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我願及早會晤所視察的部隊之司令官……
我願傾聽任何一級官兵訴說有關軍事方面的任何問題。……”
這個命令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副官長求見陸軍大臣請求辭職,要不就收回這個命令。然後,他來到蒙哥馬利辦公室,向他訴說整個情況。蒙哥馬利聽後,又好氣又好笑,便親自去見陸軍大臣,告訴他決不允許任何外來人士在強令軍官退出的情況下向該軍官領導的部隊講話。於是,次官的命令被取消了。接著這位次官又要求總參謀部派一名軍官陪同他巡視,並要蒙哥馬利就他打算視察的軍區,向他作一般的情況匯報。對這兩項要求,蒙哥馬利都拒絕了。但為了不使陸軍部文職和軍職雙方暗生隔閡和矛盾,蒙哥馬利還是為他的巡視作了妥善安排。這樣,突然產生的矛盾便被蒙哥馬利化解了。
蒙哥馬利說:“英國陸軍決不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那樣由於沒有一種政策或作戰理論而毫無目標地漂流。”在他第一次參加的陸軍委員會會議上,蒙哥馬利提出了他在欣德黑德寫成的《戰後陸軍問題》,要求陸軍委員會原則上批准這個文件,以便作為陸軍部制訂計劃的依據。大家同意了他的要求。
這個文件附有關於戰爭的根本原則的意見書,同時還附有一個關於參謀組織的備忘錄。蒙哥馬利最後決定,如果英國陸軍不採用參謀長制度,他就申請辭職,讓首相另請高明。最後,陸軍部同意了這一變革,英國陸軍採用了參謀長制度。
蒙哥馬利就任帝國參謀總長後,首先關心的是官兵的生活問題。在陸軍部任職的未婚軍官要自行解決膳宿問題,不僅難以找到住處,而且生活十分單調。蒙哥馬利發現這個問題後,立即作出安排,把在伍爾維奇的前皇家軍事學院作為能容納250名軍官的宿舍,並建立了軍官食堂,使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妥善解決。
解決了陸軍部的問題之後,蒙哥馬利開始著手解決部隊在生活方面的問題。1946年7月26日,他在朴次茅斯說,不能讓士兵脫離社會環境,英國陸軍必須同國家的發展保持一致。8月,他又在講話中強調,應該重新審查某些“小規定”,“熄燈”制度不應該被看作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宿舍不是兵營”。當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他至少建立起由麥克米倫少將為首的特別委員會,負責調查英國士兵在營房裡的生活方式和提出在哪些方面應更適合時代的要求。
蒙哥馬利特別注意提高陸軍部工作人員的士氣。除了關心他們的生活外,蒙哥馬利還租用了附近的一家電影院,開始按他的習慣經常把參謀們和文職人員召去聽他演講。他向他們概要地介紹建設英國陸軍的總體計劃,號召他們為改進陸軍部的工作而共同努力奮鬥。
他說,在陸軍部工作是一種榮譽,因此建議所有軍事人員佩帶一種特殊的標誌。如果文職人員願意的話,也應發給。此後陸軍部的工作人員都開始佩戴那個標誌。他提高士氣的另一種做法是對工作人員關懷備至。例如,一個叫溫博中士的書記員患了心臟病,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不得不退出現役。蒙哥馬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地方上為他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幹了幾個星期後,蒙哥馬利發現陸軍部在科研和武器裝備定型投產方面沒有明確的政策。在研究了有關報告和反覆考慮之後,他規定正規軍應在5年內(到1951年)擁有足以對付有可能發生的一切小型糾紛的裝備。全體正規軍和本土軍應在15年內(到1961年),在裝備、人力、彈藥、儲備等方面作好打一場大仗的準備。此後,必須時刻做好準備。蒙哥馬利的決策得到了首相、陸軍大臣和參謀長委員會的首肯,艾森豪將軍和自治領陸軍參謀長也表示贊同。
蒙哥馬利還發現,白廳的部一級人員和軍界人士對今後如何打一場大規模戰爭,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概念。陸軍部曾把中東列為英國的“主要支援地區”,但首相艾德禮不同意這個提法,並在一次會議上反駁過這一意見。會後,蒙哥馬利對海軍大臣和空軍參謀長說,三軍參謀長應就大規模戰爭中的西方戰略草擬一個文件,遞交首相。但他們不同意這樣做,理由是對未來武器的威力還缺乏足夠的根據,參謀部沒有時間。但蒙哥馬利決心草擬這個文件,於是向參謀班子下達了如下幾條綱要,作為草擬文件的基礎:
“一、我們應作出計劃,逐步加強可能與我結盟的歐洲國家的實力,建立一個強大的西方集團,保護西方世界的民族、領土和文化免受來自東方的任何侵略。我們自己應該作好準備,和我們的盟國一起,承擔一切義務,在歐洲大陸作戰。
二、我們必須確保使用幾大海洋的自由。尤其是我們應為北非的海岸線而鬥爭,從而使我們經由地中海的交通暢通無阻。
三、我們必須為中東而鬥爭,因為中東和北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基地群,使我們可以向來自東方的任何侵略者的領土發動強大的空中攻勢。陸軍應在中東保持一個軍司令部,以便開赴任何地區處理緊張局勢。”
文件在一周內擬就,蒙哥馬利將副本分送海軍大臣和空軍參謀長。雖然他們二位僅對第一點表示不能同意,但還是不願意把它作為三軍參謀長的備忘錄遞呈首相。這是蒙哥馬利在白廳為獲得大家一致同意的英國戰略而進行的鬥爭的開始,也是參謀長委員會內部摩擦的開端。
