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來咬人了。我說。
堂堂大燮君王還怕狼嗎?菡妃掩嘴而笑,她斜睨著我,眼光嫵媚而充滿試探意味,我聽孟夫人說王兄端文近日要回宮,假如端文就是一匹狼,放他到暴民糙寇中去衝鋒陷陣,此去非死即傷,皇上不就可以一舉兩得了嗎?
胡說,我討厭你們婦人的自作聰明,我不快地打斷了菡妃的話語,我說,天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凡事人算不如天算,端文非庸常鼠輩,南伐祭天會有八成把握。我不希望他死,即使死也必須等他凱旋迴朝以後。
其實我已經向菡妃吐露了心跡,我努力地尋找著一種打狼的方法。作為一個幼年登基的帝王,我對許多國政宮儀的了解顯得粗陋無知,唯有識別野心和陰謀方面,我有帝王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敏感和憂慮。我認定端文是一匹狼,而一匹受傷的狼將變得更其兇惡。
怡芳樓里的良宵美景在夜漏聲中化為一片虛靜,一切都酷似紙紮的風景。我聽見了風聲,聽見宮牆上的青糙隨風顫慄,突然想起多年前僧人覺空說過的話,他說你千萬別以為大燮宮永恆而堅固,八面來風在頃刻之間可以把它捲成滿天碎片,他說假如有一天你登基為王,有一天你擁有滿宮佳麗和萬千錢財,必然也會有那麼一天,你發現自己空空蕩蕩,像一片樹葉在風中飄蕩。
光裕大將軍端文抵達京城時有人在城樓上點放爆竹,樂師們列隊擊鼓奏樂,竭盡歡迎英雄歸國的禮儀。這些無疑都是平親王端武操辦的。端武從車輦上跳下來,一隻腳穿著絲屐,另一隻腳光裸著,他一路呼號著朝他的同胞兄弟奔去。端文兄弟在城門口抱頭痛哭的情景使一些人唏噓良久,也使我深感悵惘和失落。端文不是我的兄弟,我只有臣民,從來沒有兄弟。我沒有按照皇甫夫人的旨意向端文授予軍印,而是聽從了總管太監燕郎的策劃,安排了另一場歡迎端文的儀式。儀式的內容是比劍授印。執劍雙方是端文和多次請纓南伐的參軍張直。我相信燕郎的策劃完全順應了我複雜難言的心境,對於端文是一種警示和威懾,也是一種合理的打擊,對於我來說,不管誰勝誰負,都是一場天衣無fèng的競鬥遊戲。早晨在約定的後花園裡我看見了端文。北疆的風沙吹黑了他蒼白的臉頰,也使他瘦削單薄的身體粗壯了許多。端文遵旨攜劍而來,他的頭腦簡單而風流成性的兄弟平親王端武緊跟其後,一群侍兵則牽馬肅立在樹林前。我發現久違不見的端文臉上凝聚著一股神秘悠遠的氣韻,舉手投足更加酷肖已故的父王。我回來了,聆聽陛下的一切旨意。端文昂首趨前,在我前方三尺之距的糙地上跪下。我注意到他膝部的動作顯得很僵硬。知道召你回宮幹什麼嗎?我說。
知道。端文仰起臉注視著我,他說,只是不知道陛下為何出爾反爾,既將南伐重任降於端文肩上,為何又要與張參軍比劍授印?原因很簡單。你是一個凡人,要想建功立業謀取天子帝位必須經過每一道關口,與張參軍比劍授印只是第一道關口。我沉吟片刻後回答了端文的詰問,然後我從身後喚出了以高超劍術聞名於軍帳的參軍張直。此番劍刃相接,以生死定奪勝負,勝者為南伐三軍總轄,負者為墳塋幽魂,假如誰不能接受,可以立刻退出。我不退,我接受生死盟約。參軍張直說。我更不會退。端文狹長的雙眼掠過那道熟悉的冷光,他朝花園四周短促地環顧了一圈,臉上露出某種輕侮的微笑。我千里迢迢應詔回宮,就是為了一求生死。