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方槍槍急了會掰疼吳迪,吳迪也不出聲,一臉嚴肅和堅忍,那模樣會讓方槍槍想起小時候的陳北燕,他們同床他掐她時她也是這麼一副面孔。吳迪的韌帶很長,食指和小指都能反著撅成九十度。方槍槍再往下撅,吳迪的嘴角就會顫抖,眉毛一跳一跳,眼睛變得水汪汪,方槍槍心也就一下軟了,放棄爭奪鬆開她。吳迪就會深深低下頭,一堂課都在撫摸那隻被方槍槍握過的手。
只有一次她當真哭了。方槍槍搶到橡皮並且把它塞進鼻孔里。她一下呆了,盯著那塊沾了鼻涕亮晶晶變成翠綠的橡皮眼淚流出眼眶。這時坐在前面的陳北燕忽然回頭大聲說:你們別鬧了。
全班視線都集中在他倆身上,朱老師也停止講課,望著他倆。過了一會兒,朱老師繼續講課,方槍槍和吳迪仍羞紅著臉,久久不能從同謀共犯的感受中解脫出來。
後來,那塊綠色的香橡皮不見了。方槍槍走到哪兒吳迪就跟到哪兒,放學回家也一路跟到29號西門,也不哭也不聲張,只說一句話:還我。
方槍槍再三跟她解釋:我沒拿,真沒拿。你都讓我聞我還拿它幹嗎?
方槍槍掏出自己所有衣兜褲兜,把書包倒光高舉雙手:你搜我,你搜我行嗎?
吳迪不動,只是重複說:還我。
朱老師出面解決問題,兩個孩子都哭了,都堅持,一個說:拿了。一個說:沒拿。
你一句,我一句,沒完沒了,顯得詞彙都很貧乏。方槍槍稍稍變化了一下陳述:你冤枉我了。那位跟著說:我沒冤枉。接著又是沒完沒了的重複。全班同學都逗樂了,一對一跟著學舌:拿了——沒拿。你冤枉我了——我沒冤枉。好幾天大家一見面就是這兩句話,幾乎成了一年級六班的典故。有一次,朱老師上課前無意問了一句:板擦誰拿了?
全班立刻一起回答:沒拿——你冤枉我了。
朱老師也不禁莞爾一笑。
你們也覺得我真拿了吳迪的橡皮?下課時男生聚在一起聊天,方槍槍湊過去試探地替自己辯解,想得到一些同情。
那你哭什麼?馬青輕蔑地望著他說,你為什麼不打她?
我打她了,我推她、掐她、我……方槍槍茫然地凝視著遠方。
沒看見。馬青臉伸到方槍槍臉前輕輕搖動,笑道:那也不叫打。
你們等著吧,方槍槍擄胳膊挽袖子氣勢洶洶地說,我這就讓你們看。
一幫男生笑嘻嘻地嘴裡喊著:看打架嘍。眉飛色舞跟著他來到吳迪座位前。
吳迪正在和從前面位子回過頭的陳北燕對題,不知道一群男生為什麼忽然來到自己面前,漠然地抬頭看了他們一眼。那視線並沒有落在方槍槍身上,只是一掃而過。方槍槍還是被這平靜的目光擋了一下,像夏天街頭老太大推的冰棍車掀開棉被那一剎,被一股涼意冰鎮了一下。這一猶豫使他的動作中斷了,意圖也暴露了,一種軟弱的情感占了上風,他實在不是這塊料:坦然地走到毫無防備的對手面前,冷丁出手,劈面一『記重拳。儘管這對手只是個女生,一個常受他欺負,根本無還手之力的小姑娘,他還是感到一種畏懼,因蓄意侵犯他人引致自己發生的不安全感。
這時陳北燕叫起來:你要幹嗎方槍槍!
