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老人步履蹣跚,嘴卻挺硬,說她自己能走。她的家並不遠,每次來法拉盛,都要走很久。等車時,老人說,下回上我家串門吧,我給你餷小米粥,烙韭菜盒子。我滿口答應,老人顯得很滿意。分子時,她突然摟住我的胳膊,略有些喑啞地說:孩子,你自個回家,也要加小心。
上了車,隔著玻璃,她一再向我招手。車幫上的英文GG暗影斑駁,車廂內的異域乘客昏昏欲睡,惟有我那忘年的老鄉目光幽長,鬢髮如霜。
從那以後我一直很忙,無暇光顧音像店。老吳太太打過幾次電話,邀我去她家“認認門”,我特別差勁,居然一拖再拖。夏天裡,我獲得一次回國機會,行前百事糾纏,實在抽不出身向老人當面告辭,就打電話過去。老人很感突兀,半晌不吭聲。
我說,我去新城子看看吧,替你老。
她說不必了,老家那邊早沒人了。
我說,還有什麼事要辦,你老儘管吩咐。
老太太沉默片刻,緩緩說,給你老母親,帶個好,兒子回家,她該有多高興。
白雲蒼狗,世事難料。重新看到紐約的天空,竟是一年之後了。我翻開通訊錄,找到老吳太太的號碼。通訊錄旁放著一本最新版的瀋陽遊覽畫冊,外加一袋真空包裝的東北酸菜。電話鈴響了幾下,沒人接,又響了幾下,聽筒里傳出話務員的錄音聲,瓮聲瓮氣,零度情感——對不起,這個號碼已經註銷了。
我跟老太大是“單線聯繫”,她生活圈子裡的人我都不認識。她的老伴去世多年,獨生子也因病早夭,世上親人只剩下一個孫女,遠嫁比利時,逢年過節總不忘寄個賀卡過來。老太太靠不多的一點兒積蓄維生,有時給人打打零工。不知現在她老人家身體怎樣,還去租帶子嗎?
徐老師
徐老師是我太太,名叫徐帆,漢族,湖北武漢人,屬賢妻良母型,因為還沒有孩子,所謂“良母”是我的預見。天生是舞台上的角兒,在各種影視劇中司職大青衣。模樣與偶像派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在實力派里也算是有光彩的。四川人稱漂亮的女人為“粉子”,妖艷一級的為“巨粉”,次之為“中粉”,我太太徐帆屬於“去污粉”。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徐老師潔身自好,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不光是作人,生活上愛乾淨也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很像我母親,不僅把自己歸置地利利落落,居住的環境多差也是一塵不染,對伴侶、子女的要求也十分地苛刻。兩代婦女對我進行輪翻清洗整治,令我苦不堪言。徐老師經常一邊掐著我的脖子給我洗頭,一邊打探我的內心世界。
她說:你特恨我吧?
我說:怎麼會呢?外人都說,我自打跟了你才算找回了點作人的尊嚴。
這時,徐老師總會得意地說:這還算是一句公道話。剛認識你的時候,你就像每天都在參加野外生存訓練,看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我忙討好說:幸虧遇到了你。要不怎麼人家都說,娶了你是我的造化,沒人說嫁給我是你的福氣呢。
每逢話到此刻,徐老師都會陷入思考,對我說又像問自己:是呵,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呢?
我賠著笑臉說:一時糊塗唄。
徐老師說:不對,是你給我下了迷魂藥。
那是在1993年9 月里的一天,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我不知道是哪根筋動了,想起了徐帆。往北京人藝的四層打了一個電話,四層是人藝的集體宿舍,外地籍未婚的青年演員群居於此。電話設在樓道里,一般來說,那部電話永遠都是占線,但那天剛好一打就通了,而且巧就巧在接電話的正是徐帆。
我在電話里說:麻煩請給我找一下徐帆。
電話里說:不麻煩我就是。
我喜出望外,說:你絕對想不到我是誰。
徐帆說:你是馮小剛吧。
在此之前,我們只見過兩次。一次是在北影廠的放映室里,當時正在放《大撒把》的樣片,夏剛導演問我怎麼樣?我說:都挺好的,就是女主角演得差點。夏剛說:女主角就坐在你的後面。我回過頭去,在黑暗中借著銀幕反射的光線看見了徐帆。還有一次,是在《大撒把》劇組的停機飯上。我和葛優共同認識的一個畫畫的朋友想讓我們給他介紹一個女友,葛優拉我過去,藉機向徐帆吹噓一番朋友的諸多優越之處。我對她說:此人是我的戰友,人品端正,家有小樓一座,雖是高幹子弟,卻為人隨和通情達理,畫畫的收入也很豐厚。徐帆笑答:談戀愛的事得自己認識,別人不能代包,謝謝你們的好意,往後就別再操這份心了。
至此之後再也沒見過徐帆。那天也是興致所至,絕無事先預謀。事後我問過她多次,她說:一聽聲音也腦子裡就跳出了我的名字。她的回答不能令我信服。茫茫人海,我又不是“唐老鴨”,她怎麼能一聽聲音就不打地說出我的名字呢?直到今天也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茲當是上帝的召喚吧。
她在電話里問我:找她有什麼事?
