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這一天是晴天,迎著清早的太陽,在一片甘薯中向德安城走去。
營部駐紮在一個中學校裡面,我們被衛兵引進了一間課堂,那便是營長的辦公室兼寢室了。在黑板下陳著一張行軍床,床上便睡著那位營長。他受了通報,看見我們進了課堂,便很想撐起身來。一眼看去,他是在害病。我勸他不要客氣,但他仍然抬著半身,指揮我們在附近的課椅上坐。
營長也是廣東人,說他在發瘧疾;看那樣子的確也很狼狽,臉龐是瘦削而灰黑的。
我估計他一定認得我,但我卻不認識他。
我把來意告訴了,並把張發奎的親筆文件拿出來給他看。我告訴他:“這是機密要事,故爾只能用鉛筆寫,也不好署名。但總指揮的親筆,你總是認得的。”
營長沒有多麼留難,只是說要到南昌,恐怕也很困難吧,有幾處鐵路聽說炸斷了,不通火車。但他立即命令在那課室里的一位下屬,寫了一張路條,寫明“有某某官長四名,勤務一名,准予通行”字樣。我們便算得到了通過最後一道難關的把握了。
營長也很關切著當前的情勢,他說:“我們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人要打自己人?”
我因為不明白他的思想底細,沒有多說話。我只是說:“一定打不起來的,請放心。南昌的革命委員會裡面,不是還有張總指揮的名字嗎?他們只是反對蔣介石和汪精衛,並不反對總指揮。大家都希望趕快回廣東,說不定我們可以在廣東再見。”
就這樣,我們便告辭了出來,循著原路走回車站。這次的心境特別輕鬆,我自己都在佩服我自己的機敏。幸好當張發奎和我談話時,我要求他寫出了他的意見,不然不是要很費周折,而且說不定還要遭意外的危險嗎?
八
回到車站,立即又坐上手搖車出發。
在前面十里路左右,的確有一隊尖兵在那兒守衛,有一班人的光景。
見了營長的路條,毫無留難地便讓我們通過了。
真是愉快呀!過了這一線就是我們的自己的天下了!太陽照得特別的光明,南風吹得特別的馥郁,田園青翠得特別媚嫵。兩條鐵軌發著銀白色的光,就像專門為我們鋪設出來的那樣,坦坦蕩蕩地絲毫也沒有阻擋,要把我們運往革命的樂土。
工友們也搖得特別起勁,不斷地只看到兩邊的林木往後飛。眼前的大地真是活著的,一切都在笑,都在跑,都在長風中發著浩歌。我們有時也讓工友們坐在椅上,自己去搖它們。都是自己人,在車上是無話不談,毫無顧忌了。
我同一氓坐的車子是跑在前頭的,不知道是車輪的活潑,還是人力加緊的原故,我們跑得特別快。翰笙和龔彬坐的那一架,有時他們一齊起來幫助搖,但也搖不過我們,總是落在後面很遠很遠的,要相差十幾二十分鐘的光景。
“這樣的手搖車,坐著實在是再舒服利落也沒有。我這回要算是坐第二次了。前一次是往河南慰勞前線將士的時候,由信陽坐往新鄭。那時是六月初,棗子樹正在開花,河南平原很多棗樹林,車子在棗樹林中搖過,一望無涯的棗花,漾成一片香海。那是使我終身難忘的一種印象。”
這個回憶自然會被喚醒起來,活鮮鮮地。在我們的車快要到塗家埠的時候,我向一氓說著,而於十分快意之中卻表示了一星星的不滿足:“江西境內的風物,太平淡無奇了。這兒和長江沿岸所見到的別無二致,希望能有一項有特徵的東西,足以使我們這一次的旅行,增加點色彩。”
說也奇怪,大抵人在走順路的時候,希望總是容易得到滿足的。
就在我們達到塗家埠車站那一段期間,同樣使我終身難忘的另一種印象,出現到我們的眼前來了。
九
塗家埠是—個大車站,位居南昌與九江之中。這在軍事上是一個衝要的地方。周圍有水迴環著,因而在南北兩段的鐵路上都有鐵橋。當北伐軍在江西境內和孫傳芳作戰的時候,孫傳芳便屯駐重兵於此,借鐵路的聯絡,以策應南昌與九江兩端。攻破塗家埠是很費了點力量的。
我們到達了塗家埠,倒也並不是將近一年前的戰績驚悚了我們。認真說,那樣的戰績,在車站上是絲毫也看不出來了。但在那車站上確實有一樣東西驚悚了我們,至少是我自己。我們在車站上,看著一列火車停在那兒,有三個車廂都擠滿了兵。還有好些服裝不整的兵,擁擠在月台上。火車頭向著九江的一邊,升著火,正冒著煙。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驚訝了,“已經可以通車了嗎?”
我們的手搖車本來還沒有到換班的地點,但我要他們停下了。我到車站上去找站長。站長就在那月台上,我問他那火車是怎樣的情形,他說,他也不清楚,是從牛行開來的,他們逼著加煤加水,要開往九江去。
“不是說有鐵橋炸斷了嗎?”
