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書: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致澄弟

  家中興衰,全系乎內政之整散。爾母率二婦諸女,於酒食紡績二事,斷不可不常常勤習。目下官雖無恙,須時時作罷官衰替之想,至囑至囑。

  家書: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日諭紀澤

  吾家現雖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風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聲罵僕從為首,戒惰以不晏起為首。吾則不忘落市街賣菜籃情景,弟則不忘竹山場拖碑車風景,昔日苦況,安知異日不再嘗之?

  家書:同治六年正月初四日致澄弟

  兒女聯姻,但求勤儉孝友之家,不願與宦家結契聯婚,不使子弟長奢惰之習。

  家書: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稟父母

  鄉間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類多興旺,晏起無蔬之家,類多衰弱。

  家書:咸豐十一年四月初四日諭紀譯

  家中遇祭,酒菜必須夫人率婦女親自經手。祭掃之器皿,另作一箱收之,平日不可動用。內而紡績做小菜,外而蔬菜養魚,款待人客,夫人均須留心。吾夫婦居心行事,各房及子孫皆依以為榜樣,不可不勞苦,不可不謹慎。

  家書:同治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致歐陽夫人

  家中種蔬一事,千萬不可怠忽。屋門首塘養魚,亦有一種生機,養豬亦內政之要者。下首台上新竹,過伏天后有枯者否?此四事者,可以現人家興衰氣象。

  家書:咸豐八年七月二十日致澄弟季弟

  家中養魚、養豬、種竹、種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則上接祖父以來相承之家風,二則望其外有一種生氣,登其庭有一種旺氣。雖多花幾個錢,多請幾個工,但用在此四事上總是無妨。

  家書: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二日致澄侯、季洪兩弟

  諸弟不好收拾潔淨,比我尤甚,此是敗家氣象。嗣後務宜細心收拾,即一紙一縷,竹頭木屑,皆宜撿拾伶俐,以為兒侄之榜樣。一代疏懶,二代yín佚,則必有晝睡夜坐、吸食鴉片之漸矣。四弟、九弟較勤,六弟、季弟較懶,以後勤者愈勤,懶者痛改。莫使子侄學得怠情樣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糙,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家書:咸豐四年八月十一日致諸弟

  家中自父親、叔父奉養宜隆外,凡諸弟及吾妻子吾諸女侄女輩,概願儉於自奉,不可倚勢驕人。古人謂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吾常常以此儆懼,故不能不詳告賢弟,尤望賢弟時時教戒吾子吾侄也。

  家書:咸豐四年八月十一日夜致澄溫沅季諸弟

  爾今年十八歲,齒已漸長,而學業未見其益。陳岱雲姻伯之子號杏生者,今年入學,學院批其詩冠通場。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爾僅長一歲,以其無父無母,家境清貧,遂爾勤苦好學,少年成名。爾幸托祖父餘蔭,衣食豐適,寬然無慮,遂爾酣豢佚樂,不得以讀書立身為事。古人云勞則善心生,佚則yín心生。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否慮爾之過於佚也。新婦初來,宜教之入顯作羹,勤於紡績,不宜因其為富貴子女不事操作。大、二、三諾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雙寄余,各表孝敬之忱,各爭針鑿之工。所織之布,所寄衣襪等件,余亦得察閨門以內之勤惰也。

  家書·咸豐六年十月初二日諭紀澤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錦衣玉食而後謂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輿馬僕從習慣為常,此即日趨於奢矣。見鄉人則嗤其樸陋,見僱工則頤指氣使,此即日習於傲矣。《書》稱:"世祿之家,鮮克由禮。"《傳》稱:"驕奢yín佚,寵祿過也。"京師子弟之壞,未有不由於驕奢二字者,爾與諸弟其戒之,至囑至囑。

  家書: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五日諭紀澤

  余在外無他慮,總怕子侄習於驕奢逸三字。家敗離不得個著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家書:咸豐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澄弟

  余意不願在長沙住,以風俗華靡,一家不能獨儉。

  家書: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諭紀澤紀鴻

  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後輩失之驕。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後人惜餘福,除卻勤儉二字。弟與沅弟皆能勤而不能儉,余微儉而不甚儉。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後來恐難挽回,弟須時時留心。

  家書: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致澄弟

  富昇修理舊屋,何以花錢至七千串之多?即新造一屋,亦不應費錢許多。餘生平以大官之家買田起屋為可愧之事,不料我家竟爾行之。澄叔諸事皆能體我之心,獨用財太奢與我意大不相合。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實不清,尤為造物所怒。我家欠澄叔一千餘金,將來余必寄還,而目下實不能違還……余將來不積銀錢留與兒孫,推書籍尚思添買耳。

  家書:同治六年二月十三日諭紀澤

  吾家門第鼎盛,而居家規模禮節總求認真講求。歷觀古來世家久長者,男子須講求耕讀二事,婦女須講求紡績酒食二事。《斯平》之詩,言帝王居室之事,而女乾重在酒食是議。《家人》卦以二支為主,重在中饋。《內則》一篇,言酒食者居半。故吾屢教兒婦造女親主中饋,後輩視之若不要緊。此後還鄉屬家,婦女縱不能精於烹調,必須常至廚房,必須講求作酒作醯醯小萊換茶之類。爾等亦須留心於蒔蔬養魚,此一家興旺氣象,斷不可忽。紡績雖不能多,亦不可間斷。大房唱之,四房皆和之,家風自厚矣,至囑至囑。

  家書: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諭紀澤紀鴻

  爾母性急而好體面,如其失明,即難久於存活。余嘗謂享名太盛,必多缺憾,我實近之;聰明太過,常鮮福澤,爾頗近之;順境太久,必生波災,爾母近之。余每以此三者為慮,計推力行孝友,多吃辛苦,少享清福,庶幾挽回萬一。家中婦女近年好享福而全不辛勞,余深以為慮也。

  家書: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諭紀澤

  歷鑒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其衰也則反是。餘生平亦頗以勤字自勵,而實不能勤,故讀書無手鈔之冊,居官無可存之牘。生平亦好以檢字教人,而自問實不能檢。今署中內外服役之人,廚房日用之數,亦云著矣。其故由於前在軍營,規模宏闊,相沿未改;近因多病,醫藥之資,漫無限制。自儉入奢易於下水,由奢反儉難於登天。在兩江交卸時,尚存養廉二萬金。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轉瞬即已立盡。爾輩以後居家,須學陸俊山之法,每月用銀若干兩,限一成數,另封秤出。本月用畢,只准贏餘,不准虧欠。衙門奢侈之習,不能不徹底痛改。余初帶兵之時,立志不取軍營之錢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負始願。然亦不願子孫過於貧困,低顏求人。惟在爾輩力崇儉德,善待其後而已。

  家書: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諭紀澤、紀鴻

  爾等奉母在寓,總以勤儉二字自惕,而接物出以謙慎。凡世家之不勤不儉者,驗之於內眷而畢露。余在家深以婦女之著選為虎。爾二人立志撐持門戶,亦宜自瑞內教始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