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6月5日,關於擊敗德國和德國無條件投降的宣言的正式簽字儀式暨管制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在柏林舉行。蒙哥馬利於下午1時從英占區飛抵滕普勒霍夫機場,受到一批俄國高級官員的迎接。在檢閱儀仗隊之後,英國代表團驅車前往一組郊區小別墅。到達之後,蒙哥馬利要求會見朱可夫元帥,但被告訴說,他很忙。蒙哥馬利堅持要見,並說,若見不到朱可夫元帥,他馬上就回英占區去。結果,他很快被引到朱可夫元帥的官邸。
蒙哥馬利與朱可夫討論了管制委員會機構建立的步驟以及展開工作的問題,並提議,首先必須在柏林建立秘書處,各國副代表應立即開會研究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委員會的四國正式代表會議作好準備。但朱可夫不同意,他認為,在西方盟國把目前仍然占領的部分俄占區交還俄國人之前,不可能開始做有益的工作。
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星期里,英美軍隊超越了雅爾達會議商定的占領區邊界線。英國政府認為,英美軍隊占領俄占區大部分地區這一既成事實是重要的討價還價資本,足以使蘇聯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作出使英美兩國滿意的讓步。邱吉爾對英美軍隊堅守歐洲勝利日到達的疆界線極為重視。他認為,在即將召開的三國首腦(波茨坦)會議之前,英美軍隊不應後撤,因為在首腦會議上將討論這些問題,並加以解決。
但美國政府卻持不同態度。他們不打算把波蘭和巴爾幹等問題和撤軍聯在一起,也不堅持在三國政府首胸會議之前固守陣地。如果俄國人堅持立即執行分區占領協定,他們會立即撤退。
這種情況使蒙哥馬利感到尷尬,但他又不能違背政府的指令。與艾森豪商量後他決定,如果朱可夫提出這個問題,他便回答這應留待雙方政府解決。
朱可夫曾提議,四大盟國宣言的簽字儀式最好在下午4時舉行。艾森豪和蒙哥馬利焦急地等待著宣言的簽署,對朱可夫拖延簽署很是惱火。最後,他們倆聯名向朱可夫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四國司令長官不能立即會晤,他們將返回各自的占領區。這一下立即見效,他們被請到附近的俱樂部去開會。會上,俄國人反對英文本上的一個字,說和俄文本的意思有出入。蒙哥馬利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字,也不了解它對全局有什麼影響,但對俄國人如此地拖泥帶水厭煩透了,於是建議乾脆去掉這個字。俄國人和其他人立即同意了。
下午4時30分,在強烈的弧光燈下,在一大群記者和攝影人員的包圍下,四大國代表簽署了宣言。
簽字儀式之後,管制委員會的四國委員及其顧問離開會場,到別處舉行秘密會談。艾森豪認為,建立管制委員會機構和西方部隊從蘇占區撤出可以同時進行,因此建議參謀班子應立即開始研究管制委員會的問題。但朱可夫明確指出,在英美軍隊撤回各自占領區之前,不能建立管制委員會,在這個先決條件完成之前,四國副代表或其參謀班子甚至連共同的探討性工作也不能進行。蒙哥馬利說,英美軍隊抵達目前陣地,完全是戰爭的結果,把他們後撤到各自的地區,需要一段時間。朱可夫問,需要多長時間。蒙哥馬利說,至少3個星期。朱可夫馬上表示同意,並說,到時候他將不反對管制委員會設在柏林。至此,艾森豪和蒙哥馬利除向自己的政府報告這一情況和請求新指示外,已無事可做。
下午6時散會後,大家到附近的大房間參加宴會。宴會上,大家紛紛致詞,氣氛非常熱烈。7時以後,艾森豪與蒙哥馬利先行離席,返回各自的總部。
由於盟國司令長官第一次會議毫無結果,蒙哥馬利便決定把英占區管制工作委員會的主要機構(軍事和民事部門)設在漢諾瓦和奧斯納布呂克。此外,還決定和美國人一起在法蘭克福設立作戰指揮所。蒙哥馬利的決定得到了艾森豪的支持。這樣,他便既能儘快地在英占區建立秩序井然的管理工作,又能與美國人保持步調一致。
6月19日,蒙哥馬利得知史達林同意在德國和奧地利同時把各自部隊撤至業經同意的占領區,同意英、美、法衛戍部隊於7月1日前後開始進入柏林。各國政府同意同時撤至各自占領區之後,管制工作委員會的英、美副代表威克斯將軍和克萊將軍便於6月29日飛赴柏林,與朱可夫商談撤軍的具體細節。這次會議一致決定,7月1日起開始撤軍,英軍應於一天內撤出維斯馬“靠墊”地區,兩天內撤出馬格德堡“突出地帶”,美軍應在6—9天內撤出他們所占領的俄占區。英美先遣分隊應於7月1日接管在柏林劃給他們的地區,主力部隊將於7月4日進駐柏林。此外,俄國人還同意劃出1條公路和1條鐵路給英美以自由通過權,但俄國人負有維修和管制的責任;同意在柏林上空建立競20英里的空中走廊,允許西方飛機自由使用,但規定飛機在進入俄占區前1小時,應通知俄占區當局。
7月4日,蒙哥馬利把維斯馬和馬格德堡移交給俄國人,同時,由第7裝甲師組成的部隊開入柏林英管區。
