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18叔本華說,藝術是人生的麻醉劑。尼采說,藝術是人生的興奮劑。其實還不是一回事?酒既是麻醉劑,又是興奮劑。藝術就是人生的酒。至於它哪種作用更顯著,則是因人而異的,就像不同體質的人對酒有不同的反應一樣。
19
文學是人生感受的表達和人生畫面的描繪,哲學是人生根本問題的體悟和思考,在這個意義上,文學與哲學是息息相通的,一個好的文學家不能沒有哲學的素養。但是,當今文學界的時髦做法是搬弄哲學上的新概念、新術語,並且自以為這便是在追求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哲學深度,此時此刻,我不禁要說:沒有比偽哲學、壞哲學更加敗壞文學的了。
20
當今批評界的時髦是漚制概念垃圾,然後一古腦兒傾倒在落入其視野的作品上。這班既不懂哲學又不懂藝術的低能兒,他們唯一的生存策略是在哲學家面前故作放誕,渲染假藝術的氣質,在藝術家面前故作高深,玩弄偽哲學的術語。
21
我把散文劃分為藝術品和工藝品兩類。在旅遊地區,常有小攤販出售干篇一律的劣質工藝品。在遊記文學中亦然。
22
在西方,現代藝術(詩、畫、音樂)的大師,往往一度曾是古典藝術的高手。可是據說在我們這裡有許多天生的現代派。
23
有時候,藝術創作中的敗筆反能提供一個契機,啟示新的發現,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或流派來。有意寫實,結果失敗了,然而誰知道失實之處會不會是一種成功的變形呢?
也許,意識的失誤,其實源於無意識中的真實。
那麼,寫實成功之作就是古典派作品,不成功之作就是現代派作品嗎?別開玩笑!
24
對於真正的藝術家來說,藝術始終是目的本身,而愛情在客觀上只成了手段。可是,當他墮入情網、身歷其境時,他所愛的對象就是目的,藝術反倒好像成了手段。他歌唱,寫作,把作品呈獻給心中的偶像。直到愛情消逝了,他的作品的真正價值才得以確立。
25
如果我是女人,我將樂意與藝術家交朋友,聽他談作品,發牢騷,講瘋話。但我決不嫁給他。讀藝術家的作品是享受,和藝術家一起生活卻是苦難。藝術家的愛情大多以不幸結束,責任決不在女人。他心中有地獄,沒有人能夠引他進入天堂。
26
女人推進藝術,未必要靠親自創作。世上有一些藝術直覺極敏銳的奇女子,她們像星星一樣閃爍在藝術大師的天空中。我想起了歌德和貝多芬的貝蒂娜,華格納和羅曼·羅蘭的梅森葆夫人,尼采和弗洛伊德的莎樂美,柴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
第20節:一種退化
作者:周國平
27
當黑格爾稱現代為"散文味的時代"時,他是把"散文"當作貶義詞的。但是,這未必公正。散文的心境是一種孤寂、寧靜、閒適的心境,有足夠的光陰去回憶和諧想。好的散文總是散發出懶洋洋的氣息。在我看來,獨臥冬日向陽的山坡,或與好友爐邊夜話,都是最適宜於散文誕生的情境。現代人卻活得過於匆忙了,所以,現代缺乏好的散文。
從詩到散文再到論文是進化,但誰知道是否同時也是一種退化呢?
詩
1
詩的使命是喚醒感覺,復活語言。內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情緒,外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意象。復活語言,就是使尋常的詞在一種全新的組合中產生不尋常的魅力。
所以,詩就是通過語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緒翻譯成意象。
它有三重魅力:感覺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語言本身的魅力。三者缺一,你就會覺得這首詩有點遺憾。
2
為什麼要把情緒翻譯成意象呢?情緒本身缺乏語言,直接表述情緒的詞都過於一般化或極端化,抹殺了其中豐富的細微差別。直抒情緒的詩,聽起來不是空泛,就是浮誇。語言表達意象的可能性卻要寬廣得多。因此,詩人就通過設計一個獨特的意象,來間接地再現和喚起一個獨特的情緒。
3
詩的材料(詞)和哲學的材料(範疇)都基本上是現成的。在詩中,借詞的新的組合表達出對世界的一種新的感覺,在哲學中,借範疇的新的組合表達出對本體(道、絕對、終極價值)的一種新的領悟,都可算作創造了。
4
哲學和詩都孕育於神話的懷抱。神話是永恆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了一雙兒女。直到今天,哲學一醒來就談論死去的母親,詩一睡著就夢見死去的母親。
5
神是人類童年時代的夢,詩是人類青年時代的夢。可是,對於個體來說,事情似乎倒了過來:詩是青年人的夢,神是老年人的夢。
6
哲學是男性的,詩是女性的,二者不可分離。沒有詩,哲學就只會結結巴巴發空論,成為鱉腳的清談家。沒有哲學,詩就只會絮絮叨叨拉家常,成為淺薄的碎嘴婆。詩必須有哲學的深度。注意,是深度,而不是表相和姿態。我們愛善解男人心意的女子,可是誰愛一副男人相的女人呢?