這一叫使方槍槍羞憤難當。強烈的羞恥感使他差不多以為自已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不容耽擱,於是他大義凜然地伸出手,給那坐著的小姑娘光嫩的臉蛋上兇惡的一巴掌。吳迪哭著從座位的另一邊跑出去,方槍槍也一下變得敏捷,踩著桌子追上去。
這一手很老練,很像真正的壞蛋的做法——他迅速伸腿在正交替奔跑的吳迪的兩隻腳間踢了一下。吳迪張開兩手向前撲倒,像一陣亂著的風突然停了,四周安靜。她的膝蓋手肘都擦破了,一臉土,哭得很不好看。
方槍槍走過去看,覺得自己終於清白了。聽到旁邊有男生噴噴讚嘆「三王真厲害」,心裡很受用,飄飄然,甚或覺得自己真會武了,走回自己座位時架著膀子一副練過的樣子。
朱老師嚴厲批評了他。吳迪爸爸也到學校來了。那是個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模樣的軍人,可以看出女兒的鼻子、嘴和皮膚遺傳自他。
問題的解決是各打五十大板:打女同學不對;隨便懷疑同學拿了自己東西也不對。
這個爸爸一看也是個懦弱的好好先生。方槍槍向吳迪道歉後,他也要吳迪向方槍槍道歉。我想我應該用「迫使」這個詞。吳迪向方槍槍說「對不起」時委屈極了,我無法形容她那時臉上的神態。
數年以後,方槍槍家搬離29號院,在挪動床時方槍槍看見一塊綠色橡皮。他忘了這東西的來歷,吳迪也已轉學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他以為那是自己的遺物,揀起來聞聞,綠橡皮已經不香了,只有一股嗆鼻的塵土味兒。
一年級小學生方槍槍感受到了做一個學生和當保育院小朋友的不一樣。很多時候不能再依自己的心愿不假思索地行事了。譬如你不能又喜歡一個女孩又用欺負她的方式跟她玩。那種複雜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不被周圍人所接受的。要麼你就跟她好像哥們兒一樣,要麼你就對她壞像地主壓迫丫鬟,必須有個態度像大白天一樣清楚。你不能想一套,做一套,心理是連貫的而行為是暖昧的。在這兒,沒人關注你的想法,只注重你的行為也叫表現,不管你想什麼,只看你怎麼幹。大家只憑這點評價一個人。
朱老師經常對全班同學講:你們都不是小孩了。你們要學會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不能老拿「不是故意的」請求別人原諒。老師看一個同學的好壞就是看他的行為,良好的行為代表良好的動機,不好的行為就是你有不好的動機——雷鋒同志能夠那麼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就是因為他有一顆火熱的心「對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
就我的印象,朱老師所言不是她個人發明,而是當時的官方觀點:動機效果一致論。
都不是小孩了——這提法令人激動,那等於是要求一個人一貫正確,如果做不到,就一貫耍兩面派。我相信沒有哪個孩子心理能和行為同步,除非你不老實,在某些時刻隱藏自我,那才有可能使自己像個大人——完美的人。
那也不難,不與人的本性牴觸,或者說那本來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我叫它偽善,偽善的說法這叫「積極要求進步」。
方槍槍希望自己具有如下高貴的品質:聰明、勇敢、忠誠。比較可怕的是他假裝自己已經具備了這些品質,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更恰當地說是到處興風作浪。
聰明——就是顯配、咬尖、逞能。屬我學習第一好,老師提的問題全能答,而且只有我配答,別人都是笨蛋。
每次課堂上老師有提問,他就把手舉到天上,肩膀越過耳朵,直到欠起屁股全身趴在桌上,向前斜著身子如同一枚將要向老師發she過去的火箭嘴裡連聲懇求:老師,老師……
很多次老師讓他答了,也有很多次讓別人答了。沒讓他答時他就很不高興,撅著嘴坐下摔桌子打板凳。別人回答正確他就朝天翻白眼,稍有不對他便回嗔作喜,先老師一步大聲批駁:錯了!接著嘲笑人家,歡快得勝地向老師舉手:老師老師我會答。
連老師也不得不向他解釋:我知道你會答,咱們多讓一些沒你掌握得那麼快的同學回答。
好像他和老師一樣懂,上課的目的只是教教別的那些不開壺的孩子。
久而久之,班裡有些同學回答課堂提問時面向的不是老師而是方同學,答一句在他臉上察言觀色一番。他也學會了皺眉和微笑這兩種很老道很裝孫子的否定和肯定的表達法。
語文課代表負責收發作業的權力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全班同學的作業本,這使他的嫉妒心和鄙薄心同時大發作,一方面他很難接受確實有很多孩子字跡比他工整頁面比他乾淨,一方面他瞧不起那些不如他的人。
開始,這只是一個情報工作,做到心中有數,該跟誰比該把誰不放在眼裡。漸漸,他習慣性地不安分起來。有一次朱老師生病,兩天沒來上課,那些作業本就堆在方槍槍的課桌抽斗里。
閒來無事他揀起翻閱,千篇一律,看得生悶,不由自主信筆批改,該給5分的給5分,該給2分的畫個鴨子。沒想到這工作給他帶來快樂,有一種創作感,輕而易舉就使現實迎合了自己。
批完作業,他還沉浸在快感中,忘了自己是誰,大模大樣把作業發了下去。發完溜回座位,才恍然大悟,感到緊張,意識到自己膽大包天,做了件越軌的事。
那是該你乾的嗎?他在內心大聲責備自己——他還不習慣自己決定自己同時支配集體,這種當了「主子」的感覺使他忐忑而不是自得。
什麼也沒發表,同學們一如往常地看到自己的得分或大聲遺憾或喜出望外,他們甚至都沒注意到這是方槍槍的手筆或者以為順理成章:語文老師不在語文課代表代為批改作業——還有比這更自然的麼?
