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有備還發現了一件眾人沒有看見的事:取燈的左手緊攥著。他上去掰開她的手,手裡是取燈的鋼筆。
孟院長帶頭給取燈做fèng合術,佟繼臣、董醫助都上了手。孟院長囑咐大家fèng合得越細越好,要跟為活人做fèng合手術一樣。他指示大家用零號細線。
第五十四章
奔兒樓娘下葬時,向文成為奔兒樓娘寫過磚;梅閣下葬時,向文成為梅閣寫過磚;現在,他要為自己的妹妹向取燈寫磚。他研究著這塊磚該怎麼寫,他先寫上“向取燈之墓”,又在向取燈的名下跨出了“烈士”兩個字,合起來是:“向取燈烈士之墓”。
取燈入殮,向家人沒有張揚著過喪事。沒有靈車,沒請鼓樂班子。甘子明要給取燈搭靈棚,開追悼會,也被向文成拒絕了。向家全家人只守著取燈的棺材悶坐了一天。他們哭不出來。人都有想哭而哭不出來的時刻。
向家人除有備之外,誰也不知道取燈死成了什麼樣,他們願意按照最“好”的死去想:她的太陽穴或胸口上有個彈孔吧。後方醫院在大西屋時,向家人都見過這種酒盅大小的彈孔嵌在皮膚上,黑紫。
對於取燈的入土方式,向家人卻認真起來。按常理,取燈的死屬於“孤女”早喪。孤女是不能進家族正式墳塋的,她們只能被暫存在地邊或地角,等待一個“合婚”的時機。只待再有個未成婚的男性過世,讓這男性“娶”了她,才能進入男方家的墳塋。那時還有個儀式叫“起墳”:孤女從地邊地角被起出來,去跟那男方合婚。
同艾首先向全家宣布說,不能讓取燈在地邊等人,要進向家的墳塋,以後給她招個倒插門女婿。同艾說:“陽間有倒插門,陰間也就有。”其實同艾的宣布正是頭天晚上向文成和秀芝想的,他們是想如何去說服同艾。
取燈要進自家墳塋,給喪事帶來了很多麻煩。她應該有個合適的、不偏不倚、準確無誤的位置。一個家族的墓向不能亂,那是按輩分排定的。可取燈的位置目前還沒有上輩人的參照,她的上輩人都還健在,在她的上面,只有隔輩人向鵬舉的墓。為了取燈的位置,向文成率一般人來到向家墳地,就像從前他替人算地一樣,邁著標準的步子,一步一停地開始尋找、定奪。他以向鵬舉的墳為依據往下邁步,下面當是他父親向喜和叔叔向桂了。這不能言明,他悄沒聲地隔過了他們再往下邁。再往下該是他自己了,他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說:“我在這兒,取燈就在我旁邊吧。按說我旁邊應該是問麒和文麟,兄弟姐妹就不計較次序了。”
取燈入了向家的正式墳塋,要在向家等待一個男人同她來完婚。向家人都覺得這是個妥當的決定了,有備卻另有所思。家裡人一說姑姑還要等待女婿完婚,有備自然就想到姑姑那個漂浮在肚子以外的子宮和她那被豁開的生殖器。他不知姑姑還能不能再去做女人,這將成為他心裡終生的疑團。
取燈下葬了,沒有鼓樂,沒有人嚎啕大哭,也無人戴孝。取燈的一口黑棺材放在向家的大車上,還是群山趕車。不大一個送葬隊伍,走得悄沒聲的。人們只在墓穴的新土上掉了不少眼淚。埋完取燈,有備走在回家的路上還在想姑姑的事,他想,姑姑的事反正就我一個人知道,我至死也不能遞說任何人。誰知向文成躲開眾人,卻把有備叫到一邊,單獨問他:“有備我問你一件事,你姑姑身上的殘缺都fèng合好了沒有?”有備萬沒想到父親已經預見到了姑姑身上的殘缺,他知道瞞不住父親了,就吞吐著說:“fèng……fèng好了,用的是零號細線。”向文成雖然不懂外科,可他還是知道醫用零號絲線最細,是用來fèng合臉面和嬌氣的地方所用。後方醫院fèng合屍體時,多是粗針大線,有時也用fèng鞋的麻繩。
向文成問有備,是因為他知道取燈是落入日本人之手的。一個年輕女性,又是在窩棚里……
兩天過後,向家人才覺出餓來。秀芝找出半罈子白面,給全家拌了一鍋疙瘩湯,還給同艾臥了兩個雞蛋。同艾吃不下雞蛋,撥給有備。有備又撥給秀芝,秀芝又撥給向文成。最後兩個雞蛋還是剩在了碗裡。
同艾喝了兩口疙瘩湯說:“這年頭向家走個人也不足為奇。取燈走的也是她個人要走的路,她不後悔,家裡人也不為她後悔。可有一件事我對不住孩子,她連自己的生身母親也不知道。”
向文成思忖一陣說:“娘,這件事你放下心吧,她知道她的親娘是誰。”
同艾問向文成:“你遞說她的?”
