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過了不幾年,他沿襲道統,正位天師,忽然想起當年臥病道旁餑餑鋪掌柜的救命之恩,於是用硃筆畫了一道靈符,加蓋龍虎山乾坤太乙真人金印,派人專程晉京,送給那位餑餑鋪掌柜的,留為驅邪避授之用。那家餑餑鋪收到張天師所贈親筆靈符,視同環寶,立刻貼在後櫃作房上樑。
當時餑餑鋪都雇有專門雕刻默心模子的工匠,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工匠,整天眼裡貼在樑上的靈符,夭矯蟠屈,朱厚色鮮,久而久之,心領神會,無意之中就爬抉剔刮,照靈符的筆順,刻了一方模子出來,被掌柜的無意中發現,覺得新穎別致,於是用棗泥做餡,刻了幾十隻烤了一爐棗泥餅,準備不好賣,留給柜上同仁自己吃。誰知這批點心一出爐,不論放在什麽地方,用不著加紗罩,絕無蒼蠅蚊子來滋擾,那位掌柜的本來是有心人,把這批點心取名“五毒耕”,在端午節發售一天,大家聽說五毒餅不招蒼蠅,又能驅邪避疫,餅一出爐,總是一搶而光。
北平各家餑餑鋪一看這種情形,爭相仿效,家家也都大發利市,不過他們五毒餅的模子,因無張天師的靈符可拓,既名五毒餅,就把蠍子、壁虎、蛤蟆、蛇虺、蜂蜮五毒刻在模子上,成了名副其責的五毒餅了。木頭模子用久了,自然紋路模糊不清,有一家餑餑鋪特地請了一位擅畫花鳥蟲魚的江南畫家,畫了一幅虺娥潛蹤圖,工細傳神,栩栩如生,於是讓巧匠依樣葫蘆,刻了一副木頭樣子,那位江南老畫師,是江蘇武進人,南方有蜈蚣(俗名百腳,北方極少蜈蚣,有一種叫線串子,有一種叫妯蜓,跟蜈蚣極為相似)沒有蠍子,所以南方畫五毒,就把蜴子換成蜈蚣了,因此北平當年餑餑鋪,就有南派五青餅,北派五毒餅之分了。
當年名畫家陳半丁說:“平劇里混元盒裡五毒,只有蜈蚣而無蠍子,五花詞劇中變幻人形在世間擾亂一番的金頭大仙化身,也是蜈蚣而非蠍子,因為崑曲評彈都是由南而北,在南方蠍子是很少見的。”半丁先生以南人落籍北平,他的說法是頗有見地的。有些細心人端午節吃五毒餅,發現模子上有蜈蚣蠍子不同,有些好事之徒硬把五毒分為南派北派,還引起了當時順天時報迂聽花(日本人)跟群強報戴槐生打了一場很火熾的筆仗。筆者記得在幼年過端午吃五毒餅,確有蜈蚣蠍子之別。至於照張天師靈符刻的印模,所做五毒餅,只是聽前輩老人們傳說,既沒有看過,更沒吃過。
欣逢佳節,這段五毒餅的小故事,知道的人可能已經不多,所以特地寫出來。聊供中原父老飲雄黃酒吃端午粽時的談助吧!想吃五毒餅,要等王師北指、底定中原才能一嘗啦。
當時餑餑鋪都雇有專門雕刻默心模子的工匠,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工匠,整天眼裡貼在樑上的靈符,夭矯蟠屈,朱厚色鮮,久而久之,心領神會,無意之中就爬抉剔刮,照靈符的筆順,刻了一方模子出來,被掌柜的無意中發現,覺得新穎別致,於是用棗泥做餡,刻了幾十隻烤了一爐棗泥餅,準備不好賣,留給柜上同仁自己吃。誰知這批點心一出爐,不論放在什麽地方,用不著加紗罩,絕無蒼蠅蚊子來滋擾,那位掌柜的本來是有心人,把這批點心取名“五毒耕”,在端午節發售一天,大家聽說五毒餅不招蒼蠅,又能驅邪避疫,餅一出爐,總是一搶而光。
北平各家餑餑鋪一看這種情形,爭相仿效,家家也都大發利市,不過他們五毒餅的模子,因無張天師的靈符可拓,既名五毒餅,就把蠍子、壁虎、蛤蟆、蛇虺、蜂蜮五毒刻在模子上,成了名副其責的五毒餅了。木頭模子用久了,自然紋路模糊不清,有一家餑餑鋪特地請了一位擅畫花鳥蟲魚的江南畫家,畫了一幅虺娥潛蹤圖,工細傳神,栩栩如生,於是讓巧匠依樣葫蘆,刻了一副木頭樣子,那位江南老畫師,是江蘇武進人,南方有蜈蚣(俗名百腳,北方極少蜈蚣,有一種叫線串子,有一種叫妯蜓,跟蜈蚣極為相似)沒有蠍子,所以南方畫五毒,就把蜴子換成蜈蚣了,因此北平當年餑餑鋪,就有南派五青餅,北派五毒餅之分了。
當年名畫家陳半丁說:“平劇里混元盒裡五毒,只有蜈蚣而無蠍子,五花詞劇中變幻人形在世間擾亂一番的金頭大仙化身,也是蜈蚣而非蠍子,因為崑曲評彈都是由南而北,在南方蠍子是很少見的。”半丁先生以南人落籍北平,他的說法是頗有見地的。有些細心人端午節吃五毒餅,發現模子上有蜈蚣蠍子不同,有些好事之徒硬把五毒分為南派北派,還引起了當時順天時報迂聽花(日本人)跟群強報戴槐生打了一場很火熾的筆仗。筆者記得在幼年過端午吃五毒餅,確有蜈蚣蠍子之別。至於照張天師靈符刻的印模,所做五毒餅,只是聽前輩老人們傳說,既沒有看過,更沒吃過。
欣逢佳節,這段五毒餅的小故事,知道的人可能已經不多,所以特地寫出來。聊供中原父老飲雄黃酒吃端午粽時的談助吧!想吃五毒餅,要等王師北指、底定中原才能一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