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率成世子對幾位公主掃視了幾眼之後,神色冷漠,只和元瑋談論邊防守城,及盟約細則。幾位公主幹坐一旁,甚是尷尬。
元瑋見狀,讓公主也退了席。然後慎重地說道:「世子,皇上修好之意極誠,幾位公主,世子也見了,不知中意那一位?」
率成嘴角翹了翹,道:「王爺,你我之間不必客氣。我實話說了,晨曦公主,長儀公主,東平郡主,非此三人不可。請皇上自己決定,我在悅道館等候,若是明日沒有答覆,修好之事就此作罷。」
元瑋見他神色堅毅,知道極難說服,於是派人送率成回悅道館休息。
月色昏暗,天氣有些潮熱起來,元瑋心裡莫名有些煩躁,他信步來到謝太妃的三星殿,想順便給她問安。
謝太妃正看一本《春秋》,見到兒子,她放下書,笑容如一輪滿月。
「聽說今夜皇上龍體不適?」
「被那率成世子鬧的。」
「率成倒象是個做大事的,不達目的不罷休,軟硬兼施。」
「不錯,突可干眾多兒子立他為世子,自然有他的道理。這一次,二哥被他逼的很緊。他今夜指明要阿珂,丫丫,芷溪三人中的一個,讓二哥定奪。」
謝太妃一笑:「看來皇上的病,怕是要幾天好不了了。」
元瑋沉默片刻,道:「芷溪被卷進裡頭,實在是出人意料。沒想到率成對她一見傾心。」
謝太妃淡淡一笑:「是麼?」
元瑋嘆道:「我本想將阿珂與契丹和親,促成兩國修好,沒想到元玠不肯,匆忙將阿珂許人。
而芷溪,竟然也被捲入其中,事情有些脫離掌控。實在有違我的初衷。」
「你一片好意,不過最好不要讓人知道是你邀率成前來景朝,否則慈寧宮將這筆帳算到你的頭上。」
元瑋哦了一聲:「成就大事豈能兒女情長,率成之幼弟難道就不是可汗之子麼?二哥與太后都是婦人之仁,那個都不肯放棄,還想著白沾人家便宜不成?」
謝太妃嗤笑了一聲:「哼,男人自然和女人不同,即便是男人與男人也大不相同。你與老二,就是鷹與黃雀。」
「母親這話有些過了。他不過是喜歡玩弄筆墨,也算不得是昏君。」
「哼,當年若不是顧家,安國公兩派支持,他現在不過是個閒散王爺。」
元瑋眉頭皺起:「往事已矣,提它何用。我就是不在其位,也照舊能做出一番大事來。」
謝太妃眸光一緊,一字一頓冷冷說道:「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就是謀逆。」
元瑋不以為然:「母親太多擔心了,兒子將一片疆土送到他面前時,他自會感激兒子。」
「為他人做嫁衣的事還是少做的好。」
元瑋勾了勾嘴角,起身道:「天晚了,兒子告辭。」
謝太妃輕笑:「我看,要去和親的恐怕是阿晚了。」
元瑋的步子猛然停住,回首時眸光一片冰冷:「為何?」
「慈寧宮的那位最是自私,一個是她女兒一個是她孫女,另一個是她侄女,還是失散多年的侄女。你說,誰親誰疏?」
元瑋在階下立了片刻,轉身而去。
心灰意冷
元玠聽說率成的決定,頹然坐在殿上,半晌不發一言。殿外天色陰鬱,無一絲風。他的心裡卻是上下翻湧,如驚濤拍岸。
正在茫然無措,雲太后聞訊趕到紫揚殿。元玠苦笑著起身相迎:「母后,不必憂心,事已至此,看來修好之事只能作罷了。」
「皇上,他為何非要三人中的一位?」
「契丹人十分精明,他們自然是挑兒子與母后心中分量最重的人。」
「那為何又扯上芷溪?」
「芷溪無意中被他看見,雖身份稍次,卻也比其他幾位公主強,又偏巧極合他的心意。」
「這丫頭真是諸事不順。好好待在秋融園,怎麼就被率成看到?」
元玠沉默,不想說出是元瑋帶她去帝墨齋。
「皇上打算此事作罷?」
「是。」
雲太后沉吟片刻,起身說道:「此事先別告訴率成,明日再說。」
慈寧宮。雲太后坐在香幾前,看著一爐沉香,沉思良久,香菸裊裊,在空氣中散開,漸漸無蹤影。
暮色漸起,終於有雨落下,悶了一天的潮熱被風撕開了口子,開始涼爽起來。
「小秋,你去把東平郡主叫來。」
雲太后看著芷溪從台階上拾階而上,水墨油傘下她一身淺綠的綢衫,容顏如畫.步進殿內,她盈盈一拜:「芷溪拜見姑姑。」
姑姑!雲太后的嘴裡微苦,指了指軟榻,說道:「來坐到這裡。」
她細細地端詳著芷溪,幽幽嘆了口氣:「芷溪,你知道麼,我朝開國三十六年,歷經三代國主。傳到你二哥這裡,才真正得幾年太平。你二哥生性寬厚仁和,可算是仁君明君。可惜,我朝天時地利都不及北湯,惟有人和。去歲北湯起兵,雲南叛亂,我以為又是烽煙不斷,戰亂四起,幸好天助我景朝,雲南平定,北湯退兵。」
「姑姑不必憂心,二哥自有天道民心相助。」
「話雖如此,國力強盛才最重要。不過,若有外援另當別論。」
「外援?」
