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看到他們如此認真、如此精心地進行垃圾分類,就明白了為什麼日本這麼幹淨,水為什麼這麼清澈,天為什麼這麼藍……
我們製作看日本節目,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看清楚自己。僅僅垃圾分類這一件事情,相比之下,每個日本家庭要比中國家庭多付出幾十倍的家務勞動。照一照鏡子,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長得不好看,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使勁。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4)
對於一個號稱“不產生廢料垃圾的國家”來說,日本的公共環保又做得如何?一些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的各種頑固的廢料污染他們又是如何處理的呢?說到垃圾回收,不能不提到白色污染,也就是裝食品的白色飯盒,我們來到日本東京的一個比較大的超市,在這個超市裡頭我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細節。在超市里買走用白色的塑料飯盒裝著的東西後,使用完畢還要把這飯盒交回來。在超市裡頭有各種包裝回收的措施,像裝著牛奶的紙盒。有很多的消費者喝完牛奶之後,在下一次來買東西的時候,又把這盒帶回來了。我們看到很多回收的白色飯盒已經被洗得相當乾淨,據當地人介紹,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正好遇到了一位來送回收飯盒的日本婦女。她說每次買完東西,下一次來都會把這飯盒拿回來。她說這樣做是為了給我自己孩子們留下很漂亮、很乾淨的自然環境,自己做不了很大的事,就從這樣小事做起。
有一個數字,這個超市在整個一月份的時候回收了牛奶紙帶的36公斤,塑料瓶子回收了25公斤,白色飯盒回收了15公斤,要知道白色飯盒非常輕,整個一月份回收了5538個,2月份是5885個,3月份還沒有統計出來。
在日本不僅是我們拍攝的這個超市有回收飯盒的做法,許多其他的大型超市都為居民設有這樣的回收箱。但是據說這個想法最早並不是由生產飯盒的企業提出來的,而是由日本的消費者提出來的。超市負責人說:在日本,每年要加工很多很多這種包裝用的材料,從消費者來講,把它作為一個垃圾扔掉,它只是一個垃圾,但是回收的話,它能作為資源。由於環保意識的提高,消費者認為這些包裝材料應該回收,作為資源再利用。所以他們推動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或者是這些有關聯的企業形成了這樣一個氣氛,然後促使商家設置了這樣的回收箱。
回收要求用過的飯盒都要洗乾淨再放回來。如果回收的餐具比較髒,只能作為垃圾燒掉。對這些要求,消費者是給予了理解和支持,都很配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
對於企業來說是否願意進行飯盒回收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跟隨回收車來到了位於東京附近的茨城縣,這裡有一家目前規模比較大的飯盒加工工廠。
飯盒工廠負責人說:日本原來沒有這種一次性飯盒的東西,都用瓶子、罐子。塑料飯盒是現代社會生產出來的。因為它很輕,很占地方,會造成很多的污染,很多消費者抵制使用這種材料。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大概消費量要降低10%,這樣就會有幾家工廠破產。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自己的企業的長期生存,必須去做這件事,所以我們開始回收飯盒。我們回收後,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對環境好了,對企業也好了,另外幾家企業也開始跟我們學,也開始回收飯盒。
最開始是製造飯盒的企業出於對自身存亡的擔憂開始回收飯盒,企業間的競爭又令更多的企業開始投身參與飯盒回收工作。最後形成消費者,企業,環境間的良性循環。工廠負責人告訴我們,其實生產一個回收飯盒的成本要比生產一個新飯盒的成本還要高。但是日本政府並沒有對飯盒回收有硬性地規定和要求。全都是企業在自主地做這件事情。
現在日本一共有40個生產飯盒的工廠,其中8家工廠既生產飯盒,又回收飯盒。而這8家的生產量,占到日本總飯盒生產量的90%。但實際上的回收率跟理想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飯盒工作負責人說:十家中會有三家人會做到這一點,把飯盒清洗以後送回來。這十家人有一家每天洗得乾乾淨淨送回去,有兩家是有時候洗有時候不洗,我們現在要做到,生產100個飯盒,要回收回來最起碼30個,這是我們的目標。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了解到這個工作的意義。工廠里還設立了教室讓日本居民來參觀和感受飯盒再生產過程。
目前在日本,大概5個飯盒裡就有一個是環保飯盒。這些使用過的飯盒經過循環處理,非但沒有變成“白色污染”,而且還能重新流通到超市被人們再次利用。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5)
