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一時從賈母處出來,王夫人便埋怨鳳姐:“好容易已經說得老太太心動,答應把你林妹妹許給北府了,你女婿也說了一大篇話,勸老太太結這門親,偏你又來提什麼三全其美的話,只顧哄老太太高興,就不想想,那北靜王府是何等威勢,難道是我們這種人家可以得罪的?”
鳳姐辯道:“我何嘗不是和太太一樣的心思?只是老太太心裡不願意,與其一意逆著說,惹得老太太不高興,倒不如暫且將些寬心話兒穩住,一切只等娘娘回來再拿主意。反正北靜王府里三五天內總不會再有動靜,咱們樂得消停幾日不好?”
王夫人並不相信,卻也無話可回說,又隨便問了幾句家事,便打發她去了。誰知趙姨娘早在隔壁聽見,情知王夫人不滿意鳳姐,便要再點上一把火,遂掀帘子湊近來說:“寶玉的婚事,太太可得著緊上心,我前兒聽說……”說著,故意左右看。
彩雲知機,故意道:“今天是太太吃齋的日子,我去廚房看看,可備了素菜沒有。”說著去了。餘人見彩雲如此,便也不等王夫人說話,都藉故避了出去。
王夫人見那趙姨娘蝎蝎螫螫的,本不待聽她弄舌,然而關心則亂,不由問道:“有什麼話,只管說吧。”
趙姨娘便壓低了聲音做張做勢地道:“我前日去林姑娘處瞧她病,正聽見她與丫頭長一句短一句,計議著要同寶玉兩個私奔呢。”
王夫人嚇了一跳,忙問:“你聽得可真?”
趙姨娘賭咒發誓地道:“決不敢欺瞞太太。難道我不知道這是要命的大事?所以一直壓在心裡不敢說。為是寶玉的事,才不敢隱瞞,想了幾日,還是要冒死稟告太太,好有個妨備。她們果真連法子都想在了那裡,說是林姑娘撿個日子跟老太太稟報說要回南邊老家去祭父母,叫寶玉陪著,兩個人卷了細軟搭船走,人不知鬼不覺,把闔府蒙在鼓裡,連日子都定了呢,可惜我沒聽清楚時候兒。”
王夫人聽了,雖不肯信,然而想起寶玉前日在老太太跟前說的那些大膽狂言,也不由心驚意動,口裡只道:“林姑娘是名門千金,怎麼會連廉恥禮義也不顧?必是你聽錯了。快別混說了。”因打發她去了,心裡卻是半信半疑,想著總是有幾分影兒,趙姨娘才會說出這些話來,倘若他們果真存了這個心,可不害苦我也?因此更厭黛玉,且暗暗布置耳目,提防寶玉有所異動,一心只等元妃回京,好早早請准懿旨,了卻這番心頭大事。
只說是夜三更,王夫人輾轉反側,難以成眠,忽見一陣風吹起門帘兒,那元春竟做從前在家時打扮,懷裡抱著個孩兒,搖搖擺擺地走了進來,便在床前跪下,意欲磕頭。王夫人吃了一驚,忙攔道:“我兒,你如今貴為娘娘,君臣有別,怎麼反倒給我磕起頭來?”
元春眼中含淚,口內作悲道:“娘啊,你只知孩兒一朝選在君王側,乃是尊貴光榮之事,豈知宮闈之內,風起雲湧,縱然百般小心,也是暗箭難防。女兒為了保住這貴妃之位,含辛忍辱,耽精竭慮,反而弄巧成拙,求全反毀,如今一死萬事休,縱然醒悟,也是遲了。只為懸心爹娘不下,才不顧這路遠山高,一夜萬里,趕來最後見爹娘一面,還有一句話要提醒爹娘。”
王夫人聽了不懂,只恍恍惚惚地道:“是什麼話?”又問,“你這抱的是誰家的孩子?”