向文成說:“不用我遞說。你掐算一下,她親娘離開宜昌時她已經三歲了,三歲就記事了。”
同艾想想說:“可不,也記事了。可她為什麼從來也不提她親娘,也不找。”
向文成沉默了一會兒說:“那是她的仁義,那是她願意讓你們高興,讓笨花她的娘和保定她的媽高興。”
第五十五章
小襖子真病了,整天對著她娘大花瓣兒喊頭暈。其實大花瓣兒和小襖子早就分開過日子了,大花瓣兒平時不理小襖子,她嫌小襖子跟金貴靠著。大花瓣兒心想,金貴什麼人,笨花村一個沒良心的“男兒”。管男人叫男兒,是大花瓣兒從一首兒歌里聽來的。那是一首抗戰歌曲,歌里唱道:“好狗護三鄰,好漢護三村,有良心的男兒為什麼當偽軍?”這歌里就唱著當偽軍的男兒連狗兒都不如。大花瓣兒對小襖子說,以前村里人說咱不正經,頂大是指“拾花”的事。可你蹬梯爬高找金貴,和在花地里掙幾把花就大不相同了。咱不能由著性子去趕著一個漢jian得罪鄉親。大花瓣兒再把“好狗護三鄰”那首歌的歌詞給小襖子學舌一遍。開始,大花瓣兒絮叨小襖子,小襖子不說話。後來小襖子就煩了,對大花瓣兒說:“你也別拿狗和人打比方,那是你老了。你人老珠黃的沒抓撓了,才淨絮叨我。你看我不順眼,咱們分開過吧。”大花瓣兒一聽女兒沒頭沒臉地沖她說難聽的話,還是跟她分開過,就說:“行,分開就分開,從今後我也不和你住一個院子了,我嫌寒磣。”她堵著氣,自己動手在院子裡插了一道秫秸牆,把一個院子一分為二。大花瓣兒住前院,小襖子住後院。好在先前院裡有兩個小屋,娘兒倆一人一個。
小襖子跟大花瓣兒分開過,覺出有許多方便,一舉一動也用不著看大花瓣兒的眼色了。她這後院就是緊挨金貴家的那一半,個人躥房越脊就更加隨意。大花瓣兒日子過得雖不如小襖子風光,但早年拾花的積蓄還可勉強餬口。好在大花瓣兒身體還強健,挑水推碾磨都拿得起放得下。現在小襖子病了,還得央求大花瓣兒關照。
小襖子暈得天旋地轉,來求大花瓣兒。她說:“娘呀,你看現時誰還疼我呀。”大花瓣兒就說風涼話:“找金貴吧,你不是一邁腿就能上房呀,飛檐走壁似的。”小襖子說:“算了吧娘,你詛咒你閨女也得看個時候呀!頭暈煞我啦……”說著半真半假地一頭栽在了大花瓣兒院裡。大花瓣兒看小襖子可憐,就扶起了她。自此,照顧小襖子的,還是大花瓣兒。
大花瓣兒把小襖子攙扶進自己屋,從自己那迎門櫥里找出兩把陳年掛麵,抖落掉掛麵上的蟲屎“?嗦”,給小襖子下鍋煮,還放上蔥花滴上香油。小襖子吃了兩口就吐了,她說一聞這老面味兒就噁心。大花瓣兒想,這脾氣生是讓日本人給慣的。日本人的槽子糕好吃,可誰給你買呀。小襖子不止一次對大花瓣兒誇耀說,她在城裡吃過日本人的槽子糕。大花瓣兒又給小襖子餷了一碗棒子麵粥,小襖子倒喝了。大花瓣兒心裡說,這就是你的命,香油掛麵吃不服,棒子麵粥喝得倒香甜。自此大花瓣兒變著樣兒給小襖子熬粥,在粥里還放紅棗、紅糖,倒把小襖子將養好了。
小襖子在家將養幾個月,先前的事她幾乎都忘了。她覺得取燈和那個收雞的老頭離她越來越遠。上茅房時,她一看見金貴家的房子,也故意扭著臉不看。小襖子把自己捂得很白,便又顯出一身新鮮。她不住地照鏡子,看著自己的容貌又如花似玉,就一心想嫁個人。她想嫁得越遠越好,最好嫁到溝那邊。出了縣,今生今世也不再回笨花。她盼著家裡來個說親的。