我願傾聽任何一級官兵訴說有關軍事方面的任何問題。……”
這個命令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副官長求見陸軍大臣請求辭職,要不就收回這個命令。然後,他來到蒙哥馬利辦公室,向他訴說整個情況。蒙哥馬利聽後,又好氣又好笑,便親自去見陸軍大臣,告訴他決不允許任何外來人士在強令軍官退出的情況下向該軍官領導的部隊講話。於是,次官的命令被取消了。接著這位次官又要求總參謀部派一名軍官陪同他巡視,並要蒙哥馬利就他打算視察的軍區,向他作一般的情況匯報。對這兩項要求,蒙哥馬利都拒絕了。但為了不使陸軍部文職和軍職雙方暗生隔閡和矛盾,蒙哥馬利還是為他的巡視作了妥善安排。這樣,突然產生的矛盾便被蒙哥馬利化解了。
蒙哥馬利說:“英國陸軍決不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那樣由於沒有一種政策或作戰理論而毫無目標地漂流。”在他第一次參加的陸軍委員會會議上,蒙哥馬利提出了他在欣德黑德寫成的《戰後陸軍問題》,要求陸軍委員會原則上批准這個文件,以便作為陸軍部制訂計劃的依據。大家同意了他的要求。
這個文件附有關於戰爭的根本原則的意見書,同時還附有一個關於參謀組織的備忘錄。蒙哥馬利最後決定,如果英國陸軍不採用參謀長制度,他就申請辭職,讓首相另請高明。最後,陸軍部同意了這一變革,英國陸軍採用了參謀長制度。
蒙哥馬利就任帝國參謀總長後,首先關心的是官兵的生活問題。在陸軍部任職的未婚軍官要自行解決膳宿問題,不僅難以找到住處,而且生活十分單調。蒙哥馬利發現這個問題後,立即作出安排,把在伍爾維奇的前皇家軍事學院作為能容納250名軍官的宿舍,並建立了軍官食堂,使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妥善解決。
解決了陸軍部的問題之後,蒙哥馬利開始著手解決部隊在生活方面的問題。1946年7月26日,他在朴次茅斯說,不能讓士兵脫離社會環境,英國陸軍必須同國家的發展保持一致。8月,他又在講話中強調,應該重新審查某些“小規定”,“熄燈”制度不應該被看作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宿舍不是兵營”。當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他至少建立起由麥克米倫少將為首的特別委員會,負責調查英國士兵在營房裡的生活方式和提出在哪些方面應更適合時代的要求。
蒙哥馬利特別注意提高陸軍部工作人員的士氣。除了關心他們的生活外,蒙哥馬利還租用了附近的一家電影院,開始按他的習慣經常把參謀們和文職人員召去聽他演講。他向他們概要地介紹建設英國陸軍的總體計劃,號召他們為改進陸軍部的工作而共同努力奮鬥。
他說,在陸軍部工作是一種榮譽,因此建議所有軍事人員佩帶一種特殊的標誌。如果文職人員願意的話,也應發給。此後陸軍部的工作人員都開始佩戴那個標誌。他提高士氣的另一種做法是對工作人員關懷備至。例如,一個叫溫博中士的書記員患了心臟病,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不得不退出現役。蒙哥馬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地方上為他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幹了幾個星期後,蒙哥馬利發現陸軍部在科研和武器裝備定型投產方面沒有明確的政策。在研究了有關報告和反覆考慮之後,他規定正規軍應在5年內(到1951年)擁有足以對付有可能發生的一切小型糾紛的裝備。全體正規軍和本土軍應在15年內(到1961年),在裝備、人力、彈藥、儲備等方面作好打一場大仗的準備。此後,必須時刻做好準備。蒙哥馬利的決策得到了首相、陸軍大臣和參謀長委員會的首肯,艾森豪將軍和自治領陸軍參謀長也表示贊同。
蒙哥馬利還發現,白廳的部一級人員和軍界人士對今後如何打一場大規模戰爭,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概念。陸軍部曾把中東列為英國的“主要支援地區”,但首相艾德禮不同意這個提法,並在一次會議上反駁過這一意見。會後,蒙哥馬利對海軍大臣和空軍參謀長說,三軍參謀長應就大規模戰爭中的西方戰略草擬一個文件,遞交首相。但他們不同意這樣做,理由是對未來武器的威力還缺乏足夠的根據,參謀部沒有時間。但蒙哥馬利決心草擬這個文件,於是向參謀班子下達了如下幾條綱要,作為草擬文件的基礎:
“一、我們應作出計劃,逐步加強可能與我結盟的歐洲國家的實力,建立一個強大的西方集團,保護西方世界的民族、領土和文化免受來自東方的任何侵略。我們自己應該作好準備,和我們的盟國一起,承擔一切義務,在歐洲大陸作戰。
二、我們必須確保使用幾大海洋的自由。尤其是我們應為北非的海岸線而鬥爭,從而使我們經由地中海的交通暢通無阻。
三、我們必須為中東而鬥爭,因為中東和北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基地群,使我們可以向來自東方的任何侵略者的領土發動強大的空中攻勢。陸軍應在中東保持一個軍司令部,以便開赴任何地區處理緊張局勢。”
文件在一周內擬就,蒙哥馬利將副本分送海軍大臣和空軍參謀長。雖然他們二位僅對第一點表示不能同意,但還是不願意把它作為三軍參謀長的備忘錄遞呈首相。這是蒙哥馬利在白廳為獲得大家一致同意的英國戰略而進行的鬥爭的開始,也是參謀長委員會內部摩擦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