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庚款會的主要董事是上海英商商會會長馬歇爾。他見陳果夫急著要錢,慢條斯理地說:"你們為什麼這樣急,不能拖些時日嗎?"陳果夫說:"導淮工程倡了六七十年之久,現在才做,不能算急了。"馬歇爾說:"你們錢都沒有準備好,就做起來,太冒險了。"陳果夫說:"錢在你們庚款會很多,我不怕沒錢,只希望你們趕快通過我們的提案。不然我們的工程停頓,那將是你們的責任。"

  馬歇爾不敢再拖延,於是,庚款會很快開會研究,通過了提案,並如數撥了款子。

  第十部分 5.蔣介石有意分散陳果夫對政治的注…

  陳果夫得到錢後,便將這筆款項用於張福河道疏浚工程中。通過一個夏季的奮戰,終於很好地完成了這項工程。在按期完成張福河第一期疏浚工程任務後,陳果夫請中英庚款會的董事們去參觀,並趁機提出了治淮第二期工程方案,即邵伯、淮陰、劉老澗三大船閘的改造,預算達217萬元。由於第一期工程完成效果比較好,所以第二期工程的批准也很順利。當三大船閘工程完成一半的時候,陳果夫如法炮製,像上次一樣,邀請馬歇爾等庚款會董事們前往參觀,待他們參觀後,興致很高的時候,又和他們訂立了另一工程費用的合約。這筆費用下達後,陳果夫即開始了楊莊、周門、劉老閘三大活動壩及高郵湖通運河間的小船閘等的修建。

  陳果夫致力於導淮,本是在1930年10月卸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一職後,找點事情乾乾。這段時間,他愛好頗多,電影、廣播事業等都曾先後插足。但他絕對想不到,導淮竟實現了他自己的一個夙願。因導淮工程大部分在江蘇,需要江蘇省政府的協助,為此,陳果夫於1933年10月被任命為江蘇省政府主席,這對他的導淮工程無疑增添了很多方便,他正是考慮到對導淮有好處,才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命。陳果夫主持蘇政後,利用他的行政權力,讓江蘇省主動承擔了導淮工程中一系列重要的子工程,如疏浚六塘河,興建里下河通海各港水閘,將淮陰、邵伯間所有的護岸改為塊石修建等。特別是承擔了導淮入海的工程。

  導淮入海工程本來是要等導淮入江工程完成後,再根據資金籌備情況選擇適當時候進行,但陳果夫認為這樣太慢了,不能讓導淮工程儘快完成而發揮它的作用。根據江蘇省的經濟狀況,完全可以承擔這一工程,他還提出了發行公債以籌集資金的辦法。國民黨中央批准了陳果夫的請求,決定發行公債2000萬元,用於導淮入海工程,這一工程由江蘇省具體承擔。

  1934年11月1日,導淮入海工程舉行開工典禮。陳果夫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典禮,他拿起鐵鍬,破土奠基。這一工程是開挖一條長176公里、底寬35米、兩堤相距250米的一條運河,取名"中山河",淮河水將從這條河疏導入海。"中山河"工程主要是徵調民工參加建設,每年1月至3月、11月至12月是農閒時間,大批農民被徵調來做工,征工最多時達24萬人,整個工地人山人海,雄偉壯觀。沿線專員、縣長、區鄉長、保甲長都捲入這無休無止的徵調民工之中。在征工中,不管農民具體情況,只要是勞動力,均要上工地。在工地上,勞動強度大、勞動保險全無,所用工具基本上是牛車、獨輪車,再加上生活艱苦,無醫少藥,因此,工地上死傷事件時常發生,就連陳果夫自己也說:"其辛苦勞瘁,非身經其事者所可得知。"但陳果夫好大喜功,不顧人民死活,強征硬派,待遇菲薄,只要勞動效率,不管安全保險,這就鬧得廣大人民怨聲載道。

  1937年4月,"中山河"工程完成,至此,整個導淮工程大部分竣工。對此,陳果夫充滿成功的喜悅。5月初,他不顧身體衰弱,在導淮委員會總工程師李儀祉和江蘇省建設廳廳長沈百先的陪同下,前往中山河視察。他們興致勃勃地沿河岸大堤步行,此時,中山河已經通水,河面波光粼粼,一直伸向遠方,兩岸是雄偉的長堤,一望無際,看到這一切,陳果夫十分欣慰,步行半個小時仍不感覺累。看完中山河後,他又饒有興致地登上直升飛機,察看了整個導淮工程已告完成的部分。他從飛機上看到這一帶與前幾年相比已大不相同,田疇平整、河網如帶、樹木蔥鬱、房舍儼然,這一切都令陳果夫激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干成了一件大事,很快便可以向蔣介石交差,他在國民黨中的地位將會更高,想到這裡,陳果夫心裡一陣暗喜,有一種說不出的痛快,因為,他認為自己實現了價值,蔣介石一定會對他刮目相看的。

  第十部分 6.蔣介石有意分散陳果夫對政治的注…

  視察完畢,淮陰等六縣聯合舉行歡迎會,陳果夫在會上發表即興演說,強調導淮之完工,證明人力之偉大,更證明有志竟成,事在人為之至理,並希望各地更進一步,群策群力,繼續建設,完成導淮工程所有建設任務,徹底治理淮河,不使洪災、澇災、旱災再出現於江淮大地。當晚,陳果夫久久不能入睡,他撫今思昔,感慨萬千,便起床援筆,寫下了一首導淮入海歌:

  淮河!淮河!利我江北乎?害我江北乎?

  全在我江北人能力如何。

  我有能力,水為我用;

  我無能力,我為水用。

  我善用我力,淮水為我操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