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似乎我們全院大小孩都在海軍操場上看演出,這時就聽到一個海軍小孩在人群外邊走邊嚷:總參的來了,總參的來了。
我們院大孩就挨個扒拉我們院小孩,叫那些在樹上的,壓著嗓門說:撤,快撤。
我們跟著大孩狂跑到我們院圍牆一帶停住腳,那一片很黑,沒有路燈。收容齊人,點了點數,大孩就對我們小孩說:咱們在這兒打他們一下,都去揀磚頭。
於是我們不分大孩小孩都鑽進路邊樹叢一人揀了兩手石頭,然後隱身在牆和樹叢的暗影中。
過了一會兒,路口燈底下出現海軍小孩密集的隊形,一排排灰軍裝露了出來,彎腰小心地前進,嘴裡集體哼著電影《平原游擊隊》「松井進村」的主題音樂:噔一滴答滴答,噔滴答滴答……打——有大孩高喊一聲。只見磚頭瓦塊猶如隕石雨紛紛落在路口燈下,在馬路上進濺。海軍大小孩四散逃避:一個滑了個劈叉;一個踉踉蹌蹌張著手拱形按在地上;一個彎腰捂著頭;一個躺在地上紋絲不動;一個光有顆頭直接長在兩條奔走的長腿上。再一眨眼,一個都不見了,只剩一地石頭。
沖啊,一班向左,二班向右,三班跟我來。我邊投擲邊喊,以為自己是在夜襲馬家河子。一個大勁兒,喀嚓一聲,肩、肘、腕三處關節一起響,感覺脫了環兒,英勇負傷。
喊什麼喊——我後腿彎挨了張軍長一腳,直挺挺跪下——暴露目標。
那邊的石頭也砍了過來,一群群,黑老鴰似的,在黑暗中呼呼作響。也很可怕,需要人不停地左躲右閃,一群人像是在摸黑勤奮練習打網球。
我扶著胳膊往後跑,心裡怨恨:打仗還欺負人。
回院的小門口大小孩擠成一疙瘩,擠得很熱乎,肩並肩手挽手前胸貼後背,鞋跟統統踩掉,剛下床似地跟著。
有一兩秒的工夫,一個人也沒能從那門出去,十個人像一摞書緊緊卡在狹小的門框上,都只露出一小部分身體:一隻亂抓的手,一條踢騰的腿、半張擠扁的臉。這一秒鐘可真長埃好像家家都買了柿子,紅艷艷的一個挨一個兩三層碼在廚房和廁所的窗戶上像是窗下點著一支紅蠟燭。我們拿了長鐵絲沿著一個個窗戶走,每過一窗,就隔著紗窗捅進鐵絲在一隻只柿子上扎眼兒,柿子皮很堅韌,相持一下,撲哧鑽了進去。沒到冬天,這些柿子就全爛了。家家人趕著吃,嘴上、兩手爛兮兮濕漬漬的,摸哪兒都黏。
有時還用手輕輕拍紗窗,擦在上層的柿子站不住,骨碌碌滾下去,聽到哭嚎一聲就急忙跑開。
夜深人靜之時,經過一樓人家的涼台,花盆在寬石欄上擺了一圈,也聞到幽幽的香氣,順手把花盆逐一扒拉到地上摔得粉碎。屋裡正睡的大人就開燈,在寂靜之夜破曰大罵,直到躺進被窩罵聲依然不絕,覺得有成就感,安心入睡了。
再翻窗戶跳進澡堂洗涼水澡已經有點冷了。水柱一澆下來,渾身一機靈,一層雞皮疙瘩。一涼,尿就多,看澡堂老頭的專用暖壺擱在凳子上,拔了塞兒,把凍得萎縮的小xx巴對準口,幫他灌一壺。暖瓶上水有一股低低的嘯聲,好像裡邊有隻哨子,嗚嗚嗚吹著爬上來,滿了就哽咽著停下來。想到一臉忠厚的大爺,一邊和洗澡的人聊天一邊沏茶,端起茶缸子一口喝下肚,眨著眼:這是什麼味兒?