元春道:“女兒離京前已經身懷有孕,自以為眼前就要有大富貴,大榮華,一心要好,百般防範,瞞住消息跟隨皇上出京。不料心強命不強,如今反累了這個孩兒,可憐他沒見天日就要隨女兒命入黃泉了。女兒死得其實委屈,箇中因由,便說給爹娘知道也是有害無益,如今倒也不必再提。只望爹娘以女兒為誡,別再一味攀高求全,從此倒要退步抽身,看開一些,還可保得數年安居。若不然,眼前就要大禍臨頭了。倘若兒身還在時,還可設法為爹娘籌措轉寰,趨吉避凶,如今天倫永隔,幽明異路,再不能略盡孝心了,爹娘自己保重啊。”
王夫人更加不懂,卻忽然聽得賈政的聲音道:“娘娘垂訓得是。”清清楚楚,響在耳邊,不由一驚醒了,才知是夢。而賈政猶自囈語道:“娘娘且慢。”說罷,卻也醒了,怔怔地瞅著王夫人發愣。
王夫人心下驚動,問道:“你做了什麼夢?只是說夢話。”
賈政嘆道:“我剛才看見咱們娘娘來了,懷裡抱著個孩兒,一進門就給我跪著磕頭,又說了一大堆話,什麼‘伴君如伴虎’,什麼‘提防暗算’,‘求全反毀’,又是什麼‘退步抽身’,我正想問清楚,她便走了,苦留不住。”
王夫人更加驚駭道:“我也剛做了一夢,卻和你說的一模一樣。莫不是娘娘有什麼事?”
賈政心下慄慄,卻不肯相信,只勸道:“這都是你我思念女兒太甚,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娘娘如今正與皇上在潢海圍獵,會有什麼不妥?既便是著了風寒,又或是遇些阻礙,隨行自有太醫、護衛,又何勞你我操心?”
王夫人卻只是掛懷不下,這一夜,翻來覆去,何曾安睡片刻。次日一早,便又叫了賈璉來,讓去宮裡打聽消息。一時賈璉回來說,諸王為著邊疆戰事不穩,宇內又有亂黨起事,已經加派官兵前往鐵網上護駕,想來皇上不日便要回京的。王夫人聽了,這才略略寬心。
如今且說自提親事後,黛玉之病一日重似一日,鳳姐因連日操勞,也染了一症,身下淋漓不止,太醫每日來往診治,只不見效。王夫人自從夢見元春後,坐臥行止,每每心神不寧,又不敢對別人講出,只在佛前告訴:若保得元春平安,自願吃長齋,捐廟散經,回報佛祖。
這日恰有水月庵的姑子智通同著地藏庵的圓心來府里請安,賈母剛吃了午飯,覺得心裡發悶,正想著尋什麼人說話,見她二人來了,倒也喜歡,便歪在黑漆描金靠背上道:“你們來得正好,我們二太太正說要從此敬佛,吃長齋,你們既來得巧,卻與我們講些因果來聽聽,也叫我們時常心中念著佛祖,積些緣法。”
智通便先說道:“老太太、太太原是極通的,這些年來行善積德,禮經拜佛,那佛經掌故只怕比我們還知得多理得順呢。叫咱們可說些什麼好呢?”
賈母笑道:“哪能呢?都說佛法無邊,我能知道多少?九牛一毛罷了。”智通道:“雖說如此,咱們修了一輩子佛,也終是俗人俗身,論緣法,卻未必通得過老太太。”賈母只道:“這說得過了,過了。你且隨意講幾個來聽聽。”智通道:“既然老太太如此虔誠,我就講個屍毗王割肉買鴿的故事吧。”賈母道:“這個卻是聽過了。”智通又道:“那便說個九色鹿王拯救溺人的故事。”賈母道:“這個也聽過。”智通想想又道:“那便說個摩訶薩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賈母仍說聽過了。
智通又故意說了“五百強盜成佛”、“須者提太子割肉事親復國”、“善事太子入海求珠”等幾個淺顯容易記得的佛經故事,果然賈母都說聽過了,智通便嘆道:“我就說老太太普天下再沒有不知道的故事,尋常往別的人家講經說法,誰家不是聽一個讚一個?就只在老太太這裡,竟沒什麼新鮮的,可難為死我了,這哪裡是講佛法,分明是人家說的:關公面前賣大刀。”嘲笑一回,這方又說了一個佛圖澄聽鈴音辨吉凶的故事。
鳳姐辯道:“我何嘗不是和太太一樣的心思?只是老太太心裡不願意,與其一意逆著說,惹得老太太不高興,倒不如暫且將些寬心話兒穩住,一切只等娘娘回來再拿主意。反正北靜王府里三五天內總不會再有動靜,咱們樂得消停幾日不好?”
