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第二位妃子蓬概莫尼共生育了三男四女。其中長子尤瓦那在朗諾政變後,一直跟隨西哈努克,曾任西哈努克民族團結陣線的主要領導成員。紅色高棉勝利後,他拒絕返回柬埔寨,曾一度同妻子兒子流亡香港,後又遷居美國。次子拉威旺在朗諾政變後投奔了紅色高棉,但兩年後病死於游擊隊營地。三子夏卡朋,曾任王家空軍軍官,朗諾上台後,被解職。1973年,他逃往北京,投奔了西哈努克。紅色高棉革命勝利後,他也拒絕隨父返回柬埔寨,流亡法國。後在他三位妻子的支持下,開了一個柬埔寨餐館,掌起了大勺。長女蘇里亞·倫賽,在西哈努克第一次流亡期間,同在東德留學的一名柬埔寨共產黨工程師結了婚。1975年9月隨父親西哈努克一同回國。西哈努克宣布辭職後不久,她便失蹤了。次女甘塔·帕花是西哈努克子女中最不幸的,年僅4歲便因白血病而夭折了。幼子克馬努拉在朗諾上台後也進入了叢林,加入了紅色高棉的抵抗運動,曾在新聞部長符寧的手下供職。1975年9月,西哈努克回國後,他又回到西哈努克身邊。幼女波東·帕花曾被朗諾政權判罪,並監禁了幾個月,獲釋後前往北京。1975年9月,隨父親返回柬埔寨,但不久也失蹤了。
第三位妃子莫尼蓋姍只為西哈努克生有一子,即在中國接受教育的納拉迪波。朗諾奪權後,判他5年監禁。紅色高棉解放金邊後,他始終沒有下落。
第四位妃子是那位寮國姑娘。她同西哈努克共有兩個女兒:蘇佳塔和阿倫。西哈努克同這位夫人的婚姻只持續了3年。失寵後,她便倒向施里瑪達一派。1970年朗諾政變後,她和她的兩個女兒都站到了政變集團一邊,背叛了西哈努克。阿倫還同施里瑪達的兒子結了婚。朗諾政變後,蘇佳塔被紅色高棉逮捕,不久便失蹤了。阿倫則隨其夫逃往美國。她們是14個子女中惟一背叛西哈努克的兩個。
莫尼克同西哈努克有兩個兒子,西哈莫尼和諾林達拉那。他們一直跟隨在父母的身邊。西哈莫尼現為柬埔寨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諾林達拉那在1980年就加入了紅色高棉。
西哈努克重新登基後,在所有這些子女中,只有兩位王子成了政治中心人物,這就是柬埔寨王國第一首相諾羅敦·拉那烈和屢屢挑起政治風波的諾羅敦·夏卡朋。
拉那烈曾在巴黎接受教育,在埃克斯·普羅旺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該校任教。朗諾政變後,他被判刑入獄,是他祖母花重金將其保釋。不久,隨其祖母前往北京。後來,他成了他父親西哈努克的私人秘書。
在失去納拉迪波之後,西哈努克對拉那烈寄於很大希望。在他第二次流亡北京的時候,他曾說:“柬埔寨的惟一希望就是西哈努克、西哈努克主義和拉那烈。你瞧,我有接班人了。”拉那烈一直是西哈努克的積極支持者和追隨者。
1986年,拉那烈被任命為西哈努克民族主義軍總司令兼參謀長。自從1989年西哈努克辭去爭取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主席職務後,拉那烈便進入了該組織的最高領導層,成為主要領導成員之一。先是任該陣線的總書記(莫尼克和涅刁龍為該陣線的兩主席),爾後,又當選為民族團結陣線的主席。1993年大選之前,民族團結陣線改稱“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黨”(簡稱奉辛比克黨)。大選中,拉那烈利用西哈努克的聲望,為該黨爭取了大量選票。他在競選中聲稱,奉辛比克黨參加競選的目的是使子民們的父王——西哈努克親王重返政壇,恢復父王的人民社會同盟路線。他說,奉辛比克黨的勝利就是父王西哈努克的勝利,父王的勝利就是人民的勝利。西哈努克的號召力使該黨贏得了大選的勝利。