就忍不住笑。什麼時候一想都可樂,吃著吃著飯喝著喝著水都能自個笑起來。
一天傍晚,去食堂吃飯還看見張寧生他大哥「張老闆」和黃保寧黃秋寧一夥大孩在23樓前用石頭砍一支躺在地上的氧氣瓶,石頭砸在鋼上砰砰作響。
吃完飯回家,剛在床上坐下喘氣,就聽見一聲巨大的爆炸,窗戶玻璃嗡嗡顫動,忙跑上陽台張望,看見天邊的晚霞以為是沖天的火光。樓下很多家屬往23樓方向跑,邊跑邊喊:炸死人了。
跑過去晚霞已經落了,天立刻黑了,好像是半夜,不知從哪兒she來的一柬探照燈打亮了一片廢墟,「張老闆」躺在瓦礫上,臉很乾淨,脖子血肉模糊,破了一個大洞,範圍之大好像遠超出一個人脖子的所能承載的界限。
全院的大人孩子都圍在那兒看,密密麻麻的腿和身軀,沒有人聲,也沒人搶救,這孩子孤孤單單地躺在地上,身下硌著一堆碎磚,想來很不舒服。忘了他的真名實姓了。好幾年他家人都瞞著他奶奶,說這個孫子去外地了。院裡小孩遇到張奶奶跟自己搭話,都持一種謹慎的態度。
一天早晨起來,天空陰沉沉的,像有什麼東在動,無數小東西,仔細一看,是雪花在飛舞。 漫天大雪夜裡也在下,映得屋裡一片寒光,昨晚擦過的水泥地遲遲不干,剛找出來的棉襖棉褲支楞著壓在被子上,像玩累了的小孩橫七八豎趴在人身上,一翻身就往下出溜。暗中拉響的火車汽笛聲比平常夜裡要近許多,似乎向床開來,夢裡那機車是一顆巨大的虎頭,拖著長身子撞倒海軍圍牆,犁開一排排平房,一頭趴在42樓下。方槍槍夢中驚醒,不敢做聲,爸爸不在家後他已習慣做了噩夢不聲張,克服恐懼的唯一辦法是不要再睡,生怕一合眼那塌天大禍繼續發生。
方槍槍再醒過來已是早晨,滿牆大白,處處反光,以為已是中午,夢裡那奇怪的刷刷之聲貫穿到現實世界使他想了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醒了。披著被子站在床上往窗外看,海軍那邊的幾條路上都有大人揮舞著大竹掃帚掃雪,掃過之後的路口堆起一些雪人,有人還在用鐵鍬拍拍打打。
他穿著棉毛褲下地去廁所站在馬桶邊撤尿,尿是黃的一圈泡沫。全家人合用的牙膏已經卷到頂,想擠出牙膏必須用倆大拇哥發狠地猛按一氣。總是學不會按醫生建議順紋路豎著走刷子保護琺瑯質,總是橫拉硬拽一翻,沫子還沒起,就漱嘴了。一口牙膏水不留神咽進喉嚨又涼又膩甜得極不正經真切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噁心。窗外大喇叭和屋裡半導體同一個人在說話音速不同像是結巴而且住在盆地周圍充滿回聲。
媽媽的嗓門也是早晨的熱鬧之一,像很多鳥在屋裡飛來飛去:脖子脖子…耳朵耳朵…左眼。方槍槍覺得她很神奇,是那種能隔著牆看到你的愛克斯光眼無處不在想偷懶根本不可能。他一遍一遍擦著自己,搖頭擺尾照著鏡子覺得裡邊這孩子長得挺白淨。
方槍槍穿上棉襖,蹬上棉褲,人立刻變得墩墩實實很憨厚的樣子。試著走路感到褲檔有一厚託兒,夾著,捂著,老想騎馬蹲檔。同樣笨重的方超抓住他腳下猛使絆兒。
領扣領扣…鉤兒鉤。媽鎖了自己臥室門出來那嗓門突然拔高感覺這整齊的女人一下急了。
太勒。方槍槍翻著白眼作窒息狀。
別裝!媽痛斥,手一下伸過來,帶著蛤喇油味兒,不許解開像小流氓。
