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我疑西周時之姞姓戎,即黠戛斯種也。))及大閼氏死,乃還。
太始元年(B96,乙酉)61歲
春正月,因杅將軍公孫敖坐妻為巫蠱,腰斬。徙郡國吏民豪傑於茂陵。
夏六月赦天下。
立鉤弋夫人。
[《漢書·外戚傳》:「孝武鉤弋趙倢伃,昭帝母也,家在河間。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居鉤弋宮,大有寵。]
[倢伃位視上卿,比列侯,第二十級爵。]
任命司馬遷為中書令,尊寵任職事。
[《百官公卿表》有中書謁者,即中書令。中書令之職,掌「領贊尚書出入奏事。」《漢舊儀》:「中書令須贊尚書,出入奏事,秩千石。」又稱尚書令。]
太始二年(B95,丙戍)62歲
春正月,行幸回中。
3月,詔更黃金為麟趾金幣,以班賜諸侯王。
鑿白渠貫渭,長200里。可灌田近5000頃(29萬畝)。
秋9月,募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御史大夫杜周卒。
以趙人江充為水衡都尉。旋拜為直指繡衣使者。
使督察貴戚近臣逾侈者。充舉劾無所避,上以為忠直,所言皆中意。
[江充,趙邯鄲人。曾為趙敬肅王客,得罪趙太子丹,乃詣闕舉報太子陰事。太子生廢。上召充入見,由是有寵。]
[何按:江充,疑或匈奴敵諜也。
《漢書》充傳:江充, 字次倩,趙邯鄲人也。充本名齊。有妹,善鼓琴,歌舞。充媒嫁之趙太子丹。齊得幸於敬肅王,為上客。
久之,太子疑齊以陰私告王,與齊悼,使吏逐捕齊,不得,收系其父兄,按驗,皆棄市。齊遂絕跡。
亡,西入關,更名充,詣關,告:太子丹與同產姊及王后宮奸亂,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書奏,天子怒,遣使者詔郡發吏卒圍趙王宮,收捕太子丹,廷尉雜治之,法至死。趙王彭祖,武帝異母兄也。上書訟冤,不許。竟敗趙太子。
帝召充,自請願以日常被服冠見上。上許之,充衣紗谷單衣,曲裾後垂,交輸。(張晏:曲裙者如婦人衣。如淳曰:交輸,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於後。案:即燕尾服。)冠禪麗步日搖冠,飛翮之纓,(何案,疑實為胡冠。王先謙注謂步搖冠別名慕容。慕容,胡語。此冠乃燕代鄉俗。)充為人魁岸,容貌甚狀,帝望見而異之。謂左右曰:燕趙固多奇士,充至,問以當世政事,上悅之。
漢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3)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充言自請願使匈奴。詔問其狀,曰:「因變制宜,以敵為師,不可預圖。」
上以充為謁者,使匈奴還。拜為直旨繡衣使者(何案:錦衣衛前身)。督三輔盜賊,禁察逾侈。]
[貴戚近臣多奢僭,充皆舉劾。奏請「沒入車馬,令身待北軍擊匈奴」。奏「可」。貴
戚子弟惶恐,皆見上,叩頭請求願入錢贖罪,上許之。輸錢北軍凡數千萬,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
皇子弗陵生。母趙婕妤,居鉤戈宮。任身14月而生。上曰「似堯」。乃命其所居門曰「堯母門」。
[何按:趙地近匈奴。而江充、趙倢伃皆來自趙地。此二人對武帝後期政治變動影響關係至大。導致了衛氏及衛太子的傾覆。其來歷頗不尋常,豈偶然乎?]