奉辛比克黨的勝利使拉那烈得意忘形,他立即表示要以他的黨為主組成新政府。西哈努克對形勢的估計較為全面,他知道依照拉那烈的做法肯定引起不良後果。於是,經西哈努克的說服,拉那烈有所讓步,同意組成聯合政府,但他仍然公開拒絕人民黨的頭面人物洪森、謝辛、諾羅敦·夏卡朋進入內閣。這一企圖使人民黨領導人氣急敗壞,於是策劃了一個東部7省宣布自治的事件。
宣布磅湛等7省自治聲明的是西哈努克另一個兒子諾羅敦·夏卡朋。前邊已經提到,紅色高棉奪取金邊政權後,夏卡朋未隨父親西哈努克回國,而是在巴黎當上了餐館老闆。當西哈努克再次流亡北京、組織和領導抵抗運動時,他投入了西哈努克的民族主義軍。他曾擔任過民族主義軍的參謀長。但由於同拉那烈鬧翻,一氣之下倒向了洪森方面,加入了人民革命黨。同他一起脫離西哈努克派的還有西哈努克的長女,前芭蕾舞演員帕花·黛維,她曾被任命為洪森金邊政府的文化部長,而夏卡朋則當上了洪森政府的副總理。
拉那烈在大選中的勝利無疑是對夏卡朋一個不小的打擊。他不能接受他的兄弟對頭的勝利,於是同內政部長辛松以及布東將軍宣布不承認大選結果,並在柬東部7省實行自治。
夏卡朋宣布自治後,拉那烈便命令他的軍隊為反對夏卡朋為首的分裂勢力而戰。眼看,原來的兩黨之爭將演變成兩王子之戰。看來,只能由他們的父王西哈努克出面發揮關鍵作用了。實際上,西哈努克對權力的爭奪早有擔心。早在大選結果剛剛明朗的時候,他就預見到柬埔寨有可能出現兩難局面:如果奉辛比克黨獲勝,具有強大政治軍事實力的洪森派不會交權,國家仍會處於戰亂局面;如果人民黨獲勝,紅色高棉將會立即發動進攻。為了避免這一局面的發生,西哈努克決定成立一個以他為國家元首兼政府總理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的民族政府,以發揮他的家長和太上皇的作用。雖然,後來沒有實現他的計劃,但他畢竟使拉那烈和洪森兩派達成了分享權力的妥協,從而避免了一場僵局和王子戰爭。
第三位妃子莫尼蓋姍只為西哈努克生有一子,即在中國接受教育的納拉迪波。朗諾奪權後,判他5年監禁。紅色高棉解放金邊後,他始終沒有下落。
第四位妃子是那位寮國姑娘。她同西哈努克共有兩個女兒:蘇佳塔和阿倫。西哈努克同這位夫人的婚姻只持續了3年。失寵後,她便倒向施里瑪達一派。1970年朗諾政變後,她和她的兩個女兒都站到了政變集團一邊,背叛了西哈努克。阿倫還同施里瑪達的兒子結了婚。朗諾政變後,蘇佳塔被紅色高棉逮捕,不久便失蹤了。阿倫則隨其夫逃往美國。她們是14個子女中惟一背叛西哈努克的兩個。
莫尼克同西哈努克有兩個兒子,西哈莫尼和諾林達拉那。他們一直跟隨在父母的身邊。西哈莫尼現為柬埔寨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諾林達拉那在1980年就加入了紅色高棉。
西哈努克重新登基後,在所有這些子女中,只有兩位王子成了政治中心人物,這就是柬埔寨王國第一首相諾羅敦·拉那烈和屢屢挑起政治風波的諾羅敦·夏卡朋。