每天她一定要嚷嚷得自己大怒怒髮衝冠,這才踏實、圓滿、罷休。方槍槍和方超做過小測驗,每個細節都照顧到了不給她可乘之機,沒用。她還是嚷好像早操京劇唱家兒起床必吊的嗓子。有一次她實在挑不出毛病哥兒倆太完美了急不成竟愣在那兒,如同對手不搭戲下不了台的演員,結果大家都遲到了。沒轍。可見一個人要是一貫正確慣了旁人只好經常賣些破綻否則誰也收不了常急過了,等於吃好了,媽開了門一個箭步沖了出去。
這媽有點風風火火,也許小時候叫狼追過,一走就不會回頭,不停腳像擰了發條一門心思向前休在她腳下點一炸彈她也不看一眼。小哥兒倆很響地摔門,下了一截樓梯就在樓梯窗前原地踏步製造一種奔跑的動效,一邊解領鉤領扣散著露著脖子小翻領的意思他們在等媽那最後一響。
快點——媽在四樓之下仰脖暴喊一聲。
這才算完,母子都盡完義務今兒一天誰跟誰也沒關係。
方槍槍方超正正經經下樓,樓道里鄰居家大人小孩川流不息上上下下開門關門,有人打飯回來,『飯盒堆滿食物,噴紅著臉,嘴裡吐著哈氣,一路發布消息:有炸糕,快去。
哥兒倆同時發力三步並作兩步,跳著樓梯往下跑一出樓門被天空中的大涼手摸了一把臉蛋。很多人在馬路上來來往往,站著說話,路上雪掃到兩旁像是挖了一條很寬的戰壕,路面結著一層冰,小孩都滑著走,像是站在自動輸送帶上。
方超蹲在冰上,方槍槍拉著他跑像馬拉雪橇。高晉拉著高洋超了過去,高洋扭過臉來得意地唱著歌:冰河上跑著三套車……。
像一口吃猛了冰棍新鮮的冷空氣吸進腔子鎮得胸管一陣陣生疼。大院裡到處一派寒素白雪是一種華麗的裝飾人跑在其中也覺得冰清玉潔以為自己很美好。
方槍槍眼巴巴看著笸籮里剩下的炸糕又挨個數了一遍排在方超前面的人頭,感到希望渺茫。29號食堂的糖炸糕用香港國語講:很好味。那和北京清真飯館賣的油炸糕區別在於不是豆沙餡而是紅糖餡,還要捨得油炸得焦脆一點,掛著一大塊一大塊撲簌簌掉渣的蘇痂,皮一般是破的,滾燙的紅糖漿流出一點,吃的時候粘在手心手背可以反覆來舔。每當食堂炸這糕的日子全院小孩就要轟動一次,不離不棄排著長隊等候心情如赴美國使館簽證。
小丫挺的雙手端起一碗玉米面粥回身戰戰兢兢往餐桌那頭走,與同樣端著一碗粥的陳北燕走了個對臉,相視一笑,互相繞了過去。高洋腳蹬著凳子一邊吃炸糕一邊對剛在旁邊放下粥碗的方槍槍斜著眼說:你沖女的笑了。
沒!方槍槍斬釘截鐵地說,孫子笑了。接著央求:嘗一口,就一口。
沒了。高洋一口把炸糕塞進嘴裡聳著鼻子和全部咬輪匝肌說。
你丫真他媽操性——行。方槍槍回頭繼續向賣飯櫃檯張望。
食堂里擠來擠去吵吵嚷嚷的都是自己來吃早飯的小孩像兒童餐廳。平時院裡已經很少見到大人,除了去幹校的,還有更多的人去支左,去——不知道瞎忙什麼,辦公區也沒人辦公,幾棟樓里空空蕩蕩,崗都撤了,大部分人家都是小孩獨立支撐門戶。
一幫幫小孩自己去食堂吃飯,魚找魚蝦找蝦湊成一桌一桌的邊吃邊聊倒也歡樂,也有點小人國里過日子的鄭重其事。院裡食堂吃飯是賒帳制,一家發一個本,一頁是一頓飯的明細欄,要吃什麼看小黑板出的菜譜預先寫在本上叫訂飯,炊事員每餐收本根據上面所寫夾飯菜條在本里,再吃飯憑條去櫃檯領,月底從各家大人工資里扣除。這樣就不用給小孩錢了,大人不在家小孩也不會吃不上飯。挺科學。