「眼下,契丹突起,派使者來朝,想與我朝結盟,他留下質子,要求與我朝和親。」
元瑋見狀,讓公主也退了席。然後慎重地說道:「世子,皇上修好之意極誠,幾位公主,世子也見了,不知中意那一位?」
率成嘴角翹了翹,道:「王爺,你我之間不必客氣。我實話說了,晨曦公主,長儀公主,東平郡主,非此三人不可。請皇上自己決定,我在悅道館等候,若是明日沒有答覆,修好之事就此作罷。」
元瑋見他神色堅毅,知道極難說服,於是派人送率成回悅道館休息。
月色昏暗,天氣有些潮熱起來,元瑋心裡莫名有些煩躁,他信步來到謝太妃的三星殿,想順便給她問安。
謝太妃正看一本《春秋》,見到兒子,她放下書,笑容如一輪滿月。
「聽說今夜皇上龍體不適?」
「被那率成世子鬧的。」
「率成倒象是個做大事的,不達目的不罷休,軟硬兼施。」
「不錯,突可干眾多兒子立他為世子,自然有他的道理。這一次,二哥被他逼的很緊。他今夜指明要阿珂,丫丫,芷溪三人中的一個,讓二哥定奪。」
謝太妃一笑:「看來皇上的病,怕是要幾天好不了了。」
元瑋沉默片刻,道:「芷溪被卷進裡頭,實在是出人意料。沒想到率成對她一見傾心。」
謝太妃淡淡一笑:「是麼?」
元瑋嘆道:「我本想將阿珂與契丹和親,促成兩國修好,沒想到元玠不肯,匆忙將阿珂許人。
而芷溪,竟然也被捲入其中,事情有些脫離掌控。實在有違我的初衷。」
「你一片好意,不過最好不要讓人知道是你邀率成前來景朝,否則慈寧宮將這筆帳算到你的頭上。」
元瑋哦了一聲:「成就大事豈能兒女情長,率成之幼弟難道就不是可汗之子麼?二哥與太后都是婦人之仁,那個都不肯放棄,還想著白沾人家便宜不成?」
謝太妃嗤笑了一聲:「哼,男人自然和女人不同,即便是男人與男人也大不相同。你與老二,就是鷹與黃雀。」
「母親這話有些過了。他不過是喜歡玩弄筆墨,也算不得是昏君。」
「哼,當年若不是顧家,安國公兩派支持,他現在不過是個閒散王爺。」
元瑋眉頭皺起:「往事已矣,提它何用。我就是不在其位,也照舊能做出一番大事來。」
謝太妃眸光一緊,一字一頓冷冷說道:「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就是謀逆。」
元瑋不以為然:「母親太多擔心了,兒子將一片疆土送到他面前時,他自會感激兒子。」
「為他人做嫁衣的事還是少做的好。」
元瑋勾了勾嘴角,起身道:「天晚了,兒子告辭。」
謝太妃輕笑:「我看,要去和親的恐怕是阿晚了。」
元瑋的步子猛然停住,回首時眸光一片冰冷:「為何?」
「慈寧宮的那位最是自私,一個是她女兒一個是她孫女,另一個是她侄女,還是失散多年的侄女。你說,誰親誰疏?」
元瑋在階下立了片刻,轉身而去。
心灰意冷
元玠聽說率成的決定,頹然坐在殿上,半晌不發一言。殿外天色陰鬱,無一絲風。他的心裡卻是上下翻湧,如驚濤拍岸。
正在茫然無措,雲太后聞訊趕到紫揚殿。元玠苦笑著起身相迎:「母后,不必憂心,事已至此,看來修好之事只能作罷了。」
「皇上,他為何非要三人中的一位?」
「契丹人十分精明,他們自然是挑兒子與母后心中分量最重的人。」
「那為何又扯上芷溪?」
「芷溪無意中被他看見,雖身份稍次,卻也比其他幾位公主強,又偏巧極合他的心意。」
「這丫頭真是諸事不順。好好待在秋融園,怎麼就被率成看到?」
元玠沉默,不想說出是元瑋帶她去帝墨齋。
「皇上打算此事作罷?」
「是。」
雲太后沉吟片刻,起身說道:「此事先別告訴率成,明日再說。」
慈寧宮。雲太后坐在香幾前,看著一爐沉香,沉思良久,香菸裊裊,在空氣中散開,漸漸無蹤影。
暮色漸起,終於有雨落下,悶了一天的潮熱被風撕開了口子,開始涼爽起來。
「小秋,你去把東平郡主叫來。」
雲太后看著芷溪從台階上拾階而上,水墨油傘下她一身淺綠的綢衫,容顏如畫.步進殿內,她盈盈一拜:「芷溪拜見姑姑。」
姑姑!雲太后的嘴裡微苦,指了指軟榻,說道:「來坐到這裡。」
她細細地端詳著芷溪,幽幽嘆了口氣:「芷溪,你知道麼,我朝開國三十六年,歷經三代國主。傳到你二哥這裡,才真正得幾年太平。你二哥生性寬厚仁和,可算是仁君明君。可惜,我朝天時地利都不及北湯,惟有人和。去歲北湯起兵,雲南叛亂,我以為又是烽煙不斷,戰亂四起,幸好天助我景朝,雲南平定,北湯退兵。」
「姑姑不必憂心,二哥自有天道民心相助。」
「話雖如此,國力強盛才最重要。不過,若有外援另當別論。」
「外援?」
「眼下,契丹突起,派使者來朝,想與我朝結盟,他留下質子,要求與我朝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