7月13日午夜,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正式解散。這時,四個占領國早已接管了各自在德國的占領區,並建立了軍政府。西方盟國占領區之間均可自由來往,但仍然不得進入俄占區。只有在柏林,盟國各管區之間才可自由進出。
蒙哥馬利與朱可夫討論了管制委員會機構建立的步驟以及展開工作的問題,並提議,首先必須在柏林建立秘書處,各國副代表應立即開會研究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委員會的四國正式代表會議作好準備。但朱可夫不同意,他認為,在西方盟國把目前仍然占領的部分俄占區交還俄國人之前,不可能開始做有益的工作。
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星期里,英美軍隊超越了雅爾達會議商定的占領區邊界線。英國政府認為,英美軍隊占領俄占區大部分地區這一既成事實是重要的討價還價資本,足以使蘇聯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作出使英美兩國滿意的讓步。邱吉爾對英美軍隊堅守歐洲勝利日到達的疆界線極為重視。他認為,在即將召開的三國首腦(波茨坦)會議之前,英美軍隊不應後撤,因為在首腦會議上將討論這些問題,並加以解決。
但美國政府卻持不同態度。他們不打算把波蘭和巴爾幹等問題和撤軍聯在一起,也不堅持在三國政府首胸會議之前固守陣地。如果俄國人堅持立即執行分區占領協定,他們會立即撤退。
這種情況使蒙哥馬利感到尷尬,但他又不能違背政府的指令。與艾森豪商量後他決定,如果朱可夫提出這個問題,他便回答這應留待雙方政府解決。
朱可夫曾提議,四大盟國宣言的簽字儀式最好在下午4時舉行。艾森豪和蒙哥馬利焦急地等待著宣言的簽署,對朱可夫拖延簽署很是惱火。最後,他們倆聯名向朱可夫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四國司令長官不能立即會晤,他們將返回各自的占領區。這一下立即見效,他們被請到附近的俱樂部去開會。會上,俄國人反對英文本上的一個字,說和俄文本的意思有出入。蒙哥馬利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字,也不了解它對全局有什麼影響,但對俄國人如此地拖泥帶水厭煩透了,於是建議乾脆去掉這個字。俄國人和其他人立即同意了。
下午4時30分,在強烈的弧光燈下,在一大群記者和攝影人員的包圍下,四大國代表簽署了宣言。
簽字儀式之後,管制委員會的四國委員及其顧問離開會場,到別處舉行秘密會談。艾森豪認為,建立管制委員會機構和西方部隊從蘇占區撤出可以同時進行,因此建議參謀班子應立即開始研究管制委員會的問題。但朱可夫明確指出,在英美軍隊撤回各自占領區之前,不能建立管制委員會,在這個先決條件完成之前,四國副代表或其參謀班子甚至連共同的探討性工作也不能進行。蒙哥馬利說,英美軍隊抵達目前陣地,完全是戰爭的結果,把他們後撤到各自的地區,需要一段時間。朱可夫問,需要多長時間。蒙哥馬利說,至少3個星期。朱可夫馬上表示同意,並說,到時候他將不反對管制委員會設在柏林。至此,艾森豪和蒙哥馬利除向自己的政府報告這一情況和請求新指示外,已無事可做。
下午6時散會後,大家到附近的大房間參加宴會。宴會上,大家紛紛致詞,氣氛非常熱烈。7時以後,艾森豪與蒙哥馬利先行離席,返回各自的總部。
由於盟國司令長官第一次會議毫無結果,蒙哥馬利便決定把英占區管制工作委員會的主要機構(軍事和民事部門)設在漢諾瓦和奧斯納布呂克。此外,還決定和美國人一起在法蘭克福設立作戰指揮所。蒙哥馬利的決定得到了艾森豪的支持。這樣,他便既能儘快地在英占區建立秩序井然的管理工作,又能與美國人保持步調一致。
6月19日,蒙哥馬利得知史達林同意在德國和奧地利同時把各自部隊撤至業經同意的占領區,同意英、美、法衛戍部隊於7月1日前後開始進入柏林。各國政府同意同時撤至各自占領區之後,管制工作委員會的英、美副代表威克斯將軍和克萊將軍便於6月29日飛赴柏林,與朱可夫商談撤軍的具體細節。這次會議一致決定,7月1日起開始撤軍,英軍應於一天內撤出維斯馬“靠墊”地區,兩天內撤出馬格德堡“突出地帶”,美軍應在6—9天內撤出他們所占領的俄占區。英美先遣分隊應於7月1日接管在柏林劃給他們的地區,主力部隊將於7月4日進駐柏林。此外,俄國人還同意劃出1條公路和1條鐵路給英美以自由通過權,但俄國人負有維修和管制的責任;同意在柏林上空建立競20英里的空中走廊,允許西方飛機自由使用,但規定飛機在進入俄占區前1小時,應通知俄占區當局。
7月4日,蒙哥馬利把維斯馬和馬格德堡移交給俄國人,同時,由第7裝甲師組成的部隊開入柏林英管區。
7月13日午夜,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正式解散。這時,四個占領國早已接管了各自在德國的占領區,並建立了軍政府。西方盟國占領區之間均可自由來往,但仍然不得進入俄占區。只有在柏林,盟國各管區之間才可自由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