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峽兩岸皆我家(3)

  但是,她始終顧著台灣,痴心不改。

  台北中山北路武昌新村12號仍是她的家,臥室里那套藤木梳妝桌椅已見破舊,歲月卻將表面磨損處透出鋥亮的光彩,這讓她心醉心碎,淚眼朦朧中,將軍正笨手笨腳地給她插戴蝴蝶蘭。若趕巧聖誕節在台北,那客廳的聖誕樹旁,便釋放出過去的年代四口之家的歡聲笑語。後院的聖誕花樹已見高大茂密,這是相思樹呵。將軍在世時,每年聖誕,宋美齡都要給他們送聖誕花樹。而今,陳香梅與蔣氏家族的關係已向縱橫深入發展。她與經國緯國可稱平起平坐的摯友,緯國人前人後信函書箋總是親切地喊她“香姊”,她對來自遠方的蔣家媳婦蔣方良充滿了同情,珍惜當年在台北統一飯店一塊理髮時的閒聊時光,尤其敬重蔣方良無怨無尤的奉獻精神。再後來,她與蔣家第三代也有交往友情,蔣經國非婚孿生子章孝嚴章孝慈也對她心存感激。

  她在台灣的根也是無法割棄的。

  1970年蔣經國第五次訪美,隨行的是溫哈熊。台灣駐美大使沈劍虹和溫哈熊找到陳香梅,說經國先生要見美國的眾議院議長,還有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瑟賓,沈劍虹和溫哈熊面呈難色。陳香梅說你們不要費心了,就在我家裡舉辦一個小型歡迎會,我保證他們都到場,要不公文來往發邀請函要耽擱好些時日呢。夜間,水門大廈頂樓陳香梅寓所燈火輝煌,賓客盈門,要請的人都到了。拍照時,蔣經國不無感激地拉著陳香梅站在一塊,左邊是胡佛,右邊是瑟賓。一周後,胡佛將這張合影寄給她,上面題寫:“謹以最高敬意,將此照贈予一位偉大的女士。”她伸伸舌頭,調皮地笑了,她算哪門子偉大?一介東方小婦人。但她珍藏著這張照片,都是可書可傳的歷史人物呢。

  1975年4月5日,在中國近代史上折騰了半個世紀的著名人物蔣介石去世,這時正是台灣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之日。美國總統福特指派了十五名團員組成的特使團即赴台北弔喪,陳香梅自是團員之一。當福特的幕僚長羅伯哈特門打電話告知她時,陳香梅多了個心眼,問道:“有哪些人?團長是誰?”羅伯是新聞記者出身,與陳香梅頗有交情,便答道:“領團的是農業部長,團員有前駐華大使英康衛,參議員高華德,福特總統的兩位好友,周以德等。”陳香梅沉吟片刻,說道:“這樣不妥,我們應當請副總統領隊。”羅伯說:“洛克菲勒副總統剛從沙烏地弔喪回國,那地方的風俗是人死後二十四小時必入土方為安,所以洛克趕到時人已下葬了,他正滿肚子的不高興呢。而且他的夫人剛剛開過刀,正在休養中,我想他不會去的。”羅伯一口氣說了許多。可陳香梅更執著:“無論今日中美關係如何變化,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是四強之一,又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戰友和盟友。想當年,蔣介石夫婦和羅斯福總統、英國首相邱吉爾、俄國的史達林還在埃及的開羅開過高峰會議,怎麼說我們對蔣公該有所尊重吧,我想你該再向福特總統請示一下。”羅伯只好說:“好吧,我們分頭行動,你向洛克私下探詢一下,若他肯去,我再向總統報告。”他把難題交給了陳香梅。

  陳香梅知難而上。有財有勢的洛克很是盛氣凌人,1964年與高華德為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曾心生芥蒂,但心地坦誠的香梅和兩人都做了朋友。她見了洛克,將情況說清楚後,洛克倒一口答應,並說:“蔣介石是個歷史人物,我願意代表美國向他表示最後的敬意。”大功告成,陳香梅立馬給羅伯掛電話,可是又出了新的難題。高華德因聽說領團的只是個農業部長,已拂袖而去。他生性梗直,與蔣介石夫婦友情頗深,便決定單獨去祭弔,眼下人已到了檀香山,而且高華德與洛克又有怨,怎麼辦?陳香梅又接過了難題。她略施小計,扯了個善良的謊言,給檀香山高華德掛長途電話時,說副總統的專機會到夏威夷專程接他。其實原計劃是從華盛頓飛紐約接洛克後,即飛關島飛台北,並不準備在檀香山停留的。但陳香梅出色地斡旋著,既讓高華德覺得風光,又於不知不覺間改變著洛克的傲慢形象。沈劍虹隨機送行到紐約。而檀香山的四月芳菲中洛克與高華德握手言歡,一路飛行笑談不絕,前嫌盡棄,化干戈為玉帛。弔喪活動中,宋美齡出於對高華德的好感,想將他排在主位,幸虧夏功權力呈利弊,一切又依序進行。大事中的細枝末節,有時會牽一髮動全身,陳香梅頗費心力。後來洛克與高華德和好如初,洛克去世時,高華德親自前去追悼。陳香梅縴手解開了難解的政治千千結,她感到欣慰。世上不少人歡喜火上添油雪上加霜甚至無是生非,其實,後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這清明雨的弔唁中,陳香梅頓悟,在短暫的人生中,許多事還是相逢一笑泯恩怨吧。

  海峽兩岸皆我家(4)

  她想起海峽那邊從前的家了。

  要跨出這一步,易也不易。廣闊深厚的社會背景太複雜太沉重,人際關係錯綜交織的網眼太密集太牢固,而傳統道德的規範為人做事的習慣準則也不是說一聲變就能變得了的。她仍沒有跨出這一步。

  1978年12月15日晚卡特總統宣布正式與中國建交,同時與台灣政府斷交。當天下午美國國務院通知沈劍虹先生,但他恰恰去了亞利桑那州拜望高華德參議員,便由胡旭光先生到國務院接受這一通知。一時間雙橡園的人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雙橡園是華盛頓最好的一塊黃金地段,胡適任駐美大使時買下來做大使住宅的。台灣在美還能有立足之地麼?第二天沈劍虹趕回華府,陳香梅與葛柯倫竭盡全力幫忙,之後葛柯倫使出渾身解數,和幾位律師日以繼夜秘密籌劃出台灣關係法,雙橡園及其他各地的產業才未易主。為此陳香梅遭受眾多的指責,這些指責未嘗不對,她的舉措是逆潮流而動的,但作為一個中國女兒,當娘家處於危難時她不管不顧拋頭露面全力挽救的樣兒,倒蠻有人情味的,不像一些見風轉舵投石下井的勢利小人。另一面,她對中美建交也打心眼裡高興,是娘家與婆家建交呀。她的心矛盾又統一,統一又矛盾,剪不斷,理還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