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去年一個義大利人去南京一家飯館吃飯,身上掛了一些對中國人「請求或勸告」的字條,如「不要稱呼外國人為『老外』」,「不要直視外國人」,「不要在價格上歧視外國人」......這些文字並沒有侮辱中國人的意思,可在場的部分"愛國人士"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就群體對這個義大利人施暴,直到這個義大利人違心認錯並導謙還不肯甘休。更為可嘆的鏡頭是:施暴的幾個"觸犯法律者"竟然受到了在場眾多的中國人"英雄"般的歡迎。

  如果我們是這樣一幅形象,中國人的國際形象如何能夠提升?!

  (五)、以偏概全的思維誤區

  漢語「以偏概全」這個詞語象是專門為外國人發明的。一個或幾個外國人在中國犯了事,他們身後的民族和國家都要受到中國人憤怒地聲討。

  按照國際通行慣例,一個外國人對某國公民犯了罪,且犯罪的背後沒有本國政府的授意,那麼只能是犯罪的個體承受法律的制裁和輿論的譴責,罪犯的國家和民族不應負連帶責任。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對某國公民犯了罪,並不等於這個人所屬的國家和民族對這個國家有敵對行為。「聰明」的中國人自然明白如此簡單不過的道理,可在碰上觸外事件時又把這些簡單不過的道理拋到九宵雲外。「趙燕事件」就是國人對外「以偏概全」的最好寫照。

  趙燕事件的整個過程就算如我國媒體所說全是「真實」的,那麼也只能是國土安全局的肇事警察應該承受譴責和制裁,警察背後的美國不應負連帶責任。因為沒有任何證據或跡象表明該警察的行為曾受到美國政府的授意,該警察的素質低並不等於全體美國公民的素質都低。如果美國政府對該警察不繩之以法,那麼還可引申為罪犯的行為間接受到美國政府的慫恿,但該警察馬上面臨美國法律的制裁,他將面臨長達十年的監禁和難以承受的巨額賠償,制裁之嚴厲不是中國公民能夠理解的,因為同樣的暴行若是發生在中國大多不了了之,至多也是記過或拘留十五天了事。所以美國和美國公民不應受到中國輿論的譴責。可事實怎樣呢?中國媒體緊緊抓住這一事件大做文章,對美國政府直至美國的政治體制口誅筆伐,先是攻擊美國人有排華趨向,繼而指責美國的權力機構一樣在濫用權力,最後歸結為美國的政治體制很差勁不是一個值得仿效的制度......普通中國公民也跟在媒體後面痛罵美國人。雖然僅僅是痛罵,但假設中國人有能力跨越重洋並戰勝美國人,也一定會衝過去把這個國家剷平。

  媒體的邏輯推理顯然有誤導公民的趨向:某個美國人仇視華人並不表明所有的美國公民都有排華趨向;某個警察濫用權力並不等於大多數美國警察都在濫用權力;某個執政者的行為失控不等於美國的整個政治體制出了問題......

  不僅如此,趙燕也因此成為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一個普通的受害人,就因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暴了美國人的丑,一夜之間就被媒體炒作成了「民族英雄」,成為媒體追蹤和國人景仰的對象。其實趙燕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與英雄或精英沾不上邊(因為她的表達能力很差,且連英語都不會),說不準還是中華民族的罪人_____如果她是用公款出外旅遊的話。

  國民的判斷力因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根本的原因還是國人心靈深處的「仇外情結」在作怪,誰叫犯事的是美國人呢?在中國境內,中國警察對無罪的中國公民施暴的事件比比皆是,且暴行的力度遠遠超出了那個美國警察的行為,可施暴的警察受到懲罰沒有?如果有的話,也會被中國公民視為一件「不該發生的怪事」。

  同樣的情形在「西北大學事件」中也有淋漓盡致的表現。就算那個素質低下的日本學生真的有侮辱華人的傾向,也不能因此證明整個日本民族都在敵視華人,或進一步證明日本民族的整體素質低下,一位日本留學生家長給西北大學的一封言辭誠懇的致謙信就是最好的佐證,這裡有必要把此信的內容轉錄如下:

  敬啟 西北大學的老師跟同學們:

  我是一位日本留學生的母親,昨天晚上我看到日本的晚報,日本的留學生在學校做出那種沒有修養的事情,實在感到非常羞恥、傷心,做父母的我們真是無地自容,學校的教師跟學生們的憤怒,我們非常理解,跟那樣沒有品行的學生同一個學校一起研究學問是無法容忍的,這種心情我也很明白,可是日本的留學生,不是全部那樣的人格,有的是嚮往中國歷史及文化,尤其西安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起源地,他抱著滿懷的希望到貴校去留學,只去了兩個月,遇到這種事件,實在非常遺憾,做父母的我們,只有在這裡誠心誠意的對學校的老師跟同學懇求原諒,希望同學們不要抱著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眼光來看全部的日本學生,讓他們還有機會留在西安學習中國的語言,受中國文化的薰陶。

  一位日本留學生的父母

  二○○三年十一月一日

  遺憾的是:中國人在涉處事件中很少能保持思維的理性,一件偶然的個別事件,國人馬上就會擴大為必然的普遍事件,「西北大學事件」也很快擴展為全國範圍的排日怒潮。

  我們在指責日本人的同時,也應該回過頭來看看中國的留日學生,他們在日本的所作所為也並非個個都擁有「君子風度」。一個中國的留日學生殘殺了對他有很大恩情的日本全家,暴行的程度遠遠超出西北大學那個日本留學生,可日本人並未因此掀起排華怒潮。也許有人認為日本人不象中國人一樣「愛國」,日本人真的不愛國嗎?恐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會認同這一假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