這天有個人進了門,這人在“前院”和大花瓣兒說話,小襖子以為這是說親的來了,就到院裡扒開秫秸牆往外看。原來這並不是個說親的,是西貝時令。小襖子一看說話的是西貝時令,趕緊往屋裡跑,跑著想著:這又是怎麼了,這事們我怎麼橫豎是躲不過去?
這是個下午。下午,敵人少活動,正是回城的時候。
小襖子家的院子小,屋子小,院裡的糙長得很高,靠近房門還瘋長著幾顆洋山藥。洋山藥的秸稈有半房高。巴掌大的葉子,銅錢大的黃花糊住了窗戶和門。時令蹚著腳下的荒糙,伸手扒開門前的洋山藥秸稈,一閃身進了屋。時令今天穿著一身白紡綢褲褂,敵工部的人什麼衣裳都穿。
小襖子一見時令進了屋,顯得十分慌亂。時令拿眼把屋子和小襖子飛快地打量一遍,他看見驚慌失措的小襖子,兩隻手東抓西撓毫無目的,就說:“小襖子,怎麼慌成這樣?我是你舅舅。舅舅來了,慌個什麼。”時令拿上次去代安的事和小襖子先開個玩笑,想讓小襖子安生下來。哪知小襖子更慌了,她伸出兩隻巴掌在臉前搖晃著說:“可別給我提這事了,你一提我的病又該重了。”時令看小襖子還是魔魔怔怔,就決定換一種口氣和小襖子說話。他說:“有煙吧,給我根煙抽吧,”時令一說抽菸,小襖子連忙拉開一個抽屜,從抽屜里拿出一盒“老刀”煙遞給時令說:“也不知還能抽不能抽,我可有一陣子不抽菸了,一聞煙味兒就噁心。”時令接過煙,用指甲挑開錫紙聞聞,覺得這煙果然有一股霉味兒。他抽出一支也不點,只在桌上磕打。
時令磕著煙,小襖子坐上炕沿兒還是顯得不安生,她把兩隻巴掌夾在腿fèng兒里不住地揉搓。時令坐在椅子上看著搓手的小襖子說:“小襖子,上級讓我來,是來看你。聽說你鬧了一陣子病。”
“我好了,這一陣子見好,利索了,不礙了。”小襖子趕緊說,話說得斷斷續續。
時令跟小襖子說著話,繼續觀察小襖子和她的屋子,直把小襖子看得渾身一陣陣發緊。時令見小襖子身後堆著一堆該洗的衣服,衣服堆里就有那件蔥綠的毛布大褂,就又想起那次他和她一起去代安,小襖子穿著大褂抿著腿走路的樣子。現在的小襖子穿一件斜大襟短袖布衫,手腕子以上圓滾滾的。他還發現,小襖子幾個月不出門,臉被捂白了。他研究一陣小襖子,決定和她說正事。他是來領小襖子去敵工部的,取燈犧牲後,縣裡很重視笨花的情況,決定讓敵工部來領小襖子,通過小襖子了解取燈被捕的蛛絲馬跡。他應該順利、穩妥地把小襖子帶走,這就得先穩住小襖子。
孟院長帶頭給取燈做fèng合術,佟繼臣、董醫助都上了手。孟院長囑咐大家fèng合得越細越好,要跟為活人做fèng合手術一樣。他指示大家用零號細線。
第五十四章
奔兒樓娘下葬時,向文成為奔兒樓娘寫過磚;梅閣下葬時,向文成為梅閣寫過磚;現在,他要為自己的妹妹向取燈寫磚。他研究著這塊磚該怎麼寫,他先寫上“向取燈之墓”,又在向取燈的名下跨出了“烈士”兩個字,合起來是:“向取燈烈士之墓”。
取燈入殮,向家人沒有張揚著過喪事。沒有靈車,沒請鼓樂班子。甘子明要給取燈搭靈棚,開追悼會,也被向文成拒絕了。向家全家人只守著取燈的棺材悶坐了一天。他們哭不出來。人都有想哭而哭不出來的時刻。
向家人除有備之外,誰也不知道取燈死成了什麼樣,他們願意按照最“好”的死去想:她的太陽穴或胸口上有個彈孔吧。後方醫院在大西屋時,向家人都見過這種酒盅大小的彈孔嵌在皮膚上,黑紫。