端文說著和他的兄弟端武相視一笑,他說,萬一我死於張參軍的劍下,端武會給我收屍,一切都準備好啦。平親王端武坐在石凳上,他的裝束總是像一個梨園伶人一樣媚俗而古怪。狀元紅的鳳袍,船形裘帽和鑲金腰帶,足蹬一雙厚底皂靴。我看見他總會想起宮中那些不宜啟齒的狎昵之事,心裡厭惡之至。端武的嘴裡低聲嘀咕著什麼,我猜他是在詛咒我,但我不屑於和這個廢物計較。後來我親眼目擊了一場精采絕倫的宮廷殺戮。花園裡鴉雀無聲,唯有廝殺雙方的喘息和劍刃相撞時的琅琅一響,刀光劍影使整個後花園清新的空氣變得凝重而乾燥,許多人的臉上泛出莫名的紅暈。端文和張直現在正圍繞著一棵大柏樹互相突刺,可以看出端文的劍法師承了宮廷武士的白猿劍,步法輕盈從容,出劍精確而有力,而參軍張直施用了江湖上流行的梅花劍,風格兇猛而快捷,在張直梅花落瓣似的刺擊下,端文手中的盾牌發出連續的刺耳的震顫聲。我看見端文且退且擋,跳上了那口用黃布苫蓋的棺木,張直隨後也一躍而上。這時我意識到比劍授印的遊戲已接近尾聲,有一個人已經踩到了墳墓的邊緣。端文利用張直乍上棺木露出的破綻,突施一劍直刺張直的喉管。我聽見端文的那聲吶喊振聾發聵,掩蓋了劍刺穿透皮肉的輕微的鈍響。參軍張直應聲倒在棺木上,頹萎的頭部耷拉在棺壁外側,他的眼睛驚愕地望著花園的天空,血從喉管處湧泉般地濺上黃苫布,然後滴落在糙地上。樹林那邊響起端武和北方士兵的歡呼,這場遊戲真的以端文獲勝宣告結束了。糙地上的那灘黑血使我感到暈眩,我側轉身望著司禮監。司禮監將手中的銅盒高高地舉起來朝端文走去,他將把那枚黑豹軍印授予端文。現在我不得不相信端文是南伐祭天會的唯一人選了,一切都是天意,我可以主宰臣民的生殺卻無力違天意。一場生死廝殺結束,後花園的晨霧也裊裊地散盡,春日的陽光淡淡地照耀著滿園花糙和糙地上的棺木。宮役們揭開了棺木上的黃苫布,將參軍張直的屍體小心地安放進棺。我看見滿臉血污的端文走過去,伸手在張直睜大的雙眼上摞了一把。閉上眼睛吧,端文的聲音聽上去非常疲憊和哀傷,他說,自古以來英雄都是屈死的冤魂,許多人做了陰謀和政治的祭品,這種死亡一點也不奇怪。
有個侍兵在糙地上拾起一塊汗巾,他把汗巾呈奉給我,說是格鬥時從張參軍腰間掉落的。汗巾上繡著一隻黑鷹的圖案和張直的名字。侍兵同我是否作為遺物把汗巾交給張直的家屬。不必了,我說,你把它扔掉吧。侍兵的雙手茫然地停在空中,手指顫動起來,然後我看見張直的汗巾像一隻死鳥跌落在糙地上。農曆三月九日端文率軍出征,其聲勢浩浩蕩蕩。年邁多病的皇甫夫人親自在京城城門前為端文送行,以後在燮國上下一時傳為佳話。百姓們都見到了端文以血潑濺黑豹旌旗的壯舉,他割開自己的左手手腕,將血潑濺在大燮的黑豹旗上,據說我的老祖母皇甫夫人當時老淚縱橫,而遠處圍觀的百姓也發出一片唏噓感嘆之聲,有人向端文高呼將軍萬歲的口號。那天我在高高的城樓上俯瞰著下面發生的事,始終沉默不語。我似乎預見了端文的血蘊含著更深刻的內容,更瘋狂更博大的野心,因此我有一種難言的不適之感,我頭痛欲裂,虛汗洇濕了內衣,在曲柄黃蓋下坐立不安。當號兵列隊吹響出征號角時我從座駕上跳了起來,起駕回宮。我聽見我的聲音悽然如泣。我覺得我真的快哭出來了。
