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他各項尚未實施。8月下旬,中共中央又派毛澤東的秘書張文彬為代表,繼 續與楊虎城談判。9月7日,雙方就合作抗日實施辦法,達成三條口頭協議: (一)互不侵犯;(二)取消經濟封鎖;(三)建立軍事聯絡。這次會談確 定了紅軍與十七路軍的聯合。 在紅軍分別與東北軍,十七路軍實現聯合後,剩下的就是東北軍與十七 路軍之間的聯合問題了。最初,張學良與楊虎城只限於官場應酬來往,雙方 見面,寒暄客氣,並無深交。但二人都有與對方搞好關係的願望,經過一段 時間的接觸、試探,相互之間情誼日增,戒備日減。雙方還各自派人組成聯 席會議,不定期舉行。由於聯席會議的溝通,張、楊之間商談的問題日漸深 入,可以深談停止內戰和抗日等問題了。1936年6月,廣東、廣西發生反蔣 事變,張、楊經過反覆商量,決定分别致電蔣介石,反對對兩廣用兵,要求 和平解決事變,實現國內統一,共商抗日大計。如果蔣介石對兩廣用兵,即 出兵援助兩廣。為避免引起蔣介石的猜忌,兩封電報的措詞不同。 對 “兩廣事變”的態度,表明張學良、楊虎城已聯合一致。這樣就形成 了紅軍、東北軍、十七路軍三方面聯合抗日的統一戰線。三方之間,互相信 任,通力合作,為團結抗日共同奮鬥。人們把這種局面稱為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的抗日陣線,在西北大地迅速發展,正以倒海翻江之勢掀起扭轉乾 坤的狂瀾。
五、暴風雪前夜 1936年12月4日下午,天色陰沉,古城西安在呼嘯的寒風中打著冷戰。 往常人群川流不息、熙來攘往的西安火車站,突然戒備森嚴,荷槍實彈的軍 警布滿了站前廣場。3點鐘,隨著一聲汽笛的長鳴,一列專車徐徐開進火車 站。從車上走下來的是全副戎裝的蔣介石。蔣介石的臉色沒有一絲笑意,他 向歡迎的人們輕輕點了點頭,便坐上汽車直奔臨潼華清池。 這已是蔣介石一年當中第二次來西安了。在日本帝國主義步步加緊侵 略,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一浪高過一浪的形勢下,蔣介石仍然頑固堅持“攘 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平息了“兩廣事變”後,又騰出手來,繼續他的“剿 共大業”。10月22日,蔣介石曾飛抵西安,停留了一個星期,動員張學良、 楊虎城在 “剿共”中為他打頭陣。蔣介石離開西安後,張學良曾兩次飛赴洛 陽,面見蔣介石,請纓抗敵。蔣介石卻對張學良說: “你的責任就是剿共, 不許到綏遠抗戰,若要不然,就把你換掉。”這一回蔣介石再一次進駐西安, 是準備大打一場內戰的。他已經把軍事機器開動起來,正在向河南集結重兵, 在隨他來西安的軍界要員中,就有蔣鼎文、衛立煌、朱紹良、陳繼承、陳誠、 萬耀煌、陳調元等人。此時的西安,真可謂星將雲集。十足的火藥味充斥了 整個城市。 蔣介石住進華清池以後,張學良每天都要去一次,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並陳述東北軍官兵普遍希望抗日,不願打內戰。蔣介石當然不同 意張學良的請求,企圖以種種理由說服他,而且還常常訓斥他。 12月7日晚上,張學良又來到華清池,準備對蔣作最後勸諫。當他跨進 蔣介石的住所五間廳時,蔣介石手裡捧著線裝的 《曾文正公全集》,正在聚 精會神地閱讀。見到張學良,他臉上露出不耐煩的神色。張學良看了蔣介石 一眼,開始了他的長篇陳述: “日寇侵略我國,貪得無厭,步步緊逼,繼東 北淪陷之後,華北已名存實亡。最近,日偽軍又大舉進犯綏遠,進一步窺視 我國西北,國家民族存亡,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了。