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所以,這就註定,苻堅扮演不了一個像成吉思汗那樣的角色,歷史沒給他這個使命。在五胡當中,苻堅是一個有眼光,有氣度的君主。不過他在北方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之前劉淵石勒慕容皝他們的成就之上,不能都歸到他一個人頭上。
我們常說:時事造英雄。你只有先順應歷史大勢,然後在這個平台上有所作為,這樣,歷史也才會把你推上光輝的頂峰啊。“英雄”這個詞兒,是歷史和個人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塊兒的產物,不是哪個人從小立志當“英雄”,將來就一定能當成的噢。
第四章 天時*地利*人和
苻堅是打定了主意,鋌而走險就鋌而走險吧,不鋌而走險,這個國家也沒法兒弄。於是,他就正式把這事兒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這是公元382年的十月。他把大臣們都叫到太極殿,想聽聽他們的意思。結果,就開始了一場完全一邊兒倒的討論。前秦的朝臣們還是有見識啊,能想到的是都想到了。就是他們都不明白,苻堅不是想跟他們商量,就是想得到他們的支持。就把這個“討論現場”大致摘錄一下兒,就能看得比較明白了。
第一回合:朝臣的勸阻
苻堅:自從我繼承大業,已經三十年了,四方之地,大致平定,只有東南一隅,尚未蒙受君王的教化。如今粗略地計算一下我的士兵,能有97萬,我想親自統帥他們去討伐晉朝,你們覺得怎麼樣?(後來計算淝水之戰前秦的兵力,很多人都說是97萬,就是從這兒來的,不過畢竟是苻堅的猜測,並不很確切)
朱肜:陛下您應天順時,代上天出師討伐,吒嘯一下兒,五嶽就會傾倒;呼吸一下兒,江海就會絕流,如果您一舉百萬大軍,那一定就會是有徵無戰,晉朝國君不是口含璧玉到軍門前投降,就是愴惶出逃,葬身於江海。陛下您再讓原來中原的士人百姓們返回故鄉,讓他們重建家園,然後您回車東巡,在岱宗泰山行封禪之事,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時機呀。(這個朱肜是秘書監)
苻堅(高興):好!這正是我的志向。(苻堅高興得太早,下面兒可全是反面意見。)
權翼:從前商紂王無道,但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臣在朝,周武王就因此而回師,不去討伐。現在晉朝雖然衰微虛弱,但並沒有大的罪惡,謝安、桓沖又都是江南才識卓越的偉人,可謂國家有“人”。他們又君臣和睦,內外同心,以我來看,實在不能圖謀!(權翼是尚書左僕射)
苻堅(沉默一會兒):諸位也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石越:現在木星、土星居於斗宿,從天相看,福德是在吳地,如果討伐他們,必有天災。而且他們憑藉著長江天險,百姓又都為其所用,恐怕不能討伐!(石越是太子左衛率,這裡他說的是古代的“天時”和“地利”)
苻堅:從前周武王討伐商紂,就是逆太歲運行的方向而進的,也違背了占卜的結果。天道隱秘幽遠,不容易確信。夫差、孫皓全都據守江湖,但也不能免於滅亡。如今憑藉我的百萬大軍,投鞭足以斷流,他們又有什麼天險足以憑藉的呢!(苻堅覺得那個“天時”就那麼回事兒。這個“地利”呢?我只要人多,怕什麼?)
石越(力爭):商紂、孫皓這些國君,全都是淫虐無道的昏君,所以敵對的國家去討伐,就會像俯身拾起遺物一樣容易。但現在晉朝國君雖然沒什麼大德,但也沒有大的罪惡,(根本出師無名啊。)陛下還是暫且按兵不動,積聚糧谷,等待他們災難降臨、自己失德的時候,才是好時機呢。
苻堅:這正所謂“在道旁修築屋舍”,沒有什麼時候能夠建成了。我要自己決斷了!
