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蔣介石施加影響。
1972年,嚴家塗"內閣"辭職風聲一出,宋美齡就想向蔣介石建議,提名他的
侄子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為"行政院長",因為在大財閥孔氏家中,只有孔令侃對
政治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藉此機會,孔令侃多在姨媽來美齡耳邊吹風,希望她能
幫幫忙。
逃台以後,孔家在政治上一直受冷落。宋藹齡、孔祥熙都客死異國,孔祥熙當
過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孔家也希望孔令侃能繼承這一權位,像他的父親那樣,當
上國民黨當局的"行政院長"。
客觀地說,以孔令侃的能力,以及在美國元老政治家間的良好人際關係,他當
"行政院長"也未嘗不可,甚至有人認為,當年孔令侃若真的被蔣介石任命為"行
政院長"的話,美國大概也不會那麼快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而與台灣當局斷交
。
孔令侃希望擔任這個國民黨當局最有政治上表現機會的職務,況且,那時台灣
的經濟力量剛剛起飛,如果當上"行政院長",不但可以有機會表現一番,說不定
可以名利雙收,讓孔家在國民黨的權力圈裡東山再起。
事與願違,由於蔣介石傳子心切,他根本聽不進來美齡的話。蔣介石一心一意
想讓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在關鍵時期,他當然不會去聽從宋美齡的話。於是,嚴家
淦辭職後,蔣經國順利當上了"行政院長"。
宋美齡很明白蔣介石的心思,所以他對當國民黨總裁一事興趣不大,因為她知
道自己不是蔣經國的對手。蔣經國此時已牢牢地把軍權、政權掌握在了手中,而宋
美齡此時再想撈取黨權,確是難上加難。
沒有蔣介石的支持,宋美齡辦不成任何事。從孔令侃身上,宋美齡掂量出了自
己在蔣介石心目中的位置。其他人也看出了蔣介石的傳子企圖,而自覺地投身到太
子身邊,在國民黨元老中,能為宋美齡說話的人真是少而又少。
蔣介石去世後,谷正綱等夫人派曾提出可否讓宋美齡出任國民黨的總裁的議案,
但廣大國民黨元老已不再把昔日光彩照人的蔣夫人放在眼裡,因為他們知道,失去
蔣介石的宋美齡,已經是沒有任何權力可言,因此,他們捨棄了夫人,不同意宋美
齡出任國民黨總裁。
1975年4月28日,國民黨中央開會,討論總裁一事。谷正綱提出由宋美齡繼任,
但張寶樹則說:
總裁,必須功勳卓著之人方可勝任,蔣公新喪,至今尚未發現能擔當此任之人。
以我之見,不如將總裁一職暫時保留,以表示對蔣公的哀敬與永恆的懷念。至於黨
的領袖則不可無人,擬立即推舉一人為之。
張寶樹此言既出,附和者眾,遂決定設中央委員會主席一職。最後何應欽指出,
設黨的中央委員會主席,我認為蔣經國同志比較適合。
隨著蔣經國出任國民黨中央主席及隨後就任"總統",宋美齡覺得蔣經國應放
棄"行政院長"一職,此時,她又多次托人暗示能否讓孔令侃組閣,但蔣經國仍然
不買她後母的帳,而是讓孫運璇"組閣"。
孫運璇,號曜氣,1913年出生在山東省蓬萊縣,1934年畢業於哈爾濱大學機電
系,隨即參加隴海鐵路連雲港發電廠建廠工作。1937年參加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出
任工程師,被派往湖南主持湘江電廠建設,時年24歲。1942年底,他被資源委員會
選派赴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開發局工作3年。
1946年5月,孫又被派往台灣,出任台灣區電力監理兼接收委員。後出任台灣
電力公司機電處長,1950年升任協理兼總工程師。1962年又被委以台灣電力總公司
總經理的重任。在任台電總經理期間,蔣介石長孫蔣孝文到台電任職,多蒙孫運璇
的照顧和栽培,使蔣經國對孫很是感激。1967年,蔣經國通過其父將孫提拔為"交
通部長"。作為沒有任何前景的孫運璇,如果沒有蔣氏父子的提拔,出任部長級職
務是非常困難的。同年,孫運璇再度高升,被蔣介石提名為國民黨中常委。
1969年10月孫又轉任"經濟部長",當蔣經國擔任"總統"後,念念不忘孫運
璇對蔣孝文的恩澤,與他對蔣家的絕對忠誠,要他出面組閣。1978年5月24日,蔣
經國以國民黨中央主席身份對新任"行政院長"提名發表談話時稱:
新任行政院長孫運璇的獲得提名,系在衡酌國家需要,並經過多方面的深思熟
慮之後,才作的決定。
孫運璇先生歷年對國家的貢獻很多,表現也非常突出,尤其是在他任職台電總
工程師任內,孫運璇先生經常是上高山,到海邊,凡是有電廠的地方,都有他的足
跡出現,這種精神令人感佩!此後在交通及經濟兩部首長任內,對國家經濟的發展,
貢獻更大,所花費的心血,也較以往為更多。孫運璇先生在立法院歷次的報告或答