進了這個超市,就會發現回收再利用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展現的。塑料瓶經過新的工業化的流程之後,已經變成這個超市里工作人員系的圍裙。飯盒再利用不是洗乾淨、高溫消毒再使用,而是經過重新加工和新材料合成製成了新的飯盒。裝牛奶的盒子最後變成了紙,價錢似乎比旁邊不是再生利用的好像稍微便宜一點,而且打上了超市的名字,變成了這個超市的特色商品。
在日本循環再利用的觀念深入人心,不僅生活用品要回收再利用,對於令人頭疼的電子垃圾也不例外。為了保護環境,努力實現循環型經濟社會,2001年4月,日本正式實施了《家用電器回收法》。這部法律不僅規定企業對生產的產品承擔回收義務,而且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家電產品時的價格里也包含這種產品的再循環費用。
坐落在日本兵庫縣的一個大型電器回收利用技術中心,每月處理廢舊家電10萬台,主要是粉碎、分離和回收可再利用的原材料資源。廢舊家電里的很多原材料都是在這裡被循環再利用的。當初這家家電處理中心在盈利上並不被看好,但在今天國際市場家電原材料不斷上漲的時候,回收回來的銅鋁鋅的賣價都比預想的要高,從而給企業帶來了切實的利益。
這家工廠為了讓市民更好地理解廢舊家電再循環利用的工作,特意開放了廠區。每年這裡都要接待日本各地幾萬人次的普通民眾來參觀。
今天的日本像這樣家電循環利用中心和循環工廠已經達到了四十多家,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作“吃家電”的工廠。松下電器的環境部部長大鶴先生給我們介紹:現在松下電器從一般的家庭中回收已經過了使用年限的電視機,然後經過一些處理做成別的商品再推向市場。 廢品回收再利用能減少對能源的消耗,但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本身就環保的話,就更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了。如今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紛紛研發各種綠色節能產品。在日本知名企業松下公司一個環保產品展廳,松下電器的環境部部長大鶴先生給我們介紹了一些已經投入到市場的綠色產品。大氣污染、水質污染損壞了很多人的健康,日本也有過這樣悲慘的經歷。企業的發展必須與環保同行,這是時代對國家和企業提出的要求。
看到垃圾處理廠里煙囪裡面飄出的煙,可能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煙會飄向何方?其實完全不能確定,它要根據風向的不同,去選擇它的走向。說到環境問題,不能說它只屬於哪一個國家。現在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互相影響,不管是日本、中國、韓國,還是其他國家,共同把環境治理好,每一個人都會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我們製作看日本節目,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看清楚自己。僅僅垃圾分類這一件事情,相比之下,每個日本家庭要比中國家庭多付出幾十倍的家務勞動。照一照鏡子,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長得不好看,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使勁。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4)
對於一個號稱“不產生廢料垃圾的國家”來說,日本的公共環保又做得如何?一些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的各種頑固的廢料污染他們又是如何處理的呢?說到垃圾回收,不能不提到白色污染,也就是裝食品的白色飯盒,我們來到日本東京的一個比較大的超市,在這個超市裡頭我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細節。在超市里買走用白色的塑料飯盒裝著的東西後,使用完畢還要把這飯盒交回來。在超市裡頭有各種包裝回收的措施,像裝著牛奶的紙盒。有很多的消費者喝完牛奶之後,在下一次來買東西的時候,又把這盒帶回來了。我們看到很多回收的白色飯盒已經被洗得相當乾淨,據當地人介紹,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正好遇到了一位來送回收飯盒的日本婦女。她說每次買完東西,下一次來都會把這飯盒拿回來。她說這樣做是為了給我自己孩子們留下很漂亮、很乾淨的自然環境,自己做不了很大的事,就從這樣小事做起。
有一個數字,這個超市在整個一月份的時候回收了牛奶紙帶的36公斤,塑料瓶子回收了25公斤,白色飯盒回收了15公斤,要知道白色飯盒非常輕,整個一月份回收了5538個,2月份是5885個,3月份還沒有統計出來。
在日本不僅是我們拍攝的這個超市有回收飯盒的做法,許多其他的大型超市都為居民設有這樣的回收箱。但是據說這個想法最早並不是由生產飯盒的企業提出來的,而是由日本的消費者提出來的。超市負責人說:在日本,每年要加工很多很多這種包裝用的材料,從消費者來講,把它作為一個垃圾扔掉,它只是一個垃圾,但是回收的話,它能作為資源。由於環保意識的提高,消費者認為這些包裝材料應該回收,作為資源再利用。所以他們推動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或者是這些有關聯的企業形成了這樣一個氣氛,然後促使商家設置了這樣的回收箱。