第二回合:苻融的勸阻
群臣們都出去了,只留下了陽平公苻融。苻融是苻堅的弟弟,這時候是征南大將軍,最得苻堅的倚重。
苻堅:自古參與決定大事的人,不過就是一兩個大臣而已。現在眾說紛紜,只能擾亂人心,我就只跟你來決定這件事。
苻融:如今討伐晉朝有三難:天道不順,此其一;晉國自身無災禍,此其二;咱們頻繁征戰,士兵疲乏,現在還有畏敵的情緒,此其三。群臣當中說不能討伐晉朝的人,全都是忠臣,陛下您還是該聽聽他們的意見。
苻堅(變了臉色):你也這樣,我還能寄希望於誰呢!我有強兵百萬,資財兵器堆積如山;我雖然不是完美的君主,但也不是昏庸之輩。乘著捷報頻傳的勢頭,攻擊垂死掙扎的晉朝,還怕攻不下來?怎麼能再留下這些殘敵,讓他們老是國家的憂患呢!
聽到這兒,苻融竟然痛心地哭了。
苻融(落淚):陛下,晉朝無法滅掉,這是非常明顯的呀!大規模地出動疲勞的軍隊,恐怕也不會取得什麼戰功。而且我所擔憂的,還不僅僅在此。陛下您寵愛養育鮮卑人、羌人、羯人,讓他們布滿京師,這些人都對我們有深仇大恨。太子獨自和幾萬弱兵留守在京師,我害怕有不測之變出現哪,那時咱們的心腹之地恐怕就保不住了,您會後悔不及呀。就算您不想聽我的愚見,但那王猛是一時的英傑吧,陛下您不也常常把他比作諸葛亮嗎,為什麼卻偏偏記不住他臨終時的話呢!
(苻融這番話真是肺腑之言啊,幾乎就把淝水之戰以後的事兒,都說了個清清楚楚。當然,苻堅依然沒有聽。其實他是在心裡恨哪,苻融怎麼就不能明白他的苦心?接著又有好多朝臣跑來勸諫,苻堅這個不耐煩。)
我們常說:時事造英雄。你只有先順應歷史大勢,然後在這個平台上有所作為,這樣,歷史也才會把你推上光輝的頂峰啊。“英雄”這個詞兒,是歷史和個人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塊兒的產物,不是哪個人從小立志當“英雄”,將來就一定能當成的噢。
第四章 天時*地利*人和
苻堅是打定了主意,鋌而走險就鋌而走險吧,不鋌而走險,這個國家也沒法兒弄。於是,他就正式把這事兒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這是公元382年的十月。他把大臣們都叫到太極殿,想聽聽他們的意思。結果,就開始了一場完全一邊兒倒的討論。前秦的朝臣們還是有見識啊,能想到的是都想到了。就是他們都不明白,苻堅不是想跟他們商量,就是想得到他們的支持。就把這個“討論現場”大致摘錄一下兒,就能看得比較明白了。
第一回合:朝臣的勸阻
苻堅:自從我繼承大業,已經三十年了,四方之地,大致平定,只有東南一隅,尚未蒙受君王的教化。如今粗略地計算一下我的士兵,能有97萬,我想親自統帥他們去討伐晉朝,你們覺得怎麼樣?(後來計算淝水之戰前秦的兵力,很多人都說是97萬,就是從這兒來的,不過畢竟是苻堅的猜測,並不很確切)
朱肜:陛下您應天順時,代上天出師討伐,吒嘯一下兒,五嶽就會傾倒;呼吸一下兒,江海就會絕流,如果您一舉百萬大軍,那一定就會是有徵無戰,晉朝國君不是口含璧玉到軍門前投降,就是愴惶出逃,葬身於江海。陛下您再讓原來中原的士人百姓們返回故鄉,讓他們重建家園,然後您回車東巡,在岱宗泰山行封禪之事,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時機呀。(這個朱肜是秘書監)