拉那烈曾在巴黎接受教育,在埃克斯·普羅旺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該校任教。朗諾政變後,他被判刑入獄,是他祖母花重金將其保釋。不久,隨其祖母前往北京。後來,他成了他父親西哈努克的私人秘書。
在失去納拉迪波之後,西哈努克對拉那烈寄於很大希望。在他第二次流亡北京的時候,他曾說:“柬埔寨的惟一希望就是西哈努克、西哈努克主義和拉那烈。你瞧,我有接班人了。”拉那烈一直是西哈努克的積極支持者和追隨者。
1986年,拉那烈被任命為西哈努克民族主義軍總司令兼參謀長。自從1989年西哈努克辭去爭取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主席職務後,拉那烈便進入了該組織的最高領導層,成為主要領導成員之一。先是任該陣線的總書記(莫尼克和涅刁龍為該陣線的兩主席),爾後,又當選為民族團結陣線的主席。1993年大選之前,民族團結陣線改稱“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黨”(簡稱奉辛比克黨)。大選中,拉那烈利用西哈努克的聲望,為該黨爭取了大量選票。他在競選中聲稱,奉辛比克黨參加競選的目的是使子民們的父王——西哈努克親王重返政壇,恢復父王的人民社會同盟路線。他說,奉辛比克黨的勝利就是父王西哈努克的勝利,父王的勝利就是人民的勝利。西哈努克的號召力使該黨贏得了大選的勝利。
奉辛比克黨的勝利使拉那烈得意忘形,他立即表示要以他的黨為主組成新政府。西哈努克對形勢的估計較為全面,他知道依照拉那烈的做法肯定引起不良後果。於是,經西哈努克的說服,拉那烈有所讓步,同意組成聯合政府,但他仍然公開拒絕人民黨的頭面人物洪森、謝辛、諾羅敦·夏卡朋進入內閣。這一企圖使人民黨領導人氣急敗壞,於是策劃了一個東部7省宣布自治的事件。
宣布磅湛等7省自治聲明的是西哈努克另一個兒子諾羅敦·夏卡朋。前邊已經提到,紅色高棉奪取金邊政權後,夏卡朋未隨父親西哈努克回國,而是在巴黎當上了餐館老闆。當西哈努克再次流亡北京、組織和領導抵抗運動時,他投入了西哈努克的民族主義軍。他曾擔任過民族主義軍的參謀長。但由於同拉那烈鬧翻,一氣之下倒向了洪森方面,加入了人民革命黨。同他一起脫離西哈努克派的還有西哈努克的長女,前芭蕾舞演員帕花·黛維,她曾被任命為洪森金邊政府的文化部長,而夏卡朋則當上了洪森政府的副總理。
拉那烈在大選中的勝利無疑是對夏卡朋一個不小的打擊。他不能接受他的兄弟對頭的勝利,於是同內政部長辛松以及布東將軍宣布不承認大選結果,並在柬東部7省實行自治。
夏卡朋宣布自治後,拉那烈便命令他的軍隊為反對夏卡朋為首的分裂勢力而戰。眼看,原來的兩黨之爭將演變成兩王子之戰。看來,只能由他們的父王西哈努克出面發揮關鍵作用了。實際上,西哈努克對權力的爭奪早有擔心。早在大選結果剛剛明朗的時候,他就預見到柬埔寨有可能出現兩難局面:如果奉辛比克黨獲勝,具有強大政治軍事實力的洪森派不會交權,國家仍會處於戰亂局面;如果人民黨獲勝,紅色高棉將會立即發動進攻。為了避免這一局面的發生,西哈努克決定成立一個以他為國家元首兼政府總理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的民族政府,以發揮他的家長和太上皇的作用。雖然,後來沒有實現他的計劃,但他畢竟使拉那烈和洪森兩派達成了分享權力的妥協,從而避免了一場僵局和王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