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邱吉爾這個人有一個習慣,什麼習慣呢?特別愛洗澡。1941年6月21號這一天是一個周末,邱吉爾又到倫敦郊外去洗澡,又去洗澡去了,洗澡前他對他的秘書叫科爾維爾說,他說一有關於德國進攻蘇聯的情報你立刻送來,吩咐他的秘書。那麼洗完澡之後,秘書陪他遛彎。科爾維爾就問他說,如果德國進攻蘇聯,首相,你採取支持蘇聯的政策,是不是違背您從前的政治理念?他說,一點也不違背,現在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消滅希特勒,那麼這個目標使我的生活更加單純了。散完步之後,邱吉爾就工作,這個可能是許多政治家都喜歡夜間工作,邱吉爾也喜歡夜間工作,工作到深夜之後,他準備睡覺,邱吉爾有一個習慣,只要他上床之後,早上8點之前不許任何人來打擾他,不論什麼事不許打擾他。那麼6月22號的四點鐘,英國外交部得到了情報,蘇聯遭到德國的進攻。這份情報就送給了秘書,科爾維爾,但是科爾維爾不敢叫醒首相,只到早上八點鐘才把消息告訴邱吉爾。邱吉爾看完之後,只有說話了一句話,去,通知英國廣播公司,我在今晚9點發表演說。那麼當晚9點,邱吉爾就發表了著名的演說。
其中說:在過去的25年中,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始終一貫地反對共產主義,我不想收回我說過的話,但是這一切,我們眼前展現的情景對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在這一切頭暈目眩地突然襲擊背後我看到的是那一小撮計劃、組織和發動造成人類極大恐懼的惡棍。我們只有一個宗旨,一個惟一的、不可改變的宗旨,我們決心要毀滅希特勒,及其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我們絕不同希特勒和他的黨羽談判,根據上述理由,我們將要對俄國和俄國人民給與我們能夠給與的一切援助,俄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也是美國的困難,正如俄國人保衛家鄉而戰的事業,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主的事業一樣,讓我們吸取殘酷的經驗得來的教訓吧,讓我們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還在,我們共同戰勝我們的敵人。
他當晚9點,發表了著名的演說,那麼遭受納粹侵略戰火的歐洲另外一端的史達林,很快就讀懂了這篇演說的信號。所以說,這樣呢,就接過了這個信號,1941年10月1號,英國、蘇聯、美國召開莫斯科會議,通過著名的《莫斯科宣言》。那麼英美蘇三國在這次會議和這個宣言裡,就超越意識形態的分歧和社會制度的差異,捐棄前嫌,求同存異,為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邱吉爾在建立反法西斯聯盟問題上,功不可沒。
應該說邱吉爾在建立反法西斯聯盟問題上有大功,同時也有大過。為什麼講,大功我們上面提過了,大過表現在哪些方面,在這一點,我強調一下,邱吉爾的大過並不是說他破壞了反法西斯聯盟,而是在反法西斯聯盟問題上,的確提出了不利於團結的事,我舉幾個代表性的例子。
第一個他堅持著他的“柔軟的下腹部”,要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這個第二戰場是相對蘇德戰場而言的。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惟一的抗擊法西斯德國軍隊的戰場。德軍最高兵力是1020萬人,年平均最高兵力1000多萬人多一點,那麼在蘇德戰場上使用的兵力,在第二戰場開闢之前,平均是800萬人,這個壓力太大了,史達林感到壓力太大了,你將你的兵力十有八九,使用在我的國土上,史達林感到壓力太大了,所以堅持要英、美,儘快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減緩我的壓力,加速戰爭進程。那麼在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上,英國和美國不反對,可以,但是在什麼地方開闢戰場上,分歧就大了。主要體現邱吉爾和史達林的分歧,史達林要求在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但是邱吉爾堅持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理由非常充分。
他說,如果德國是一支兇猛的鱷魚的話,那麼鱷魚最要害的部位在哪兒啊?是在它柔軟的下腹部,地中海就是德國這個鱷魚的下腹部。所以說他堅持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他的理由是這樣。
實際上這個理由透露出邱吉爾維護大英帝國利益的理念,因為如果他從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就將蘇聯的影響阻擋在東歐之外,而自己完全可以占領巴爾幹,中歐和西歐,因為他從地中海切進去,切進去這邊是我的,你把你家門口,史達林把你家門口的收拾就完了,如果從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就不一樣了,如果從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盟軍從西往東打,蘇軍從東往西大,最終會合在德國,那麼盟軍和蘇軍,西方國家和蘇聯,對歐洲將平分秋色。這是邱吉爾最不願見到的。
各不相讓,史達林和邱吉爾吵,差一點鬧翻。最後在羅斯福的調解和說服之下,邱吉爾放棄了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的立場。
第二個,邱吉爾提出“三角凳”聯合國組織方案。美國參戰之後,羅斯福和史達林都同意建立一個能夠使一切國家和民族安居樂業的國際組織,在這一點上,三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都同意。邱吉爾提出,一個“三角凳”計劃,作為這個國際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是說他主張在聯合國內建設歐洲、太平洋和美洲理事會。那麼這三個理事會是這個國際組織最高的權力機構。三角凳,邱吉爾的算盤打得精,為什麼呢?如果按照他的三角凳,他在歐洲理事會完全控制,太平洋理事會完全控制,因為太平洋很多國家是他的,太平洋理事會包括澳洲,澳洲就是大英國協國家,印度,他完全控制。美國是美洲國家,只能控制美國國家的理事會。蘇聯沒戲,完全被他排出外交中心之外。那麼這樣就使得邱吉爾達到了突出英國,聯合美國,孤立蘇聯的目的。“三角凳”。這個設計方案遭到了美國和蘇聯的一致反對。羅斯福強調著未來的國界,聯合國中,必須是全球範圍的組織起來。有效的決議必須是幾個強國聯合做出。現在的聯合國,就體現了羅斯福的政治理念。你看,聯合國代表大會,國家不分大小,每一個國家都有平等的發言權利,反映了羅斯福的理想主義理念。
