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想以卵擊石?你以為六萬兵馬就可以幾日之內拿下宣城麼?宣城東連還城,首尾呼應,你這裡一動兵戈圍了宣城,還城就來解圍,到時候反而將你里外夾攻,進退不能。」

  「這個,我早有準備,允江的守兵原有三萬,可以攔住東邊的還城救兵。等湯主得到消息,我只要三日之內拿下宣城,湯主即便想派援軍,也已經晚了。」

  「即便你拿下宣城,已經等同與湯國開戰。以我國的兵力現在還難有把握與湯國抗衡,你這麼做,是陷皇上與景國於險境,決不可行。」

  「契丹拖了湯國,正是我開疆略土的大好時機。箭已在弦。容山,你在這裡,可見證我一片熱血忠心,我擔著欺君的罪名養下允江六萬兵馬,就是為了此刻。你心裡若有芷溪,明日就帶允江兵馬出城,替我去攔還城的救兵。」

  芷溪芷溪,如一把刀在元赫心裡劃了一道,他無力地說道:「元瑋,你瘋了?此刻懸崖勒馬還來的及!」

  元瑋豪氣如雲,大笑:「大丈夫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一時的委屈與權宜算得什麼?你將來在皇上面前給我做證就是了。若是我功敗垂成,宣城不得,皇上只管說我謀反,後果我一人承擔,皇上仍舊可以與湯國修好。」

  元赫大驚:「元瑋,你可知道謀反是什麼罪名?即便你有這分雄心,若是宣城不得,到時候可是百口莫辯,顧氏就不會善罷甘休。」

  「我有十成十的把握,宣城,我謀劃了一年,勢在必得。」

  「元瑋!」元赫還想再勸,但見他眼眸中的執拗和狂熱,再想到與他相交二十年他的心性,頓時心急如焚,卻一時束手無策。

  「元赫,我不要你做什麼,只要替我擋了還城的救兵,其餘的都是我一人來做,將來也是一人來當。」

  元赫默然無語,心裡快速迴轉幾個念頭卻都是為時已晚的主意。

  元瑋似乎知道他的想法,說道:「你現在就可以派人快馬回京,也可以上書皇上,但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等皇上有什麼旨意到了允江,我已占了宣城。」

  元赫嘆道:「你真的非要如此麼?你我二十年的交情,我不想你將自己陷於險境。」.

  「二哥力求平穩,此刻大好時機,我決不會放棄這個機會。我籌劃這事已經良久,什麼都不能阻擋我,即便是你,容山,阻我者死!我信你,告訴你一切,你現在已是我的船上,幫也要幫,不幫也要幫!"

  元赫面色沉沉,看著眼前的元瑋,已經無言可勸。

  「湯國大好河山,難道你要景朝永遠偏安一隅?」元瑋目光灼灼逼人,突然從馬背上伸過一隻手,緊緊覆蓋在元赫的手背之上,掌心也灼熱無比。似有一陣豪情壯志從他掌心隱隱傳來。

  「容山,我攻下宣城就能帶回芷溪送到你的面前,她忘記了以前的情分,你也忘了不成?你難道對她沒有半點情意?你只要帶著允江的兵馬撤出城外七十里攔住還城的援軍就好。與你,半分風險也無,摺子照上,皇上照稟,將來的事我一人承擔,你還猶豫什麼?」

  元赫心裡一窒,這是在激他!他並非不想去救芷溪,可是即便此刻,他仍能維持一份清明,家事怎能與國事混為一談?他無法眼看著元瑋一意孤行而不加勸阻,也不想湯景岌岌可危的一份太平又起波瀾。

  而現在,他被逼的已無退路。眼下元瑋成竹在胸,若是不依從他,內訌不可避免,若是袖手旁觀,還城的兵馬湧來,元瑋的六萬兵馬就要腹背受敵,折於宣城。他果然算的很準,也準備的很充分,知道自己不會無動於衷地看著景軍涉於險境,更知道宣城有他心心念念的人。

  「元瑋,現在你不是昭王,我也不是靖安侯,你是我的兄弟,難道我竟能袖手?我勸了該勸的,做了該做的,眼下,該什麼做,我可以由著你,只是,拿下宣城之後,若是有人想要你的命,皇上也保不了你,如何是好?」

  「我擔保皇上不會。他是我的二哥,我知道他的性情。」

  元赫無奈地嘆息:「我言盡與此。明日一早,我帶兵出城,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容山,你說。「

  「若是三日拿不下宣城,你必須撤兵回京請罪。」

  「好,你我擊掌為誓!」

  三聲掌聲在夜空中激盪清脆。

  元瑋看著驚風急騁而逝的身影,無聲而笑。

  驚聞噩耗

  夜已深沉,萬籟寂靜,元赫呆呆立在窗前,夜不能寐。元瑋的主意真是讓他左右為難,滿懷焦慮。他口中反覆勸說元瑋不能貿然行事,卻不能不承認已經被元瑋打動,拋開芷溪,宣城的確是一塊寶地。數年前曾是景國國土,後被湯主一路征服,將景朝趕到江之南岸,才算罷手。從此兩國隔江而治,有了十七年的太平。

  一片墨黑夜色讓他喘不過氣來。明日的曙光一現,元瑋就要捅出滔天巨浪。快馬已經上路,然而消息到了蓉城也是局勢已定的時候,芷溪,她現在究竟怎樣?他心裡又急又痛,曙光卻來的格外晚。

  眼下,既然已經說不動元瑋,也不願內訌,只有順他的意願,順利拿下宣城救回芷溪,然後再回京另做打算。

  天色未明,元赫即刻調集允江兵馬開出城外,元瑋一路將他送出城,說道:「容山,我信你,你也要信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