宮廷里的春天日漸單薄,清修堂外的檜柏樹上響起了最初的蟬鳴。南部的戰場上官寇雙方僵持不下,人馬死傷無數,卻依然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我的大燮宮裡一派春暮殘景,歌舞昇平,在胭脂紅粉和落花新荷的香氣中,一如既往地飄浮著另一種戰爭硝煙,那是婦人們之間無始無終的後宮之戰。從鸝鳴閣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說懷孕多月的蕙妃在夜間突然流產,產下的是一隻皮毛雪白的死狐,前來傳訊的小宮監結結巴巴說了半天,我才弄清他的意思。我怒不可遏地扇了小宮監一記耳光。誰讓你來胡言亂語?好好的怎麼會流產?人又怎麼會生出狐狸來?小宮監不敢聲辯,只是指著鸝鳴閣方向說,奴才什麼也不知道,是太后娘娘和王后娘娘請陛下前去察看。我匆忙來到鸝鳴閣,看見孟夫人和后妃們都坐在前廳里竊竊私語,每個人表情各異,目光都急切地投到我的身上。我不置一詞地朝樓上走去,孟夫人在後面喊住了我。別上樓,小心災氣。孟夫人說著讓一個宮女去取那隻死狐,她的語氣顯得沉痛而驚惶,陛下親眼看看吧,看看就知道蕙妃是什麼樣的妖魅了。宮女戰戰兢兢打開一隻布包,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隻幼小的沾著血絲的白狐,死狐的皮毛上散發著一種難以忍受的腥臭。我不由得倒退了一步,驚出一身冷汗。前廳里的后妃們則尖叫起來,並且都用衣袖掩住了鼻口。
何以證明死狐是蕙妃所產?我鎮定下來後問孟夫人。三個守夜宮女,還有太醫孫廷楣都是旁證。孟夫人說,陛下如果不信,可以立刻傳孫太醫和三名宮女來查證。我覺得此事蹊蹺,一時卻不知如何處置,從眼角的余光中可以瞥見討厭的彭王后,她盛裝妝扮坐在嬪妃群中,正用竹籤挑起果盤裡的一顆櫻桃,從容優雅地往嘴裡送,我從她的臉上窺出了某種可疑的陰影。
可憐的蕙妃。我嘆了口氣,逕自朝樓上走。我沒有理睬孟夫人的阻止。走到樓上發現廊柱間已經拉起黃布條,這是宮中禁地常見的封條。我把封條扯掉朝下面的后妃們扔去,然後急切地走進了蕙妃的臥房。在掀開那塊錦緞帷幔的瞬間我突然想到蕙妃已經被我冷落多時了,我聞到熟悉的幽蘭清香,看見蕙妃憂慮哀愁的眼眸仿佛流星從鸝鳴閣上空一曳而過,蕙妃從前虛妄的愁慮現在真的應驗了。
繡榻上的蕙妃氣息奄奄,她好像處於昏迷之中,但當我靠近她時我看見她的一隻手慢慢地抬起來,它在空中摸索著,最後拉住了我的腰帶。我俯下身去,看見昔日豐腴美貌的品州女孩已像一段朽木枯枝,她的臉部在午後的光線中迸she出冰冷的白光。我輕輕撫摸了蕙妃唯一不變的青黛色的眉峰,對於她這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我看見她的雙眼在我的手下慢慢地睜開,幾滴淚水像珍珠般嵌在我的指fèng之間。我要死了,她們串通一起陷害我。她們說我產下的是一隻白狐。蕙妃的手緊緊抓著我的龍鳳帶,我驚疑於這份非凡的力氣。她的空洞無神的眼睛充滿乞求地凝視著我,陛下,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幫幫我吧。我早知道她們不會放過我,可我沒想到她們的手段如此卑鄙毒辣,老天,她們竟然說我產下的是一隻白狐,一隻白狐。
他們是這樣說的。我不相信。我會把孫太醫和宮女傳來質詢,事情會弄個水落石出。
陛下不用費心了,孫太醫和那些宮女早被彭王后買通,他們都是趨炎附勢的無恥小人。蕙妃突然大聲哭泣起來,邊哭邊說,他們蓄謀已久,我防不勝防,我怎么小心都沒有用,結果還是掉進了他們的陷阱。
那天夜裡你看見流胎了嗎?