其中說:在過去的25年中,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始終一貫地反對共產主義,我不想收回我說過的話,但是這一切,我們眼前展現的情景對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在這一切頭暈目眩地突然襲擊背後我看到的是那一小撮計劃、組織和發動造成人類極大恐懼的惡棍。我們只有一個宗旨,一個惟一的、不可改變的宗旨,我們決心要毀滅希特勒,及其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我們絕不同希特勒和他的黨羽談判,根據上述理由,我們將要對俄國和俄國人民給與我們能夠給與的一切援助,俄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也是美國的困難,正如俄國人保衛家鄉而戰的事業,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主的事業一樣,讓我們吸取殘酷的經驗得來的教訓吧,讓我們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還在,我們共同戰勝我們的敵人。
他當晚9點,發表了著名的演說,那麼遭受納粹侵略戰火的歐洲另外一端的史達林,很快就讀懂了這篇演說的信號。所以說,這樣呢,就接過了這個信號,1941年10月1號,英國、蘇聯、美國召開莫斯科會議,通過著名的《莫斯科宣言》。那麼英美蘇三國在這次會議和這個宣言裡,就超越意識形態的分歧和社會制度的差異,捐棄前嫌,求同存異,為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邱吉爾在建立反法西斯聯盟問題上,功不可沒。
應該說邱吉爾在建立反法西斯聯盟問題上有大功,同時也有大過。為什麼講,大功我們上面提過了,大過表現在哪些方面,在這一點,我強調一下,邱吉爾的大過並不是說他破壞了反法西斯聯盟,而是在反法西斯聯盟問題上,的確提出了不利於團結的事,我舉幾個代表性的例子。
第一個他堅持著他的“柔軟的下腹部”,要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這個第二戰場是相對蘇德戰場而言的。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惟一的抗擊法西斯德國軍隊的戰場。德軍最高兵力是1020萬人,年平均最高兵力1000多萬人多一點,那麼在蘇德戰場上使用的兵力,在第二戰場開闢之前,平均是800萬人,這個壓力太大了,史達林感到壓力太大了,你將你的兵力十有八九,使用在我的國土上,史達林感到壓力太大了,所以堅持要英、美,儘快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減緩我的壓力,加速戰爭進程。那麼在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上,英國和美國不反對,可以,但是在什麼地方開闢戰場上,分歧就大了。主要體現邱吉爾和史達林的分歧,史達林要求在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但是邱吉爾堅持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理由非常充分。
他說,如果德國是一支兇猛的鱷魚的話,那麼鱷魚最要害的部位在哪兒啊?是在它柔軟的下腹部,地中海就是德國這個鱷魚的下腹部。所以說他堅持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他的理由是這樣。
實際上這個理由透露出邱吉爾維護大英帝國利益的理念,因為如果他從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就將蘇聯的影響阻擋在東歐之外,而自己完全可以占領巴爾幹,中歐和西歐,因為他從地中海切進去,切進去這邊是我的,你把你家門口,史達林把你家門口的收拾就完了,如果從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就不一樣了,如果從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盟軍從西往東打,蘇軍從東往西大,最終會合在德國,那麼盟軍和蘇軍,西方國家和蘇聯,對歐洲將平分秋色。這是邱吉爾最不願見到的。
各不相讓,史達林和邱吉爾吵,差一點鬧翻。最後在羅斯福的調解和說服之下,邱吉爾放棄了在地中海開闢第二戰場的立場。
第二個,邱吉爾提出“三角凳”聯合國組織方案。美國參戰之後,羅斯福和史達林都同意建立一個能夠使一切國家和民族安居樂業的國際組織,在這一點上,三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都同意。邱吉爾提出,一個“三角凳”計劃,作為這個國際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是說他主張在聯合國內建設歐洲、太平洋和美洲理事會。那麼這三個理事會是這個國際組織最高的權力機構。三角凳,邱吉爾的算盤打得精,為什麼呢?如果按照他的三角凳,他在歐洲理事會完全控制,太平洋理事會完全控制,因為太平洋很多國家是他的,太平洋理事會包括澳洲,澳洲就是大英國協國家,印度,他完全控制。美國是美洲國家,只能控制美國國家的理事會。蘇聯沒戲,完全被他排出外交中心之外。那麼這樣就使得邱吉爾達到了突出英國,聯合美國,孤立蘇聯的目的。“三角凳”。這個設計方案遭到了美國和蘇聯的一致反對。羅斯福強調著未來的國界,聯合國中,必須是全球範圍的組織起來。有效的決議必須是幾個強國聯合做出。現在的聯合國,就體現了羅斯福的政治理念。你看,聯合國代表大會,國家不分大小,每一個國家都有平等的發言權利,反映了羅斯福的理想主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