對於取燈的入土方式,向家人卻認真起來。按常理,取燈的死屬於“孤女”早喪。孤女是不能進家族正式墳塋的,她們只能被暫存在地邊或地角,等待一個“合婚”的時機。只待再有個未成婚的男性過世,讓這男性“娶”了她,才能進入男方家的墳塋。那時還有個儀式叫“起墳”:孤女從地邊地角被起出來,去跟那男方合婚。
同艾首先向全家宣布說,不能讓取燈在地邊等人,要進向家的墳塋,以後給她招個倒插門女婿。同艾說:“陽間有倒插門,陰間也就有。”其實同艾的宣布正是頭天晚上向文成和秀芝想的,他們是想如何去說服同艾。
取燈要進自家墳塋,給喪事帶來了很多麻煩。她應該有個合適的、不偏不倚、準確無誤的位置。一個家族的墓向不能亂,那是按輩分排定的。可取燈的位置目前還沒有上輩人的參照,她的上輩人都還健在,在她的上面,只有隔輩人向鵬舉的墓。為了取燈的位置,向文成率一般人來到向家墳地,就像從前他替人算地一樣,邁著標準的步子,一步一停地開始尋找、定奪。他以向鵬舉的墳為依據往下邁步,下面當是他父親向喜和叔叔向桂了。這不能言明,他悄沒聲地隔過了他們再往下邁。再往下該是他自己了,他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說:“我在這兒,取燈就在我旁邊吧。按說我旁邊應該是問麒和文麟,兄弟姐妹就不計較次序了。”
取燈入了向家的正式墳塋,要在向家等待一個男人同她來完婚。向家人都覺得這是個妥當的決定了,有備卻另有所思。家裡人一說姑姑還要等待女婿完婚,有備自然就想到姑姑那個漂浮在肚子以外的子宮和她那被豁開的生殖器。他不知姑姑還能不能再去做女人,這將成為他心裡終生的疑團。
取燈下葬了,沒有鼓樂,沒有人嚎啕大哭,也無人戴孝。取燈的一口黑棺材放在向家的大車上,還是群山趕車。不大一個送葬隊伍,走得悄沒聲的。人們只在墓穴的新土上掉了不少眼淚。埋完取燈,有備走在回家的路上還在想姑姑的事,他想,姑姑的事反正就我一個人知道,我至死也不能遞說任何人。誰知向文成躲開眾人,卻把有備叫到一邊,單獨問他:“有備我問你一件事,你姑姑身上的殘缺都fèng合好了沒有?”有備萬沒想到父親已經預見到了姑姑身上的殘缺,他知道瞞不住父親了,就吞吐著說:“fèng……fèng好了,用的是零號細線。”向文成雖然不懂外科,可他還是知道醫用零號絲線最細,是用來fèng合臉面和嬌氣的地方所用。後方醫院fèng合屍體時,多是粗針大線,有時也用fèng鞋的麻繩。
向文成問有備,是因為他知道取燈是落入日本人之手的。一個年輕女性,又是在窩棚里……
兩天過後,向家人才覺出餓來。秀芝找出半罈子白面,給全家拌了一鍋疙瘩湯,還給同艾臥了兩個雞蛋。同艾吃不下雞蛋,撥給有備。有備又撥給秀芝,秀芝又撥給向文成。最後兩個雞蛋還是剩在了碗裡。
同艾喝了兩口疙瘩湯說:“這年頭向家走個人也不足為奇。取燈走的也是她個人要走的路,她不後悔,家裡人也不為她後悔。可有一件事我對不住孩子,她連自己的生身母親也不知道。”
向文成思忖一陣說:“娘,這件事你放下心吧,她知道她的親娘是誰。”
同艾問向文成:“你遞說她的?”