回收要求用過的飯盒都要洗乾淨再放回來。如果回收的餐具比較髒,只能作為垃圾燒掉。對這些要求,消費者是給予了理解和支持,都很配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
對於企業來說是否願意進行飯盒回收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跟隨回收車來到了位於東京附近的茨城縣,這裡有一家目前規模比較大的飯盒加工工廠。
飯盒工廠負責人說:日本原來沒有這種一次性飯盒的東西,都用瓶子、罐子。塑料飯盒是現代社會生產出來的。因為它很輕,很占地方,會造成很多的污染,很多消費者抵制使用這種材料。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大概消費量要降低10%,這樣就會有幾家工廠破產。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自己的企業的長期生存,必須去做這件事,所以我們開始回收飯盒。我們回收後,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對環境好了,對企業也好了,另外幾家企業也開始跟我們學,也開始回收飯盒。
最開始是製造飯盒的企業出於對自身存亡的擔憂開始回收飯盒,企業間的競爭又令更多的企業開始投身參與飯盒回收工作。最後形成消費者,企業,環境間的良性循環。工廠負責人告訴我們,其實生產一個回收飯盒的成本要比生產一個新飯盒的成本還要高。但是日本政府並沒有對飯盒回收有硬性地規定和要求。全都是企業在自主地做這件事情。
現在日本一共有40個生產飯盒的工廠,其中8家工廠既生產飯盒,又回收飯盒。而這8家的生產量,占到日本總飯盒生產量的90%。但實際上的回收率跟理想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飯盒工作負責人說:十家中會有三家人會做到這一點,把飯盒清洗以後送回來。這十家人有一家每天洗得乾乾淨淨送回去,有兩家是有時候洗有時候不洗,我們現在要做到,生產100個飯盒,要回收回來最起碼30個,這是我們的目標。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了解到這個工作的意義。工廠里還設立了教室讓日本居民來參觀和感受飯盒再生產過程。
目前在日本,大概5個飯盒裡就有一個是環保飯盒。這些使用過的飯盒經過循環處理,非但沒有變成“白色污染”,而且還能重新流通到超市被人們再次利用。
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5)
進了這個超市,就會發現回收再利用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展現的。塑料瓶經過新的工業化的流程之後,已經變成這個超市里工作人員系的圍裙。飯盒再利用不是洗乾淨、高溫消毒再使用,而是經過重新加工和新材料合成製成了新的飯盒。裝牛奶的盒子最後變成了紙,價錢似乎比旁邊不是再生利用的好像稍微便宜一點,而且打上了超市的名字,變成了這個超市的特色商品。
在日本循環再利用的觀念深入人心,不僅生活用品要回收再利用,對於令人頭疼的電子垃圾也不例外。為了保護環境,努力實現循環型經濟社會,2001年4月,日本正式實施了《家用電器回收法》。這部法律不僅規定企業對生產的產品承擔回收義務,而且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家電產品時的價格里也包含這種產品的再循環費用。
坐落在日本兵庫縣的一個大型電器回收利用技術中心,每月處理廢舊家電10萬台,主要是粉碎、分離和回收可再利用的原材料資源。廢舊家電里的很多原材料都是在這裡被循環再利用的。當初這家家電處理中心在盈利上並不被看好,但在今天國際市場家電原材料不斷上漲的時候,回收回來的銅鋁鋅的賣價都比預想的要高,從而給企業帶來了切實的利益。
這家工廠為了讓市民更好地理解廢舊家電再循環利用的工作,特意開放了廠區。每年這裡都要接待日本各地幾萬人次的普通民眾來參觀。
今天的日本像這樣家電循環利用中心和循環工廠已經達到了四十多家,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作“吃家電”的工廠。松下電器的環境部部長大鶴先生給我們介紹:現在松下電器從一般的家庭中回收已經過了使用年限的電視機,然後經過一些處理做成別的商品再推向市場。 廢品回收再利用能減少對能源的消耗,但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本身就環保的話,就更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了。如今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紛紛研發各種綠色節能產品。在日本知名企業松下公司一個環保產品展廳,松下電器的環境部部長大鶴先生給我們介紹了一些已經投入到市場的綠色產品。大氣污染、水質污染損壞了很多人的健康,日本也有過這樣悲慘的經歷。企業的發展必須與環保同行,這是時代對國家和企業提出的要求。
看到垃圾處理廠里煙囪裡面飄出的煙,可能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煙會飄向何方?其實完全不能確定,它要根據風向的不同,去選擇它的走向。說到環境問題,不能說它只屬於哪一個國家。現在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互相影響,不管是日本、中國、韓國,還是其他國家,共同把環境治理好,每一個人都會成為真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