7
詩人是守墓人兼盜墓人,看守著也發掘著人類語言的陵墓。
詩人用語言鎖住企圖逃逸的感覺,又在語言中尋找已經逃逸的感覺。他敲擊每一塊熟悉的語詞的化石,傾聽遠古時代的陌生的回聲。
8
在語言之家中,一切詞都是親屬。然而,只有詩人才能發現似乎漠不相干的詞之間的神秘的血緣關係。
9
音樂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用人間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
10
詩是語言的萬花筒。
11
詩人也有他的調色板,詞就是他的顏料。他借詞的重新搭配創造出新的色彩。
單色總是有限的,本領在於調配。
詩才的測驗:給你一百個最常用的詞,用它們搭配出全新的效果。
第21節:詩應當單純
作者:周國平
12
詩的最大優點是凝練。它捨棄了一切過渡。它斷裂,濃縮,結晶,在太陽下閃爍奇異的光。你給它不同的光源,它就閃射不同的光彩。每一雙眼睛都是一個不同的光源。
13
詩應當單純。不是簡單,不是淺顯,是單純。單純得像一滴露水,像處女的一片嘴唇。
詩直接訴諸感覺,太複雜了,就必須藉助思維來分析,失去了鮮明的第一眼印象。
現在有些青年詩人的詩越寫越複雜了,寫詩時思維喧賓奪主,擠掉了感覺。也許原本就沒有感覺。其末流只是在玩文字遊戲,而且玩得不高明,遊戲得無趣味。
14
我不是否定文字遊戲。在某種意義上,詩的確是一種文字遊戲。
健全的直覺是從事一切藝術活動的先決條件。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可以催放不同的藝術花朵,但也可能毫無結果。一個詩人除了這種直覺外,還必須具備對於語言本身的特殊興趣,迷於搭配詞句的遊戲,否則決不能成為詩人。
19
文學是人生感受的表達和人生畫面的描繪,哲學是人生根本問題的體悟和思考,在這個意義上,文學與哲學是息息相通的,一個好的文學家不能沒有哲學的素養。但是,當今文學界的時髦做法是搬弄哲學上的新概念、新術語,並且自以為這便是在追求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哲學深度,此時此刻,我不禁要說:沒有比偽哲學、壞哲學更加敗壞文學的了。
20
當今批評界的時髦是漚制概念垃圾,然後一古腦兒傾倒在落入其視野的作品上。這班既不懂哲學又不懂藝術的低能兒,他們唯一的生存策略是在哲學家面前故作放誕,渲染假藝術的氣質,在藝術家面前故作高深,玩弄偽哲學的術語。
21
我把散文劃分為藝術品和工藝品兩類。在旅遊地區,常有小攤販出售干篇一律的劣質工藝品。在遊記文學中亦然。
22
在西方,現代藝術(詩、畫、音樂)的大師,往往一度曾是古典藝術的高手。可是據說在我們這裡有許多天生的現代派。
23
有時候,藝術創作中的敗筆反能提供一個契機,啟示新的發現,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或流派來。有意寫實,結果失敗了,然而誰知道失實之處會不會是一種成功的變形呢?
也許,意識的失誤,其實源於無意識中的真實。
那麼,寫實成功之作就是古典派作品,不成功之作就是現代派作品嗎?別開玩笑!
