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噶爾丹敗亡的特大喜訊,成為四公主婚禮的前奏,康熙在從寧夏班師的途中,特意在皇太子胤礽的奏摺上寫道:「原想將四公主嫁給喀爾喀土謝圖汗之孫敦多布多爾濟,因噶爾丹未滅,故拖延至此。今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土謝圖汗都已前來……謹請皇太后旨。」看得出,四公主的娘家與婆家都已經開始籌備拖了一年多的婚禮,而喀爾喀重返漠北與四公主出閣完婚,無論對清朝還是對喀爾喀都稱得上是雙喜臨門。同年十一月,被封為和碩恪靖公主的四公主與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喜結連理。
▲虹▲橋▲書▲吧▲www.HQDOOR.COM
第48節:公主遠嫁(1)
公主遠嫁
一說到遠嫁塞外,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王昭君、蔡文姬,其實她們都是落戶南匈奴,其疆域與清代漠南蒙古的汛地大體相同,真正跨越大沙漠的中原女性是四公主。四公主在兄長胤祐的護送下,開始了將近三千里的長途跋涉,踏上通往塞外的古道,熟悉的紫禁城早已經變得渺無蹤跡……
塞外風情
康熙非常重視同蒙古各部王公的關係,頻頻到塞外巡視,因而這條溝通塞外與中原的古道也就變得「車轔轔,馬嘯嘯」。即使在同三藩戰事最吃緊的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他還親自「巡視沿邊內外」,會見喀喇沁、科爾沁、敖漢、翁牛特、奈曼等部落的王公。到平定三藩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前夕的二十年(1681)四月,康熙再次出塞,並把定期巡視塞外作為安定北部邊疆、鞏固同蒙古各部聯盟的重要途徑,而且從二十二年起每年都要到口外巡視蒙古各部。為保證皇帝每年出巡塞外,在口內外先後建行宮二十八處。
沿古道所建立的行宮以及行宮裡一幅幅御筆親書的對聯,留下了康熙太多的印記:建於康熙二十二年的劉家莊行宮的正殿東面房間懸掛著康熙手書的對聯,上聯是「人家煙見翠微里」,下聯是「天宇晴開碧嶂頭」;而西面供奉佛龕房間的對聯是「香雲徧滿華嚴界,甘露長滋福慧田」;後殿懸掛著「遠翠雲標」的匾額;後殿東面的房間的對聯是「最宜觀處皆成畫,於暫閒時輒詠詩」,西面房間的對聯是「逕幽仍隱綠,窗啟乍來春」。建於康熙三十二年的要亭行宮正殿的東牆上懸掛著康熙手書的對聯「正喜軒窗無俗韻,更賞風物報新秋」;西面供奉佛龕房間的對聯是「彼岸同登通筏喻,即心有契悟傳燈」;而後殿外檐的匾額是「周賞遠豁」……
蜿蜒萬里的長城就在四公主的腳下,再向前跨過去,她就回到祖宗的發祥地——塞外。「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已經盡收眼底,嶄新的生活在向她招手,一方面她要作為康熙的化身去君臨塞外,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連接北京與漠北,充當「施恩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的紐帶……
四公主及其扈從馳騁在一馬平川的內蒙古草原上,放牧著的羊群與散落的帳篷都被拋到了身後……一池清澈的湖水已經展現在眼前,這裡就是有名的多倫諾爾(漢語「七星潭」)。七年前(康熙三十年),一身鎧甲的康熙曾親自巡視這裡,接受內蒙古及喀爾喀各部的一跪三叩。在多倫會盟期間,康熙解決了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交惡的問題——因爭奪部民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襲殺札薩克圖汗沙喇,並使得沙喇汗的繼承人與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捐棄前嫌,把喀爾喀左、右翼編為三部,即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車臣汗部,並在此基礎上對喀爾喀三部編旗,以示與內蒙古四十九旗一體,標誌著喀爾喀同內蒙古一樣接受清朝皇帝的轄制,成為清朝的藩部。