“看情形大概是沒有炸斷吧,不然火車怎麼能夠開來呢?”
情形算弄明白了。我在心裡這樣想:這列火車是不好讓它開往九江的。假如開往九江,那不是替那邊增加了一個火車頭和三個車廂嗎?而且證明鐵橋並沒有斷,不是又可以立刻通車運兵了嗎?
因此,我便向站長說,要他不要讓這列火車開出。
月台上的散兵看見我在和站長交涉,有的便簇擁上來。都是些沒有符號的徒手兵,顯然是在南昌被繳了械的程潛和朱培德的部隊了。他們看見我穿的是軍服,起初摸不準確我是那一邊的人。有的喊我是“官長”,問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湖南人的口音。我沒有十分理會他們。
我走進站長室里去打電話。天氣很熱,我把皮帶和上衣解了,脫在室內的一張床上。我是在褲帶上佩著一枝布隆寧手槍的。我打電話給牛行車站,要他們轉南昌的賀龍和葉挺,報告他們我到了塗家埠;並希望他們注意鐵路的交通,要斷絕就應該嚴密。
當我在打電話的時候,一些散兵便擁在窗外聽,他們自然看準確了我的身份,知道我是什麼人了。
電話不容易打通,我又走出站長室,想找一氓來再打。待我走出月台的時候,那些散兵便簇擁上來了,立即把我包圍著。我頓時感覺著情形的嚴重。我的手槍是上了子彈的,但不是拔出來自衛的事,而是護衛著手槍不要被人拔去的事了。我把兩隻手緊緊抓著手槍,約略二十名的散兵便來抓著我。有的在喊打,有的不做聲地只是出手出腳,有的爭著搶我的手槍,有的爭著搶我的手錶。眼鏡被打掉了,自來水筆被搶去了,手錶被扭去了,我仍然死命地保護著手槍。從月台被打下軌道,當我傾斜著還沒有倒上軌道的時候,一個傢伙從附近順手撿了一個大石頭向我當胸打來,但幸好只是一個大炭渣。
十
大家的目標都在爭取我的手槍,我又被暴徒們從軌道拉上了月台。二十幾個人扭著一團,我被打倒在月台上了。結果,皮帶終竟被扭斷了,手槍被一個人搶了去。他舉起來,楞著仰睡在地上的我。就在這一瞬間,我自己的腦筋真是清涼透了。那真是形容不出的一種透徹的清涼。
營部駐紮在一個中學校裡面,我們被衛兵引進了一間課堂,那便是營長的辦公室兼寢室了。在黑板下陳著一張行軍床,床上便睡著那位營長。他受了通報,看見我們進了課堂,便很想撐起身來。一眼看去,他是在害病。我勸他不要客氣,但他仍然抬著半身,指揮我們在附近的課椅上坐。
營長也是廣東人,說他在發瘧疾;看那樣子的確也很狼狽,臉龐是瘦削而灰黑的。
我估計他一定認得我,但我卻不認識他。
我把來意告訴了,並把張發奎的親筆文件拿出來給他看。我告訴他:“這是機密要事,故爾只能用鉛筆寫,也不好署名。但總指揮的親筆,你總是認得的。”
營長沒有多麼留難,只是說要到南昌,恐怕也很困難吧,有幾處鐵路聽說炸斷了,不通火車。但他立即命令在那課室里的一位下屬,寫了一張路條,寫明“有某某官長四名,勤務一名,准予通行”字樣。我們便算得到了通過最後一道難關的把握了。
營長也很關切著當前的情勢,他說:“我們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人要打自己人?”
我因為不明白他的思想底細,沒有多說話。我只是說:“一定打不起來的,請放心。南昌的革命委員會裡面,不是還有張總指揮的名字嗎?他們只是反對蔣介石和汪精衛,並不反對總指揮。大家都希望趕快回廣東,說不定我們可以在廣東再見。”
就這樣,我們便告辭了出來,循著原路走回車站。這次的心境特別輕鬆,我自己都在佩服我自己的機敏。幸好當張發奎和我談話時,我要求他寫出了他的意見,不然不是要很費周折,而且說不定還要遭意外的危險嗎?