沒有。宮女說蠟燭不見了,宮燈也找不到了。四周一片漆黑,我在榻上只摸到一灘血,暈了好長時間,等醒過來蠟燭已經點上,孫太醫也來了,他說我流失的是狐胎。我知道他在撒謊,我知道彭太后她們已經撒開了羅網。蕙妃已經哭成個淚人,她掙扎著從繡榻上爬下來,跪在地上抱住我的腿,奴婢難逃劫數,再也洗不清枉加之罪了,只求陛下明察秋毫,給我指一條生路吧。蕙妃仰起淚臉,她的失血的嘴唇像一條魚,自下而上喙著我的袞龍錦袍,發出一種悽愴的颯颯之聲,蕙妃就此止住了哭泣,雙眸突然放出近乎悲壯的光亮,她最後說,陛下,至高無上的大燮王,告訴我,我是生還是死?我真的應該去死嗎?假如我必須去死,求陛下現在就賜我白綾吧。我抱住蕙妃冰涼的瘦弱的身體,心情悲涼如水。春天以來這個天仙般的品州女孩一天天地離我遠去,現在我看見那隻無形的毒手已經把她推向陵墓。我不知道為什麼無法拉住可憐的蕙妃,在她向我哀聲求援的時候,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束縛了我的雙手。我含淚安慰了蕙妃,卻沒有作出一個帝王的許諾。我曾將總管太監然郎隱秘地召來清修堂,向他求教處置蕙妃的方法。燕郎對這件事似乎已有謀算,他直言問我對蕙妃是否仍留愛憐之意,我作了肯定的回答。他又問我是想讓她死還是活下去,我說我當然想讓她活下去。那就行了,燕郎頷首微笑道,我可以把蕙妃送到宮外,送到一個人鬼不知的地方去度過殘生,對老夫人和其他后妃就說蕙妃已被陛下賜死,屍首也被漂送出宮。
堂堂大燮君王還怕狼嗎?菡妃掩嘴而笑,她斜睨著我,眼光嫵媚而充滿試探意味,我聽孟夫人說王兄端文近日要回宮,假如端文就是一匹狼,放他到暴民糙寇中去衝鋒陷陣,此去非死即傷,皇上不就可以一舉兩得了嗎?
胡說,我討厭你們婦人的自作聰明,我不快地打斷了菡妃的話語,我說,天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凡事人算不如天算,端文非庸常鼠輩,南伐祭天會有八成把握。我不希望他死,即使死也必須等他凱旋迴朝以後。
其實我已經向菡妃吐露了心跡,我努力地尋找著一種打狼的方法。作為一個幼年登基的帝王,我對許多國政宮儀的了解顯得粗陋無知,唯有識別野心和陰謀方面,我有帝王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敏感和憂慮。我認定端文是一匹狼,而一匹受傷的狼將變得更其兇惡。
怡芳樓里的良宵美景在夜漏聲中化為一片虛靜,一切都酷似紙紮的風景。我聽見了風聲,聽見宮牆上的青糙隨風顫慄,突然想起多年前僧人覺空說過的話,他說你千萬別以為大燮宮永恆而堅固,八面來風在頃刻之間可以把它捲成滿天碎片,他說假如有一天你登基為王,有一天你擁有滿宮佳麗和萬千錢財,必然也會有那麼一天,你發現自己空空蕩蕩,像一片樹葉在風中飄蕩。