在這種情勢下,無論為國 家、為民族的利益著想,還是為委員長個人的威信著想,都應該停止內戰, 共同抗日。不停止內戰,不舉國團結一致,就談不到抗日;不抗日,也就談 不到救亡圖存。現在全國的人心,都一致要求政府抗日。若再繼續 ‘剿共’ 打內戰,必然喪失人心,絕對不會有好結果。請委員長三思而行。”張學良 潸然淚下,說到動情處,以至泣不成聲, “出於對領袖的尊崇,我仍要冒死 進諫。我以為,委員長必須懸崖勒馬,領導全國團結抗日,才是振興國家唯 一正確的道路,否則,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就會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 人!”張學良慷慨陳詞,聲淚俱下,卻絲毫沒能使蔣介石動心。蔣介石被氣 得七竅生煙,大發雷霆,“訓斥”張學良年輕無知,受共產黨的欺騙和麻醉, 最後竟拍著桌子大聲說: “即使你用手槍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計劃也不能 改變”,並怒聲斥責說: “你這樣,我要槍斃你!” 張學良 “哭諫”失敗後,楊虎城又去了一趟華清池。蔣介石雖然沒有像 對張學良那樣對楊虎城拍桌子,但措詞也很嚴厲,表明 “剿共”決心已定, 決不改變。 張學良、楊虎城在勸蔣不成的情況下,認為 “我們對蔣也仁至義盡了, 為了國家的前途,現在只有乾的一條路。”他們商定按原有防區分工:東北 軍負責臨潼方向;十七路軍負責西安城內,但行動日期還沒有定下來。
12月9日,是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紀念日。在中共西北特別支部的領導下, 西安的青少年學生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愛國遊行請願活動。 拂曉,天空陰雲密布,寒風凜冽。西安各校的學生帶著連夜趕製的紙旗、 標語和傳單,在校內集結。八九點鐘,南院門廣場上陸續聚集了一萬五千多 名學生,人們唱著救亡歌曲,呼喊著救亡口號。在請願代表團剛剛宣布大會 開始時,傳來了軍警槍傷一名小學生的消息。頓時,全場群情激憤。會後列 隊到西北總部、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請願,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下午三四點鐘,隊伍又向臨潼行進,向蔣介石請願示威。張學良把學生去臨 潼請願的事用電話報告了蔣介石。蔣介石暴跳如雷,立即電令張學良派兵鎮 壓,連聲吼叫“要格殺勿論”。張學良怕學生吃虧,連忙乘車追趕遊行隊伍, 勸學生回去,並說明, “否則會發生流血慘案。”學生們回答:“我們願為 救國而流血!我們願為救國而犧牲!”一個學生大聲說: “張先生,你的家 鄉東北已淪亡了五六年,你的祖宗墳墓還在那裡,忘記了嗎?現在,眼看日 寇要全面進攻,你們的槍還要打自己人,是何居心?我們要同蔣介石去算 帳!”說罷放聲大哭,不一會兒,全場哭成了一片。青年學生們邊哭邊喊著 “我們不願做亡國奴,我們情願為救國而死!”那哭聲撕心裂肺,訴說著一 個民族的苦難;那喊聲震天動地,要捲起千層巨浪。 張學良地抑制不住內心的衝動,掩面而泣。他激動地說:各位同胞!各 位同學!我張學良是國家的軍人,不是蔣某人的走狗。我的槍決不打自己人, 你們的要求也就是我的要求。請相信我吧,我沒有忘記家鄉,也沒有忘記祖 宗墳墓,我不是願意做亡國奴的人,我的最後一滴血一定要流在抗日的戰場 上。我不辜負你們的救國心愿,決不欺騙大家,一周內我用事實答覆你們。 如果逾期欺騙了大家,我張學良甘願你們群眾在任何地方把我處死。請同學 們先回城去吧!”學生們見張學良如此動情,如此懇切,才折回西安,避免 了一場流血事件。 