秋,大旱。趙中大夫白公穿渠引涇水,首起池陽穀口,尾入陽渭中,袤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民得饒,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在後。舉錘成雲,決渠為雨,水流窀下,魚跳入釜。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百萬餘口。」言此兩渠之饒也。
[「鄭國,昔韓國之小水工也。韓患秦東伐,欲罷勞之,乃遣鄭國說秦,令鑿渠引涇水自中山以西抵瓠口為渠,緣北山,東注洛水,三百餘里,以溉田。中作而情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臣為韓延數年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溉田四萬餘頃,收皆一畝一鍾。於是關中沃野,無凶年之憂,秦以富強,因以名為鄭國渠。]
太始三年(B94,丁亥)63歲
春正月,行幸甘泉宮,饗外國來客。
2月,令天下大哺五日。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
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
冬,賜所行過戶五千錢,鰥寡孤獨賜帛,人一匹。
太始四年(B93,戊子)64歲
春3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計。癸未,祀孝景皇帝於明堂。
12月,行幸雍,祠五時,西至安定、北地。
征和元年(B92,已丑),65歲。
[何按:以「征和」為年號,取「政和」即政通人和、和平之義也。又,征和,息征和平也。以征和為年號,表明武帝此時已有轉變內外政策之意。]
太始元年(B96,乙酉)61歲
春正月,因杅將軍公孫敖坐妻為巫蠱,腰斬。徙郡國吏民豪傑於茂陵。
夏六月赦天下。
立鉤弋夫人。
[《漢書·外戚傳》:「孝武鉤弋趙倢伃,昭帝母也,家在河間。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居鉤弋宮,大有寵。]
[倢伃位視上卿,比列侯,第二十級爵。]
任命司馬遷為中書令,尊寵任職事。
[《百官公卿表》有中書謁者,即中書令。中書令之職,掌「領贊尚書出入奏事。」《漢舊儀》:「中書令須贊尚書,出入奏事,秩千石。」又稱尚書令。]
太始二年(B95,丙戍)62歲
春正月,行幸回中。
3月,詔更黃金為麟趾金幣,以班賜諸侯王。
鑿白渠貫渭,長200里。可灌田近5000頃(29萬畝)。
秋9月,募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御史大夫杜周卒。
以趙人江充為水衡都尉。旋拜為直指繡衣使者。
使督察貴戚近臣逾侈者。充舉劾無所避,上以為忠直,所言皆中意。
[江充,趙邯鄲人。曾為趙敬肅王客,得罪趙太子丹,乃詣闕舉報太子陰事。太子生廢。上召充入見,由是有寵。]
[何按:江充,疑或匈奴敵諜也。
《漢書》充傳:江充, 字次倩,趙邯鄲人也。充本名齊。有妹,善鼓琴,歌舞。充媒嫁之趙太子丹。齊得幸於敬肅王,為上客。
久之,太子疑齊以陰私告王,與齊悼,使吏逐捕齊,不得,收系其父兄,按驗,皆棄市。齊遂絕跡。
亡,西入關,更名充,詣關,告:太子丹與同產姊及王后宮奸亂,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書奏,天子怒,遣使者詔郡發吏卒圍趙王宮,收捕太子丹,廷尉雜治之,法至死。趙王彭祖,武帝異母兄也。上書訟冤,不許。竟敗趙太子。
帝召充,自請願以日常被服冠見上。上許之,充衣紗谷單衣,曲裾後垂,交輸。(張晏:曲裙者如婦人衣。如淳曰:交輸,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於後。案:即燕尾服。)冠禪麗步日搖冠,飛翮之纓,(何案,疑實為胡冠。王先謙注謂步搖冠別名慕容。慕容,胡語。此冠乃燕代鄉俗。)充為人魁岸,容貌甚狀,帝望見而異之。謂左右曰:燕趙固多奇士,充至,問以當世政事,上悅之。
漢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3)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充言自請願使匈奴。詔問其狀,曰:「因變制宜,以敵為師,不可預圖。」
上以充為謁者,使匈奴還。拜為直旨繡衣使者(何案:錦衣衛前身)。督三輔盜賊,禁察逾侈。]
[貴戚近臣多奢僭,充皆舉劾。奏請「沒入車馬,令身待北軍擊匈奴」。奏「可」。貴
戚子弟惶恐,皆見上,叩頭請求願入錢贖罪,上許之。輸錢北軍凡數千萬,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
皇子弗陵生。母趙婕妤,居鉤戈宮。任身14月而生。上曰「似堯」。乃命其所居門曰「堯母門」。
[何按:趙地近匈奴。而江充、趙倢伃皆來自趙地。此二人對武帝後期政治變動影響關係至大。導致了衛氏及衛太子的傾覆。其來歷頗不尋常,豈偶然乎?]
秋,大旱。趙中大夫白公穿渠引涇水,首起池陽穀口,尾入陽渭中,袤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民得饒,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在後。舉錘成雲,決渠為雨,水流窀下,魚跳入釜。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百萬餘口。」言此兩渠之饒也。
[「鄭國,昔韓國之小水工也。韓患秦東伐,欲罷勞之,乃遣鄭國說秦,令鑿渠引涇水自中山以西抵瓠口為渠,緣北山,東注洛水,三百餘里,以溉田。中作而情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臣為韓延數年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溉田四萬餘頃,收皆一畝一鍾。於是關中沃野,無凶年之憂,秦以富強,因以名為鄭國渠。]
太始三年(B94,丁亥)63歲
春正月,行幸甘泉宮,饗外國來客。
2月,令天下大哺五日。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
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
冬,賜所行過戶五千錢,鰥寡孤獨賜帛,人一匹。
太始四年(B93,戊子)64歲
春3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計。癸未,祀孝景皇帝於明堂。
12月,行幸雍,祠五時,西至安定、北地。
征和元年(B92,已丑),65歲。
[何按:以「征和」為年號,取「政和」即政通人和、和平之義也。又,征和,息征和平也。以征和為年號,表明武帝此時已有轉變內外政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