24
對於真正的藝術家來說,藝術始終是目的本身,而愛情在客觀上只成了手段。可是,當他墮入情網、身歷其境時,他所愛的對象就是目的,藝術反倒好像成了手段。他歌唱,寫作,把作品呈獻給心中的偶像。直到愛情消逝了,他的作品的真正價值才得以確立。
25
如果我是女人,我將樂意與藝術家交朋友,聽他談作品,發牢騷,講瘋話。但我決不嫁給他。讀藝術家的作品是享受,和藝術家一起生活卻是苦難。藝術家的愛情大多以不幸結束,責任決不在女人。他心中有地獄,沒有人能夠引他進入天堂。
26
女人推進藝術,未必要靠親自創作。世上有一些藝術直覺極敏銳的奇女子,她們像星星一樣閃爍在藝術大師的天空中。我想起了歌德和貝多芬的貝蒂娜,華格納和羅曼·羅蘭的梅森葆夫人,尼采和弗洛伊德的莎樂美,柴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
第20節:一種退化
作者:周國平
27
當黑格爾稱現代為"散文味的時代"時,他是把"散文"當作貶義詞的。但是,這未必公正。散文的心境是一種孤寂、寧靜、閒適的心境,有足夠的光陰去回憶和諧想。好的散文總是散發出懶洋洋的氣息。在我看來,獨臥冬日向陽的山坡,或與好友爐邊夜話,都是最適宜於散文誕生的情境。現代人卻活得過於匆忙了,所以,現代缺乏好的散文。
從詩到散文再到論文是進化,但誰知道是否同時也是一種退化呢?
詩
1
詩的使命是喚醒感覺,復活語言。內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情緒,外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意象。復活語言,就是使尋常的詞在一種全新的組合中產生不尋常的魅力。
所以,詩就是通過語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緒翻譯成意象。
它有三重魅力:感覺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語言本身的魅力。三者缺一,你就會覺得這首詩有點遺憾。
2
為什麼要把情緒翻譯成意象呢?情緒本身缺乏語言,直接表述情緒的詞都過於一般化或極端化,抹殺了其中豐富的細微差別。直抒情緒的詩,聽起來不是空泛,就是浮誇。語言表達意象的可能性卻要寬廣得多。因此,詩人就通過設計一個獨特的意象,來間接地再現和喚起一個獨特的情緒。
3
詩的材料(詞)和哲學的材料(範疇)都基本上是現成的。在詩中,借詞的新的組合表達出對世界的一種新的感覺,在哲學中,借範疇的新的組合表達出對本體(道、絕對、終極價值)的一種新的領悟,都可算作創造了。
4
哲學和詩都孕育於神話的懷抱。神話是永恆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了一雙兒女。直到今天,哲學一醒來就談論死去的母親,詩一睡著就夢見死去的母親。
5
神是人類童年時代的夢,詩是人類青年時代的夢。可是,對於個體來說,事情似乎倒了過來:詩是青年人的夢,神是老年人的夢。
6
哲學是男性的,詩是女性的,二者不可分離。沒有詩,哲學就只會結結巴巴發空論,成為鱉腳的清談家。沒有哲學,詩就只會絮絮叨叨拉家常,成為淺薄的碎嘴婆。詩必須有哲學的深度。注意,是深度,而不是表相和姿態。我們愛善解男人心意的女子,可是誰愛一副男人相的女人呢?
7
詩人是守墓人兼盜墓人,看守著也發掘著人類語言的陵墓。
詩人用語言鎖住企圖逃逸的感覺,又在語言中尋找已經逃逸的感覺。他敲擊每一塊熟悉的語詞的化石,傾聽遠古時代的陌生的回聲。
8
在語言之家中,一切詞都是親屬。然而,只有詩人才能發現似乎漠不相干的詞之間的神秘的血緣關係。
9
音樂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用人間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
10
詩是語言的萬花筒。
11
詩人也有他的調色板,詞就是他的顏料。他借詞的重新搭配創造出新的色彩。
單色總是有限的,本領在於調配。
詩才的測驗:給你一百個最常用的詞,用它們搭配出全新的效果。
第21節:詩應當單純
作者:周國平
12
詩的最大優點是凝練。它捨棄了一切過渡。它斷裂,濃縮,結晶,在太陽下閃爍奇異的光。你給它不同的光源,它就閃射不同的光彩。每一雙眼睛都是一個不同的光源。
13
詩應當單純。不是簡單,不是淺顯,是單純。單純得像一滴露水,像處女的一片嘴唇。
詩直接訴諸感覺,太複雜了,就必須藉助思維來分析,失去了鮮明的第一眼印象。
現在有些青年詩人的詩越寫越複雜了,寫詩時思維喧賓奪主,擠掉了感覺。也許原本就沒有感覺。其末流只是在玩文字遊戲,而且玩得不高明,遊戲得無趣味。
14
我不是否定文字遊戲。在某種意義上,詩的確是一種文字遊戲。
健全的直覺是從事一切藝術活動的先決條件。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可以催放不同的藝術花朵,但也可能毫無結果。一個詩人除了這種直覺外,還必須具備對於語言本身的特殊興趣,迷於搭配詞句的遊戲,否則決不能成為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