光裕大將軍端文抵達京城時有人在城樓上點放爆竹,樂師們列隊擊鼓奏樂,竭盡歡迎英雄歸國的禮儀。這些無疑都是平親王端武操辦的。端武從車輦上跳下來,一隻腳穿著絲屐,另一隻腳光裸著,他一路呼號著朝他的同胞兄弟奔去。端文兄弟在城門口抱頭痛哭的情景使一些人唏噓良久,也使我深感悵惘和失落。端文不是我的兄弟,我只有臣民,從來沒有兄弟。我沒有按照皇甫夫人的旨意向端文授予軍印,而是聽從了總管太監燕郎的策劃,安排了另一場歡迎端文的儀式。儀式的內容是比劍授印。執劍雙方是端文和多次請纓南伐的參軍張直。我相信燕郎的策劃完全順應了我複雜難言的心境,對於端文是一種警示和威懾,也是一種合理的打擊,對於我來說,不管誰勝誰負,都是一場天衣無fèng的競鬥遊戲。早晨在約定的後花園裡我看見了端文。北疆的風沙吹黑了他蒼白的臉頰,也使他瘦削單薄的身體粗壯了許多。端文遵旨攜劍而來,他的頭腦簡單而風流成性的兄弟平親王端武緊跟其後,一群侍兵則牽馬肅立在樹林前。我發現久違不見的端文臉上凝聚著一股神秘悠遠的氣韻,舉手投足更加酷肖已故的父王。我回來了,聆聽陛下的一切旨意。端文昂首趨前,在我前方三尺之距的糙地上跪下。我注意到他膝部的動作顯得很僵硬。知道召你回宮幹什麼嗎?我說。
知道。端文仰起臉注視著我,他說,只是不知道陛下為何出爾反爾,既將南伐重任降於端文肩上,為何又要與張參軍比劍授印?原因很簡單。你是一個凡人,要想建功立業謀取天子帝位必須經過每一道關口,與張參軍比劍授印只是第一道關口。我沉吟片刻後回答了端文的詰問,然後我從身後喚出了以高超劍術聞名於軍帳的參軍張直。此番劍刃相接,以生死定奪勝負,勝者為南伐三軍總轄,負者為墳塋幽魂,假如誰不能接受,可以立刻退出。我不退,我接受生死盟約。參軍張直說。我更不會退。端文狹長的雙眼掠過那道熟悉的冷光,他朝花園四周短促地環顧了一圈,臉上露出某種輕侮的微笑。我千里迢迢應詔回宮,就是為了一求生死。端文說著和他的兄弟端武相視一笑,他說,萬一我死於張參軍的劍下,端武會給我收屍,一切都準備好啦。平親王端武坐在石凳上,他的裝束總是像一個梨園伶人一樣媚俗而古怪。狀元紅的鳳袍,船形裘帽和鑲金腰帶,足蹬一雙厚底皂靴。我看見他總會想起宮中那些不宜啟齒的狎昵之事,心裡厭惡之至。端武的嘴裡低聲嘀咕著什麼,我猜他是在詛咒我,但我不屑於和這個廢物計較。後來我親眼目擊了一場精采絕倫的宮廷殺戮。花園裡鴉雀無聲,唯有廝殺雙方的喘息和劍刃相撞時的琅琅一響,刀光劍影使整個後花園清新的空氣變得凝重而乾燥,許多人的臉上泛出莫名的紅暈。端文和張直現在正圍繞著一棵大柏樹互相突刺,可以看出端文的劍法師承了宮廷武士的白猿劍,步法輕盈從容,出劍精確而有力,而參軍張直施用了江湖上流行的梅花劍,風格兇猛而快捷,在張直梅花落瓣似的刺擊下,端文手中的盾牌發出連續的刺耳的震顫聲。我看見端文且退且擋,跳上了那口用黃布苫蓋的棺木,張直隨後也一躍而上。這時我意識到比劍授印的遊戲已接近尾聲,有一個人已經踩到了墳墓的邊緣。端文利用張直乍上棺木露出的破綻,突施一劍直刺張直的喉管。我聽見端文的那聲吶喊振聾發聵,掩蓋了劍刺穿透皮肉的輕微的鈍響。參軍張直應聲倒在棺木上,頹萎的頭部耷拉在棺壁外側,他的眼睛驚愕地望著花園的天空,血從喉管處湧泉般地濺上黃苫布,然後滴落在糙地上。樹林那邊響起端武和北方士兵的歡呼,這場遊戲真的以端文獲勝宣告結束了。糙地上的那灘黑血使我感到暈眩,我側轉身望著司禮監。司禮監將手中的銅盒高高地舉起來朝端文走去,他將把那枚黑豹軍印授予端文。現在我不得不相信端文是南伐祭天會的唯一人選了,一切都是天意,我可以主宰臣民的生殺卻無力違天意。一場生死廝殺結束,後花園的晨霧也裊裊地散盡,春日的陽光淡淡地照耀著滿園花糙和糙地上的棺木。宮役們揭開了棺木上的黃苫布,將參軍張直的屍體小心地安放進棺。我看見滿臉血污的端文走過去,伸手在張直睜大的雙眼上摞了一把。閉上眼睛吧,端文的聲音聽上去非常疲憊和哀傷,他說,自古以來英雄都是屈死的冤魂,許多人做了陰謀和政治的祭品,這種死亡一點也不奇怪。