一些認為自己分低了的同學找方槍槍改分,方槍槍痛快地給他們都改了5分。同學們歡天喜地,方槍槍也躊躇滿志,這似乎意味著同學們認可了他的新權力。
乾的不壞老方——他在內心大聲表揚自己,想像那是老師的贊語:沒看出你還真有兩下子。
朱老師回班上課看到方槍槍批改的作業,只是用鼻子哼了一聲,冷笑兩下,一句表態的話也沒說。
不說話就是默認了。方槍槍鼓舞自己:立功的時候到於是,那成了一個慣例,只要朱老師生病請假他就主動出馬給全班同學批改作業。
只有陳北燕對他的行徑提出抗議:不要驗,真拿自己當根蔥了。
全班被他用5分賄賂了的孩子都支持他,吵吵嚷嚷地說:就讓三王判吧。
我這是臨時負責,朱老師回來我還讓給她。方槍槍又靦腆又自豪,對大家許願:我保證不瞎判,讓大家信得過。
有段時間,他真的使全班同學都信得過,都高興,都覺得語文課不用好好學。老得5分都煩了。有輿論要求他判一些4分以示大家還是有區別的。
後來,情形大變。隨著擁戴面的擴大和權力的合法化,一種莊嚴感降臨到方槍槍身上,他像一切心靈純潔的人一旦屁股坐穩就渴望正義,雁過留聲,當清官——那意味著嚴格要求別人、威重恩薄和有錯必糾。
他很苦惱,也很果決,對全班同學發生講話:我覺得咱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都得5分。那不反映咱班有些同學的真實水平,可不可以不那麼判了,多少嚴一點……
同意。沒等他講完,全班同學就一齊用拍桌子跺地板表示支持。他留給同學們的印象是那麼沒原則,標準低下,就是稍稍提高一點又有什麼可怕的?只有大王二王這倆文盲不希望有任何改變,高叫道:我們倆必須老得5分。
好好好,你們倆老得5分。方槍槍一口答應,問大夥:其他同學還有什麼要求,沒要求我就改了,到時候你們可別怨我。
只有一次她當真哭了。方槍槍搶到橡皮並且把它塞進鼻孔里。她一下呆了,盯著那塊沾了鼻涕亮晶晶變成翠綠的橡皮眼淚流出眼眶。這時坐在前面的陳北燕忽然回頭大聲說:你們別鬧了。
全班視線都集中在他倆身上,朱老師也停止講課,望著他倆。過了一會兒,朱老師繼續講課,方槍槍和吳迪仍羞紅著臉,久久不能從同謀共犯的感受中解脫出來。
後來,那塊綠色的香橡皮不見了。方槍槍走到哪兒吳迪就跟到哪兒,放學回家也一路跟到29號西門,也不哭也不聲張,只說一句話:還我。
方槍槍再三跟她解釋:我沒拿,真沒拿。你都讓我聞我還拿它幹嗎?
方槍槍掏出自己所有衣兜褲兜,把書包倒光高舉雙手:你搜我,你搜我行嗎?
吳迪不動,只是重複說:還我。
朱老師出面解決問題,兩個孩子都哭了,都堅持,一個說:拿了。一個說:沒拿。
你一句,我一句,沒完沒了,顯得詞彙都很貧乏。方槍槍稍稍變化了一下陳述:你冤枉我了。那位跟著說:我沒冤枉。接著又是沒完沒了的重複。全班同學都逗樂了,一對一跟著學舌:拿了——沒拿。你冤枉我了——我沒冤枉。好幾天大家一見面就是這兩句話,幾乎成了一年級六班的典故。有一次,朱老師上課前無意問了一句:板擦誰拿了?
全班立刻一起回答:沒拿——你冤枉我了。
朱老師也不禁莞爾一笑。
你們也覺得我真拿了吳迪的橡皮?下課時男生聚在一起聊天,方槍槍湊過去試探地替自己辯解,想得到一些同情。
那你哭什麼?馬青輕蔑地望著他說,你為什麼不打她?