當晚,張學良去見蔣介石,轉達了學生的要求,隨後乘機進諫。蔣介石 怒氣沖沖地打斷了張學良的話: “你到底是學生的立場呢?還是國家大員的 立場呢?告訴你,對於這些青年,除了用槍打,除了用刀殺,是沒有辦法對 付的。”至此,張學良終於明白蔣介石無可理喻,他不想再說什麼了,默默 地退出了蔣介石的房間。發動事變的決心已定。 張學良已了解到8日蔣介石曾召開一次軍事會議,沒有邀他參加,蔣鼎 文又暗示,蔣介石要他交出軍權。 10日,張學良、楊虎城經過商談,一致認為時不待人,決定當天準備好, 11日夜間 (實為12日清晨)行動。 看來,一場暴風雪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五、暴風雪前夜 1936年12月4日下午,天色陰沉,古城西安在呼嘯的寒風中打著冷戰。 往常人群川流不息、熙來攘往的西安火車站,突然戒備森嚴,荷槍實彈的軍 警布滿了站前廣場。3點鐘,隨著一聲汽笛的長鳴,一列專車徐徐開進火車 站。從車上走下來的是全副戎裝的蔣介石。蔣介石的臉色沒有一絲笑意,他 向歡迎的人們輕輕點了點頭,便坐上汽車直奔臨潼華清池。 這已是蔣介石一年當中第二次來西安了。在日本帝國主義步步加緊侵 略,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一浪高過一浪的形勢下,蔣介石仍然頑固堅持“攘 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平息了“兩廣事變”後,又騰出手來,繼續他的“剿 共大業”。10月22日,蔣介石曾飛抵西安,停留了一個星期,動員張學良、 楊虎城在 “剿共”中為他打頭陣。蔣介石離開西安後,張學良曾兩次飛赴洛 陽,面見蔣介石,請纓抗敵。蔣介石卻對張學良說: “你的責任就是剿共, 不許到綏遠抗戰,若要不然,就把你換掉。”這一回蔣介石再一次進駐西安, 是準備大打一場內戰的。他已經把軍事機器開動起來,正在向河南集結重兵, 在隨他來西安的軍界要員中,就有蔣鼎文、衛立煌、朱紹良、陳繼承、陳誠、 萬耀煌、陳調元等人。此時的西安,真可謂星將雲集。十足的火藥味充斥了 整個城市。 蔣介石住進華清池以後,張學良每天都要去一次,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並陳述東北軍官兵普遍希望抗日,不願打內戰。蔣介石當然不同 意張學良的請求,企圖以種種理由說服他,而且還常常訓斥他。 12月7日晚上,張學良又來到華清池,準備對蔣作最後勸諫。當他跨進 蔣介石的住所五間廳時,蔣介石手裡捧著線裝的 《曾文正公全集》,正在聚 精會神地閱讀。見到張學良,他臉上露出不耐煩的神色。張學良看了蔣介石 一眼,開始了他的長篇陳述: “日寇侵略我國,貪得無厭,步步緊逼,繼東 北淪陷之後,華北已名存實亡。最近,日偽軍又大舉進犯綏遠,進一步窺視 我國西北,國家民族存亡,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了。在這種情勢下,無論為國 家、為民族的利益著想,還是為委員長個人的威信著想,都應該停止內戰, 共同抗日。不停止內戰,不舉國團結一致,就談不到抗日;不抗日,也就談 不到救亡圖存。現在全國的人心,都一致要求政府抗日。若再繼續 ‘剿共’ 打內戰,必然喪失人心,絕對不會有好結果。請委員長三思而行。”張學良 潸然淚下,說到動情處,以至泣不成聲, “出於對領袖的尊崇,我仍要冒死 進諫。我以為,委員長必須懸崖勒馬,領導全國團結抗日,才是振興國家唯 一正確的道路,否則,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就會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 人!”