爸媽給方槍槍方超規定了每人每月12塊錢伙食標準,不算大方也不太苛刻差不多是一個士兵的伙食標準。有的人家只許孩子吃6塊錢8塊錢。能有12塊錢的經濟實力自由支配已使方槍槍覺得自己像一個有錢人。重要的是可以自己決定吃什麼不吃什麼這自我感覺很不一樣。當時只是一種得意,現在說得清楚那不就是人權麼,吃飯權官稱生存權。
相形之下,那些還必須跟著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十分可憐,一看就吃人家嘴短只有一個聽話權。
我們院大孩就挨個扒拉我們院小孩,叫那些在樹上的,壓著嗓門說:撤,快撤。
我們跟著大孩狂跑到我們院圍牆一帶停住腳,那一片很黑,沒有路燈。收容齊人,點了點數,大孩就對我們小孩說:咱們在這兒打他們一下,都去揀磚頭。
於是我們不分大孩小孩都鑽進路邊樹叢一人揀了兩手石頭,然後隱身在牆和樹叢的暗影中。
過了一會兒,路口燈底下出現海軍小孩密集的隊形,一排排灰軍裝露了出來,彎腰小心地前進,嘴裡集體哼著電影《平原游擊隊》「松井進村」的主題音樂:噔一滴答滴答,噔滴答滴答……打——有大孩高喊一聲。只見磚頭瓦塊猶如隕石雨紛紛落在路口燈下,在馬路上進濺。海軍大小孩四散逃避:一個滑了個劈叉;一個踉踉蹌蹌張著手拱形按在地上;一個彎腰捂著頭;一個躺在地上紋絲不動;一個光有顆頭直接長在兩條奔走的長腿上。再一眨眼,一個都不見了,只剩一地石頭。
沖啊,一班向左,二班向右,三班跟我來。我邊投擲邊喊,以為自己是在夜襲馬家河子。一個大勁兒,喀嚓一聲,肩、肘、腕三處關節一起響,感覺脫了環兒,英勇負傷。
喊什麼喊——我後腿彎挨了張軍長一腳,直挺挺跪下——暴露目標。
那邊的石頭也砍了過來,一群群,黑老鴰似的,在黑暗中呼呼作響。也很可怕,需要人不停地左躲右閃,一群人像是在摸黑勤奮練習打網球。
我扶著胳膊往後跑,心裡怨恨:打仗還欺負人。
回院的小門口大小孩擠成一疙瘩,擠得很熱乎,肩並肩手挽手前胸貼後背,鞋跟統統踩掉,剛下床似地跟著。
有一兩秒的工夫,一個人也沒能從那門出去,十個人像一摞書緊緊卡在狹小的門框上,都只露出一小部分身體:一隻亂抓的手,一條踢騰的腿、半張擠扁的臉。這一秒鐘可真長埃好像家家都買了柿子,紅艷艷的一個挨一個兩三層碼在廚房和廁所的窗戶上像是窗下點著一支紅蠟燭。我們拿了長鐵絲沿著一個個窗戶走,每過一窗,就隔著紗窗捅進鐵絲在一隻只柿子上扎眼兒,柿子皮很堅韌,相持一下,撲哧鑽了進去。沒到冬天,這些柿子就全爛了。家家人趕著吃,嘴上、兩手爛兮兮濕漬漬的,摸哪兒都黏。
有時還用手輕輕拍紗窗,擦在上層的柿子站不住,骨碌碌滾下去,聽到哭嚎一聲就急忙跑開。
夜深人靜之時,經過一樓人家的涼台,花盆在寬石欄上擺了一圈,也聞到幽幽的香氣,順手把花盆逐一扒拉到地上摔得粉碎。屋裡正睡的大人就開燈,在寂靜之夜破曰大罵,直到躺進被窩罵聲依然不絕,覺得有成就感,安心入睡了。
再翻窗戶跳進澡堂洗涼水澡已經有點冷了。水柱一澆下來,渾身一機靈,一層雞皮疙瘩。一涼,尿就多,看澡堂老頭的專用暖壺擱在凳子上,拔了塞兒,把凍得萎縮的小xx巴對準口,幫他灌一壺。暖瓶上水有一股低低的嘯聲,好像裡邊有隻哨子,嗚嗚嗚吹著爬上來,滿了就哽咽著停下來。想到一臉忠厚的大爺,一邊和洗澡的人聊天一邊沏茶,端起茶缸子一口喝下肚,眨著眼:這是什麼味兒?
