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瑾權勢薰天,整個政府都圍繞著他轉圈。宰相焦芳、吏部尚書張彩、兵部尚書曹元,幾乎跟他的家奴沒有分別。政府大小措施都在劉瑾的私宅決定,既使最荒唐最惡毒的大政方針也沒有人敢提出半點異議。

  劉瑾當權只有五年,一五一0年八虎之一的宦官張永密告劉瑾謀反,恰好朱厚照對劉瑾已開始日久生厭,一怒之下把劉瑾殺了。劉瑾最終多行不義必自斃,但整個明政府的結構,幾乎被他拆得七零八落。

  第三次宦官時代後期,中國歷史上最大也最有權勢的宦官魏忠賢登場了。

  魏忠賢是明王朝第十六任皇帝朱由校孩童時的玩伴,朱由校即位後自然受到重用。朱由校是一個熱情似火的木匠,整天在皇宮赤膊短褲揮汗如雨地營造各式各樣的木器,對政治則既無熱情也無智慧,朝政大權自然而然地滑到離他最近又最受信任的魏忠賢手中。魏忠賢對朱由校的特性了如指掌,他總是乘朱由校興趣盎然作木工活時請他批閱奏章。朱由校的反應是大大地不耐煩,說:"你不會代我批嗎?我要你幹什麼!"魏忠賢要的正是皇帝這句話,這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對滿朝文武發號施令了。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帝。

  魏忠賢大權在握後,便急如風火地在朝中結黨營私,排斥異己。他的勢力集團比劉瑾的要龐大百倍,最後幾乎包括大多數宰相和大多數政府官員,核心組織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一看這些名號就可窺知他們是些什麼東西!魏忠賢早期的政敵是被朝野稱為"東林黨"的士大夫階層,是一些理性尚未完全泯滅且多少有點責任心的各級政府官員和賦閒在家的縉紳隱士。他們比魏忠賢集團(又稱閹黨)的素質要高,靈魂也較為高貴。他們看魏忠賢不順眼,魏忠賢看他們也不順眼,必欲去之而後快,條件一成熟,魏忠賢便對東林黨亮起了血淋淋的屠刀,使用的仍是傳統的冤獄手段,即合法的屠殺。

  最先開刀的是籍隸東林黨的名將熊廷弼。熊廷弼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之一,一六二一年被明政府任命為遼東軍區司令官,抗擊生龍活虎般崛起給明政府以巨大威脅的後金汗國。他深知明政府邊防軍腐敗已極,戰鬥力和八旗兵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堅決主張採取守勢,不可輕率挑戰,可他的副將

  王化貞卻有另外的看法。王化貞當時統率著十萬重兵駐在山海關之北二百六十公里的廣寧,這位只看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的將軍對自己擁有的優勢兵力抱有很大的信心,堅決主張主動出擊,一舉踏平後金汗國的老巢,為自己升官製造"政績"。王化貞雖然是副將,但有兵部尚書作靠山,熊廷弼指揮不了他,熊廷弼只有四千人的部隊駐防山海關。因為有這層關係,王化貞的主張自然占了上風,朝廷批准了他的作戰方案,熊廷弼則成為眾失之的。王化貞和努爾哈赤在廣寧展開決戰,結果王化貞以絕對優勢的兵力而大敗,十萬邊防軍全軍覆沒,王化貞隻身逃走,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

  這次潰敗本來跟熊廷弼無關,但魏忠賢認為跟他有關,就跟他有關了。熊廷弼被逮捕下獄,罪名不是"謀反"而是"貪污",這恰恰是魏忠賢的毒辣之處。在一個行將就木的腐朽王朝里,謀反並不能喚起人們的憤慨,貪污才是人們最痛恨的,一個官員被冠以貪污的罪名,國人總是容易相信的,且不論這個官員是多麼英明和無辜。

  魏忠賢為何選中熊廷弼作為打擊的靶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熊廷弼為人剛直不阿,沒有象其他官員那樣競爭拍魏忠賢的馬屁,使魏忠賢感到沒有面子;二是熊廷弼是東林黨的幹將,打擊他東林黨自然不會善罷干休,必然會想方設法營救,從而把東林黨的實力暴露出來,到時好一網打盡,這是一個陰險的"引蛇出洞"的詭計;三是熊廷弼是沒落王朝中極少數頭腦清醒的將官之一,他對領悟力較弱的庸碌政客感到不能忍受,對他們沒有表示應有的尊敬,因此他的人緣不好,高高在上的那些濫污官僚尤其厭惡他,因此打擊他會贏得很多同盟者。

  不出魏忠賢的預料,東林黨果然出來為熊廷弼呼冤,站在最前面的是監察部長楊漣和評議部主任委員魏大中。魏忠賢一一把他們逮入詔獄,用慘無人道的酷刑逼迫他們承認"貪污""受賄"的罪名。楊漣的屍體被家屬領出時,全身已經潰爛,胸前還有一個壓死他時用的土囊,耳朵里有一根橫穿腦部的巨大鐵釘。魏大中的屍體則一直到生蛆之後才被拖出來。

  當魏忠賢認為"蛇"已都被引出洞時,就把熊廷弼押赴刑場斬首。

  魏忠賢執政的末年,各地官員競相為魏忠賢建立"生祠"。最先發明這種新型拍馬屁招數的是浙江軍區司令官潘汝楨,他於一六二六年出奇制勝,第一個建立魏忠賢的生祠。魏忠賢對這個無恥之徒大為欣賞,各地遂紛紛效尤,儼然成為一種一窩蜂的效忠運動。

  魏忠賢當權僅僅七年,但已把明王朝的根基全部挖空。

  .........

  中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是由來自塞外荒涼苦寒地帶的野蠻人建立的,但這個王朝的宦官卻最沒有勢力,不但沒有干政的機會而且數量很少(五百多名)。到了王朝的末期,雖有一二宦官如安得海、李蓮英之輩很有權勢,但影響只是個別的,沒有形成勢力,對王朝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隨著清王朝被推翻,封建專製成為歷史陳跡,宦官也隨之成為歷史陳跡。肉體上的宦官消滅了,精神上的宦官仍在一定的範圍內長期存在,並不但威脅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和進步。你如果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宦官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隨處可見,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中國要想文明富強,就必須在肉體和精神上徹底和宦官時代告別。




章節目錄