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于吉祥來說,算是切身之痛了。

  而從她的這番話里,阿愁也頭一次聽出,吉祥其實並不看好她和李穆的事。只是因為她們都已經不再是那種為了自己的好惡就對朋友指手畫腳的中二年紀,她才沒有硬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阿愁。

  果然,當天,吉祥就抱著包袱搬去了阿愁家裡。

  李穆帶著阿愁和吉祥出來時,一抬頭,就正看到郭霞正和周昌有說有笑地進了二門。

  那周昌一看到他們,臉上頓時一紅,趕緊後退一步,拉開了他和郭霞之間的距離。

  這點小動作,頓時令阿愁和李穆對了個眼。

  那郭霞是奔著周昌來的,郭雲則是來找郭霞的。阿愁以為他倆很快就會回京城,卻不想,這二人竟住下就沒個走的意思了。

  這倒便宜了李穆,三天兩頭以招待郭家表哥表姐的名義來別院裡會一會阿愁。

  至於郭雲對吉祥,自那天李穆和他把這件事說開後,郭雲便沒再主動去找吉祥,只默默以一種複雜的眼神遠遠看著吉祥。

  倒是周昌和郭霞,看起來越來越熱絡了。

  這般過了十來日,郭雲忽然截住來別院交貨的吉祥。二人也不知道密談了一些什麼,次日,郭雲便以少有的強硬態度,拉著郭霞上了回京城的客船。

  那郭雲對郭霞道:「你若真看上了他,就讓他正而八經派媒人來求娶,這般私相授受又算個什麼?!」

  以阿愁的好奇心,其實她很想去找周昌打聽打聽他對郭霞是個什麼態度,可一來她和周昌的交情還沒有好到可以交流這種心思,二來,郭霞走後,周昌明顯打蔫的模樣,其實也不用她再問什麼了。

  至於郭雲和吉祥談了些什麼,因吉祥明顯一副不想提的模樣,阿愁便只好按捺下了貓一般的好奇心。只是,自郭家兄妹走後,原本做事很專心的吉祥,居然漸漸開始走神了。有時候手裡拿著針,竟是半個時辰也不曾往那繡棚上紮下一針。

  顯然,那如狂風過境一般擾了人的心性的,不止是郭霞一個。

  那狂風般的兄妹刮過境後,唯一得益的,就只有那廣陵王李穆了。

  如今廣陵城裡人人都知道,這新廣陵王可不是老廣陵王那樣昏聵荒誕之徒,除了處理正務外,新廣陵王一直都是乖乖在王府里閉門守孝的,最多不過是隔個三五日便去仁豐里他私人的別院裡散一散心。

  *·*·*

  就如李穆所說,宜嘉夫人也跟著他從京城回來了。

  那宜嘉夫人在家歇息過旅途的疲累後,便給阿愁送來一張帖子,請她去夫人府赴宴。

  早在李穆得到爵位的傳承之前,宜嘉夫人就已經知道了李穆的心思。雖然她覺得阿愁這樣的身份顯然是配不上她家廿七郎的,可作為一個在宮裡浸淫了半輩子的人,她也很清楚,便是她有意讓李穆高娶,只怕宣仁皇帝也不可能同意廣陵王跟世家聯姻。

  而與其給她視作親子的外甥弄來一個出身不夠高,且外甥還不喜歡的女人,宜嘉夫人倒寧願這人是阿愁了。至少阿愁那樣柔順的性情很好調-教。

  當然,她會對阿愁有這樣的印象,靠的全然是阿愁的「龜忍功」。

  宜嘉夫人那裡拿王妃的標準糾正著阿愁的一舉一動時,阿愁則是看在她是當世唯一一個對李穆好的親人份上在努力忍耐著。

  好在很快李穆就來救駕了。

  也不知道李穆跟宜嘉夫人說了什麼,宜嘉夫人再出來時,雖然時不時還是會忍不住指正一下阿愁的言行舉止,倒再不像之前那般苛求了。

  當阿愁抬著雙不解的眼看著她時,宜嘉夫人頗為感慨地道:「你是個有福的,能得廿七那麼護著你。」

  那在宮裡生存下來的,沒一個不是人精。如今宜嘉夫人知道李穆心裡的底線在哪裡,自然不會去踩踏那條線。且她也算是看著阿愁長大的,知道她性情好,人也聰明,可又沒有聰明到有一肚子的算計……

  人們往往會覺得,跟那些比自己聰明的人相處時壓力會很大。可跟那些比自己笨的人相處,人們又往往會很快會覺得對無聊。倒是那些略有些聰明,可又沒聰明到能夠碾壓自己的人,相處起來反而會更放鬆、更愉悅——這,便是如今宜嘉夫人對阿愁的看法。

  於是,在李穆的干預下,原本對阿愁不太滿意的宜嘉夫人忽然就發現,有那麼個聰明過了頭的外甥,若再配上個聰明過了頭的外甥媳婦,這日子只怕就沒辦法過下去了。倒是這有時候聰明有時候又呆笨的阿愁,恰正好可以跟如今愈發奸滑的李穆扯平了……

  這麼想著,宜嘉夫人再看阿愁時,竟漸漸沒那麼挑剔了。

  第一百六十章·瓜熟蒂落

  時節進入三月後, 眼看著莫娘子即將瓜熟蒂落, 阿愁便摒棄了一切外務,天天守在莫娘子的身邊。

  此時莫娘子早已經過了三十歲的生辰。便是以後世的觀點來看,三旬婦人都已經算是高齡產婦了, 又何況這是醫療條件很不怎麼樣的時代。所以,雖然阿愁面上不顯,其實心裡很是為莫娘子的生產捏了把汗的。

  好在李穆知道她的心思,早早將王府里養著的穩婆調到別院裡聽令了。只要隔壁莫娘子一有動靜,她們便會過來幫忙。

  那莫娘子發動的時候,一家人原正坐在一起吃著午飯。甚至,當莫娘子意識到羊水破了時, 她還一臉尷尬地想著先把季大匠和冬哥給趕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