我說:沒什麼事,就是想約她出來坐坐。就在你們劇院隔壁的華僑大廈。
她想了想說:好吧,你在大堂等我。
晚上8 點,我準時抵達華僑大夏。正在大堂徘徊,恰逢張健、劉蓓一伙人穿堂而過。
劉蓓笑瑩瑩對我說:等徐帆哪吧?
我又是一驚,問她:你怎麼知道?
劉蓓一臉壞笑,說:我一猜就是。
嘿,這事真他媽神了。我懷疑我的電話上安裝了圖像傳真,連著電視台,一言一行都能被全北京的人了如指掌。我後來疑慮重重問王朔,讓他幫我分析。他說:一點都不奇怪。人藝就在旁邊,你一個人大晚上戳在大堂里,臉上保不其還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劉蓓是何等聰明的人精,察言觀色是她的強項。都寫在臉上了,還不猜個正著。
事後我也問過劉蓓,果不其然和王朔的分析如出一轍。但仍不能令我信服。我可以約無數人在此碰面,怎麼就非得是徐帆呢?這件事很長時間都在困擾著我,得出的結論是,這輩子只能在“看得見的戰線”上為人民服務,不能在“看不見的戰線”上為國獻身了。我一直以來都很羨慕安全戰線的同志們,有國家掏錢開著大買賣,有的甚至還能開夜總會,也沒有人敢搗亂,遇到警察衝進來,其他的人都嚇得篩了糠,他們卻能泰然自若地亮出真實身份:哥哥是安全部的,自己人。警察即刻恍然大悟,二話不說,立馬收隊。黑白兩道都給面子。時間一長自己都不知道是黑道還是白道的了。
大約等了一個小時,徐帆來了。
那時她是短髮,穿著一條墨綠色燈心絨的背帶褲,褲腿肥大且短,吊在腳脖子上面像個打魚的南海姑娘。mpanel(1);
徐帆一臉的歉意,對我說:對不起,讓你久等了。你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剛把衣服泡水裡,洗完才過來。我這人有一毛病,活不幹完了心裡疙硬(難受)。
上了車,隔著玻璃,她一再向我招手。車幫上的英文GG暗影斑駁,車廂內的異域乘客昏昏欲睡,惟有我那忘年的老鄉目光幽長,鬢髮如霜。
從那以後我一直很忙,無暇光顧音像店。老吳太太打過幾次電話,邀我去她家“認認門”,我特別差勁,居然一拖再拖。夏天裡,我獲得一次回國機會,行前百事糾纏,實在抽不出身向老人當面告辭,就打電話過去。老人很感突兀,半晌不吭聲。
我說,我去新城子看看吧,替你老。
她說不必了,老家那邊早沒人了。
我說,還有什麼事要辦,你老儘管吩咐。
老太太沉默片刻,緩緩說,給你老母親,帶個好,兒子回家,她該有多高興。
白雲蒼狗,世事難料。重新看到紐約的天空,竟是一年之後了。我翻開通訊錄,找到老吳太太的號碼。通訊錄旁放著一本最新版的瀋陽遊覽畫冊,外加一袋真空包裝的東北酸菜。電話鈴響了幾下,沒人接,又響了幾下,聽筒里傳出話務員的錄音聲,瓮聲瓮氣,零度情感——對不起,這個號碼已經註銷了。
我跟老太大是“單線聯繫”,她生活圈子裡的人我都不認識。她的老伴去世多年,獨生子也因病早夭,世上親人只剩下一個孫女,遠嫁比利時,逢年過節總不忘寄個賀卡過來。老太太靠不多的一點兒積蓄維生,有時給人打打零工。不知現在她老人家身體怎樣,還去租帶子嗎?
徐老師
徐老師是我太太,名叫徐帆,漢族,湖北武漢人,屬賢妻良母型,因為還沒有孩子,所謂“良母”是我的預見。天生是舞台上的角兒,在各種影視劇中司職大青衣。模樣與偶像派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在實力派里也算是有光彩的。四川人稱漂亮的女人為“粉子”,妖艷一級的為“巨粉”,次之為“中粉”,我太太徐帆屬於“去污粉”。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徐老師潔身自好,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不光是作人,生活上愛乾淨也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很像我母親,不僅把自己歸置地利利落落,居住的環境多差也是一塵不染,對伴侶、子女的要求也十分地苛刻。兩代婦女對我進行輪翻清洗整治,令我苦不堪言。徐老師經常一邊掐著我的脖子給我洗頭,一邊打探我的內心世界。
她說:你特恨我吧?