張學良慷慨陳詞,聲淚俱下,卻絲毫沒能使蔣介石動心。蔣介石被氣 得七竅生煙,大發雷霆,“訓斥”張學良年輕無知,受共產黨的欺騙和麻醉, 最後竟拍著桌子大聲說: “即使你用手槍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計劃也不能 改變”,並怒聲斥責說: “你這樣,我要槍斃你!” 張學良 “哭諫”失敗後,楊虎城又去了一趟華清池。蔣介石雖然沒有像 對張學良那樣對楊虎城拍桌子,但措詞也很嚴厲,表明 “剿共”決心已定, 決不改變。 張學良、楊虎城在勸蔣不成的情況下,認為 “我們對蔣也仁至義盡了, 為了國家的前途,現在只有乾的一條路。”他們商定按原有防區分工:東北 軍負責臨潼方向;十七路軍負責西安城內,但行動日期還沒有定下來。
12月9日,是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紀念日。在中共西北特別支部的領導下, 西安的青少年學生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愛國遊行請願活動。 拂曉,天空陰雲密布,寒風凜冽。西安各校的學生帶著連夜趕製的紙旗、 標語和傳單,在校內集結。八九點鐘,南院門廣場上陸續聚集了一萬五千多 名學生,人們唱著救亡歌曲,呼喊著救亡口號。在請願代表團剛剛宣布大會 開始時,傳來了軍警槍傷一名小學生的消息。頓時,全場群情激憤。會後列 隊到西北總部、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請願,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下午三四點鐘,隊伍又向臨潼行進,向蔣介石請願示威。張學良把學生去臨 潼請願的事用電話報告了蔣介石。蔣介石暴跳如雷,立即電令張學良派兵鎮 壓,連聲吼叫“要格殺勿論”。張學良怕學生吃虧,連忙乘車追趕遊行隊伍, 勸學生回去,並說明, “否則會發生流血慘案。”學生們回答:“我們願為 救國而流血!我們願為救國而犧牲!”一個學生大聲說: “張先生,你的家 鄉東北已淪亡了五六年,你的祖宗墳墓還在那裡,忘記了嗎?現在,眼看日 寇要全面進攻,你們的槍還要打自己人,是何居心?我們要同蔣介石去算 帳!”說罷放聲大哭,不一會兒,全場哭成了一片。青年學生們邊哭邊喊著 “我們不願做亡國奴,我們情願為救國而死!”那哭聲撕心裂肺,訴說著一 個民族的苦難;那喊聲震天動地,要捲起千層巨浪。 張學良地抑制不住內心的衝動,掩面而泣。他激動地說:各位同胞!各 位同學!我張學良是國家的軍人,不是蔣某人的走狗。我的槍決不打自己人, 你們的要求也就是我的要求。請相信我吧,我沒有忘記家鄉,也沒有忘記祖 宗墳墓,我不是願意做亡國奴的人,我的最後一滴血一定要流在抗日的戰場 上。我不辜負你們的救國心愿,決不欺騙大家,一周內我用事實答覆你們。 如果逾期欺騙了大家,我張學良甘願你們群眾在任何地方把我處死。請同學 們先回城去吧!”學生們見張學良如此動情,如此懇切,才折回西安,避免 了一場流血事件。 當晚,張學良去見蔣介石,轉達了學生的要求,隨後乘機進諫。蔣介石 怒氣沖沖地打斷了張學良的話: “你到底是學生的立場呢?還是國家大員的 立場呢?告訴你,對於這些青年,除了用槍打,除了用刀殺,是沒有辦法對 付的。”至此,張學良終於明白蔣介石無可理喻,他不想再說什麼了,默默 地退出了蔣介石的房間。發動事變的決心已定。 張學良已了解到8日蔣介石曾召開一次軍事會議,沒有邀他參加,蔣鼎 文又暗示,蔣介石要他交出軍權。 10日,張學良、楊虎城經過商談,一致認為時不待人,決定當天準備好, 11日夜間 (實為12日清晨)行動。 看來,一場暴風雪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