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拉那烈同洪森的和解導致了夏卡朋東部7省自治的破產。自治宣布3天後,夏卡朋同他的追隨者率領一支武裝部隊,乘坐20輛汽車逃往越南。當風波平息之後,夏卡朋又回到了柬埔寨,但失去了政治分肥的機會。他不但失去了前副總理的職位,也沒有在新政府中撈到一官半職。不過,為了安撫一下這位失意的親王,新政府還是給了他一個巡迴大使的頭銜,他的對手拉那烈則當上了新政府的頭號人物——第一首相。至此,第一次柬埔寨王室紛爭落下了帷幕。

  然而,這次紛爭僅僅是柬埔寨權力鬥爭的第一個回合。脾氣暴躁的夏卡朋王子並未因失敗而認輸。他正在等待時機,東山再起。1994年7月初,國民議會中的人民黨議員提交了一項宣布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的法案。這引起了議會的分歧。財政大臣桑蘭西和外交大臣諾羅敦·施里武親王等10多名議員反對此項法案,他們擔心這會把整個國家推向戰亂的深淵。西哈努克里不打算否決這項法案,但也不贊成此項法案。

  正當這種分歧加劇的時候,7月2日深夜,大約300名武裝分子乘5輛卡車和12輛裝甲運兵車向首都金邊進發。由於政府已預先得到警報,這些武裝人員在距離首都25公里處遭到政府軍坦克的攔截。經過勸說,這些士兵返回了營地。

  幾個小時後,夏卡朋和他的同黨前內政部長辛松被拘捕。據說,在辛松和夏卡朋王子家中搜出了28件武器和兩部雙向無線電台。政府發言人說:“他們試圖摧毀國家機構、政府和國民議會”,還計劃逮捕高級軍官。後來,辛松在一封信中也供認,此次政變旨在摧毀無政府主義的政府,以便建立一個臨時的全國解放政府,然後,再舉行議會和國家元首的選舉。政府方面最後斷定,這次政變的領導人就是夏卡朋和辛松。

  這次未遂政變的消息一公布,遠在北京治病的國王西哈努克立即作出反應,要求對夏卡朋王子從輕發落。國王在北京的辦事處向金邊發回了一份特別函電,要求允許夏卡朋流亡國外。在100名武裝士兵的警衛下,這位王子被帶上了飛往吉隆坡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班機。據說,一年前,西哈努克曾同馬來西亞政府商定,允許夏卡朋到馬來西亞暫住。

  在吉隆坡,夏卡朋否認他參與領導這次政變。他發表了一個聲明,稱“我迄今仍然堅定地否認我曾參與了針對金邊的任何未遂政變或試圖顯示力量的行動”。他指責金邊政府為了壓制人們對政府的批評,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把這次未遂政變作為逮捕他和辛松的藉口。但他又說:“我仍然認為政府正在帶領柬埔寨走在一條很糟糕的道路上,柬埔寨人民由於這種情況而吃苦頭。政府要對目前所進行的內戰、腐敗和日益惡化的經濟負責。”他重申:“我支持和忠於我的父親、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我認為只有他才能拯救柬埔寨。”

  政府對他的聲明根本不予理睬。夏卡朋的異母兄弟、第一首相拉那烈認定,夏卡朋就是這次未遂政變的策劃者。

  夏卡朋不得不向他的父王尋求幫助。他給遠在北京的西哈努克寫了一封長信,說他沒有參與政變陰謀,他既不是司令,也沒有任何軍隊……然而,西哈努克在回信中說,他愛莫能助。他說:“我無法為了給予公正而採取更多的行動,因為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作為王子間的最後仲裁人和調解者,西哈努克已經無能為力了。他年事已高,疾病纏身,已無暇顧及王室紛爭和黨派傾軋了。

  夏卡朋流亡國外並不意味著權力鬥爭的結束,也不意味著危機的過去。相反,隨著關於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法案的通過,政府內部的矛盾開始激化了。這導致了“暗殺洪森事件”的發生。策劃這一事件的主謀被認為是王室中另外一位親王諾羅敦·施里武。

  1994年7月7日,柬埔寨國民議會以103票對零票通過了“非法組織”法案。但是,120個席位的國民議會有17名議員缺席。這些缺席議員實際上是反對該法案或對該法案持有異議。他們認為,這個法案很有可能被濫用,造成亂抓或亂殺無辜,不能保障人權。同時,也有一些議員認為,不應該把同紅色高棉和解之門關死。這些議員中有兩位態度最為堅決,一是財政大臣桑蘭西,二是外交大臣諾羅敦·施里武親王。實際上,西哈努克也支持他們的意見。

  1993年7月,桑蘭西放棄了在巴黎薪水豐厚的銀行家的職位,應邀回到了柬埔寨,當上了新政府的財政大臣。他一上任,便開始整頓、恢復柬埔寨被戰爭摧殘殆盡的經濟。經過一年的努力。他抑制了通貨膨脹和龐大的財政赤字,使柬埔寨經濟走了上改革之路。這期間,他不顧一切阻力,清理了國內的一部分實業界,特別是木材工業。他發現許多政界軍界要人控制著許多產業部門。例如,在人民黨及其軍隊的控制下,木材工業的利潤高達上百億美元。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打擊了這些壟斷集團。他對外國投機商也不手軟,對那些“只投機、不投資”的外商採取了遏制政策。桑蘭西還激烈地批評政府的貪污腐敗,他曾許諾要清除柬埔寨的腐敗行為。正因為如此,桑蘭西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被認為是“柬埔寨政權中一位少有的正直人物,同時也是繼續進行柬埔寨經濟改革的擔保人”。由於他反腐敗的果敢行動,在人民中,特別是在大學生中享有越來越高的聲望,他以公正廉潔而著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