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進攻.同一天,第二軍在日本海軍護航下,沒有受到北洋艦隊的任何阻攔,也開始順利地在花園口登陸.

  10月底,當登陸日軍緩慢向前推進之際,丁汝昌率艦隊由威海抵達旅順,但未敢前往日軍登陸地點進行任何必要的襲擊. 11月7日,登陸日軍因駐守大連清軍潰逃而不費一槍一彈便占領了大連灣.同一天,丁汝昌也率艦隊返回威海.後由於受到李鴻章訓斥,11月12日下午,率艦隊開赴旅順,稍事游弋,於

  13日晚即離開旅順折回威海.22日,旅順即被日

  軍攻占.此後不到一個月,日軍即攻占了遼東半島大部分要地,為進行直隸平原決戰,奪取了前進陣地.

  (3)威海衛失守與北洋海軍覆沒

  日軍在攻占旅大之後,準備進行威海衛戰役,但

  由於威海衛軍港正面設防十分堅固,不易攻取,於是決定選擇清軍防禦薄弱的榮成灣一帶登陸,從側後奪取威海衛.而清軍方面,因遼東半島潰敗,清廷責怪李鴻章救援不力,下詔將其革職留任,命他親赴大沽、北塘等處巡視、布置.同時,把兵力多調到遼瀋,而忽視山東半島.結果,京都多達200餘營,近10

  萬人,而敵人進攻重點山東半島僅40多個營,不到2萬人.特別是榮成方向,兵力最弱,僅4營140

  0多人.鑑於威海衛後路兵力單弱,守將戴宗騫曾經向李鴻章建議採取"雖布近局、仍扼外險,寧力戰圖存,勿坐以待困"的戰守之策,但李鴻章仍堅持採取單純防禦方針,使得陸岸守軍只好坐等敵人來攻,海軍艦隻則被降為要塞的活動炮台或輔助炮台,完全失去了艦隊所具有的機動性能,為日軍全殲北洋艦隊提供了條件.

  1894年1月20日,日軍2萬多人在成山角

  登陸,防守榮成的4營清軍一觸即潰. 1月30日,

  登陸日軍從威海衛側後會同威海衛口外的日本海軍攻打南幫炮台,守將劉超佩畏敵敗逃,士兵各自為戰,最後僅剩七八百人突出重圍,南幫炮台被日軍占領.

  同時北幫炮台守軍一鬨而散.丁汝昌急命艦隊將北幫炮台轟毀,以免資敵.

  2月1日,日軍進占北幫炮台,威海衛守將戴宗

  騫退至劉公島自殺,威海陸上據點盡失.日軍陸軍既占據了南幫炮台,便用炮台大炮對停泊在港內的北洋艦隊終日轟擊,日本海軍則在口外實行封鎖,北洋艦隊和劉公島已經陷入敵人的重圍之中.2月5日,6日,日本海軍魚雷艇趁夜裡偷入東口,定遠、來遠、寶筏等艦相繼被攻毀.7日,北洋12艘魚雷艇遭日艦追擊,全部被俘.這時的劉公島電訊已逝.在北洋艦隊服務的洋員馬格祿、浩威之流,趁機唆使清軍部分民族敗類公開要求投降. 9日,靖遠艦又被日軍擊沉,劉步蟾自殺. 10日,丁汝昌下令沉船,由于洋員的反對,無人執行他的命令. 11日,丁汝昌得知陸軍已無法援助,召集眾將領開會,研究突圍,但各將領反抗命令,自行散去,並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服毒自殺.12日,洋員浩威假託丁汝昌的名義起草降書,送交日軍統帥部請求投降.北洋艦隊尚存的10艘艦船和劉公島各炮台軍資器械,全部為日軍所擄.至此,李鴻章經營十多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了.此時李鴻章也結束了權傾朝野的日子,不僅朝廷對他不再寵信,在文武百官以至百姓中,他也威信一落千丈.甲午戰爭,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是李鴻章大搞洋務的終點.

  北洋海軍自1875年開始籌建,1888年正

  式成軍,它不幸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中為日本海軍完全摧毀,李鴻章的努力付之東流,同時也使中國喪失了制海權.北洋艦隊的毀滅,可以部分歸咎於清政府、李鴻章所採取的消極防禦戰略,但北洋海軍的本身存在的若干缺點也不容忽視.首先制度上含混不清.北洋海軍名義上隸屬於北京海軍衙門,但實際上卻歸李鴻章節制.李鴻章此時已成為全國督撫的領袖,集內政、外交、洋務、海防於一身.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忙於應付每日遇到的政治問題,以致不能對北洋海軍諸多問題給予更多注意;其次,指揮系統不清.由於李鴻章未能經常顧及,北洋海軍由丁汝昌負責.丁汝昌未受過海軍正規訓練.因此他常為部下所輕,他們大多數人是由中國水師學堂畢業.另外北洋艦隊中的外籍軍官有的傲慢自負,要求過分.這些外國軍官和中國軍官之間關係緊張,時有衝突發生,它導致北洋海軍進一步衰敗和腐化.第三,經費不足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最初海防經費預算每年200萬兩,但從未如數收齊.北洋海軍改隸於海軍衙門以後,艦隊每年預算減至不及130萬兩.最糟的是189

  1年4月,戶部建議停購艦上大炮、裁減海軍人員.

  這些建議得到朝廷准許.這使艦隊及其裝備的更折成為不可能.以上北洋海軍自身所存在的弱點以及甲午中日戰爭中李鴻章一貫主張"防禦"的方針導致了北洋艦隊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被日軍全部殲滅.

  6、"洋務運動"評析

  李鴻章作為近代洋務派首領之一,他所倡導的洋務運動歷經30多年,以北洋艦隊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滅而宣告結束.對李鴻章所倡導的"洋務運動"應如何看待呢?有人以洋務運動有借西方先進槍炮、船艦鎮壓農民起義的一面和洋務運動最終成效不大乃至失敗而否定它;也有人因李鴻章負責簽訂了許許多多的不平等條約、誤國喪權而抹殺他所倡導的"洋務運動"的進步的、積極的一面.這些評價李鴻章倡導的"洋務運動"的觀點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看待事物應堅持兩點論的觀點,既不包庇其缺點,也不應抹殺其優點.因此對於李鴻章所倡導的"洋務運動"我們應持全面的、兩點論的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