王夫人並不相信,卻也無話可回說,又隨便問了幾句家事,便打發她去了。誰知趙姨娘早在隔壁聽見,情知王夫人不滿意鳳姐,便要再點上一把火,遂掀帘子湊近來說:“寶玉的婚事,太太可得著緊上心,我前兒聽說……”說著,故意左右看。
彩雲知機,故意道:“今天是太太吃齋的日子,我去廚房看看,可備了素菜沒有。”說著去了。餘人見彩雲如此,便也不等王夫人說話,都藉故避了出去。
王夫人見那趙姨娘蝎蝎螫螫的,本不待聽她弄舌,然而關心則亂,不由問道:“有什麼話,只管說吧。”
趙姨娘便壓低了聲音做張做勢地道:“我前日去林姑娘處瞧她病,正聽見她與丫頭長一句短一句,計議著要同寶玉兩個私奔呢。”
王夫人嚇了一跳,忙問:“你聽得可真?”
趙姨娘賭咒發誓地道:“決不敢欺瞞太太。難道我不知道這是要命的大事?所以一直壓在心裡不敢說。為是寶玉的事,才不敢隱瞞,想了幾日,還是要冒死稟告太太,好有個妨備。她們果真連法子都想在了那裡,說是林姑娘撿個日子跟老太太稟報說要回南邊老家去祭父母,叫寶玉陪著,兩個人卷了細軟搭船走,人不知鬼不覺,把闔府蒙在鼓裡,連日子都定了呢,可惜我沒聽清楚時候兒。”
王夫人聽了,雖不肯信,然而想起寶玉前日在老太太跟前說的那些大膽狂言,也不由心驚意動,口裡只道:“林姑娘是名門千金,怎麼會連廉恥禮義也不顧?必是你聽錯了。快別混說了。”因打發她去了,心裡卻是半信半疑,想著總是有幾分影兒,趙姨娘才會說出這些話來,倘若他們果真存了這個心,可不害苦我也?因此更厭黛玉,且暗暗布置耳目,提防寶玉有所異動,一心只等元妃回京,好早早請准懿旨,了卻這番心頭大事。
只說是夜三更,王夫人輾轉反側,難以成眠,忽見一陣風吹起門帘兒,那元春竟做從前在家時打扮,懷裡抱著個孩兒,搖搖擺擺地走了進來,便在床前跪下,意欲磕頭。王夫人吃了一驚,忙攔道:“我兒,你如今貴為娘娘,君臣有別,怎麼反倒給我磕起頭來?”
元春眼中含淚,口內作悲道:“娘啊,你只知孩兒一朝選在君王側,乃是尊貴光榮之事,豈知宮闈之內,風起雲湧,縱然百般小心,也是暗箭難防。女兒為了保住這貴妃之位,含辛忍辱,耽精竭慮,反而弄巧成拙,求全反毀,如今一死萬事休,縱然醒悟,也是遲了。只為懸心爹娘不下,才不顧這路遠山高,一夜萬里,趕來最後見爹娘一面,還有一句話要提醒爹娘。”
王夫人聽了不懂,只恍恍惚惚地道:“是什麼話?”又問,“你這抱的是誰家的孩子?”