我說:怎麼會呢?外人都說,我自打跟了你才算找回了點作人的尊嚴。
這時,徐老師總會得意地說:這還算是一句公道話。剛認識你的時候,你就像每天都在參加野外生存訓練,看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我忙討好說:幸虧遇到了你。要不怎麼人家都說,娶了你是我的造化,沒人說嫁給我是你的福氣呢。
每逢話到此刻,徐老師都會陷入思考,對我說又像問自己:是呵,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呢?
我賠著笑臉說:一時糊塗唄。
徐老師說:不對,是你給我下了迷魂藥。
那是在1993年9 月里的一天,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我不知道是哪根筋動了,想起了徐帆。往北京人藝的四層打了一個電話,四層是人藝的集體宿舍,外地籍未婚的青年演員群居於此。電話設在樓道里,一般來說,那部電話永遠都是占線,但那天剛好一打就通了,而且巧就巧在接電話的正是徐帆。
我在電話里說:麻煩請給我找一下徐帆。
電話里說:不麻煩我就是。
我喜出望外,說:你絕對想不到我是誰。
徐帆說:你是馮小剛吧。
在此之前,我們只見過兩次。一次是在北影廠的放映室里,當時正在放《大撒把》的樣片,夏剛導演問我怎麼樣?我說:都挺好的,就是女主角演得差點。夏剛說:女主角就坐在你的後面。我回過頭去,在黑暗中借著銀幕反射的光線看見了徐帆。還有一次,是在《大撒把》劇組的停機飯上。我和葛優共同認識的一個畫畫的朋友想讓我們給他介紹一個女友,葛優拉我過去,藉機向徐帆吹噓一番朋友的諸多優越之處。我對她說:此人是我的戰友,人品端正,家有小樓一座,雖是高幹子弟,卻為人隨和通情達理,畫畫的收入也很豐厚。徐帆笑答:談戀愛的事得自己認識,別人不能代包,謝謝你們的好意,往後就別再操這份心了。
至此之後再也沒見過徐帆。那天也是興致所至,絕無事先預謀。事後我問過她多次,她說:一聽聲音也腦子裡就跳出了我的名字。她的回答不能令我信服。茫茫人海,我又不是“唐老鴨”,她怎麼能一聽聲音就不打地說出我的名字呢?直到今天也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茲當是上帝的召喚吧。
她在電話里問我:找她有什麼事?
我說:沒什麼事,就是想約她出來坐坐。就在你們劇院隔壁的華僑大廈。
她想了想說:好吧,你在大堂等我。
晚上8 點,我準時抵達華僑大夏。正在大堂徘徊,恰逢張健、劉蓓一伙人穿堂而過。
劉蓓笑瑩瑩對我說:等徐帆哪吧?
我又是一驚,問她:你怎麼知道?
劉蓓一臉壞笑,說:我一猜就是。
嘿,這事真他媽神了。我懷疑我的電話上安裝了圖像傳真,連著電視台,一言一行都能被全北京的人了如指掌。我後來疑慮重重問王朔,讓他幫我分析。他說:一點都不奇怪。人藝就在旁邊,你一個人大晚上戳在大堂里,臉上保不其還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劉蓓是何等聰明的人精,察言觀色是她的強項。都寫在臉上了,還不猜個正著。
事後我也問過劉蓓,果不其然和王朔的分析如出一轍。但仍不能令我信服。我可以約無數人在此碰面,怎麼就非得是徐帆呢?這件事很長時間都在困擾著我,得出的結論是,這輩子只能在“看得見的戰線”上為人民服務,不能在“看不見的戰線”上為國獻身了。我一直以來都很羨慕安全戰線的同志們,有國家掏錢開著大買賣,有的甚至還能開夜總會,也沒有人敢搗亂,遇到警察衝進來,其他的人都嚇得篩了糠,他們卻能泰然自若地亮出真實身份:哥哥是安全部的,自己人。警察即刻恍然大悟,二話不說,立馬收隊。黑白兩道都給面子。時間一長自己都不知道是黑道還是白道的了。
大約等了一個小時,徐帆來了。
那時她是短髮,穿著一條墨綠色燈心絨的背帶褲,褲腿肥大且短,吊在腳脖子上面像個打魚的南海姑娘。mpanel(1);
徐帆一臉的歉意,對我說:對不起,讓你久等了。你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剛把衣服泡水裡,洗完才過來。我這人有一毛病,活不幹完了心裡疙硬(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