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蔣介石已不再猶豫了,於7月6日致電宋子文,明確了國民黨政府處理外蒙古問題的原則。他表示,如果東北與新疆問題"真能確實統一,所有領土主權及行政真能完整無缺",那麼"外蒙獨立或可考慮"。他還提出三項具體的交換條件:第一,東三省的領土主權和行政必須完整。即:旅順軍港的行政管理權必須歸中國主管之下,與蘇聯共同使用而非共同管理。大連為自由港,其行政權歸中國。中東鐵路幹線可同蘇聯共同經營而不是雙方共管;第二,新疆伊犁及全疆各地被陷地區完全恢復;第三,中共軍令政令必須歸國民黨中央。

  關於外蒙古問題,蔣介石希望由"外蒙古人民投票方式解決",如果外蒙古人民投票"結果為外蒙獨立",中國政府將正式提請國會,由國會通過後,"政府乃正式批准予以獨立",但必須在抗戰勝利之後。現在只是作為對蘇聯的承諾,"不能訂立任何秘密協定"。蔣介石在電報中還說,如果蘇聯能協助中國對日作戰取得勝利,並且對內切實統一,中國政府"可忍此犧牲"。與此同時,蔣介石還委託赫爾利將上述條件轉告了杜魯門,並且聲稱,這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蔣介石顯然知道承認蒙古獨立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但是,為了達到保證中國對東北的主權及蘇聯不支持共產黨的目的,他寧願冒此巨大風險。鑑於事關重大,7月7日,蔣介石連續兩次致電宋子文。在第一封電報中,蔣介石叮囑說:對蘇交涉,務須注意中方要求之主要目的。此次中國以允許外蒙戰後獨立,"實為最大之犧牲",同時也表示了中國對蘇聯作出的"最大之誠意"。蔣介石十分清楚,外蒙古問題是中蘇關係的最大癥結。而他真正擔心的是,如果這一癥結被清除,而他的目的又不能達到,那麼,"不僅犧牲毫無代價",而且今後必定會增加中蘇兩國之間的惡果。所以,蔣介石指示宋子文"務望我之要求之主目的"。為此,他又重申了兩點:一是東三省領土主權及行政完整,二是蘇聯今後不再支持中共及新疆暴動,這是"中方要求之交換條件"。尤其在中共和新疆問題上,蔣介石要求宋子文"毫無隱飾"地與史達林談判,並且"得出具體之結果",否則,應作好"斷然中止談判"的準備。

  在第二封電報中,蔣介石再次強調,中國願以極大犧牲與最大誠意而求得中蘇關係有一根本解決,"以期掃除今後一切之糾紛與不快",希望中蘇能實現徹底合作。

  當天,雙方舉行會談,而且一開始就切入外蒙古問題。宋子文沒有按照蔣介石7月6日電報旨意行事,還想作一次努力,堅持認為外蒙古不能獨立。他表示,中方可以接受雅爾達協定有關外蒙古的條款,即保持其現狀,但"不能承認外蒙獨立"。考慮到史達林在外蒙古問題上的態度十分堅決,宋子文主張給予外蒙古以高度自治,軍事、外交均可自主。

  但是,史達林堅持要求中國政府必須承認外蒙古獨立,他說:中蘇兩國現既擬定同盟條約,必須將兩國之間可能衝突的因素消除。外蒙古如果不獨立,蘇聯進兵外蒙,就等於進兵中國領土,這很容易成為將來衝突的根源。

  宋子文承諾,中國政府不反對蘇聯軍隊駐紮在外蒙古。他還詳細解釋了中國不能承認外蒙古獨立的原因,並且再三強調,任何一個中國政府,只要承認外蒙古獨立,沒有不垮台的。史達林不以為然,說蘇聯政府承認了芬蘭的獨立,卻沒有因此而垮台。

  會談中,雙方對雅爾達協定關於維持外蒙古現狀條款的理解出現分歧。史達林認為維持外蒙古現狀"即為承認外蒙獨立",條文系蘇方起草,英、美沒有參加修改,他可以向兩國當面質問。史達林還聲稱,如果中國方面不同意,中蘇之間就無法達成協議。而宋子文堅持從法律上解釋,所謂保持現狀,"乃係中國在外蒙法律上仍保持其宗主權",只是事實上無法執行而已。

  7月8日,中方準備在東北問題上作出讓步。宋子文致電蔣介石請示:(1)旅順軍港如果完全由中國管理,蘇聯必不允許,故事實上只能由蘇聯管理,而由中蘇共同使用,至於民事行政權則全部歸中國;(2)大連為純粹自由港,由中國管理。如果蘇方不同意,擬將碼頭倉庫及運輸經營組織由中蘇合辦。(3)中東、南滿鐵路權利由中蘇平分,董事長總經理以華人充任,副董事長協理由蘇聯人充任。如果辦不到,中東鐵路董事長為華人,總經理由蘇聯人擔任,南滿鐵路董事長總經理仍由華人充任。

  蔣介石復電錶示:旅順軍港名義上必須由中國主管,但關於海軍重要部分及其技術人員中方可委派蘇聯人負責管理,其民事行政權應完全歸中國。大連為純粹自由港,但不能有特殊辦理字樣。其碼頭各種管理權必須歸中國,南滿鐵路管理權須歸中方掌握。

  鑑於雙方談判再度陷入僵局,在7月9日的會談中,宋子文只好向史達林通報了蔣介石關於外蒙古問題的意見:中國政府在對日戰事結束之後,"不反對蒙古人民投票表決外蒙獨立"。

  史達林表示滿意,也同意於戰後公布這一消息。針對蔣介石提出的三項交換條件,史達林承諾,蘇聯不再向新疆運送軍火。關於中國共產黨,史達林認為,國民黨政府要求軍令政令統一,"極為允當"。他還表示,此後蘇聯援助中國的一切武器及其他物資,"均以中央政府為惟一對象",不向中共提供武器。事後,宋子文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承認,史達林在中共問題上的談話"甚為切實友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