1972年,嚴家塗"內閣"辭職風聲一出,宋美齡就想向蔣介石建議,提名他的
侄子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為"行政院長",因為在大財閥孔氏家中,只有孔令侃對
政治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藉此機會,孔令侃多在姨媽來美齡耳邊吹風,希望她能
幫幫忙。
逃台以後,孔家在政治上一直受冷落。宋藹齡、孔祥熙都客死異國,孔祥熙當
過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孔家也希望孔令侃能繼承這一權位,像他的父親那樣,當
上國民黨當局的"行政院長"。
客觀地說,以孔令侃的能力,以及在美國元老政治家間的良好人際關係,他當
"行政院長"也未嘗不可,甚至有人認為,當年孔令侃若真的被蔣介石任命為"行
政院長"的話,美國大概也不會那麼快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而與台灣當局斷交
。
孔令侃希望擔任這個國民黨當局最有政治上表現機會的職務,況且,那時台灣
的經濟力量剛剛起飛,如果當上"行政院長",不但可以有機會表現一番,說不定
可以名利雙收,讓孔家在國民黨的權力圈裡東山再起。
事與願違,由於蔣介石傳子心切,他根本聽不進來美齡的話。蔣介石一心一意
想讓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在關鍵時期,他當然不會去聽從宋美齡的話。於是,嚴家
淦辭職後,蔣經國順利當上了"行政院長"。
宋美齡很明白蔣介石的心思,所以他對當國民黨總裁一事興趣不大,因為她知
道自己不是蔣經國的對手。蔣經國此時已牢牢地把軍權、政權掌握在了手中,而宋
美齡此時再想撈取黨權,確是難上加難。
沒有蔣介石的支持,宋美齡辦不成任何事。從孔令侃身上,宋美齡掂量出了自
己在蔣介石心目中的位置。其他人也看出了蔣介石的傳子企圖,而自覺地投身到太
子身邊,在國民黨元老中,能為宋美齡說話的人真是少而又少。
蔣介石去世後,谷正綱等夫人派曾提出可否讓宋美齡出任國民黨的總裁的議案,
但廣大國民黨元老已不再把昔日光彩照人的蔣夫人放在眼裡,因為他們知道,失去
蔣介石的宋美齡,已經是沒有任何權力可言,因此,他們捨棄了夫人,不同意宋美
齡出任國民黨總裁。
1975年4月28日,國民黨中央開會,討論總裁一事。谷正綱提出由宋美齡繼任,
但張寶樹則說:
總裁,必須功勳卓著之人方可勝任,蔣公新喪,至今尚未發現能擔當此任之人。
以我之見,不如將總裁一職暫時保留,以表示對蔣公的哀敬與永恆的懷念。至於黨
的領袖則不可無人,擬立即推舉一人為之。
張寶樹此言既出,附和者眾,遂決定設中央委員會主席一職。最後何應欽指出,
設黨的中央委員會主席,我認為蔣經國同志比較適合。
隨著蔣經國出任國民黨中央主席及隨後就任"總統",宋美齡覺得蔣經國應放
棄"行政院長"一職,此時,她又多次托人暗示能否讓孔令侃組閣,但蔣經國仍然
不買她後母的帳,而是讓孫運璇"組閣"。
孫運璇,號曜氣,1913年出生在山東省蓬萊縣,1934年畢業於哈爾濱大學機電
系,隨即參加隴海鐵路連雲港發電廠建廠工作。1937年參加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出
任工程師,被派往湖南主持湘江電廠建設,時年24歲。1942年底,他被資源委員會
選派赴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開發局工作3年。
1946年5月,孫又被派往台灣,出任台灣區電力監理兼接收委員。後出任台灣
電力公司機電處長,1950年升任協理兼總工程師。1962年又被委以台灣電力總公司
總經理的重任。在任台電總經理期間,蔣介石長孫蔣孝文到台電任職,多蒙孫運璇
的照顧和栽培,使蔣經國對孫很是感激。1967年,蔣經國通過其父將孫提拔為"交
通部長"。作為沒有任何前景的孫運璇,如果沒有蔣氏父子的提拔,出任部長級職
務是非常困難的。同年,孫運璇再度高升,被蔣介石提名為國民黨中常委。
1969年10月孫又轉任"經濟部長",當蔣經國擔任"總統"後,念念不忘孫運
璇對蔣孝文的恩澤,與他對蔣家的絕對忠誠,要他出面組閣。1978年5月24日,蔣
經國以國民黨中央主席身份對新任"行政院長"提名發表談話時稱:
新任行政院長孫運璇的獲得提名,系在衡酌國家需要,並經過多方面的深思熟
慮之後,才作的決定。
孫運璇先生歷年對國家的貢獻很多,表現也非常突出,尤其是在他任職台電總
工程師任內,孫運璇先生經常是上高山,到海邊,凡是有電廠的地方,都有他的足
跡出現,這種精神令人感佩!此後在交通及經濟兩部首長任內,對國家經濟的發展,
貢獻更大,所花費的心血,也較以往為更多。孫運璇先生在立法院歷次的報告或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