向文成說:“不用我遞說。你掐算一下,她親娘離開宜昌時她已經三歲了,三歲就記事了。”
同艾想想說:“可不,也記事了。可她為什麼從來也不提她親娘,也不找。”
向文成沉默了一會兒說:“那是她的仁義,那是她願意讓你們高興,讓笨花她的娘和保定她的媽高興。”
第五十五章
小襖子真病了,整天對著她娘大花瓣兒喊頭暈。其實大花瓣兒和小襖子早就分開過日子了,大花瓣兒平時不理小襖子,她嫌小襖子跟金貴靠著。大花瓣兒心想,金貴什麼人,笨花村一個沒良心的“男兒”。管男人叫男兒,是大花瓣兒從一首兒歌里聽來的。那是一首抗戰歌曲,歌里唱道:“好狗護三鄰,好漢護三村,有良心的男兒為什麼當偽軍?”這歌里就唱著當偽軍的男兒連狗兒都不如。大花瓣兒對小襖子說,以前村里人說咱不正經,頂大是指“拾花”的事。可你蹬梯爬高找金貴,和在花地里掙幾把花就大不相同了。咱不能由著性子去趕著一個漢jian得罪鄉親。大花瓣兒再把“好狗護三鄰”那首歌的歌詞給小襖子學舌一遍。開始,大花瓣兒絮叨小襖子,小襖子不說話。後來小襖子就煩了,對大花瓣兒說:“你也別拿狗和人打比方,那是你老了。你人老珠黃的沒抓撓了,才淨絮叨我。你看我不順眼,咱們分開過吧。”大花瓣兒一聽女兒沒頭沒臉地沖她說難聽的話,還是跟她分開過,就說:“行,分開就分開,從今後我也不和你住一個院子了,我嫌寒磣。”她堵著氣,自己動手在院子裡插了一道秫秸牆,把一個院子一分為二。大花瓣兒住前院,小襖子住後院。好在先前院裡有兩個小屋,娘兒倆一人一個。
小襖子跟大花瓣兒分開過,覺出有許多方便,一舉一動也用不著看大花瓣兒的眼色了。她這後院就是緊挨金貴家的那一半,個人躥房越脊就更加隨意。大花瓣兒日子過得雖不如小襖子風光,但早年拾花的積蓄還可勉強餬口。好在大花瓣兒身體還強健,挑水推碾磨都拿得起放得下。現在小襖子病了,還得央求大花瓣兒關照。
小襖子暈得天旋地轉,來求大花瓣兒。她說:“娘呀,你看現時誰還疼我呀。”大花瓣兒就說風涼話:“找金貴吧,你不是一邁腿就能上房呀,飛檐走壁似的。”小襖子說:“算了吧娘,你詛咒你閨女也得看個時候呀!頭暈煞我啦……”說著半真半假地一頭栽在了大花瓣兒院裡。大花瓣兒看小襖子可憐,就扶起了她。自此,照顧小襖子的,還是大花瓣兒。
大花瓣兒把小襖子攙扶進自己屋,從自己那迎門櫥里找出兩把陳年掛麵,抖落掉掛麵上的蟲屎“?嗦”,給小襖子下鍋煮,還放上蔥花滴上香油。小襖子吃了兩口就吐了,她說一聞這老面味兒就噁心。大花瓣兒想,這脾氣生是讓日本人給慣的。日本人的槽子糕好吃,可誰給你買呀。小襖子不止一次對大花瓣兒誇耀說,她在城裡吃過日本人的槽子糕。大花瓣兒又給小襖子餷了一碗棒子麵粥,小襖子倒喝了。大花瓣兒心裡說,這就是你的命,香油掛麵吃不服,棒子麵粥喝得倒香甜。自此大花瓣兒變著樣兒給小襖子熬粥,在粥里還放紅棗、紅糖,倒把小襖子將養好了。