橫亘於蒙古草原的大沙漠阻隔了南北,古往今來一個又一個遊牧部族從漠北崛起——匈奴、鮮卑拓跋、蒙古等越過大沙漠,縱馬南下,直逼長城關口,甚至入主中原……他們中的一部分逐漸與漢族同化,也有一部分最終又回歸漠北,元順帝以及剛剛斃命的噶爾丹就都屬於後者。追古撫今,四公主感慨萬千……
她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是兩年前(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時的駐蹕之地。御駕親征的皇阿瑪歷盡艱辛:經常是一天只吃一頓飯,即使儲存的御用糧將盡,康熙也斬釘截鐵地對屬下說:「朕必齧雪窮追,斷不回師!」為了不讓馬匹過度疲勞,一般情況康熙都是步行,直至得到噶爾丹的確切信息才跨上戰馬。因而當「出其不意,直前突擊」的康熙率領中路軍抵達克魯倫河南岸時,在北孟納蘭山瞭望的噶爾丹「大驚」,立即「拔營宵遁」。
儘管在西逃途中,噶爾丹也有設伏狙擊之意,但由於軍心士氣都已被康熙親征所摧毀,尚未交鋒已成潰敗之勢。在經過五晝夜的狂奔後,噶爾丹的部眾抵達位於肯特嶺與土拉河之間的昭莫多,而康熙的西路軍已在此「恭候」,「以逸待勞」的清軍「據險俯擊,弩銃迭發」,就連噶爾丹的妻子阿努也被斬於陣,噶爾丹僅帶著幾十名侍衛拼死逃出……噶爾丹的敗亡,不僅使得喀爾喀三部重返漠北遊牧地,而且也使喀爾喀向西拓地千餘里;又由於喀爾喀三汗已經向康熙稱臣,阿爾泰山以東皆隸清廷版圖。
溥仁綏遠
四公主是嫁出去的女兒,但不是潑出去的水。她的阿瑪時刻惦記著遠嫁到漠北的骨肉,曾到漠北御駕親征過噶爾丹的康熙,當然了解那裡自然條件的惡劣,不會忘記「雪花如血撲戰袍」的情景。在皇宮長大的女兒,又怎能適應得了帳篷里狹小的空間?為了能使四公主的生活有所改善,康熙決定在內蒙古的歸化(今呼和浩特)建一座公主府讓女兒長期居住。公主府占地累計約一萬六千七百畝,五進的院落不要說在塞外即使在京城也不多見。公主府的正殿懸掛著康熙御筆親書的「肅嫻禮范」的匾額,匾額四框飾有龍紋,龍眼上所鑲嵌的寶石則發射出威嚴的光茫;正殿東側的暖閣是公主的臥室,牆壁上懸掛著由翡翠、珠寶鑲嵌成的「山水畫」。
▲虹▲橋▲書▲吧▲www.HQDOOR.COM
第48節:公主遠嫁(1)
公主遠嫁
一說到遠嫁塞外,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王昭君、蔡文姬,其實她們都是落戶南匈奴,其疆域與清代漠南蒙古的汛地大體相同,真正跨越大沙漠的中原女性是四公主。四公主在兄長胤祐的護送下,開始了將近三千里的長途跋涉,踏上通往塞外的古道,熟悉的紫禁城早已經變得渺無蹤跡……
塞外風情
康熙非常重視同蒙古各部王公的關係,頻頻到塞外巡視,因而這條溝通塞外與中原的古道也就變得「車轔轔,馬嘯嘯」。即使在同三藩戰事最吃緊的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他還親自「巡視沿邊內外」,會見喀喇沁、科爾沁、敖漢、翁牛特、奈曼等部落的王公。到平定三藩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前夕的二十年(1681)四月,康熙再次出塞,並把定期巡視塞外作為安定北部邊疆、鞏固同蒙古各部聯盟的重要途徑,而且從二十二年起每年都要到口外巡視蒙古各部。為保證皇帝每年出巡塞外,在口內外先後建行宮二十八處。
沿古道所建立的行宮以及行宮裡一幅幅御筆親書的對聯,留下了康熙太多的印記:建於康熙二十二年的劉家莊行宮的正殿東面房間懸掛著康熙手書的對聯,上聯是「人家煙見翠微里」,下聯是「天宇晴開碧嶂頭」;而西面供奉佛龕房間的對聯是「香雲徧滿華嚴界,甘露長滋福慧田」;後殿懸掛著「遠翠雲標」的匾額;後殿東面的房間的對聯是「最宜觀處皆成畫,於暫閒時輒詠詩」,西面房間的對聯是「逕幽仍隱綠,窗啟乍來春」。建於康熙三十二年的要亭行宮正殿的東牆上懸掛著康熙手書的對聯「正喜軒窗無俗韻,更賞風物報新秋」;西面供奉佛龕房間的對聯是「彼岸同登通筏喻,即心有契悟傳燈」;而後殿外檐的匾額是「周賞遠豁」……
