頭來都是一場空。他自己的原話,那麼邱吉爾的同胞英國人認為,邱吉爾是一個只會領導,不會跟隨的政治家。只會領導,不會跟隨的政治家,跟不上潮流。二戰結束之後,新的國際格局帶給邱吉爾的是那麼多地不適應,儘管他戰後一度再次重新當選為英國首相,但是在新的國際格局之下,他處理國務活動,遠遠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時期,處理國務活動那麼得心而應手了。
邱吉爾一生有許許多多的夢想,對過去愛做夢,那麼對未來,他也冷靜,他也有清晰而冷靜的思考。他一生中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名詞,許多新詞至今仍然有用,比如Cold War冷戰就是他創的,比如Summit Meeting峰會,至今我們還在用呢,什麼西方首腦在什麼地方舉行峰會,比如英美的特殊關係Special Relationship,特殊關係這是他創立的,創造的。他願意想問題,願意思考問題,包括他對自己的一生也看得太清楚了,他是英國自君主立憲以來,51個首相當中最有爭議的一個。所以他說在我身後歷史會出現許許多多關於我自己的著作,後人會對我的一生進行反覆地置疑,進行反覆地分析,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未來的世界留下一些後果,但是他願意想問題,願意對未來進行預測,包括老年的時候,所以說,別人寫莫不如我自己先寫吧。於是,為了讓世人真正地認識自己,他搶在別人面前,出了長篇的《回憶錄》。
這就是邱吉爾,1965年初,年已91歲高齡,並且得了老年抑鬱症的邱吉爾終於走上了他人生的盡頭。他一生倔強,一生堅強,但這一時刻,生命對於他來講,太脆弱了。1965年1月9號,邱吉爾突然拒絕了他一生離不開的兩大嗜好,雪茄和香檳,病情惡化了,那麼1月24號,大英帝國這位鬥士邱吉爾不幸逝世,終年91歲。
蒙哥馬利
(上)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大英帝國的鐵血雄獅,他決不後退的吼聲,響徹歐洲大陸。這是一朵綻放在北非沙漠中的名將之花,他拯救了一支瀕臨絕望的軍隊。這是一位捕捉沙漠之狐的神奇獵手,他的名字讓對手聞風喪膽。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英軍將領,伯納德。蒙哥馬利。
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把這樣一個身材瘦小,外表斯文的將軍與這些顯赫的戰功聯繫起來,也很少會有人想到,這樣一個叱吒二戰風雲的名將竟然曾經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學生。那麼,蒙哥馬利的成長曆程究竟如何,一個劣等生怎樣成就為一代名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駿博士將為我們再現這位英國名將特殊的童年和他非比尋常的為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