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正盯著那妝盒子眨眼,就聽見那客人忽然顫著聲音叫了一聲「阿娘」。

  待他抬起頭來,就只見那婦人甩了頭上的斗笠,卻是一下子就撲到那剛要出門的梳頭娘子身上,一邊伸手去摸那怔在當場的梳頭娘子的鬢髮,一邊顫聲道:「阿娘,你怎麼老成這樣了?!」

  那梳頭娘子原本怔怔地看著來人,這會兒卻是忽然反應了過來,飛快地放下手裡提著的妝盒,也伸手去撫來人的臉,一邊也顫聲應道:「巧、巧兒?!是我的巧兒?!你、你回來了?!」

  話畢,卻是一跺腳,伸手就將那少婦拉進懷裡,一陣心肝肉地大哭。

  這邊的動靜,立時驚動了院裡院外的人。那院裡出來一個瘸腿的中年男子,看到那抱頭哭成一團的母女二人,這男子不禁也驚呼了一聲「巧兒」。那叫巧兒的婦人從母親的懷裡抬起頭,拉著那男子的手哭了一聲「爹」,然後三人便又抱頭痛哭了起來。

  此時,早有左右鄰居好奇地探出頭來,那車夫便聽到有人悄悄道:「那是林巧兒嗎?不是說在京城嫁人了嗎?怎麼回來了?喲,還是寡婦打扮!」

  車夫這才發現,他帶來的客人的鬢髮間簪著朵白絨花。再看向那一家人時,就只見林娘子已經一邊嘮叨著一邊將林巧兒拉進了家去。林父則撿了被母女二人遺忘在一旁的妝盒,默默跟在那二人身後進了門,又隨手關了門。

  那左右鄰居們一看到林家的門關了,頓時都湊到一處小聲議論了起來。

  車夫好奇地摻了一腳,卻是這才知道,他從碼頭邊拉回來的客人,居然來頭還不小。據說之前曾給王府的十四郎君做過妾室的,只是十四郎犯了事後,她因沒臉回來,一直滯留在京城,又在京城嫁了人。這顯然是丈夫死了無依無靠,又回了娘家。

  眾人一番感慨後,便各自散了。

  那車夫聽了一會子熱鬧,又看看天色已經不早了,想著剛才跟客人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便乾脆也不接活了,直接駕著馬車回了仁豐里。

  等車夫笑眯眯地將馬車停在九如巷口外,和那老虎灶上的宋老爹打了聲招呼,進到周家小樓里時,一抬頭,就只見小李嬸兒正和王家師娘頭湊頭地在廊下嘀咕著什麼事。

  見他進來,小李嬸兒便招呼道:「劉大回來了,今兒倒是早。」

  屋裡正哄著兒子的唐氏聽了,趕緊迎了出去,卻到底比小叔子劉二慢了一步。

  卻原來,那車夫正是阿愁的老鄰居,住在一樓東廂里的劉大。

  去年的時候,劉老實一口痰沒上來故去了,如今這個家裡是劉大當家。他兄弟劉二因為人老實木訥,至今還沒能說上親事,所以如今依舊跟兄嫂住在一起。

  劉二一向是個勤快的,這會兒搶在嫂子前頭跑到井台邊,給劉大打了洗臉水後,便又沉默著回了屋。

  那劉大見了,覺得有點奇怪,便看向妻子唐氏。唐氏拿著帕子上前來,衝著他微搖了搖頭,劉大便知道,今兒宋老娘領著去相看的姑娘,劉二沒看上。

  「這臭小子!」劉大忍不住罵了一句,這才知道,弟弟的殷勤,不過是怕他哥哥又罵他眼界過高什麼的。

  這周家小樓里向來沒什麼秘密,所以小李嬸也早知道了那相親的事,便勸著劉大道:「怕是緣分沒到。」

  劉大在水台邊洗了手和臉,扭頭看到小李嬸和王師娘還在商議著什麼,便好奇問道:「兩個嫂子在商量什麼呢?你們兩家婚期不是定了嗎?」

  那四丫原正要從屋裡出來,聽到這一句,頓時腳下一旋,又躲回了屋裡,恰跟要從裡面出來的王阿婆撞在了一處,惹得王阿婆罵了句:「風風火火的,像個什麼樣!」

  那邊小李嬸和王師娘倒是沒有注意到這邊的動靜,答著劉大道:「正商量著誰去給王妃送添妝的事呢。」

  劉大奇道:「孫老他們不是早議好了要送什麼嗎?」

  王師娘道:「倒不是要送什麼,是怎麼送。那邊早說了不收禮,只怕送過去也不肯收呢,所以得挑個能說會道的去。偏我是鏽了口的,去了也沒用。」說著,拿眼巴巴看著那未來的親家母。

  小李嬸兒則縮了縮脖子,笑道:「我也就是老鼠拿槍窩裡橫的貨,我可不敢去。」

  一句話,逗得在場的眾人都笑了起來。

  如今唐娘子身上還沒脫了孝,自然輪不到她的,王阿婆想了想,便揚聲把正在裡屋看著兒子做功課的大李嬸也叫了出來,笑道:「要說說話滴水不漏的,還得數你,就你辛苦這一趟吧。」

  大李嬸雖然是個內秀的,卻是一想到王府里的氣派,她也有些怯場,便搖手道:「我不行!」

  小李嬸兒則跳起來,抱著她嫂子的胳膊笑道:「果然就只有你了。當年林家那丫頭過來挑事時,我們都懵住了,最後可不就是靠你鎮場子的……」

  她這裡提起陳年舊事,卻是一下子就叫對面的劉大腦子裡面一亮,猛地一拍巴掌喝道:「我終於想起來那是誰了!」

  眾人被他喝得全都怔住了。

  劉大這才把他從碼頭邊接了林巧兒送回家的事說了一遍。這麼說著,眾人不由就想到當年林巧兒和阿愁爭寵的舊事上了。

  小李嬸兒看看眾人,後知後覺地嘆道:「哎呀呀,我只當他倆是在京城才好上的,這麼算起來,豈不是那時候其實就已經有影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