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弼襄把老聃先生請到家裡,以豐美的飯菜對他們進行了款待,並說出要向他學習天道學說,以更好地研究推知人間禍福,以及打算拜他為師的想法。老聃先生笑著推辭,一連聲謙虛地說:“擔不起,擔不起,我擔不起。咱們只能稱為互相學習。”老聃先生沒說出他的真實姓名,他只對趙弼襄說他姓老。

  當趙弼襄再一次準備飯菜款待他們的時候,老聃先生堅決推辭了,他說,“不能,不能,可不能再這樣了。我們帶的有錢,有糧。我們本打算不走了,本打算在這住下來自己做吃、好好觀觀山景,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再走,沒想到給您找了這麼多的麻煩。您要是再這樣,我們就無法在這住下了。請您給找個閒屋,讓我們在這做著吃吧,這樣我們就可以住下了。”

  “好吧,好吧,只要您能在這裡住下,咋樣都好,咋樣都好咧。”

  於是趙弼襄就按老聃說的做到了。

  老聃主僕在趙家閒屋住下之後,就由徐甲到市上買來一些柴米油鹽,他們開始自做自吃。村上人親熱地前來說閒話。老聃先生得知村上的一些人家窮苦的情況,就從他講學、收徒得到的一些金銀中拿出一部分,讓徐甲給一些窮得很的送去。村上人十分感激。老聃先生又讓徐甲每做炊時,多做四個人的飯。每到吃飯的時候,讓徐甲先用個大陶盆盛好四個人的飯,端著送到最苦的大黑家,讓臥床不起的大黑和他三個可憐的孩子吃。大黑十分感激,問,為什麼要這樣?徐甲說:“不要問,你們只管吃。”當老聃先生親自端著飯盆來到他家,用碗盛好飯送到他面前,並且眼裡噙著淚把他最小的孩子攬在懷裡的時候,大黑感激得張著嘴嗷嗷叫地大哭了:“我的媽吔,我的媽吔,我碰上大慈大悲的菩薩了!老天爺吔!這叫我感激得心裡是啥味吔!”

  老聃先生的舉動把全村所有的人全給震動了,人們感動得幾乎全部流淚了。有的人說:“我看這人不是凡人,一定是個白鬍子大仙到咱人間救世來了。”

  村上人的淚水把個為富不仁的趙先生也給感動了。他來到老聃先生面前,往地上一蹲說:“老先生,您真是以有餘以奉天下的道者,這真是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您是哪裡人,您對我說您是哪裡人吧。”

  當徐甲向他說知他的先生就是周朝柱下史、征藏史的時候,趙弼襄一下子跪到地上了:“咦——!怪不得您的行動跟人家恁不一樣,原來您是老聃先生啊!聽說您寫的啥書朝野都轟動了,原來您講的道,就是那書上的啊。先生,您能到我家居住,是我燒上好香了,這是我家幾輩子的榮耀和光彩呀!請讓我拜您為師吧,先生您收下我這個徒弟吧!”對於他早已聽說過的周之老聃,他真是崇敬得五體投地呀!

  老聃先生攙著讓他快起來,說:“你恁大年紀了,我不能在你面前當老師了。”趙弼襄說:“您不收我,我就不起來了。”

  老聃先生無奈,只好答應收下了。

  趙弼襄從地上站起來說:“先生,我以往,行為太壞了,從今往後,我就要按先生講的去辦了。”

  老聃先生並不以為這樣,他說:“象你這樣的,反而是很好、很典型的人物。您這樣嚮往道,追求道,五十多歲了,還當小學生,這樣迅猛地革心洗面者,世上少有呢。太好了,你這真是太好了!”

  從此,趙弼襄真正的成了老聃先生的學生了。他開倉放糧,一升升,一斗斗地送給了村上的窮人家。還把家財拿出一部分給窮人。村上人都很高興,更加感激老聃先生。趙弼襄要求老聃先生不要再走,永遠住在這裡,說:“您永遠住在這裡,我家的人世世代代都值了。”鑑於先生喜愛西山,他提出,要把西山上的石頭屋子送給老聃先生。先生不要,他說不要不中。先生問他為啥要這樣。他說:“落實先生之教,以有餘補不足,‘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嘛。”他再三要給,老聃先生再三推辭。他說:“不管您要與不要,您得先住那個,我請您先住那個。”處於無奈,老聃先生只好說:“中,我先住那。”

  趙弼襄派人在西山石頭房裡立了鍋灶,置了床鋪,找了廚人,催老聃先生快快搬去。公元前四七八年農曆十二月底,老聃先生主僕二人搬進了槐里西山頂上的新居。

  “仙境寶地配仙人,這樣配合才恰當。”槐里人有的這樣議論說。

  從這以後,趙弼襄天天到山頂石屋去和老聃先生一起談德說道。眾鄉親也都很樂意地天天到這來。趙弼襄為了使他們二人的師徒關係更加密切,要求收徐甲為他的乾兒。徐甲笑而不語。老聃說:“你收這個乾兒可是不能給你行孝哇,因為他還要跟著我去做事業哩。”趙弼襄說:“中,只要他願意,我情願收個空頭乾兒。只要他說個願意,我就值了。”“中,我願意。”就這樣徐甲笑著答應了。

  光陰易過,冬去春來,轉眼之間到了公元前四七七年的桃杏花開之時。看到滿山錦繡,老聃先生想起春暖花開,到了再進咸陽的時候了。

  老聃先提出要辭別槐里,前往外地講學。聽說先生要走,槐里人個個感到難分難捨。趙弼襄難過地說:“先生,先生您不能走啊,我們村上的人不捨得叫您走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