我打她了,我推她、掐她、我……方槍槍茫然地凝視著遠方。
沒看見。馬青臉伸到方槍槍臉前輕輕搖動,笑道:那也不叫打。
你們等著吧,方槍槍擄胳膊挽袖子氣勢洶洶地說,我這就讓你們看。
一幫男生笑嘻嘻地嘴裡喊著:看打架嘍。眉飛色舞跟著他來到吳迪座位前。
吳迪正在和從前面位子回過頭的陳北燕對題,不知道一群男生為什麼忽然來到自己面前,漠然地抬頭看了他們一眼。那視線並沒有落在方槍槍身上,只是一掃而過。方槍槍還是被這平靜的目光擋了一下,像夏天街頭老太大推的冰棍車掀開棉被那一剎,被一股涼意冰鎮了一下。這一猶豫使他的動作中斷了,意圖也暴露了,一種軟弱的情感占了上風,他實在不是這塊料:坦然地走到毫無防備的對手面前,冷丁出手,劈面一『記重拳。儘管這對手只是個女生,一個常受他欺負,根本無還手之力的小姑娘,他還是感到一種畏懼,因蓄意侵犯他人引致自己發生的不安全感。
這時陳北燕叫起來:你要幹嗎方槍槍!
這一叫使方槍槍羞憤難當。強烈的羞恥感使他差不多以為自已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不容耽擱,於是他大義凜然地伸出手,給那坐著的小姑娘光嫩的臉蛋上兇惡的一巴掌。吳迪哭著從座位的另一邊跑出去,方槍槍也一下變得敏捷,踩著桌子追上去。
這一手很老練,很像真正的壞蛋的做法——他迅速伸腿在正交替奔跑的吳迪的兩隻腳間踢了一下。吳迪張開兩手向前撲倒,像一陣亂著的風突然停了,四周安靜。她的膝蓋手肘都擦破了,一臉土,哭得很不好看。
方槍槍走過去看,覺得自己終於清白了。聽到旁邊有男生噴噴讚嘆「三王真厲害」,心裡很受用,飄飄然,甚或覺得自己真會武了,走回自己座位時架著膀子一副練過的樣子。
朱老師嚴厲批評了他。吳迪爸爸也到學校來了。那是個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模樣的軍人,可以看出女兒的鼻子、嘴和皮膚遺傳自他。
問題的解決是各打五十大板:打女同學不對;隨便懷疑同學拿了自己東西也不對。
這個爸爸一看也是個懦弱的好好先生。方槍槍向吳迪道歉後,他也要吳迪向方槍槍道歉。我想我應該用「迫使」這個詞。吳迪向方槍槍說「對不起」時委屈極了,我無法形容她那時臉上的神態。
數年以後,方槍槍家搬離29號院,在挪動床時方槍槍看見一塊綠色橡皮。他忘了這東西的來歷,吳迪也已轉學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他以為那是自己的遺物,揀起來聞聞,綠橡皮已經不香了,只有一股嗆鼻的塵土味兒。
一年級小學生方槍槍感受到了做一個學生和當保育院小朋友的不一樣。很多時候不能再依自己的心愿不假思索地行事了。譬如你不能又喜歡一個女孩又用欺負她的方式跟她玩。那種複雜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不被周圍人所接受的。要麼你就跟她好像哥們兒一樣,要麼你就對她壞像地主壓迫丫鬟,必須有個態度像大白天一樣清楚。你不能想一套,做一套,心理是連貫的而行為是暖昧的。在這兒,沒人關注你的想法,只注重你的行為也叫表現,不管你想什麼,只看你怎麼幹。大家只憑這點評價一個人。
朱老師經常對全班同學講:你們都不是小孩了。你們要學會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不能老拿「不是故意的」請求別人原諒。老師看一個同學的好壞就是看他的行為,良好的行為代表良好的動機,不好的行為就是你有不好的動機——雷鋒同志能夠那麼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就是因為他有一顆火熱的心「對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
就我的印象,朱老師所言不是她個人發明,而是當時的官方觀點:動機效果一致論。
都不是小孩了——這提法令人激動,那等於是要求一個人一貫正確,如果做不到,就一貫耍兩面派。我相信沒有哪個孩子心理能和行為同步,除非你不老實,在某些時刻隱藏自我,那才有可能使自己像個大人——完美的人。
那也不難,不與人的本性牴觸,或者說那本來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我叫它偽善,偽善的說法這叫「積極要求進步」。