八
回到車站,立即又坐上手搖車出發。
在前面十里路左右,的確有一隊尖兵在那兒守衛,有一班人的光景。
見了營長的路條,毫無留難地便讓我們通過了。
真是愉快呀!過了這一線就是我們的自己的天下了!太陽照得特別的光明,南風吹得特別的馥郁,田園青翠得特別媚嫵。兩條鐵軌發著銀白色的光,就像專門為我們鋪設出來的那樣,坦坦蕩蕩地絲毫也沒有阻擋,要把我們運往革命的樂土。
工友們也搖得特別起勁,不斷地只看到兩邊的林木往後飛。眼前的大地真是活著的,一切都在笑,都在跑,都在長風中發著浩歌。我們有時也讓工友們坐在椅上,自己去搖它們。都是自己人,在車上是無話不談,毫無顧忌了。
我同一氓坐的車子是跑在前頭的,不知道是車輪的活潑,還是人力加緊的原故,我們跑得特別快。翰笙和龔彬坐的那一架,有時他們一齊起來幫助搖,但也搖不過我們,總是落在後面很遠很遠的,要相差十幾二十分鐘的光景。
“這樣的手搖車,坐著實在是再舒服利落也沒有。我這回要算是坐第二次了。前一次是往河南慰勞前線將士的時候,由信陽坐往新鄭。那時是六月初,棗子樹正在開花,河南平原很多棗樹林,車子在棗樹林中搖過,一望無涯的棗花,漾成一片香海。那是使我終身難忘的一種印象。”
這個回憶自然會被喚醒起來,活鮮鮮地。在我們的車快要到塗家埠的時候,我向一氓說著,而於十分快意之中卻表示了一星星的不滿足:“江西境內的風物,太平淡無奇了。這兒和長江沿岸所見到的別無二致,希望能有一項有特徵的東西,足以使我們這一次的旅行,增加點色彩。”
說也奇怪,大抵人在走順路的時候,希望總是容易得到滿足的。
就在我們達到塗家埠車站那一段期間,同樣使我終身難忘的另一種印象,出現到我們的眼前來了。
九
塗家埠是—個大車站,位居南昌與九江之中。這在軍事上是一個衝要的地方。周圍有水迴環著,因而在南北兩段的鐵路上都有鐵橋。當北伐軍在江西境內和孫傳芳作戰的時候,孫傳芳便屯駐重兵於此,借鐵路的聯絡,以策應南昌與九江兩端。攻破塗家埠是很費了點力量的。
我們到達了塗家埠,倒也並不是將近一年前的戰績驚悚了我們。認真說,那樣的戰績,在車站上是絲毫也看不出來了。但在那車站上確實有一樣東西驚悚了我們,至少是我自己。我們在車站上,看著一列火車停在那兒,有三個車廂都擠滿了兵。還有好些服裝不整的兵,擁擠在月台上。火車頭向著九江的一邊,升著火,正冒著煙。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驚訝了,“已經可以通車了嗎?”
我們的手搖車本來還沒有到換班的地點,但我要他們停下了。我到車站上去找站長。站長就在那月台上,我問他那火車是怎樣的情形,他說,他也不清楚,是從牛行開來的,他們逼著加煤加水,要開往九江去。
“不是說有鐵橋炸斷了嗎?”
“看情形大概是沒有炸斷吧,不然火車怎麼能夠開來呢?”
情形算弄明白了。我在心裡這樣想:這列火車是不好讓它開往九江的。假如開往九江,那不是替那邊增加了一個火車頭和三個車廂嗎?而且證明鐵橋並沒有斷,不是又可以立刻通車運兵了嗎?
因此,我便向站長說,要他不要讓這列火車開出。
月台上的散兵看見我在和站長交涉,有的便簇擁上來。都是些沒有符號的徒手兵,顯然是在南昌被繳了械的程潛和朱培德的部隊了。他們看見我穿的是軍服,起初摸不準確我是那一邊的人。有的喊我是“官長”,問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湖南人的口音。我沒有十分理會他們。
我走進站長室里去打電話。天氣很熱,我把皮帶和上衣解了,脫在室內的一張床上。我是在褲帶上佩著一枝布隆寧手槍的。我打電話給牛行車站,要他們轉南昌的賀龍和葉挺,報告他們我到了塗家埠;並希望他們注意鐵路的交通,要斷絕就應該嚴密。
當我在打電話的時候,一些散兵便擁在窗外聽,他們自然看準確了我的身份,知道我是什麼人了。
電話不容易打通,我又走出站長室,想找一氓來再打。待我走出月台的時候,那些散兵便簇擁上來了,立即把我包圍著。我頓時感覺著情形的嚴重。我的手槍是上了子彈的,但不是拔出來自衛的事,而是護衛著手槍不要被人拔去的事了。我把兩隻手緊緊抓著手槍,約略二十名的散兵便來抓著我。有的在喊打,有的不做聲地只是出手出腳,有的爭著搶我的手槍,有的爭著搶我的手錶。眼鏡被打掉了,自來水筆被搶去了,手錶被扭去了,我仍然死命地保護著手槍。從月台被打下軌道,當我傾斜著還沒有倒上軌道的時候,一個傢伙從附近順手撿了一個大石頭向我當胸打來,但幸好只是一個大炭渣。
十
大家的目標都在爭取我的手槍,我又被暴徒們從軌道拉上了月台。二十幾個人扭著一團,我被打倒在月台上了。結果,皮帶終竟被扭斷了,手槍被一個人搶了去。他舉起來,楞著仰睡在地上的我。就在這一瞬間,我自己的腦筋真是清涼透了。那真是形容不出的一種透徹的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