元春道:“女兒離京前已經身懷有孕,自以為眼前就要有大富貴,大榮華,一心要好,百般防範,瞞住消息跟隨皇上出京。不料心強命不強,如今反累了這個孩兒,可憐他沒見天日就要隨女兒命入黃泉了。女兒死得其實委屈,箇中因由,便說給爹娘知道也是有害無益,如今倒也不必再提。只望爹娘以女兒為誡,別再一味攀高求全,從此倒要退步抽身,看開一些,還可保得數年安居。若不然,眼前就要大禍臨頭了。倘若兒身還在時,還可設法為爹娘籌措轉寰,趨吉避凶,如今天倫永隔,幽明異路,再不能略盡孝心了,爹娘自己保重啊。”
王夫人更加不懂,卻忽然聽得賈政的聲音道:“娘娘垂訓得是。”清清楚楚,響在耳邊,不由一驚醒了,才知是夢。而賈政猶自囈語道:“娘娘且慢。”說罷,卻也醒了,怔怔地瞅著王夫人發愣。
王夫人心下驚動,問道:“你做了什麼夢?只是說夢話。”
賈政嘆道:“我剛才看見咱們娘娘來了,懷裡抱著個孩兒,一進門就給我跪著磕頭,又說了一大堆話,什麼‘伴君如伴虎’,什麼‘提防暗算’,‘求全反毀’,又是什麼‘退步抽身’,我正想問清楚,她便走了,苦留不住。”
王夫人更加驚駭道:“我也剛做了一夢,卻和你說的一模一樣。莫不是娘娘有什麼事?”
賈政心下慄慄,卻不肯相信,只勸道:“這都是你我思念女兒太甚,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娘娘如今正與皇上在潢海圍獵,會有什麼不妥?既便是著了風寒,又或是遇些阻礙,隨行自有太醫、護衛,又何勞你我操心?”
王夫人卻只是掛懷不下,這一夜,翻來覆去,何曾安睡片刻。次日一早,便又叫了賈璉來,讓去宮裡打聽消息。一時賈璉回來說,諸王為著邊疆戰事不穩,宇內又有亂黨起事,已經加派官兵前往鐵網上護駕,想來皇上不日便要回京的。王夫人聽了,這才略略寬心。
如今且說自提親事後,黛玉之病一日重似一日,鳳姐因連日操勞,也染了一症,身下淋漓不止,太醫每日來往診治,只不見效。王夫人自從夢見元春後,坐臥行止,每每心神不寧,又不敢對別人講出,只在佛前告訴:若保得元春平安,自願吃長齋,捐廟散經,回報佛祖。
這日恰有水月庵的姑子智通同著地藏庵的圓心來府里請安,賈母剛吃了午飯,覺得心裡發悶,正想著尋什麼人說話,見她二人來了,倒也喜歡,便歪在黑漆描金靠背上道:“你們來得正好,我們二太太正說要從此敬佛,吃長齋,你們既來得巧,卻與我們講些因果來聽聽,也叫我們時常心中念著佛祖,積些緣法。”
智通便先說道:“老太太、太太原是極通的,這些年來行善積德,禮經拜佛,那佛經掌故只怕比我們還知得多理得順呢。叫咱們可說些什麼好呢?”
賈母笑道:“哪能呢?都說佛法無邊,我能知道多少?九牛一毛罷了。”智通道:“雖說如此,咱們修了一輩子佛,也終是俗人俗身,論緣法,卻未必通得過老太太。”賈母只道:“這說得過了,過了。你且隨意講幾個來聽聽。”智通道:“既然老太太如此虔誠,我就講個屍毗王割肉買鴿的故事吧。”賈母道:“這個卻是聽過了。”智通又道:“那便說個九色鹿王拯救溺人的故事。”賈母道:“這個也聽過。”智通想想又道:“那便說個摩訶薩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賈母仍說聽過了。
智通又故意說了“五百強盜成佛”、“須者提太子割肉事親復國”、“善事太子入海求珠”等幾個淺顯容易記得的佛經故事,果然賈母都說聽過了,智通便嘆道:“我就說老太太普天下再沒有不知道的故事,尋常往別的人家講經說法,誰家不是聽一個讚一個?就只在老太太這裡,竟沒什麼新鮮的,可難為死我了,這哪裡是講佛法,分明是人家說的:關公面前賣大刀。”嘲笑一回,這方又說了一個佛圖澄聽鈴音辨吉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