苻堅(高興):好!這正是我的志向。(苻堅高興得太早,下面兒可全是反面意見。)
權翼:從前商紂王無道,但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臣在朝,周武王就因此而回師,不去討伐。現在晉朝雖然衰微虛弱,但並沒有大的罪惡,謝安、桓沖又都是江南才識卓越的偉人,可謂國家有“人”。他們又君臣和睦,內外同心,以我來看,實在不能圖謀!(權翼是尚書左僕射)
苻堅(沉默一會兒):諸位也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石越:現在木星、土星居於斗宿,從天相看,福德是在吳地,如果討伐他們,必有天災。而且他們憑藉著長江天險,百姓又都為其所用,恐怕不能討伐!(石越是太子左衛率,這裡他說的是古代的“天時”和“地利”)
苻堅:從前周武王討伐商紂,就是逆太歲運行的方向而進的,也違背了占卜的結果。天道隱秘幽遠,不容易確信。夫差、孫皓全都據守江湖,但也不能免於滅亡。如今憑藉我的百萬大軍,投鞭足以斷流,他們又有什麼天險足以憑藉的呢!(苻堅覺得那個“天時”就那麼回事兒。這個“地利”呢?我只要人多,怕什麼?)
石越(力爭):商紂、孫皓這些國君,全都是淫虐無道的昏君,所以敵對的國家去討伐,就會像俯身拾起遺物一樣容易。但現在晉朝國君雖然沒什麼大德,但也沒有大的罪惡,(根本出師無名啊。)陛下還是暫且按兵不動,積聚糧谷,等待他們災難降臨、自己失德的時候,才是好時機呢。
苻堅:這正所謂“在道旁修築屋舍”,沒有什麼時候能夠建成了。我要自己決斷了!
第二回合:苻融的勸阻
群臣們都出去了,只留下了陽平公苻融。苻融是苻堅的弟弟,這時候是征南大將軍,最得苻堅的倚重。
苻堅:自古參與決定大事的人,不過就是一兩個大臣而已。現在眾說紛紜,只能擾亂人心,我就只跟你來決定這件事。
苻融:如今討伐晉朝有三難:天道不順,此其一;晉國自身無災禍,此其二;咱們頻繁征戰,士兵疲乏,現在還有畏敵的情緒,此其三。群臣當中說不能討伐晉朝的人,全都是忠臣,陛下您還是該聽聽他們的意見。
苻堅(變了臉色):你也這樣,我還能寄希望於誰呢!我有強兵百萬,資財兵器堆積如山;我雖然不是完美的君主,但也不是昏庸之輩。乘著捷報頻傳的勢頭,攻擊垂死掙扎的晉朝,還怕攻不下來?怎麼能再留下這些殘敵,讓他們老是國家的憂患呢!
聽到這兒,苻融竟然痛心地哭了。
苻融(落淚):陛下,晉朝無法滅掉,這是非常明顯的呀!大規模地出動疲勞的軍隊,恐怕也不會取得什麼戰功。而且我所擔憂的,還不僅僅在此。陛下您寵愛養育鮮卑人、羌人、羯人,讓他們布滿京師,這些人都對我們有深仇大恨。太子獨自和幾萬弱兵留守在京師,我害怕有不測之變出現哪,那時咱們的心腹之地恐怕就保不住了,您會後悔不及呀。就算您不想聽我的愚見,但那王猛是一時的英傑吧,陛下您不也常常把他比作諸葛亮嗎,為什麼卻偏偏記不住他臨終時的話呢!
(苻融這番話真是肺腑之言啊,幾乎就把淝水之戰以後的事兒,都說了個清清楚楚。當然,苻堅依然沒有聽。其實他是在心裡恨哪,苻融怎麼就不能明白他的苦心?接著又有好多朝臣跑來勸諫,苻堅這個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