就忍不住笑。什麼時候一想都可樂,吃著吃著飯喝著喝著水都能自個笑起來。
一天傍晚,去食堂吃飯還看見張寧生他大哥「張老闆」和黃保寧黃秋寧一夥大孩在23樓前用石頭砍一支躺在地上的氧氣瓶,石頭砸在鋼上砰砰作響。
吃完飯回家,剛在床上坐下喘氣,就聽見一聲巨大的爆炸,窗戶玻璃嗡嗡顫動,忙跑上陽台張望,看見天邊的晚霞以為是沖天的火光。樓下很多家屬往23樓方向跑,邊跑邊喊:炸死人了。
跑過去晚霞已經落了,天立刻黑了,好像是半夜,不知從哪兒she來的一柬探照燈打亮了一片廢墟,「張老闆」躺在瓦礫上,臉很乾淨,脖子血肉模糊,破了一個大洞,範圍之大好像遠超出一個人脖子的所能承載的界限。
全院的大人孩子都圍在那兒看,密密麻麻的腿和身軀,沒有人聲,也沒人搶救,這孩子孤孤單單地躺在地上,身下硌著一堆碎磚,想來很不舒服。忘了他的真名實姓了。好幾年他家人都瞞著他奶奶,說這個孫子去外地了。院裡小孩遇到張奶奶跟自己搭話,都持一種謹慎的態度。
一天早晨起來,天空陰沉沉的,像有什麼東在動,無數小東西,仔細一看,是雪花在飛舞。 漫天大雪夜裡也在下,映得屋裡一片寒光,昨晚擦過的水泥地遲遲不干,剛找出來的棉襖棉褲支楞著壓在被子上,像玩累了的小孩橫七八豎趴在人身上,一翻身就往下出溜。暗中拉響的火車汽笛聲比平常夜裡要近許多,似乎向床開來,夢裡那機車是一顆巨大的虎頭,拖著長身子撞倒海軍圍牆,犁開一排排平房,一頭趴在42樓下。方槍槍夢中驚醒,不敢做聲,爸爸不在家後他已習慣做了噩夢不聲張,克服恐懼的唯一辦法是不要再睡,生怕一合眼那塌天大禍繼續發生。
方槍槍再醒過來已是早晨,滿牆大白,處處反光,以為已是中午,夢裡那奇怪的刷刷之聲貫穿到現實世界使他想了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醒了。披著被子站在床上往窗外看,海軍那邊的幾條路上都有大人揮舞著大竹掃帚掃雪,掃過之後的路口堆起一些雪人,有人還在用鐵鍬拍拍打打。
他穿著棉毛褲下地去廁所站在馬桶邊撤尿,尿是黃的一圈泡沫。全家人合用的牙膏已經卷到頂,想擠出牙膏必須用倆大拇哥發狠地猛按一氣。總是學不會按醫生建議順紋路豎著走刷子保護琺瑯質,總是橫拉硬拽一翻,沫子還沒起,就漱嘴了。一口牙膏水不留神咽進喉嚨又涼又膩甜得極不正經真切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噁心。窗外大喇叭和屋裡半導體同一個人在說話音速不同像是結巴而且住在盆地周圍充滿回聲。
媽媽的嗓門也是早晨的熱鬧之一,像很多鳥在屋裡飛來飛去:脖子脖子…耳朵耳朵…左眼。方槍槍覺得她很神奇,是那種能隔著牆看到你的愛克斯光眼無處不在想偷懶根本不可能。他一遍一遍擦著自己,搖頭擺尾照著鏡子覺得裡邊這孩子長得挺白淨。
方槍槍穿上棉襖,蹬上棉褲,人立刻變得墩墩實實很憨厚的樣子。試著走路感到褲檔有一厚託兒,夾著,捂著,老想騎馬蹲檔。同樣笨重的方超抓住他腳下猛使絆兒。
領扣領扣…鉤兒鉤。媽鎖了自己臥室門出來那嗓門突然拔高感覺這整齊的女人一下急了。
太勒。方槍槍翻著白眼作窒息狀。
別裝!媽痛斥,手一下伸過來,帶著蛤喇油味兒,不許解開像小流氓。
每天她一定要嚷嚷得自己大怒怒髮衝冠,這才踏實、圓滿、罷休。方槍槍和方超做過小測驗,每個細節都照顧到了不給她可乘之機,沒用。她還是嚷好像早操京劇唱家兒起床必吊的嗓子。有一次她實在挑不出毛病哥兒倆太完美了急不成竟愣在那兒,如同對手不搭戲下不了台的演員,結果大家都遲到了。沒轍。可見一個人要是一貫正確慣了旁人只好經常賣些破綻否則誰也收不了常急過了,等於吃好了,媽開了門一個箭步沖了出去。
