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叫羅琳。”

  4

  羅琳走後,王傑森憤怒地呆坐在原地,他咬著牙,不知道該說或者罵點兒什麼好。這時,吳明的電話打來了。一同而來的劉秘書握著電話,支支吾吾地問:“王總……吳……吳總又打來了,問您,怎……怎樣了。”

  王傑森沒有答話。

  “王……王總?”

  “Not have a dog’s 插nce!(一點機會也沒有了!)”王傑森拍著沙發,終於從牙縫裡狠狠地擠出一句俚語,衝著電梯間歇斯底里地喊著。

  “No……什麼?”顯然,這位劉秘書的英語也不過關。

  “Shit!”王傑森摔碎了手中的杯子,“You really are a piece of shit!Tell him!(你簡直就是一坨狗屎!告訴他!)”然後他用殘存的一點兒理智,想起一句中文,他喊著,“沒戲了!沒戲了!沒戲了!”

  “哦,哦。”劉秘書一路小跑,走遠後,輕輕對著電話那頭說,“吳總,王總說沒戲了,沒戲了,沒戲了——哦,對對對,是,是沒戲了。他連說了三遍——沒戲了,沒戲了,沒戲了!”

  吳明握著手機,聽見王傑森在電話那頭髮飆——沒戲了,沒戲了,沒戲了。他也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知道,這就真的是沒戲了。或許,自己一開始就不該圖省事,讓這個易衝動的外甥去美國談這筆買賣。可是,憑著自己“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的蹩腳英語,是否能跟美國佬們談笑風生,爭取到一次見UST高管的機會,他更沒把握。畢竟,這個外甥可是王氏集團的大公子,如果人家連他的面子都不賣,自己去了,又能討到多少便宜?他絕望地嘆了口氣,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自己的其他幾家工廠和店面倒的倒、關的關,本指望著靠這筆收購案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可誰又能料想到,這些年的苦心經營,最後竟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想著想著,最後,也只能無可奈何地一笑。

  再最後,他握著電話,沉沉地在沙發上睡了過去。

  是要一千萬?還是要兩千萬?

  1

  半個月後的某天,莫飛看著商訊網的首頁目瞪口呆。那是一張被修得已經看不出原樣的何小婉的職業照,下面附著一篇長長的文章——是一篇報導新腦科技的頭條新聞。

  這份報導其實沒什麼新意,還是胡威的老套路:先是胡吹亂捧地介紹了一通行業背景,誇大其詞地引出一個行業痛點,之後橫空而出一個“具有顛覆性”的解決方案,再加上已經美化渲染過的創始人團隊背景資料,以及事先對好台詞配合演戲的客戶案例,為了體現解決方案的優越性,文章還插入了一段新腦系統數據採集後台的演示視頻。那段視頻莫飛一看就知道被後期處理過,系統採集數據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甚至在他看來,都有點兒偽科學了。

  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胡威成功把“新腦”包裝成了“跨時代的網際網路信息處理方案”。

  何小婉高興得忘乎所以,畢竟這是她人生第一次上頭條,而且點擊率已經過萬。但莫飛並不買帳,他指著屏幕問:“誰讓胡威這麼報導的?簡直胡鬧!”

  看著暴跳如雷的莫飛,何小婉不解:“憑什麼不讓報導?不就是沒放你的照片嘛!我也是聯合創始人,形象又好,放我的照片有什麼關係,你就是小氣!”

  “胡說什麼呢,這不是小氣不小氣的事,這是假的!假的你懂嗎?”他指著那段視頻,“你覺得我們系統有這麼快嗎?這都快飛上天了!”

  “威哥說了,這叫‘適度美化’。你又不是第一天創業了,怎麼這點兒道理都不懂?”

  “美化個屁!我認識他這麼久了,他這麼做的意圖是什麼,我還不清楚嗎?!”

  “什麼意圖?不就是為了幫咱們宣傳嘛。”何小婉說。

  “宣傳?宣傳的目的是什麼?”莫飛打算給何小婉普及點兒基礎知識,他問,“你說,商訊網是什麼網站?”

  “你瞎啊!”何小婉指著商訊網的logo,“人slogan上不是寫了嘛,網際網路資訊站啊。”

  “那你說,什麼人會上商訊網?”莫飛嚴肅地問,“是我們的客戶嗎?那些做廣告的、做數據監測的、做電商代運營的,他們是商訊網的讀者嗎?”

  “可能……會看吧。”何小婉不是很確定地說。

  “會看個屁啊!你一做廣告的,看這種垂直行業的新聞網站做什麼?”莫飛反駁何小婉。

  “那你說什麼人看!”何小婉跺了跺腳。

  “當然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才看!”莫飛下結論。

  “那就給他們看嘛,我們的系統這麼厲害,眼紅死他們!”何小婉吐了吐舌頭。

  “他們看倒無所謂,畢竟這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莫飛提醒何小婉,“可是你要知道,這篇新聞出來後,就一定會引起投資人的關注。”

  “投資人?”何小婉睜大了眼睛,“哇!你說投資人會看到,那是好事啊,咱們終於可以不缺錢了!”

  見她沒有理解重點,莫飛只得繼續提點她:“小婉,你有想過嗎?假如有投資人看了這篇文章後跑來聯繫,想投我們公司,那你說他是為什麼?是為了幫助我們公司持續發展、幫我們實現創業理想嗎?——都不是,說白了不還是為了錢?他們可能並不在乎咱們的產品到底是誰在使用,也不真正關心我們產品的最終形態,他們在乎的只有錢。假如拿了他們的錢,之後的運營方向就是賺錢賺錢再賺錢,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公司的估值。把他們手裡的股份賣個好價錢,才是他們的目的。你想想,天下能有白吃的午餐嗎?拿了人家的錢,能不給人玩著命地出力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