方槍槍希望自己具有如下高貴的品質:聰明、勇敢、忠誠。比較可怕的是他假裝自己已經具備了這些品質,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更恰當地說是到處興風作浪。
聰明——就是顯配、咬尖、逞能。屬我學習第一好,老師提的問題全能答,而且只有我配答,別人都是笨蛋。
每次課堂上老師有提問,他就把手舉到天上,肩膀越過耳朵,直到欠起屁股全身趴在桌上,向前斜著身子如同一枚將要向老師發she過去的火箭嘴裡連聲懇求:老師,老師……
很多次老師讓他答了,也有很多次讓別人答了。沒讓他答時他就很不高興,撅著嘴坐下摔桌子打板凳。別人回答正確他就朝天翻白眼,稍有不對他便回嗔作喜,先老師一步大聲批駁:錯了!接著嘲笑人家,歡快得勝地向老師舉手:老師老師我會答。
連老師也不得不向他解釋:我知道你會答,咱們多讓一些沒你掌握得那麼快的同學回答。
好像他和老師一樣懂,上課的目的只是教教別的那些不開壺的孩子。
久而久之,班裡有些同學回答課堂提問時面向的不是老師而是方同學,答一句在他臉上察言觀色一番。他也學會了皺眉和微笑這兩種很老道很裝孫子的否定和肯定的表達法。
語文課代表負責收發作業的權力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全班同學的作業本,這使他的嫉妒心和鄙薄心同時大發作,一方面他很難接受確實有很多孩子字跡比他工整頁面比他乾淨,一方面他瞧不起那些不如他的人。
開始,這只是一個情報工作,做到心中有數,該跟誰比該把誰不放在眼裡。漸漸,他習慣性地不安分起來。有一次朱老師生病,兩天沒來上課,那些作業本就堆在方槍槍的課桌抽斗里。
閒來無事他揀起翻閱,千篇一律,看得生悶,不由自主信筆批改,該給5分的給5分,該給2分的畫個鴨子。沒想到這工作給他帶來快樂,有一種創作感,輕而易舉就使現實迎合了自己。
批完作業,他還沉浸在快感中,忘了自己是誰,大模大樣把作業發了下去。發完溜回座位,才恍然大悟,感到緊張,意識到自己膽大包天,做了件越軌的事。
那是該你乾的嗎?他在內心大聲責備自己——他還不習慣自己決定自己同時支配集體,這種當了「主子」的感覺使他忐忑而不是自得。
什麼也沒發表,同學們一如往常地看到自己的得分或大聲遺憾或喜出望外,他們甚至都沒注意到這是方槍槍的手筆或者以為順理成章:語文老師不在語文課代表代為批改作業——還有比這更自然的麼?
一些認為自己分低了的同學找方槍槍改分,方槍槍痛快地給他們都改了5分。同學們歡天喜地,方槍槍也躊躇滿志,這似乎意味著同學們認可了他的新權力。
乾的不壞老方——他在內心大聲表揚自己,想像那是老師的贊語:沒看出你還真有兩下子。
朱老師回班上課看到方槍槍批改的作業,只是用鼻子哼了一聲,冷笑兩下,一句表態的話也沒說。
不說話就是默認了。方槍槍鼓舞自己:立功的時候到於是,那成了一個慣例,只要朱老師生病請假他就主動出馬給全班同學批改作業。
只有陳北燕對他的行徑提出抗議:不要驗,真拿自己當根蔥了。
全班被他用5分賄賂了的孩子都支持他,吵吵嚷嚷地說:就讓三王判吧。
我這是臨時負責,朱老師回來我還讓給她。方槍槍又靦腆又自豪,對大家許願:我保證不瞎判,讓大家信得過。
有段時間,他真的使全班同學都信得過,都高興,都覺得語文課不用好好學。老得5分都煩了。有輿論要求他判一些4分以示大家還是有區別的。
後來,情形大變。隨著擁戴面的擴大和權力的合法化,一種莊嚴感降臨到方槍槍身上,他像一切心靈純潔的人一旦屁股坐穩就渴望正義,雁過留聲,當清官——那意味著嚴格要求別人、威重恩薄和有錯必糾。
他很苦惱,也很果決,對全班同學發生講話:我覺得咱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都得5分。那不反映咱班有些同學的真實水平,可不可以不那麼判了,多少嚴一點……
同意。沒等他講完,全班同學就一齊用拍桌子跺地板表示支持。他留給同學們的印象是那麼沒原則,標準低下,就是稍稍提高一點又有什麼可怕的?只有大王二王這倆文盲不希望有任何改變,高叫道:我們倆必須老得5分。
好好好,你們倆老得5分。方槍槍一口答應,問大夥:其他同學還有什麼要求,沒要求我就改了,到時候你們可別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