這媽有點風風火火,也許小時候叫狼追過,一走就不會回頭,不停腳像擰了發條一門心思向前休在她腳下點一炸彈她也不看一眼。小哥兒倆很響地摔門,下了一截樓梯就在樓梯窗前原地踏步製造一種奔跑的動效,一邊解領鉤領扣散著露著脖子小翻領的意思他們在等媽那最後一響。
快點——媽在四樓之下仰脖暴喊一聲。
這才算完,母子都盡完義務今兒一天誰跟誰也沒關係。
方槍槍方超正正經經下樓,樓道里鄰居家大人小孩川流不息上上下下開門關門,有人打飯回來,『飯盒堆滿食物,噴紅著臉,嘴裡吐著哈氣,一路發布消息:有炸糕,快去。
哥兒倆同時發力三步並作兩步,跳著樓梯往下跑一出樓門被天空中的大涼手摸了一把臉蛋。很多人在馬路上來來往往,站著說話,路上雪掃到兩旁像是挖了一條很寬的戰壕,路面結著一層冰,小孩都滑著走,像是站在自動輸送帶上。
方超蹲在冰上,方槍槍拉著他跑像馬拉雪橇。高晉拉著高洋超了過去,高洋扭過臉來得意地唱著歌:冰河上跑著三套車……。
像一口吃猛了冰棍新鮮的冷空氣吸進腔子鎮得胸管一陣陣生疼。大院裡到處一派寒素白雪是一種華麗的裝飾人跑在其中也覺得冰清玉潔以為自己很美好。
方槍槍眼巴巴看著笸籮里剩下的炸糕又挨個數了一遍排在方超前面的人頭,感到希望渺茫。29號食堂的糖炸糕用香港國語講:很好味。那和北京清真飯館賣的油炸糕區別在於不是豆沙餡而是紅糖餡,還要捨得油炸得焦脆一點,掛著一大塊一大塊撲簌簌掉渣的蘇痂,皮一般是破的,滾燙的紅糖漿流出一點,吃的時候粘在手心手背可以反覆來舔。每當食堂炸這糕的日子全院小孩就要轟動一次,不離不棄排著長隊等候心情如赴美國使館簽證。
小丫挺的雙手端起一碗玉米面粥回身戰戰兢兢往餐桌那頭走,與同樣端著一碗粥的陳北燕走了個對臉,相視一笑,互相繞了過去。高洋腳蹬著凳子一邊吃炸糕一邊對剛在旁邊放下粥碗的方槍槍斜著眼說:你沖女的笑了。
沒!方槍槍斬釘截鐵地說,孫子笑了。接著央求:嘗一口,就一口。
沒了。高洋一口把炸糕塞進嘴裡聳著鼻子和全部咬輪匝肌說。
你丫真他媽操性——行。方槍槍回頭繼續向賣飯櫃檯張望。
食堂里擠來擠去吵吵嚷嚷的都是自己來吃早飯的小孩像兒童餐廳。平時院裡已經很少見到大人,除了去幹校的,還有更多的人去支左,去——不知道瞎忙什麼,辦公區也沒人辦公,幾棟樓里空空蕩蕩,崗都撤了,大部分人家都是小孩獨立支撐門戶。
一幫幫小孩自己去食堂吃飯,魚找魚蝦找蝦湊成一桌一桌的邊吃邊聊倒也歡樂,也有點小人國里過日子的鄭重其事。院裡食堂吃飯是賒帳制,一家發一個本,一頁是一頓飯的明細欄,要吃什麼看小黑板出的菜譜預先寫在本上叫訂飯,炊事員每餐收本根據上面所寫夾飯菜條在本里,再吃飯憑條去櫃檯領,月底從各家大人工資里扣除。這樣就不用給小孩錢了,大人不在家小孩也不會吃不上飯。挺科學。
爸媽給方槍槍方超規定了每人每月12塊錢伙食標準,不算大方也不太苛刻差不多是一個士兵的伙食標準。有的人家只許孩子吃6塊錢8塊錢。能有12塊錢的經濟實力自由支配已使方槍槍覺得自己像一個有錢人。重要的是可以自己決定吃什麼不吃什麼這自我感覺很不一樣。當時只是一種得意,現在說得清楚那不就是人權麼,吃飯權官稱生存權。
相形之下,那些還必須跟著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十分可憐,一看就吃人家嘴短只有一個聽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