有個侍兵在糙地上拾起一塊汗巾,他把汗巾呈奉給我,說是格鬥時從張參軍腰間掉落的。汗巾上繡著一隻黑鷹的圖案和張直的名字。侍兵同我是否作為遺物把汗巾交給張直的家屬。不必了,我說,你把它扔掉吧。侍兵的雙手茫然地停在空中,手指顫動起來,然後我看見張直的汗巾像一隻死鳥跌落在糙地上。農曆三月九日端文率軍出征,其聲勢浩浩蕩蕩。年邁多病的皇甫夫人親自在京城城門前為端文送行,以後在燮國上下一時傳為佳話。百姓們都見到了端文以血潑濺黑豹旌旗的壯舉,他割開自己的左手手腕,將血潑濺在大燮的黑豹旗上,據說我的老祖母皇甫夫人當時老淚縱橫,而遠處圍觀的百姓也發出一片唏噓感嘆之聲,有人向端文高呼將軍萬歲的口號。那天我在高高的城樓上俯瞰著下面發生的事,始終沉默不語。我似乎預見了端文的血蘊含著更深刻的內容,更瘋狂更博大的野心,因此我有一種難言的不適之感,我頭痛欲裂,虛汗洇濕了內衣,在曲柄黃蓋下坐立不安。當號兵列隊吹響出征號角時我從座駕上跳了起來,起駕回宮。我聽見我的聲音悽然如泣。我覺得我真的快哭出來了。
宮廷里的春天日漸單薄,清修堂外的檜柏樹上響起了最初的蟬鳴。南部的戰場上官寇雙方僵持不下,人馬死傷無數,卻依然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我的大燮宮裡一派春暮殘景,歌舞昇平,在胭脂紅粉和落花新荷的香氣中,一如既往地飄浮著另一種戰爭硝煙,那是婦人們之間無始無終的後宮之戰。從鸝鳴閣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說懷孕多月的蕙妃在夜間突然流產,產下的是一隻皮毛雪白的死狐,前來傳訊的小宮監結結巴巴說了半天,我才弄清他的意思。我怒不可遏地扇了小宮監一記耳光。誰讓你來胡言亂語?好好的怎麼會流產?人又怎麼會生出狐狸來?小宮監不敢聲辯,只是指著鸝鳴閣方向說,奴才什麼也不知道,是太后娘娘和王后娘娘請陛下前去察看。我匆忙來到鸝鳴閣,看見孟夫人和后妃們都坐在前廳里竊竊私語,每個人表情各異,目光都急切地投到我的身上。我不置一詞地朝樓上走去,孟夫人在後面喊住了我。別上樓,小心災氣。孟夫人說著讓一個宮女去取那隻死狐,她的語氣顯得沉痛而驚惶,陛下親眼看看吧,看看就知道蕙妃是什麼樣的妖魅了。宮女戰戰兢兢打開一隻布包,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隻幼小的沾著血絲的白狐,死狐的皮毛上散發著一種難以忍受的腥臭。我不由得倒退了一步,驚出一身冷汗。前廳里的后妃們則尖叫起來,並且都用衣袖掩住了鼻口。
何以證明死狐是蕙妃所產?我鎮定下來後問孟夫人。三個守夜宮女,還有太醫孫廷楣都是旁證。孟夫人說,陛下如果不信,可以立刻傳孫太醫和三名宮女來查證。我覺得此事蹊蹺,一時卻不知如何處置,從眼角的余光中可以瞥見討厭的彭王后,她盛裝妝扮坐在嬪妃群中,正用竹籤挑起果盤裡的一顆櫻桃,從容優雅地往嘴裡送,我從她的臉上窺出了某種可疑的陰影。