蜿蜒萬里的長城就在四公主的腳下,再向前跨過去,她就回到祖宗的發祥地——塞外。「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已經盡收眼底,嶄新的生活在向她招手,一方面她要作為康熙的化身去君臨塞外,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連接北京與漠北,充當「施恩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的紐帶……
四公主及其扈從馳騁在一馬平川的內蒙古草原上,放牧著的羊群與散落的帳篷都被拋到了身後……一池清澈的湖水已經展現在眼前,這裡就是有名的多倫諾爾(漢語「七星潭」)。七年前(康熙三十年),一身鎧甲的康熙曾親自巡視這裡,接受內蒙古及喀爾喀各部的一跪三叩。在多倫會盟期間,康熙解決了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交惡的問題——因爭奪部民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襲殺札薩克圖汗沙喇,並使得沙喇汗的繼承人與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捐棄前嫌,把喀爾喀左、右翼編為三部,即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車臣汗部,並在此基礎上對喀爾喀三部編旗,以示與內蒙古四十九旗一體,標誌著喀爾喀同內蒙古一樣接受清朝皇帝的轄制,成為清朝的藩部。
橫亘於蒙古草原的大沙漠阻隔了南北,古往今來一個又一個遊牧部族從漠北崛起——匈奴、鮮卑拓跋、蒙古等越過大沙漠,縱馬南下,直逼長城關口,甚至入主中原……他們中的一部分逐漸與漢族同化,也有一部分最終又回歸漠北,元順帝以及剛剛斃命的噶爾丹就都屬於後者。追古撫今,四公主感慨萬千……
她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是兩年前(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時的駐蹕之地。御駕親征的皇阿瑪歷盡艱辛:經常是一天只吃一頓飯,即使儲存的御用糧將盡,康熙也斬釘截鐵地對屬下說:「朕必齧雪窮追,斷不回師!」為了不讓馬匹過度疲勞,一般情況康熙都是步行,直至得到噶爾丹的確切信息才跨上戰馬。因而當「出其不意,直前突擊」的康熙率領中路軍抵達克魯倫河南岸時,在北孟納蘭山瞭望的噶爾丹「大驚」,立即「拔營宵遁」。
儘管在西逃途中,噶爾丹也有設伏狙擊之意,但由於軍心士氣都已被康熙親征所摧毀,尚未交鋒已成潰敗之勢。在經過五晝夜的狂奔後,噶爾丹的部眾抵達位於肯特嶺與土拉河之間的昭莫多,而康熙的西路軍已在此「恭候」,「以逸待勞」的清軍「據險俯擊,弩銃迭發」,就連噶爾丹的妻子阿努也被斬於陣,噶爾丹僅帶著幾十名侍衛拼死逃出……噶爾丹的敗亡,不僅使得喀爾喀三部重返漠北遊牧地,而且也使喀爾喀向西拓地千餘里;又由於喀爾喀三汗已經向康熙稱臣,阿爾泰山以東皆隸清廷版圖。
溥仁綏遠
四公主是嫁出去的女兒,但不是潑出去的水。她的阿瑪時刻惦記著遠嫁到漠北的骨肉,曾到漠北御駕親征過噶爾丹的康熙,當然了解那裡自然條件的惡劣,不會忘記「雪花如血撲戰袍」的情景。在皇宮長大的女兒,又怎能適應得了帳篷里狹小的空間?為了能使四公主的生活有所改善,康熙決定在內蒙古的歸化(今呼和浩特)建一座公主府讓女兒長期居住。公主府占地累計約一萬六千七百畝,五進的院落不要說在塞外即使在京城也不多見。公主府的正殿懸掛著康熙御筆親書的「肅嫻禮范」的匾額,匾額四框飾有龍紋,龍眼上所鑲嵌的寶石則發射出威嚴的光茫;正殿東側的暖閣是公主的臥室,牆壁上懸掛著由翡翠、珠寶鑲嵌成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