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他再也沒有力量去影響決策中心的各種關係,但他發現新的工作比當帝國參謀總長更合他的口味。在西歐聯盟各國總司令委員會,他致力於確保盟國部隊能有效地進行防禦。儘管他承認,不斷地要求提供更多的資源可能使某些外交部長煩惱,但這些外長們至少沒有像亞歷山大那樣,接到那麼多並不需要的忠告。

  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最高副統帥這個職務似乎是專為蒙哥馬利設置的,沒有任何實權和責任一點兒也不使他著急,因為他從來就沒有真正追求過半軍事領域中那種能產生深遠影響的權力。對他來說,權力意味著向參謀人員和下級指揮官發布命令的能力。他知道,他不善於處理戰後歐洲軍人與文職政府那種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作為最高副統帥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人物之一,他依然享有巨大的聲譽和很高的威望。由於他現在不處於北約機構的中心位置,他能夠對許多事情進行批評而不至於引起太多的怨恨。他主管訓練,而訓練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戲;他不得不在歐洲東奔西走,忙於檢閱各國部隊,而這正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因此,副統帥的位置對他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蒙哥馬利在任“聯總”主席時就逐漸認識到,西歐聯盟防務組織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常規力量來對付蘇聯的威脅,原子武器已成為西方防務必不可少的手段。比原子彈的威力大得多的氫彈的問世,更堅定了他的這種信念。儘管如此,他仍然認為;西歐聯盟需要的是團結,而不是技術優勢。1950年1月,他在向說英語協會發表演講時,便把這個觀與作為演講的主題。到50年代中期他的觀點發生了變化,與他任參謀總長時的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照。1955年10月,他在廬皇家聯合軍種協會發表演講時說,未來已顯而易見地掌握在科學家手中。早在7個月以前,在北約的一次軍事演習之後,他對記者們說,核武器將改變戰爭的節奏。常規力量不會被拋棄,但核武器將決定未來戰爭的參數。自1945年以來,核威懾戰略便一直是西方用來阻止蘇聯使用其優勢常規力量的主要手段,後來,蒙哥馬利接受了核威懾戰略理論。於是,他與北約和盟國大多數防務專家的看法趨向一致。看法的一致使他更易於同與他打交道的人保持和諧的關係。但是,在接受核威懾的思想之後,他卻把它推向了極端。他說,在一次全球戰爭中,只要對軍方提出使用核武器的要求哪怕有一點點的遲疑,都會造成敵地面部隊席捲北約國家領土的嚴重後果。一旦發生戰爭,將不可避免地使用核武器。他的這番話曾使許多人非常擔心。然而,他在1956年更把使用核武器的問題說得明確無誤。他說:“如果世界上誰敢發動侵略戰爭,我們應該對他們使用原子彈和氫彈,應該以我們所擁有的最厲害的武器和所擁有的一切武器,對他們實施打擊。”6月1日,丹尼斯·希利在下議院提出質詢,問蒙哥馬利最近在加拿大的講話是否反映了北約的方針。10月11日蒙哥馬利在澄清他對政治家控制核武器的態度時說:“就我本人而言,我會首先使用它們,然後再提問題。”

  然而,人們對他這些可怕的說法並沒有大認真,因為他已沒有任何權力把他那多少有些天真的想法付諸行動。他的話可以被看作是北約參謀軍官的個人意見而被置之不理。現在,蒙哥馬利已不能在英國政壇激起波瀾,而只能引起小小的漣漪。他有關北約政治團結的坦率陳言,並沒有在下議院引起多大反響,只有他的核威懾觀點,才在那裡引起了一些表面的驚慌。

  可是,在上議院一次小小的爭論中,他卻成了中心人物。1945年,工黨反對派提議,應該讓蒙哥馬利交出呂訥堡荒原的投降文件。邱吉爾堅決支持由蒙哥馬利保存那份文件,因為是蒙哥馬利元帥本人阻止了這份文件落人美國人之手。關於這個問題的辯論持續了好幾天,蒙哥馬利只好孤零零地坐在那十分顯眼的貴族席上。邱吉爾使出渾身解數為他辯護。他辯解說,如果未來的將軍每俘虜200萬敵軍就讓他們保留投降文件,這對他們將是十分有益的鼓勵。最後,這個問題中止討論,很可能是欣韋爾在暗中進行干預的結果。

  北約組織機構臃腫,幾個重要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多得遠遠超過和平時期的需要。文件之多,無以復加,時間都泡在看文件上,軍官們大多沒有時間思考,影響工作。蒙哥馬利對此十分不滿。有一次,他收到一份報告,隨後便附上一張紙條,派人送給參謀長。他在便條上寫道:

  “一、您讀過這份報告嗎?如果我們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有大獎,我將給它一等獎和一枚奧林匹克金質獎章,以表彰它如此大量的陳詞濫調、陳腐思想、繞來繞去的長句子、許多人都不明白的非常用詞彙以及冗長和累贅。

  二、不用說,為北約委員會寫的文件必須表達清晰,語言簡潔,緊扣主題。我們必須講事實,並用事實來說明某種道理。重要的是文件內容的質量,而不是文件的頁數。

  三、當討論這份文件時,我希望上帝能出席我們的會議。特別是剩下的465頁如果也像這35頁,我們肯定需要他的幫助。

  蒙哥馬利元帥”

  蒙哥馬利的方法是,司令官提出一個簡單的計劃,然後由參謀人員制定出計劃的具體細節。他過去作計劃時一直使用這種方法,並且非常有效。在韓戰期間,一份評估報告估計,蘇聯人可以在夕夭內抵達英吉利海峽。於是,參謀部準備了一個“短期計劃”,但那個“短期計劃”卻是厚厚的一本書。蒙哥馬利對計劃人員說的第一句話是:“它都說了些什麼?把它寫在一張紙上。”計劃人員無法做到這一點。於是,蒙哥馬利宣布,這份計劃毫無用處,必須重新制定。這種刻意追求簡單和明了的做法,對於糾正北約參謀部那種冗長、累贅的文風,是十分必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