可憐的蕙妃。我嘆了口氣,逕自朝樓上走。我沒有理睬孟夫人的阻止。走到樓上發現廊柱間已經拉起黃布條,這是宮中禁地常見的封條。我把封條扯掉朝下面的后妃們扔去,然後急切地走進了蕙妃的臥房。在掀開那塊錦緞帷幔的瞬間我突然想到蕙妃已經被我冷落多時了,我聞到熟悉的幽蘭清香,看見蕙妃憂慮哀愁的眼眸仿佛流星從鸝鳴閣上空一曳而過,蕙妃從前虛妄的愁慮現在真的應驗了。
繡榻上的蕙妃氣息奄奄,她好像處於昏迷之中,但當我靠近她時我看見她的一隻手慢慢地抬起來,它在空中摸索著,最後拉住了我的腰帶。我俯下身去,看見昔日豐腴美貌的品州女孩已像一段朽木枯枝,她的臉部在午後的光線中迸she出冰冷的白光。我輕輕撫摸了蕙妃唯一不變的青黛色的眉峰,對於她這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我看見她的雙眼在我的手下慢慢地睜開,幾滴淚水像珍珠般嵌在我的指fèng之間。我要死了,她們串通一起陷害我。她們說我產下的是一隻白狐。蕙妃的手緊緊抓著我的龍鳳帶,我驚疑於這份非凡的力氣。她的空洞無神的眼睛充滿乞求地凝視著我,陛下,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幫幫我吧。我早知道她們不會放過我,可我沒想到她們的手段如此卑鄙毒辣,老天,她們竟然說我產下的是一隻白狐,一隻白狐。
他們是這樣說的。我不相信。我會把孫太醫和宮女傳來質詢,事情會弄個水落石出。
陛下不用費心了,孫太醫和那些宮女早被彭王后買通,他們都是趨炎附勢的無恥小人。蕙妃突然大聲哭泣起來,邊哭邊說,他們蓄謀已久,我防不勝防,我怎么小心都沒有用,結果還是掉進了他們的陷阱。
那天夜裡你看見流胎了嗎?
沒有。宮女說蠟燭不見了,宮燈也找不到了。四周一片漆黑,我在榻上只摸到一灘血,暈了好長時間,等醒過來蠟燭已經點上,孫太醫也來了,他說我流失的是狐胎。我知道他在撒謊,我知道彭太后她們已經撒開了羅網。蕙妃已經哭成個淚人,她掙扎著從繡榻上爬下來,跪在地上抱住我的腿,奴婢難逃劫數,再也洗不清枉加之罪了,只求陛下明察秋毫,給我指一條生路吧。蕙妃仰起淚臉,她的失血的嘴唇像一條魚,自下而上喙著我的袞龍錦袍,發出一種悽愴的颯颯之聲,蕙妃就此止住了哭泣,雙眸突然放出近乎悲壯的光亮,她最後說,陛下,至高無上的大燮王,告訴我,我是生還是死?我真的應該去死嗎?假如我必須去死,求陛下現在就賜我白綾吧。我抱住蕙妃冰涼的瘦弱的身體,心情悲涼如水。春天以來這個天仙般的品州女孩一天天地離我遠去,現在我看見那隻無形的毒手已經把她推向陵墓。我不知道為什麼無法拉住可憐的蕙妃,在她向我哀聲求援的時候,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束縛了我的雙手。我含淚安慰了蕙妃,卻沒有作出一個帝王的許諾。我曾將總管太監然郎隱秘地召來清修堂,向他求教處置蕙妃的方法。燕郎對這件事似乎已有謀算,他直言問我對蕙妃是否仍留愛憐之意,我作了肯定的回答。他又問我是想讓她死還是活下去,我說我當然想讓她活下去。那就行了,燕郎頷首微笑道,我可以把蕙妃送到宮外,送到一個人鬼不知的地方去度過殘生,對老夫人和其他后妃就說蕙妃已被陛下賜死,屍首也被漂送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