小襖子在家將養幾個月,先前的事她幾乎都忘了。她覺得取燈和那個收雞的老頭離她越來越遠。上茅房時,她一看見金貴家的房子,也故意扭著臉不看。小襖子把自己捂得很白,便又顯出一身新鮮。她不住地照鏡子,看著自己的容貌又如花似玉,就一心想嫁個人。她想嫁得越遠越好,最好嫁到溝那邊。出了縣,今生今世也不再回笨花。她盼著家裡來個說親的。
這天有個人進了門,這人在“前院”和大花瓣兒說話,小襖子以為這是說親的來了,就到院裡扒開秫秸牆往外看。原來這並不是個說親的,是西貝時令。小襖子一看說話的是西貝時令,趕緊往屋裡跑,跑著想著:這又是怎麼了,這事們我怎麼橫豎是躲不過去?
這是個下午。下午,敵人少活動,正是回城的時候。
小襖子家的院子小,屋子小,院裡的糙長得很高,靠近房門還瘋長著幾顆洋山藥。洋山藥的秸稈有半房高。巴掌大的葉子,銅錢大的黃花糊住了窗戶和門。時令蹚著腳下的荒糙,伸手扒開門前的洋山藥秸稈,一閃身進了屋。時令今天穿著一身白紡綢褲褂,敵工部的人什麼衣裳都穿。
小襖子一見時令進了屋,顯得十分慌亂。時令拿眼把屋子和小襖子飛快地打量一遍,他看見驚慌失措的小襖子,兩隻手東抓西撓毫無目的,就說:“小襖子,怎麼慌成這樣?我是你舅舅。舅舅來了,慌個什麼。”時令拿上次去代安的事和小襖子先開個玩笑,想讓小襖子安生下來。哪知小襖子更慌了,她伸出兩隻巴掌在臉前搖晃著說:“可別給我提這事了,你一提我的病又該重了。”時令看小襖子還是魔魔怔怔,就決定換一種口氣和小襖子說話。他說:“有煙吧,給我根煙抽吧,”時令一說抽菸,小襖子連忙拉開一個抽屜,從抽屜里拿出一盒“老刀”煙遞給時令說:“也不知還能抽不能抽,我可有一陣子不抽菸了,一聞煙味兒就噁心。”時令接過煙,用指甲挑開錫紙聞聞,覺得這煙果然有一股霉味兒。他抽出一支也不點,只在桌上磕打。
時令磕著煙,小襖子坐上炕沿兒還是顯得不安生,她把兩隻巴掌夾在腿fèng兒里不住地揉搓。時令坐在椅子上看著搓手的小襖子說:“小襖子,上級讓我來,是來看你。聽說你鬧了一陣子病。”
“我好了,這一陣子見好,利索了,不礙了。”小襖子趕緊說,話說得斷斷續續。
時令跟小襖子說著話,繼續觀察小襖子和她的屋子,直把小襖子看得渾身一陣陣發緊。時令見小襖子身後堆著一堆該洗的衣服,衣服堆里就有那件蔥綠的毛布大褂,就又想起那次他和她一起去代安,小襖子穿著大褂抿著腿走路的樣子。現在的小襖子穿一件斜大襟短袖布衫,手腕子以上圓滾滾的。他還發現,小襖子幾個月不出門,臉被捂白了。他研究一陣小襖子,決定和她說正事。他是來領小襖子去敵工部的,取燈犧牲後,縣裡很重視笨花的情況,決定讓敵工部來領小襖子,通過小襖子了解取燈被捕的蛛絲馬跡。他應該順利、穩妥地把小襖子帶走,這就得先穩住小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